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 東京 中野/青葉拉麵:兼論背包客棧食記꘠…

作者: goomi (汐留大 g大 林氏璧)   2009-06-17 20:58:05
圖文版 http://kunghc.pixnet.net/blog/post/24366886
我吃過青葉兩次 2007年1月 和 2009年1月
一次中野本店 一次新宿丸井的分店
但兩次遺留在記憶中的印象 完全不同
我不太知道怎麼解釋!!
來看看這兩次食記吧!
評分標準:
五顆星:超級好吃,專程去一次絕對不會後悔
四顆星:超級好吃,但價格太高 C/P值稍低
三顆星:很好吃,順路的話推薦來吃
二顆星:好吃,吃過一次就好
一顆星:不好吃 不推薦
中野/青葉拉麵 特製中華そば(★★★★★)
2007年1月 我一個人去聽早安少女演唱會(幼稚病XD)
小狸不理我 我只好一個人去XD
在寒風中 沒吃早餐 又冷又餓 排了大概20~30分鐘吃到了這碗麵
http://p5.p.pixnet.net/albums/userpics/5/1/280451/1169917130.jpg
記憶中 我很快的吃完這碗麵
W湯頭 用豬骨與雞骨的動物系白濁湯頭
加上小魚乾、柴魚、青花魚乾熬煮出來的海鮮系湯頭
因此具備豬骨的濃醇/和風魚系的清香
和之後 2008年九段斑鳩 吃到的相比 雖沒比較好吃
但也沒有差到哪去 是一碗難忘的回憶
於是2009年 1月 帶著小狸和小小狸
我們在某個中午滿懷期待的來到新宿丸井分店
青葉拉麵 其實都內已有多間分店 不用去中野啦
青葉的分店list http://aobai.jp/pc/shoplist/shop_list.html
本店只到7pm
マルイシティ新宿店 http://aobai.jp/pc/shoplist/shinjuku.html 開到10:30PM歐
http://kunghc.pixnet.net/album/photo/110601794
Denza 網友推薦的つけ麵 和回憶中的的特製中華そば 都來試試!
我們是趁小小狸睡著 速速趕來吃的 吃得有點膽戰心驚
因為怕她醒來會大鬧餐桌
完全沒有排隊 正好有兩個空位可入坐
我穿得有點多 室內有點熱 且拉麵店當然位子是很擠的 放推車都很不方便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 吃到這兩碗麵:
新宿三丁目/青葉拉麵 特製中華そば(★★★)
http://p5.p.pixnet.net/albums/userpics/5/1/280451/496c94486e1ea.jpg
這是特製中華そば 多加了半熟滷蛋 叉燒份量加多
但這一碗麵 和我記憶中不太一樣
青葉應該是W-soup 充滿魚貝類的清香
但這碗放了黑胡椒(或是說 放的比較多) 湯上也有浮一層油???
味道改變了嗎? 總之 這一碗沒有當年中野本店寒風中排了半小時那碗好吃...
狸:雖然林氏璧說是魚貝湯,但我發誓真的有濃厚的豬脂香從碗中飄來,應該是魚貝湯上灑
了豬油吧!叉燒入口即化,滋味鮮美,麵條彈性亦佳,是碗用心的拉麵.可惜..湯頭太鹹,沒法
整碗喝完(武藏更鹹).看來班鳩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啊!湯麵肉無一不佳,目前在我心中排名
第一!
新宿三丁目/青葉拉麵 特製つけめん(沾麵)(★★★★★)
http://p5.p.pixnet.net/albums/userpics/5/1/280451/496c945093364.jpg
つけ麵就是沾麵 就是將麵沾著湯吃 近年來在東京大為流行
冰涼的麵身配著熱湯 是很特別的滋味
湯是用來沾麵的 不是拿來喝的 因此味道比較鹹
兩碗湯頭不同 我反而比較喜歡沾麵的湯頭!
狸:湯更鹹,幸好不用喝湯,不然一定腎衰竭.
http://kunghc.pixnet.net/album/photo/110601788
夏天當然比較適合沾麵
不過青葉也可以提供有溫度的麵 供您選擇
http://kunghc.pixnet.net/album/photo/110601789
特製つけ麵 也有加蛋
沒有黑胡椒 味道順多了XD
店名: 中華そば 青葉 中野本店 (ちゅうかそばあおば)
地址: 中野区中野5-58-1
時間: 10時半~19時頃 
休日: 木曜定休
Tabelog分數: 3.39 http://r.tabelog.com/tokyo/A1319/A131902/13001092/
店名:青葉 新宿丸井百貨分店
地址: 東京都新宿区新宿3丁目マルイシティ新宿CITY-1 8F
時間: 11:30 - 22:30(売り切れ終了)
休日: 年中無休
交通: 地鐵新宿3丁目站
官網: http://aobai.jp/
Tabelog分數: 3.20 http://r.tabelog.com/tokyo/A1304/A130401/13000856/
Lunch Menu:沒有較便宜 平均予算 <1000円
食記:
YuThomas - 東京 不朽的青葉拉麵
http://www.wretch.cc/blog/YuThomas/8887888
幾年前日本吹起一股複合湯頭的風潮,也就是在傳統的單一動物大骨熬湯之外再加入各式
乾貨熬煮,通常是用幾種不同的魚乾來增添海鮮的味道.青葉正是這種複合湯頭的創始店之
一.你可以看到芳賀先生在煮麵的同時調製每一碗麵湯的過程,一小勺滷叉燒用的醬汁,一
小勺煮開過的味淋,三分之一碗的大骨湯,是用豬大骨和整隻的名古屋軍雞燉煮過濾, 和三
分之一碗的乾貨熬湯,裡面有青花魚乾, 大地魚乾和香菇以及不知名的配方,調在一起之後
,香味撲鼻,醬油色的麵湯卻清可見底,水面上浮著少許油花.喝在嘴裡的香味更是多重....
