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10-29 10:19:41標題: 聯合國秘書長:攝氏1.5度防線失守 氣候災難已不可避免
新聞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9102859
聯合報 編譯江昱蓁/綜合報導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卅次締約方會議(COP30)將於十一月十日至廿一日在巴
西登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廿八日接受衛報專訪,警告人類未能限制全球暖化於攝氏
一點五度以內,「災難性後果」已無可避免,但減排仍至關重要,人類須改變既有作法。
古特瑞斯說,人類「無可避免」將超過巴黎氣候協定設定目標,並呼籲即將聚集在巴西的
各國領導人,愈是拖延減碳,亞馬遜、北極及各海洋越過災難性臨界點的危機就愈大,「
事實是我們未能避免未來幾年的升溫超過攝氏一點五度。超過將帶來災難性後果,部分後
果已達臨界點,不管是亞馬遜、格陵蘭島還是珊瑚礁」。
COP30的任務就是改變作法,確保超過一點五度的時間盡可能縮短,超過的幅度也盡
可能降低,「若不改變方向,不盡快大幅降低碳排,危險將成真」。
過去十年是地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十年。雖然科學界強烈警告燃燒化石燃料造成全球氣溫
快速上升,古特瑞斯說各國政府的承諾仍遠不足。全球僅六十二國依據巴黎協定提出「國
家自定貢獻」,美國總統川普更退出巴黎協定,歐洲的承諾仍未兌現,全球最大的碳排放
國中國大陸的承諾則不夠。
他說,「按目前的國家自訂貢獻來看,預計碳排量將減少百分之十,但我們要減少百分之
六十才能控制升溫在一點五度」。他說,雖然暫時超過一點五度,還是可能於本世紀末前
降回一點五度,這有賴在COP30後更弦易張,並呼籲各國政府重新平衡與會代表,讓
原住民社群的公民社會團體比企業遊說者有更大代表性。
他說,由於化石燃料時代已走入尾聲,擺脫化石燃料才符合利益,「我們正見證再生能源
革命,而人類無法用盡已發現的石油與天然氣」。至於巴西政府批准在亞馬遜河口一帶探
勘石油,古特瑞斯說會利用COP30與巴西討論。
儘管對全球環境治理體系的抨擊日增,但古特瑞斯說COP體系仍發揮關鍵作用,任何替
代方案帶來一片混亂,意味「災難蔓延,僅有一小部分特權精英和企業能保護自己」。
───────────────────────────────────────
應對極端氣候 蓋茲:應改善民眾福祉 而非聚焦降溫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9102862
聯合報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微軟創辦人兼慈善家蓋茲廿八日呼籲全球領袖,應在COP30巴西氣候峰會前調整因應
極端天氣對策,將重點放在改善民眾福祉,提升脆弱地區韌性,而非聚焦降溫目標。紐約
時報說,蓋茲對氣候變遷的立場似乎出現大轉變。
路透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卅次締約方會議(COP30)將於十一月十日至
廿一日在巴西亞馬遜地區港口城市貝倫舉行。屆時各國將提出更新後的國家氣候承諾,並
檢視前幾屆峰會中達成的再生能源目標執行情況。
過去十年,全球持續推動巴黎協定的各項目標,期盼在本世紀中前,以工業革命前的水準
為基準,將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攝氏二度內,然而這項目標進展依舊落後。
蓋茲在個人部落格中表示,雖然氣候變遷問題嚴峻,但並非「足以終結人類文明」。他認
為,相較於盯著溫度數據作為唯一進展標的,不如透過強化健康與繁榮,更能有效提升氣
候韌性。
他呼籲將焦點轉向改善人類福祉,特別是透過投資能源普及、醫療保健及農業韌性,來提
升脆弱地區的生存能力。
蓋茲說,這些領域帶來的公平效益比單一的溫度目標更為顯著,因此應成為COP30討
論氣候戰略的核心。
蓋茲也以其創立的「突破能源」組織為例,說明自己投入數十億美元加速潔淨科技創新,
並呼籲政策制定者及捐助方審慎評估氣候援助資金是否用得其所。
他鼓勵各界善用數據,發揮最大影響力,並號召投資人支持開發高影響力潔淨科技的企業
,協助這些技術盡早降低成本。
紐約時報說,蓋茲如今開始反對他所稱的「世界末日式觀點」,並且似乎已改變對全球暖
化風險的立場。他二○二三年在「突破能源」網站發表的文章說,「氣候變遷已影響到大
多數人生活,當我們想到它對我們家庭和子孫後代的影響時,我們會感到難以承受」。這
篇文章已被刪除。
「慈善內幕」編輯卡拉漢表示,蓋茲可能試圖在政治敏感時刻,重新定位有關氣候變遷的
討論,因為美國共和黨人目前明顯敵視應對這一問題的各種努力。
卡拉漢說:「他可能希望向中間立場靠攏,不想成為川普政府攻擊目標。」
撇開政治不談,卡拉漢指出,蓋茲的轉變也符合一些研究結果。這些研究顯示,用危言聳
聽語氣談論氣候變遷,並不是促使人們採取行動的最有效方式,「強調樂觀的態度更能產
生積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