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10-16 13:48:25標題: 以哈換囚完畢 川普要哈瑪斯繳械「不然美會出手」
新聞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9073065
聯合報 記者陳熙文/華盛頓報導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日前達成第一階段和平計畫,哈瑪斯也釋放廿名存活人
質,美國總統川普十四日指出,哈瑪斯接下來要繳械解除武裝,如果他們不這樣做,美國
會讓他們繳械。
哈瑪斯十三日釋放四十八名人質中依然存活的廿人,以色列也釋放一九六八名巴勒斯坦囚
犯,包括二五○名高安全級別囚犯,許多被判處無期徒刑。CBS報導,哈瑪斯十四日將
四具人質遺體交給紅十字會轉交以色列。
依照川普的廿點和平計畫,哈瑪斯除了釋放存活人質也必須送回人質遺體。川普表示,哈
瑪斯告知他們掌握廿四到廿六具人質遺體,其數字並不正確,實際上數字更少,他希望能
夠取回人質遺體。
川普十四日也在社群平台表示,和平計畫第二階段已經開始。他受訪時說,哈瑪斯承諾會
繳械,如果哈瑪斯不這樣做,「我們會讓他們繳械」;哈瑪斯知道他不是在玩遊戲。
川普並未說明具體做法,但表示會很快讓他們屈服,有可能是非常暴力的方式。
根據川普的計畫,以哈休戰後,雙方會在第一階段放人質,之後繳械並同意和平共存的哈
瑪斯成員將會獲得赦免;任何想要離開的成員也會由安全管道離境。
哈瑪斯目前尚未公開同意或簽署任何明確規範如何解除武裝的文件。哈瑪斯過去兩年多次
表示願意放棄對加薩的政治控制,但繳械一直是該組織紅線。
川普日前指出,以哈衝突結束後,他將把注意力集中到終結俄烏戰爭;他預計十七日與烏
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白宮會面。
川普十四日表示,他與普亭有非常良好的關係,現在可能也保持這樣的關係,但他不明白
為何普亭仍持續這場戰爭,他認為這場戰爭不利普亭。
───────────────────────────────────────
以色列接收2具遺體 納坦雅胡強調不會在人質問題上妥協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212830
自由時報 編譯謝宜哲/綜合報導
以軍15日宣布,以色列又接收2名人質遺體。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同日表示,以色列會持
續要求哈瑪斯歸還人質遺體,不會在人質歸還問題上妥協。
根據美聯社報導,載有2具遺體的棺材由紅十字會從哈瑪斯運回。運回以色列後,遺體被
送到特拉維夫1家法醫實驗室。以軍聲稱,遺體身分尚未得到核實。
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加薩停火計畫,要求哈瑪斯在截止期限20日前交出所有人質,無論生
死。如果未能實現此目標,哈馬斯必需分享已故人質訊息,並儘快交出他們。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15日強調,以色列不會在人質問題上妥協,強烈要求哈瑪斯根據停火
協議歸還人質遺體。
美國總統川普同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採訪時警告,如果他認為哈瑪斯沒
有履行協議義務,以色列可能會重啟戰爭。
哈瑪斯在1份聲明中指出,該組織確實遵守停火條款,並交出人質遺體。2名美國高級顧問
稱,哈馬斯已透過中間人向美國保證,正在努力歸還罹難人質。
美國高級顧問補充,加薩遭受大面積破壞,使尋回受害者遺體的工作更加複雜。廢墟和未
爆炸武器,也增加了搜索難度。
另外加薩衛生部表示,已從以色列接收45具巴勒斯坦人遺體,至此送回加薩埋葬的遺體總
數已達90具。
───────────────────────────────────────
以色列與哈馬斯進入停火第二階段:恐怖平衡還是撕毀協議?
