[故事] 佛經故事~鴦掘摩羅

作者: apple03 (大海)   2021-09-07 21:05:19
佛經故事 鴦掘摩羅
薩古魯 講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FsKe0f_EC0
網路轉文:
鴦掘摩羅
經上說,如果有人先前犯下過失,後來能制止不再犯,就像是照耀世間的明月現出
時,烏雲隨之消散。
過去有段期間,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當時,離國界不遠的地方,有位婆羅門
的兒子,名叫無害(有的翻譯為鴦掘魔或鴦掘摩羅,有的翻譯為指鬘),時常跟隨著師
友,研讀婆羅門的典籍,事奉年高望重的長老為老師。這位老師年紀超過八十歲,娶了
一位夫人,年輕貌美,具備女子的禮節、威儀。婆羅門的兒子無害,則是大丈夫的相貌,
端正無比、舉世無雙。
那時,老師的夫人淫欲心猛烈旺盛,抓住無害的手說:「我景仰、愛慕你的善行,
想要和你進一步親密交往,你覺得如何?

無害一聽,立刻以雙手遮住耳朵,說:「我寧願喪命,也絕不敢遵從。」
老師的夫人回答說:「當人飢渴時給與飲食,難道不是情誼深厚的表現嗎?現在我
淫欲的火猛烈旺盛,需要用你淫欲的水來澆熄,為什麼不順著我的意思呢?如果因為你
而害我喪命,那麼,學這些經典又有什麼用呢?」
無害回答說:「我如果順從師母的意思,違犯婆羅門法,死後墮入地獄,那不是更
冤枉嗎?」
於是,無害移開師母的手走出門外。長老梵志的夫人就扯亂頭髮,以灰土撒抹在自
己臉上,撕裂衣裳,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長老梵志回家後看到這種情形,問他的夫人:「是誰把妳打成這樣?」
夫人回答長老梵志:「就是你的親信弟子。」
長老梵志聽到後,心裡想著:「現在我不適合讓這件事曝光,如果對方聽到後,一
定會害我,應當稍微用點方法引誘他墮落陷阱,等到捕獲他之後,再殺死他。」
於是,長老梵志就叫無害過來,對他說:「你前前後後已經學會了所有的咒術,沒
有一點缺漏,應當選擇良辰吉日,祭祀眾神,你的咒術才能圓滿成就。你現在左手拿著
盾牌、右手握劍,到險峻的道路,遇到人就砍,殺滿一千人,每個人截取一根指頭,做
成指鬘圈,咒術才能圓滿成就。」
這時,惡魔又派遣吃人精氣的鬼守護無害,助長他做惡,阻斷了行人的道路,不再
有人通過,無害漸漸地轉移到園林中,不分村落曠野,全國人民都遭殃,但還缺少一指,
不足一千的數目。
無害的親生母親時常想起:「我家孩子長久待在曠野中,一定經常飢餓受寒、疲勞
辛苦。」
於是,無害的母親就帶著食物親自來到園林,無害遠遠地看見自己的母親,便想:
「我接受師父指令要完成指鬘圈,正缺少一根手指,數量還未滿一千。現在剛好我媽媽
親自送飯來,如果我先吃飯的話,咒術就無法成就;如果我先殺了母親,就會犯下五逆
罪。」
無害(由於過去的因緣)應依止佛得度,如來具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三達的
智慧,觀察無害已經下定決心要犯五逆罪殺害母親,
佛心想:「如果這樣的話,即使有
幾億的佛也救不了無害。我現在應該前去救他出離苦海,使得母子兩人都得以保全不受
損害,這樣不是很好嗎?」
於是,佛就變化成一位比丘,手拿著鉢觀察地勢前進,依著無害行走的路徑,直接
前往園林。路旁的行人、牧牛的人說:「沙門快快停下!千萬別走上這條路,前面有殘
暴的惡賊,名叫指鬘,前前後後已經傷害不計其數的人民,我們因為有所顧忌,非常畏
懼,都不敢走這條路。沙門您瘦弱單薄,如果被這惡賊所害,那不是很悲慘嗎?」
化比丘說:「不必擔憂,惡賊傷害不了我,我有禁咒足以制服他,使他害不了我。」
於是更向前走想要來到園林中。
指鬘遠遠地看見有比丘走過來,非常高興,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我的願望終於
要實現了!指鬘圈一定能做成,又不傷害母親,咒術就要圓滿成就了。我暫且先停止追
殺母親,也先不要吃飯,等我殺了那個比丘再吃。」於是拿起刀劍、舉起盾牌,走向比
丘。
無害向來是個勇猛健壯的人,行走的速度就像奔跑的馬一樣,快速地朝著佛而來;
然而,佛使用神通力,使無害的所在地突然緊縮(讓他步伐邁不開),佛的所在地變得
寬廣(步伐變大),就這樣,無害非常疲憊仍趕不上佛。
指鬘大聲喊著沙門:「停下來!停下來!沙門!我想要請問問題。」
比丘回答說:「我早就停住了,是你自己不停下來。」
這時,指鬘用一首偈頌對比丘說,大意如下:
「沙門向前走,卻說自己已經停住;我停住,反而說我停不下來,沙門應當說清楚
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你停住、我停不下來?」
於是,佛也以偈頌回答,大意如下:
「指鬘!我已停住,不會傷害一切人;你是凶暴的人,為什麼不改正你的罪行過失
呢?」(佛說「我早已停下來」,不是行動上停止或沒有停止,
而是說自己早已停止傷害
一切眾生;「你自己不停下來」,是指「指鬘你為什麼還不停止惡行」呢?)
廣說如契經的偈頌。
這時,指鬘惡賊立刻將手中的刀劍、盾牌及頭上掛著的指鬘,丟棄到深山水溝中,
雙手合掌向如來懺悔,再以偈頌讚歎佛,大意如下:
「我歸依偉大的聖雄,想要拜見尊敬的沙門,現在我懺悔長久以來所做的罪過。」
這時,世尊恢復莊嚴的身相,威嚴顯赫,手牽著指鬘回到祇洹精舍,對比丘們說:
「你們度化指鬘,讓他成為比丘吧!」
指鬘就這樣依佛的教化而成為出家沙門,清晨搭衣持鉢進入舍衛城乞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