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東盟峰會揭幕 特朗普場邊外交成焦點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10-27 11:08:08
標題: 東盟峰會揭幕 特朗普場邊外交成焦點
見證泰柬首相簽「和平宣言」 與馬泰簽礦物合作備忘錄
新聞來源: https://is.gd/kyH3I7
【明報專訊】
東盟峰會周日(26日)在吉隆坡揭幕,但焦點人物仍是事隔7年重臨的美國總統特朗普。
特朗普早上與東道主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同場見證泰國和柬埔寨簽署其口中的「和平協議」
,但泰國用詞有所淡化,令人揣測泰柬雙方實際上仍未達成真正協議。其後,特朗普在東
盟峰會場邊與各國領袖會面,跟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簽署對等貿易協議,跟越南和泰國則簽
署對等貿易協議的框架文件,確認部分貨物可享「零關稅」待遇。美國跟馬、泰兩國另外
還簽署關鍵礦物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5天亞洲行的首站,他7月時已成功以關稅施壓,斡旋泰柬就造成最少
48死、30萬人臨時逼遷的邊境衝突停火,這次再見證簽署泰柬共同宣言。該宣言文件由泰
國首相阿努廷、柬埔寨首相洪瑪奈、特朗普和安華共同簽署,內容包括泰方釋放18名被扣
押柬兵,雙方開始從邊境地區撤走重型武器。洪瑪奈表示,如宣言獲全面落實,將為持久
和平提供基石,並開啟柬泰修補關係的進程。阿努廷則解釋,宣言將標誌泰柬兩國政府超
越形式上的承諾,展開實際合作。
泰外相淡化用詞 專家疑未達最終和議
然而,在7月停火以來,泰柬雙方一直互相指控違反承諾,這次宣言成效也成疑。特朗普
在儀式上形容泰柬簽署「和平協定」(peace accords),泰國外相西哈薩其後卻強調這
只是「通往和平」的「共同宣言」(joint declaration),指美、馬雖「促進」協議達
成,但最終決定是由泰、柬作出。泰國政府公共關係部門公告則稱之為「和平宣言」(
peace declaration)。柬埔寨政府新聞稿指這是柬泰首相共同宣言,但柬埔寨國會的致
賀信則稱之為「柬泰和平協議的共同宣言」。法新社昨表示,有專家認為泰柬兩國仍未達
成最終廣泛和議。
根據白宮網站公布,美國其後跟柬埔寨和馬來西亞達成對等貿易協議,並跟越南和泰國簽
署對等貿易協議的「框架文件」。其中馬來西亞和泰國另外還跟美國簽署了「有關全球關
鍵礦物供應鏈多樣化和投資推廣之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特朗普預定周四跟中國國家主席
習近平在韓國會談,分析認為這些協議旨在助美方增加談判籌碼。
與會的域外國家同樣尋求跟特朗普磋商。特朗普昨跟巴西總統盧拉在東盟峰會場邊會面。
巴西尋求美方下調目前高達50%的關稅,盧拉事後形容會談「正面」,兩國官員將「立即
」就關稅等議題展開討論。特朗普會前表示相信可跟巴西達成「理想協議」。
廣告風波 特朗普向加拿大加徵10%關稅
另外,加國安大略省政府推出有共和黨前總統列根1987年談及關稅片段的反關稅電視廣告
,惹來列根基金會和特朗普反彈。在特朗普叫停美加談判後,安大略省政府宣稱撤回廣告
,但特朗普不滿廣告仍在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世界大賽期間插播,在飛往大馬途
中威脅要對加拿大再加徵10%關稅。
(法新社、BBC、衛報、路透社)
當面會晤前 高市早苗特朗普先首通電話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上周六(25日)首度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雙方一致同意提升美
日同盟至全新高度。高市強調日本「在美國對華和印太戰略方面是舉足輕重的國家」,日
方將以加強日美同盟為其外交安保方面的首要政策。特朗普今起訪問日本,明日會跟高市
首次當面會晤。
共同社報道,二人通話持續約10分鐘,高市請求特朗普協助解決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並
呼籲日美為實現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地區攜手合作。被記者問及對特朗普的印象,高市稱:
「我認為他非常爽快,這令人愉快。」特朗普則恭賀高市拜相,表示據他了解高市是其友
人、日本已故首相安倍晉三「掛念的政治家」。
《華盛頓郵報》上周五的社論則指出,外界對「特高會」關注放在貿易和日本防衛開支,
相比之下「最重要」的台灣議題卻顯得低調。高市本身以「親台」著稱,《華郵》社論指
應留意高市會否讓特朗普承諾美方會在台海危機時協防台灣。
另外,高市早苗昨日在東盟峰會場邊會見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是就任後首次雙邊外交峰
會。
(共同社、華盛頓郵報)
東帝汶入東盟 總理:打開旅程新篇章
亞洲「最年輕國家」東帝汶周日(26日)在東盟峰會上正式成為東盟第11個成員國,總理
古斯芒形容經歷14年努力後終於「夢想成真」。
東帝汶2011年申請加入東盟,至前年獲觀察員國地位,古斯芒指成為東盟成員國為東帝汶
「打開旅程新篇章」。東盟輪任主席、大馬首相安華形容東帝汶的加入令「東盟大家庭變
得完整」,再次反映東盟的成員國有着共同的命運和深厚的區內聯繫,東帝汶將在組織內
部為其發展及戰略自主找到堅實而持久的支持。
東帝汶1970年代結束葡萄牙殖民管治後即遭印尼吞併,經歷逾廿載暴政後終獲國際介入,
延至2002年正式獨立。
東帝汶期望加入東盟後加速改革發展,擺脫目前嚴重依賴石油的經濟結構,但短期內仍將
面臨制度上如何跟東盟調和的挑戰。另一方面,東帝汶是東南亞最民主國家之一,其加入
有助為東盟帶來政治多樣性和原則性的聲音,鞏固東盟的包容形象。
(法新社)
───────────────────────────────────────
第三度來訪 陸兆福迎接李強抵馬
https://www.sinchew.com.my/?p=6977512
星洲日報 雪邦日訊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今午抵達我國,出席在吉隆坡舉行的東盟系列會議,並由交通部長陸
兆福代表政府迎接。
李強是於今午4時20分抵達吉隆坡國際機場大紅花貴賓廳。他在下機後接受鮮花致意,陸
兆福隨後與他簡短寒暄,展現馬中兩國領袖的友好互動。
陸兆福也是受委擔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馬期間的侍從部長。
他表示,這是李強在短時間內第三度到訪馬來西亞,充分展現馬中兩國之間的深厚友誼與
合作互信。
互訪深化馬中關係
“去年適逢紀念馬中建交50周年,李強第一次到訪馬來西亞,而第二次是今年5月出席首
屆東盟-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中國峰會,這次也是李強第三次來到吉隆坡。“李
強是訪問馬來西亞次數最多的中國總理,也是歷史上首位在同一年內兩度訪問馬來西亞的
中國總理。”
他說,近年來馬中兩國領導人互訪不斷,國家元首蘇丹依布拉欣在2024年對中國進行國事
訪問,首相拿督斯里安華就任以來已四次訪華,習近平也於今年4月到訪大馬,彰顯馬中
兩國關係在昌明政府的執政與領導下,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2024年是馬來西亞與中
國建交50周年,願馬中兩國在2025年開啟下一個新的黃金50年,並迎來更美好的前景。”
李強此次是應安華邀請,出席在吉隆坡舉行的第28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第28次東盟
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第20屆東亞峰會和第五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領導人會
議。
───────────────────────────────────────
和川普會談過後 安華說美國半導體關稅目前暫不是問題
https://udn.com/news/story/6813/9098238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馬來西亞總理安華周一接受彭博簡短訪問時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告訴他,美馬雙方將在「
適當時機」處理美方對半導體課徵關稅的問題,「目前還不成問題」。