https://is.gd/xHTV1r
撰文:劉燕婷(香港01)
繼以色列、哈馬斯10日停火生效,美國與埃及、卡塔爾、土耳其在13日簽署「加沙宣言」
後,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的「20點和平計劃」又在14日迎來新發展。
首先是美國的公開施壓。14日當天,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發文:「全部20名人
質已回歸,並如預期般感覺良好。一個巨大的負擔已然落下,但工作還未完成。死者沒有
按照約定被(全數)歸還!第二階段現在已經開始!」換句話說,特朗普指責哈馬斯未依
承諾歸還全部人質遺體,但停火協議第二階段已經開始,各方應該積極作業。
接著是以色列的施壓。據以方官員在14日表示,由於哈馬斯未能遵守停火協議,僅將4具
人質遺體歸還,以色列已決定減少進入加沙的救援物資至一半、推遲開放加沙和埃及邊境
的拉法(Rafah)口岸,借此來向哈馬斯施壓,迫使對方交出剩餘人質遺體。
最後,經歷了美以的公開施壓,哈馬斯終於再將4名人質遺體移交國際紅十字會,停火協
議生效後移交的遺體總數因此來到8具,只是目前尚有20具遺體下落不明。不過根據以色
列公共電視台Kan報道,以色列已決定在15日重新開放拉法口岸,繼續允許每日600輛運送
物資的貨車進入。
整體來說,停火雖已達成,各方卻仍在艱難前行。哈馬斯表示,因為無法確認所有埋葬點
,移交遺體需要更多時間;負責監督遺體移交工作的紅十字會也指出,在加沙廢墟中尋找
遺體相當困難,移交工作或需數天甚至數周。不過比完成人質換囚更困難的,或許是滿足
第二階段停火的各種條件。
進入深水區的停火第二階段
回顧特朗普的20點和平計劃,目前各方齊力肯定的,就是正在進行的第一階段:立即停火
並採取人道行動。
顧名思義,這一階段要求雙方立即停止敵對行動、暫停所有軍事行動,同時凍結前線。哈
馬斯必須在72小時內移交所有以色列人質,不論生死,而這顯然也是人質遺體問題的緣起
;以色列則必須釋放巴勒斯坦囚犯作為交換,包括250名終身監禁犯和1,700名戰爭開始後
的被捕人員。此外,哈馬斯每移交一具以色列人質遺骸,以色列將會移交15具已故加沙民
眾遺骸。
但光是在第一階段,顯然就有執行上的困難。除了前述的哈馬斯表示,以色列人質遺體下
落難定外,停火也被零星衝突反覆干擾。例如10月14日,以軍就殺害了幾位巴勒斯坦人,
其中6人在加沙城,5人在舒賈伊亞遭受空襲,1人在汗尤尼斯遭受無人機襲擊。據以色列
軍方表示,舒賈伊亞的受害者是無視射擊警告而越過「黃線」的人員。
無論如何,停火並沒能阻止衝突與殺戮。可想而知,在這種背景下,以哈已開始互相譴責
違反停火協議:以色列指責哈馬斯拒絕交還人質遺體,哈馬斯則反稱以方不遵守停火。
而這無疑為接下來的第二階段,也就是「去軍事化和安全規劃」抹上暗影。
根據特朗普規劃,進入這一階段,加沙將成為「一個去極端化的無恐怖區,不會對鄰國構
成威脅」,哈馬斯不只必須解除武裝,其攻擊性武器也必須被徹底摧毀,包括隧道與其他
軍事基礎設施,以消除暴力行動的能力。當然,特朗普也承諾對和平共處的哈馬斯成員給
予特赦,並為選擇流亡的哈馬斯成員提供安全通道。
更重要的是,國際將部署一支由美國、阿拉伯和歐洲人員組成的臨時國際穩定部隊(
International Stabilization Force,ISF),交接以色列部分撤軍後的真空,同時負責
監督安全事務,並協助培訓巴勒斯坦警察部隊,以確保長期穩定與和平。而這顯然就是卡
塔爾、土耳其、埃及與美國共同擔保停火的基礎。
有了這個基礎,停火協議才能進入第三階段:建立一個由巴勒斯坦技術官僚領導、受國際
機構監督的過渡政府,負責日常治理並監督基礎設施的修復。人道援助將不受干擾地送達
,聯合國和紅新月會等國際組織將監督援助的分配,以色列軍隊也將分階段撤出大部分加
沙地帶。
