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日本全世代型社會保障改革與醫療制度轉型
新聞來源:iknow科技產業資訊室
原文網址:https://pse.is/8bd67f
原文:
日本面臨急速高齡化與財政壓力的雙重挑戰,為確保醫療與照護制度能夠持續運作,政府
推動全世代型社會保障改革,試圖從「治療導向」轉向「預防優先與自我健康管理」,並
建立一個兼顧公平性與財政永續性的醫療照護體系。根據三菱綜合研究所於《證據銜接起
醫療與照護制度改革的最後一哩路》政策諫言報告分析,日本的醫療制度改革並非單純調
整保險制度,而是從醫療供給、財務負擔、地方治理至民眾行為全面重構。
在醫療資源配置上,日本依人口與交通條件設立三百多個醫療圈,由地方政府與醫療機構
共同制定醫療計畫,分配醫師、病床與專科服務。然而隨著高齡疾病與慢性病患者增加,
醫療圈之間資源落差逐漸擴大,特別是偏鄉地區醫師不足、治療延遲的問題顯得更突出。
報告以大腿骨骨折為例指出,若病患能在受傷後48小時內接受手術並啟動早期復健,其日
常生活機能可顯著改善,並降低再次骨折與長期照護需求。為此,日本在診療報酬制度中
加入緊急手術與復健加成促使醫療機構採取跨專業合作,提高急性期醫療的效率。
另一方面,醫療支出隨高齡人口與醫療技術進步而快速增加,若不改革,2040年醫療與照
護財政赤字恐達高峰。為控制財政負擔,日本開始調整保險給付範圍,將部分輕症用藥排
除於健保支付項目,鼓勵民眾透過自我照護與藥局諮詢減少不必要的就醫行為。調查顯示
,若此政策實施,約有三至四成民眾會減少因輕症前往醫院。不過,報告也提醒,過度依
賴自我判斷可能延誤重大疾病處置,因此也提出建立二十四小時醫療諮詢與分級診療平台
的方式,以協助民眾判斷是否需要就醫。
三菱綜合研究所提出自律型醫療照護系統的概念,主張由政府、地方與個人共同承擔醫療
責任,而非過度依賴中央財政支持。其構想包含強化地區照護整合、推動AI與遠距醫療應
用、建立預防導向的健康管理機制、並促使民眾理解醫療資源有限與費用真實成本。若能
落實相關措施,至2040年預估將可節省約七兆四千億日圓的醫療與照護支出,也顯示了改
革的重要性與刻不容緩。
日本的醫療改革有別於單純的制度創新,是一場結合醫療科技、財政制度、社會文化與民
眾行為的系統性轉型。其核心價值在於:醫療資源有限,透過預防、數據支持、社區整合
與民眾參與,才能建立可持續的健康照護社會。這樣的改革經驗也凸顯科技與政策需與時
俱進的重要性,同時提醒醫療體系的永續需要建立在政府、醫療專業與社會大眾的共同責
任之上。
心得:
高齡與慢性病帶來的醫療需求不斷擴張,使傳統依賴中央補貼與醫院治療的模式難以為繼
,日本轉而以「預防優先、數據支持、自主健康管理」重新框定醫療照護的邊界。從大腿
骨骨折治療時效這類高度量化的案例,到排除輕症用藥給付、導入急性期手術加成等財政
與診療制度調整,都揭示日本正企圖讓民眾行為、醫療專業與地方治理朝同一方向運轉:
醫療資源有限,因此必須在真正需要的地方釋放最大效益。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