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革宗內部否定基督被造人性的張力

作者: df31 (DF-31)   2016-05-04 19:29:55
改革宗內部否定基督被造人性的張力
今天在看約翰加爾文西伯來書注釋的時候,發現9:11節編者的注釋這樣說:
沒有任何別的解釋能夠滿足這節。就像有些人所認為的,“更美的帳幕”是那個看的見得
天,基督透過它得以進入天上的天(heaven of heavens),但是沒有證據支持這種觀點
。有些古代的教父,例如安波羅修,和Doddridge與Scott都認為此處指的是天,就像八章
二節一樣,(但是在那段中的‘帳幕’指的是整個的結構,特別是至聖所。)根據這個觀
點,δι當被視為— “在更大並更為完全的帳幕中。”但是屈梭多模,Theophylact,Grotius, Beza,等人都與加爾文一樣,認為此處的“帳幕”是基督的人性;我們在十章5,10和20節中也可以找到支持這個論點的證據。“不是人手所造的”,“不屬
於這個創造”;因為基督的身體乃是以超自然的方式形成的;與由人手並屬地的材料所造
紙物質的帳幕,一個人為的結構不同。然而,我們還是最好將“帳幕”與前面的經文,而
不是後面的經文,放在一起看,—然而基督來臨作為更美之事物的大祭司意思是一個更美
並更完全的帳幕,不是人手所造的,也就是說,不屬於這個創造,祂一次並永遠的進入至
聖所,並不是帶著羊和牛的血,而是帶著自己的血,得到了永遠的救贖。此處的‘創造’
意指世界;它並不是由世界上的材料所造的。參考第一節。——編者
換句話說,連這個編者也認為基督的人性"因為基督的身體乃是以超自然的方式形成的;與
由人手並屬地的材料所造紙物質的帳幕,一個人為的結構不同...一個更美並更完全的帳
幕,不是人手所造的,也就是說,不屬於這個創"也就是說,這個張力本來就存在在改革宗
的神學之中.所以,唐崇榮等反對基督具有被造的人性,並不是偶發事件。
當然,如果我們客觀,公平的看待改革宗的神學,加爾文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因為改
革宗本身的神學張力就傾向於無限放大神性與人性間的距離,若是缺乏加爾文相關著作或
改革宗信經(例如:《比利時信條》)的平衡,僅僅使用改革宗的神學書籍,並以其中的
觀念自行發展基督論,往往就會造成‘否認基督具有被造人性’的悲慘結果。
若‘否認基督具有被造人性’,其結果就是否定‘道成肉身’——基督未曾真正成為人,
神與人間的橋樑未被打通,除罪,代贖,稱義就是不可能的。後面的成聖跟神化,理所當
然的也會成為天方夜譚。所以,華人改革宗受唐崇榮影響,一方面‘否認基督具有被造人
性’,另一方面‘否定神化教義’,所體現出來的神學張力,還是得歸根究底回到外界對
於改革宗神學張力的批判:無限放大神性與人性間的距離,以至於神人之間的互動都成為
不可能的事。
當然,我個人肯定:加爾文和正統改革宗不在這個範疇之內。(不過,看見加爾文聖經注釋的編輯人員和加爾文公開唱反調,還是讓人滿震驚的.)
這可以被視為改革宗神學的軟肋。也能充分解釋為何華人改革宗往往會作出完全與加爾文並正統改革宗完全背道而馳的結論.
當然,本人歡迎'神學家們'的指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