但顯然,目前光是從第一階段邁入第二階,就出現極大困難:不只是哈馬斯難以依約歸還
人質遺體、以色列拒絕釋放巴爾古提(Marwan Barghouti)等問題,更重要的是,在哈馬
斯拒絕解除武裝的背景下,以色列也就擁有了拒絕撤軍的絕佳藉口。
為何以哈雙方都有背叛誘因
歸根結柢,停火本身當然對各方有利,但徹底解決加沙問題,卻不是人人樂見。
從美國、西方的視角出發,如果把哈馬斯從加沙連根拔起,不只能最大程度阻止「阿克薩
洪水行動」重演,更意味自己繼1993年《奧斯陸協議》後,又一次馴服巴勒斯坦反抗武裝
,進一步削弱了武裝鬥爭的能量,並以「兩國方案」的名目讓各方都能繼續與以色列往來
,最大程度降低外界的道德譴責。
顯然,這也是除了伊朗之外的中東國家,包括阿拉伯各國與土耳其,心中的真正想法。尤
其是希望歷史盡快翻頁的阿拉伯國家們,有了「20點和平計劃」這種「看似通往兩國方案
」的保證,各方接下來就更能心無旁鶩同以色列展開互動、甚至進行關係正常化談判。
但這似乎不是以色列與哈馬斯的心之所向。
哈馬斯自不待言。作為2007年以來的加沙統治者,哈馬斯既與伊朗的「抵抗軸心」(Re-
sistance Axis)合流,也要與在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爭權。這就導致「兩國方案」
雖沒能在以巴間實現,卻已經成為巴勒斯坦的內部現狀,最後也鞏固雙方分裂不可復原的
現實,這也是為何《北京宣言》等斡旋反覆失敗的原因。可以這麼說,但凡哈馬斯還有餘
力,都不會輕易解除武裝,因為比起解決加沙問題,擁兵自重、自立為王才是這群人的真
正目標。
而以色列做為1993年《奧斯陸協議》後的長期受益者,看似安於現狀,卻也同樣不斷掏空
兩國方案:一方面持續以定居點蠶食約旦河西岸、放任軍警暴力掃蕩;一方面又對哈馬斯
繼行兩手策略,既通過卡塔爾進行金援,又嚴格封鎖加沙地帶,完成了裂解巴勒斯坦團結
的戰略操作,徹底癱瘓「兩國方案」談判。可以這麼說,在2000年第二次大起義爆發、民
意集體右轉的背景下,只要以色列還有能力,就會不遺餘力侵占巴勒斯坦的土地,而加沙
這種「不正常狀態」,正好給了以色列持續越線的煙霧彈。
2023年「阿克薩洪水行動」爆發前,各方基本就是處在這種畸形的均衡中:以色列與哈馬
斯都靠著不正常現狀各取所需;美國、西方、阿拉伯國家則盡可能混水摸魚,推進各自政
治議程,並放任「兩國方案」走向死亡。但顯而易見,這種畸形均衡被哈馬斯的行動打破
,如今經歷兩年血腥殺戮,各方又想靠著停火重塑均衡,卻始終困難重重。
其中,歐美與阿拉伯國家基於前述原因,都想改變2007年以來的加沙均衡,塑造另一個西
岸:10月14日,埃及外交部長宣布,已選定15名巴勒斯坦技術官僚領導加沙地帶戰後臨時
政府;特朗普更公開強調,哈馬斯必須解除武裝,「如果他們不解除武裝,我們就會解除
。而且這會很快發生,甚至可能以暴力的方式發生。」
但哈馬斯顯然還想重回戰前地位,也就是重回2007年以來的加沙均衡,所以停火開始後就
反覆強調不會解除武裝,並且開始鎮壓加沙的幫派衝突,儼然一副統治者姿態;在這種背
景下,以色列就擁有了拒不撤軍的最好藉口,甚至可能在緩衝過後重啟戰事,尤其內塔尼
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接下來又要面臨貪腐審判。
最終,一切正如卡塔爾首相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Thani)所
說:以哈之所以能初步達成停火協議,是因調解方都決定迴避更棘手的問題,畢竟以哈雙
方都未做好達成全面協議的準備。進入停火第二階段,球也再度來到以哈雙方手中:是形
成哈馬斯拒絕解除武裝、以色列拒絕撤軍的新恐怖平衡,還是以色列藉此再度興戰、撕毀
協議的戰火重燃,取決於雙方的下一步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