───────────────────────────────────────
川普與大馬達成稀土協議 對東南亞4國維持19至20%關稅
https://www.upmedia.mg/tw/international/headlines/243238
上報 李浩宇
出訪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辦的東協峰會的美國總統川普,26日與四個東南亞夥伴國簽署
了一系列貿易和關鍵礦產協議,試圖在中國加強稀土出口限制的情況下,解決貿易不平衡
問題並實現供應鏈多元化。
對馬泰柬維持19%關稅 越南維持20%
路透社報導,川普與馬來西亞與柬埔寨對口機構簽署了互惠貿易協議,同時還與泰國簽署
了一項貿易框架協議,雙方將依此合作處理關稅與非關稅障礙問題。白宮發布聯合聲明,
根據協議,美國將對此三國出口維持19%的關稅稅率,部分商品則降至零關稅。
華府也宣布與越南達成類似的框架協議,美方會維持對越南商品徵20%關稅,但會另外決
定可降至零關稅的商品。
大馬不禁稀土出口美國 放鬆汽車標準
此外,中國正在與馬來西亞就稀土加工進行談判,預計馬來西亞主權財富基金「國庫控股
」將與一家中國企業合作,在馬來西亞興建一家精煉廠。在此背景下,美國與馬來西亞在
聲明中指出,馬來西亞26日同意不禁止、也不對出口至美國的關鍵礦產或稀土元素實施配
額限制,但未具體說明適用原料稀土還是加工稀土。
馬來西亞擁有約1,610萬噸稀土礦藏,該國已禁止出口稀土原料,以防止資源流失,同時
尋求發展下游產業。
上述協議是在川普見證泰國與柬埔寨簽署強化版停火協議之後簽訂的,該協議旨在緩解兩
國於今年5月底至6月初發生的致命邊境衝突。根據協議,東南亞四國承諾消除貿易壁壘,
並為各種美國商品提供優惠市場准入。協議還包括數位貿易、服務和投資方面的承諾,以
及東南亞國家對保護勞工權利和加強環境保護等。
根據聲明,泰國、馬來西亞與越南進一步同意接受依照美國汽車安全與排放標準製造的車
輛。馬來西亞是一個穆斯林占多數的國家,但該國同意簡化對化妝品和藥品等美國產品的
要求。馬來西亞貿易部長扎夫魯(Tengku Zafrul Aziz)告訴記者,馬來西亞同時爭取到
了航太設備、藥品、棕櫚油、可可與橡膠等大宗商品的關稅豁免。
泰國和美國在聲明中表示,將取消約99%商品的關稅壁壘,並放寬美國投資泰國電信的外
資所有權限制。另外泰國和美國公司即將達成數項商業交易,包括購買飼料玉米和豆粕等
農產品,價值約每年26億美元(約803億新台幣)。此外,泰國還承諾每年購買總額達188
億美元(約5,805億新台幣)的80架美國飛機,以及每年約54億美元的能源商品,包括液
化天然氣和原油。
按:美國-馬來西亞聯合聲明(編譯)
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美國」)與馬來西亞政府已就一項《互惠貿易協議》(「協議」)
達成一致,以加強雙方雙邊經濟關係,並為兩國出口商提供前所未有的相互市場準入。該
協議將以雙方長期的經貿關係為基礎,包括2004年簽署的《美馬貿易與投資框架協議》。
美國與馬來西亞之間《互惠貿易協議》的主要條款包括:
‧馬來西亞承諾為美國工業制成品出口(包括化工、機械與電氣設備、金屬、乘用車)以
及美國農產品出口(包括乳制品、園藝產品、禽類、加工食品、飲料、豬肉、大米與燃料
乙醇)提供顯著的優惠性市場準入。
‧美國承諾將對馬來西亞原產貨物維持19%的互惠關稅稅率(最初載於2025年4月2日的第
14257號行政命令並經修訂),並已從2025年9月5日的第14346號行政命令所附附件三《對
一致立場夥伴的潛在關稅調整》所列清單中,確定部分產品適用0%的互惠關稅稅率。
‧馬來西亞承諾解決優先工業領域內影響雙邊貿易的非關稅壁壘。具體包括:接受依照美
國機動車安全與排放標準生產的美國制造車輛;簡化美國合金鋼與鋼管及含鋼產品的進口
許可證流程;簡化適用於化妝品、藥品與醫療器械等產品的清真(halal)要求;並回應
美方關於合格評定程序的關切。
‧馬來西亞承諾解決並防止美國食品和農產品進入馬來西亞市場的非關稅壁壘,包括:接
受目前雙方已同意、由美國監管機構簽發的相關合格證明;簡化清真與生產設施注冊要求
,以便利美國食品與農產品進口;並落實對美國動物疫病的區域化承認。
‧馬來西亞承諾采納並維持高水平環境保護並有效執行其環境法律,包括采取措施應對非
法采伐、漁業補貼、非法—未報告—無管制(IUU)捕撈以及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
