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京都印象(1)-低矮的房舍以及景觀法

作者: riceburger (riceburger)   2012-08-16 19:39:27
非常匆忙的決定要去京都找同學後,幾乎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就出發了。
雖然認真地整理旅遊型態遊記,前兩篇卻變成心情記事及法規搜尋(?)
太害羞了,先整理成一篇。
京都初次印象的網誌版:
http://yriceburger.blogspot.tw/2012/08/blog-post_16.html
著實上了一堂課的景觀法網誌版:
http://yriceburger.blogspot.tw/2012/08/2.html
正文開始。
我們投宿於狄米崔的小公寓,就在JR花園站的附近,公寓外頭用片假名
寫著法文的「小屋子」。四處都是矮小的房舍,有和風也有洋風,當然
還有混雜的那種。因為有規定的關係,所以京都不太能蓋高樓,狄米崔
說。緊接著又補充:「其實也不是規定,是法律,城市景觀的規定。」
沒有大樓的住宅區,說穿了,那有點像是你我的老家,年輕人也不多,
屋子的前庭有個小花園,十分小巧,裡頭種了一些老奶奶喜歡的菜,或
是一些花草。有一些掛著招牌的商家,看過去就像住家一樣,比如說巷
口的山崎麵包,招牌也褪了色,原本鮮艷的紅變成刷淡的紅,洗舊的紅
。你永遠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在營業,招牌頂頭的小太陽卻老老實實的
,每天在你去搭車的路上與你招呼。
前陣子十分流行「小確幸」這種用詞,因為完全沒讀過村上的散文集,
起初還丈二金剛模不著頭緒,到底什麼是「小確幸」、確切的意思又是
什麼呢?即便對字義毫不確定,但旅遊於此時,小確幸這樣的字眼隨著
驕陽下乾爽的微風拂來,從坡上滑翔而下,自然的浮現在腦海,忽然之
間,像是突然開竅_生活在這的人,就是為了那些小小的、確定的幸福。
某天晚上,我和狄米崔一起去便利商店採購宵夜,赫然發現夜間的7-11
招牌是灰階色的,不應該是活潑的橘綠紅嗎?這下竟然變成深一點的灰
色以及淺一點的灰色。這又是規定嗎?我驚訝地問。是法律,他簡短的
說。
 太好奇了,回台灣後立即查了一下京都的景觀相關法規及其來龍去脈。
日本雖在1950年即成立文化財保護法,但戰後的日本進入快速及高度經
濟發展時期,全日本都面臨過度開發的局面,承載悠長歷史的京都當然
也面臨不小的衝擊,比如說京都塔的建造,當時也因此引起軒然大波。
當然,開發商及居民對立的情形當然也不可避免的一再發生。此議題後
來受到官方政府正視,於1966年訂定「古都保存法」,翌年則是制訂
「公害防止法」,同時針對歷史文化保存跟防治環境污染。政府也修改
了當初的「文化財保護法」,加入文化財登錄制度,在2004年時,更是
制訂「景觀法」以維護城鄉景觀。(中間相隔這麼久,不知道是在衡量
些什麼?)
就京都來說,在日本官方頒布「景觀法」後,同時制定出進一步的景觀
政策,以嚴格維護古都風情,他們另外制定「眺望景觀創生條例」。規
定京都市內大樓不得超過十樓,屋頂看板和霓虹燈、走馬燈招牌全面禁
止。
「眺望景觀創生條例」主要是確保從清水寺眺望而下時,不受現代摩登
大樓所干預敗興,另外也是確保觀賞「大文字五山送火祭」的視野不受
高樓和現代霓虹燈的影響。我沒參與到大文字,但在清水寺向下眺望時
,真的非常美麗呀!假設高樓林立,那會是怎樣的情景呢?
除此之外,在世界遺產周邊的商家,從招牌、建材甚至型式也受到嚴格
控管。除了黑白色7-11之外,還有將橫條變細、留白變多的樣式。
Lawson原本藍色的招牌也換成白色,麥當勞也是這樣,狄米崔說。本來
明亮的黃色改成土黃色,而鮮艷的紅色改成暗紅色。
歡聚歡笑每一刻的麥當勞真的願意配合改變色調嗎?其實鮮艷的及暗色
版是並存的。原來這是有替代方案的,若在顏色上真的無法配合的店家
,可以把招牌尺寸縮小。麥當勞就是一例,他雖然改了顏色,但在部分
的招牌上仍是維持原本鮮艷的色調,小了一些,且是規規矩矩的長方形
樣式。(這部分我沒有查證,單憑印象,我好像真的沒看到熟悉的M字
型招牌。)
這件事情我著實上了一課,認真在google網海裡看了許多資料,其中不
乏許多學者的比較,一連幾個晚上讀下來確實蠻過癮的。偶爾說要出去
玩時,總會拿「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樣的話出來搪塞長輩,但實
際上,兩者確實相輔相成的,其中並沒有誰不如誰。我無意說的很矯情
,但在這之前我真不知道,旅人換得的並不是知識,僅僅只是補充了求
知的動力而已。
作者: Regine   2012-08-17 01:33:00
原來如此!謝謝分享~
作者: imayday0508 (~君も堂本family~)   2012-08-17 10:15:00
推!有時候旅行不只是去玩而已 而是獲取到的知識是從任何地方都無法學習到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