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四天王寺—完美對稱的中心伽藍

作者: KiyomizuMo (清水貘)   2018-01-20 00:20:32
圖文並茂網誌連結:
https://kiyomizu-mo.blogspot.com/2017/12/blog-post_18.html
位於通天閣和阿倍野HARUKAS大廈旁,
四天王寺通常會一起被安排進同一天的行程裡。
但因為另外兩個景點就在地鐵站旁
(通天閣:惠美須町站、HARUKAS:天王寺站),
轉乘地鐵前往四天王寺又不如步行十多分鐘方便,
這裡時常會被懶惰的旅人犧牲掉。
如果因為這樣錯過這座經典建築就太可惜了!
===丁未之亂:日本佛教的殊死戰===
四天王寺的建立可以追朔回飛鳥時代,
而且可被視為佛教得以在日本遍地開花的里程碑。
飛鳥時代(約西元七世紀前後)
是日本受到中國文化影響的重要時期。
中國隋唐風格的繪畫、建築、社會制度等隨著佛教傳入日本,
排斥和崇尚異國文化的勢力
在日本政治圈裡形成了兩大派系:
以物部守屋為首的「排佛派」和以蘇我馬子為首的「崇佛派」。
根據《日本書紀》記載,
兩派的鬥爭從西元585年開始逐漸升溫,
一路持續到西元587年的丁未之亂才塵埃落定。
在這短短的兩年間,敏達、用明兩任天皇相繼因病去世,
日本國內也有大量人口因傳染病死亡。
在醫學仍不發達的年代,
自然會把這個問題怪罪到崇信「蕃神」(對於日本來說,中國是蕃)。
排佛派便借題發揮,打算趁機剷除崇佛派;
但崇佛派也不是省油的燈,
靠著意向在兩派之間擺盪的皇室和排佛派抗衡著。
直到崇峻天皇即位後,
崇佛派的蘇我馬子實在受不了物部守屋,
聯合了連同聖德太子在內的皇子與公卿打算殲滅物部氏,
史稱「丁未之亂」。
排佛派的物部守屋當然也沒那麼容易屈服,
一度擊敗崇佛派聯軍。
聖德太子因此向四天王像祈福,
果真如有神助般地殲滅了物部氏。
四天王寺就是聖德太子為了還願所建造的寺廟,
佛教也自此開始在日本傳開。
===完美的中軸對稱===
建議各位抵達四天王寺時先去看看矗立路旁的境內地圖:
從最外圍的南大門和中門到五重塔、金堂、講堂
全部左右標齊前後對正地蓋在一條直線上,
呈現非常完美的中軸對稱。
中門和講堂之間又用了迴廊將五重塔和金堂圍起,
形成了日本最古老的伽藍配置樣式—「四天王寺式伽藍」。
用大阪周遊卡可以免費由伽藍西側的西重門進入伽藍迴廊內,
參觀五重塔、金堂和講堂:
五重塔頂供奉著佛祖的舍利子。
沿著窄小且陡峭的樓梯向上爬,
可以看到一層又一層由信徒供奉的位牌,
類似台灣寺廟裡的光明燈;
金堂內正中間供奉著救世觀世音菩薩,
旁邊由四大天王守護著。
四周是由日本名畫家中村岳陵
於1957年重建金堂時所留下的壁畫,
描繪著釋迦牟尼佛的一生,
進入後可從左手邊開始沿著順時鐘方向欣賞;
講堂則是供奉著十一面觀音菩薩和阿彌陀佛,
四周的壁畫是玄奘三藏東傳佛教的過程,
參拜後也可以好好欣賞。
參觀完中心伽藍之後,
也別忘了位於伽藍東側、供奉聖德太子的太子殿、
位於伽藍北側的六時礼讚堂和石舞台,
以及位於東北方不遠處、一樣可憑大阪周遊卡進場的本坊庭園。
===清水貘評===
雖然從通天閣或者HARUKAS大廈走來四天王寺都會需要一點時間,
但在喧囂的大阪,
這裡是個鬧中取靜的好所在,
如果你沒有遇到強國或韓國大媽的話。
我首先造訪的是太子殿,
一進去就被莊嚴肅穆的氣氛所震懾。
跪坐在榻榻米上、四周鴉雀無聲、沈浸在線香的香氣中,
原本緊湊的步調也跟著緩和下來。
進了中心伽藍就比較倒霉,
剛好遇到一團韓國大媽進香團七嘴八舌地入場。
也不管這裡是佛門清靜之地,
就在金堂和五重塔內喧嘩著。
只好想辦法避開他們,
靜靜地獨自欣賞金堂和五重塔內的一切。
北側的講堂真的很容易錯過,
因為遠看會以為沒有開放,
要從迴廊走過去才會看到入口。
大媽們肯定沒有發現這裡,所以沒有跟來。
中心伽藍很適合對齊強迫症者參訪,因為真的很整齊。
站在中軸線上欣賞這座建築群,
看著在日本其它寺廟很少見的整齊排列
(許多寺廟會把佛塔從中軸線上移開)實在過癮。
以上です。
作者: pippen2002 ((EJ1547))   2018-01-20 09:59:00
糟糕。。。。我好沒文學跟歷史氣息...這些點都沒去...
作者: yoyo15 (yoli)   2018-01-20 12:16:00
本來想pass這個點,看完介紹覺得想去
作者: moola (何處是故鄉)   2018-01-20 14:13:00
對伽藍有興趣 可以開始看一些相關的書籍 會很有感覺而且慢慢了解為什麼是這樣的設計我去年的一些佛像之旅就是從 2014年 參拜四天王寺後引起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