‧馬來西亞承諾加大對「假冒偽劣與盜版品知名集散市場」的執法力度。
‧為保護國際公認的勞動權利,馬來西亞就預防強迫勞動以及在強迫勞動與童工高風險行
業中有效識別並處理勞動法違規作出承諾。
‧美國與馬來西亞已就馬來西亞在數字貿易、服務與投資方面消除壁壘的承諾達成最終共
識。馬來西亞承諾不對美國企業徵收歧視性的數字服務稅,亦不要求美國社交媒體平台與
雲服務提供商向馬來西亞國內基金繳款;在具備適當保護的前提下,確保為商業活動進行
的跨“可信邊界”的數據傳輸;在世界貿易組織支持“對電子傳輸永久性不徵收關稅”的
禁令;並取消對美國節目在地面廣播中的播出時段限制。
‧美國與馬來西亞已就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海關與貿易便利化、良好監管實踐以及國有
企業扭曲性行為等議題的承諾達成最終共識。
‧美國與馬來西亞承諾加強經濟與國家安全合作,通過提升供應鏈韌性與創新來應對逃避
關稅行為,並在投資安全與出口管制方面開展合作。
‧馬來西亞承諾不對輸往美國的關鍵礦產或稀土元素實施禁令或配額。馬來西亞承諾與美
國企業合作,加快其關鍵礦產與稀土產業的發展,包括授予延長期限的經營許可,以為企
業擴大產能提供確定性。馬來西亞承諾確保對美售賣稀土磁體不受限制。
此外,雙方注意到美馬企業間近期及即將達成的商業交易,包括:
‧採購30架飛機,並附帶再購30架的選擇權。
‧採購半導體、航空航天部件與數據中心設備,估值約1,500億美元。
‧採購每年最高500萬噸(MTPA)液化天然氣,年度金額最高約34億美元。
‧採購煤炭與電信產品和服務,金額2.041億美元。
‧在美國進行700億美元的資本基金投資。
美國在作出貿易行動時,可能會從國家安全角度正面考慮該協議的效應,包括在依照經修
訂的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19U.S.C.1862)采取貿易行動時,將該協議作為考
量因素。
另為支持美馬之間公平的經濟關係,美國財政部與馬來西亞國家銀行正就貨幣政策問題磋
商,以敲定雙方之間的共識。
在接下來的數周內,美國與馬來西亞將分別完成各自國內程序,為協議生效作準備。
───────────────────────────────────────
各國迎川普自有盤算 日韓面臨外交大考
https://udn.com/news/story/124637/9097815
聯合報 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
https://i.imgur.com/7ZYCizC.jpeg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首次亞洲行登場,行程涵蓋馬來西亞、日本與南韓
。除了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受到矚目,川普行程中拜訪的國家也各自有盤算。
東南亞希望藉此修補與美國的貿易關係;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迎來首場外交大考,力求
穩住雙邊經貿與安全合作;南韓則希望化解關稅僵局,在美中競爭間爭取更多外交迴旋空
間。
東南亞多國仍對川普先前課徵的高關稅心有餘悸,對華府保持警惕之餘,也期待新協議能
為區域貿易關係注入穩定。對美國而言,東南亞是抗衡中國的重要戰略支點;而對東南亞
國家而言,美國既是主要出口市場,也代表經濟與安全上的平衡力量。
川普廿七日轉赴日本訪問至廿九日,期間除了與日皇德仁會面,還將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首度舉行「川高會」。
日本會談焦點在於完成與美貿易協議細節。雙方近期已釐清協議的多項模糊條文,但爭議
仍在於如何分配日對美的五千五百億美元投資、貸款與擔保金額。
高市上任後對美態度轉趨溫和,希望維持協議穩定。日本方面也將尋求川普再次確認美日
安全同盟承諾,作為應對中國軍事壓力的戰略保障。
川普第三站是南韓,廿九日將先與南韓總統李在明舉行「川李會」。首爾希望趁此機會化
解貿易分歧,推進七月達成、價值三千五百億美元的對美投資協議,並避免汽車等關鍵出
口繼續面臨美方百分之廿五關稅壓力。
不過,南韓同時依賴中國市場,李在明試圖在對美盟友關係與對中經濟往來間維持微妙平
衡,這次與川普會談成為李在明外交手腕的一場考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