東京拉麵紀行,青葉,中野本店
http://blog.xuite.net/denza/life/6300612
1996年青葉拉麵在中野開了第一間店,東京拉麵的新風格就此誕生 青葉的湯頭是W湯頭
用豬骨與雞骨的動物系白濁湯頭加上小魚乾、柴魚、青花魚乾熬煮出來的海鮮系湯頭因此
具備豬骨的濃醇/和風魚系的清香 這種W Soup的手法 是早在半世紀前旭川「蜂屋」首創
隨著青葉的成功 成為後起之秀爭相模仿的對象青葉與麵屋武藏、くじら軒共同引爆了日
本拉麵界的革新與進化(注: 稱為1996年御三家皆為1996年開業) 自此依循青葉拉麵風格
的拉麵店便被稱為青葉系 如"九段斑鳩"就屬於青葉系的拉麵店"
源自:在鮭魚還沒壞掉之前
青葉拉麵 (中華そば 青葉) 御徒町店
http://yuann.tw/?p=1414
在許多自由行的遊記中,「青葉拉麵」可以說是赫赫有名,尤其是講到去「中野」閒逛,
幾乎一定會提到順便吃一碗青葉拉麵的事情,甚至根本是為了去吃青葉,才順便去中野逛
一逛。而青葉拉麵知名的程度,我想可以從兩件事情來看,一個是青葉的分店已經有十幾
家了,第二個則是在超商都可以買到青葉拉麵的大碗泡麵啊!
源自:隨裕而安
來順便說說我的感想 關於最近背包一個討論串:
大家真的覺得一堆人推薦的東京美食好吃嗎??怎麼我這次去踩到一堆地雷...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205252
這篇後面 好像大家偏向就"隨遇而安" 遇到什麼吃什麼 不會有期待 反而會有驚喜
特別是有位網友寫:"網路上某些推薦文, 讓人不知到底是為了分享, 炫燿, 尋求無謂的成
就感, 還是作夢想出書, 因此文字過於誇飾"
雖然他應該不是在罵我 我還是來說一下拙見
看完這一段 就想起當年懷著孝心 帶爸媽去吃大和壽司 結果媽和我說: 沒什麼特別啊 太
貴了 在台灣吃就好了...真是完全的氣結 應該不要和媽說價錢的XD
我覺得 口味/金錢觀 本來每個人的差異就很大 我自己也都在改變
誇飾也是一種修辭 或是說 我覺得國外的食記 比較容易被誇大成很好吃 這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 畢竟是花大錢出國去吃的..也許不怎麼樣的東西 就會自我催眠說 那好吃!難得來吃
一次, 這樣不貴啦!!這也是一種型式的隨遇而安吧!
但反過來說 像這一篇的樓主 難得出國
卻是用台灣的物價 口味來評東京的食物 落得一路踩地雷的結果 實在可惜
我還是覺得 舌頭長在人身上 金錢觀大家也不同 真的好吃與否
CP值如何 都只有自己試了才知道
我自己從學生時代到現在出社會 從不重視美食 對甜點/生魚片沒興趣
到被老婆帶壞 超喜歡吃的 願意花錢在美食上 真是改變了很多
最早去日本 完全不重視 甚至覺得吃是浪費玩的時間 松屋 便利商店就解決了
現在可以賴在一間高樓法國餐廳裏吃個兩個半小時 狂拍夜景XD
另外 吃這件事 真的是和當時的情境 和誰去 肚子餓不餓 心情如何...等等 有太多因素了
我相信我吃的兩碗青葉拉麵應該沒有太大變化 但在我記憶中留下來的評價差很多
所以我現在都用評分的 1~5顆星 也希望大家盡量寫食記用評分的 避免"文字過於誇飾"
(其實很少遇到一顆星的啦 有些地雷我就懶得寫XD 因為連想寫的都寫不完啊~~~)
你也可以來看看plurk上朋友的意見
http://www.plurk.com/p/zywi2
圖文版 http://kunghc.pixnet.net/blog/post/24366886
作者: newccps (每天都要Ye! Ye!)   2009-06-18 01:34:00
推! 我也有過看完娘控吃青葉
作者: newccps (每天都要Ye! Ye!)   2009-06-18 01:37:00
真的很不錯吃
作者: lordar (夏燒)   2009-06-19 00:03:00
去看娘控的關係住那邊幾次~~每次都經過沒去吃~XDDDDDD
作者: lordar (夏燒)   2009-06-19 00:04:00
因為每次想吃的時候就看到一堆人排隊~~~= =+我討厭排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