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福特執行長警告,美國正輸掉汽車產業,即使有特斯拉也不能對抗中國
新聞來源:iknow科技產業資訊室
原文網址:https://pse.is/87p7p8
原文:
美國福特汽車執行長Jim Farley提出如今電動車產業的殘酷事實,特斯拉、通用汽車或福
特都未對中國電動車企業構成真正的威脅。如今中國企業在全球電動車領域佔據絕對主導
地位,而且這種主導地位在中國以外的地區也愈來愈明顯。透過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比亞
迪、吉利、蔚來、小米等公司以極低的成本實現了偉大的創新,這給美國汽車產業帶來足
以毀滅的力量。
中國在製造能力上具有無可爭議的優勢,同樣的,美國的創新文化是中國難以複製的決定
性優勢。中國雖然出現顛覆性創新,但中國工程師擅長複製和改進西方的先進技術,再透
過其製造優勢,超越其他國家。
像小米、小鵬和蔚來汽車這樣的電動車製造商,都是在2010年代中國網路繁榮時期從科技
新創公司起步的。在來自中國和西方的領先私募股權投資者的支持下,它們籌集了大量資
金,在香港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並在中國市場佔據了領先地位。反之,美國除了特斯
拉之外,福特和通用都屬於傳統汽車製造商,其他電動車新創公司要出頭,並沒有那麼容
易。
這也是為什麼川普政府想要復興內燃機汽車的關鍵,因為包袱讓這些傳統汽車廠商無法跳
脫既有思維,以迎接新的電動車時代。
如今的汽車產業正在轉型,中國已經建立了一個垂直整合的電動車帝國——主導著生產、
供應鏈以及將定義下個世紀的底層技術。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電動車電池不再是單一影
響電動車競爭力的關鍵,數位體驗、軟硬體整合、甚至未來AI都將成為汽車產業勝敗的關
鍵。這都是美國汽車產業最弱的一環,甚至特斯拉在這方面也可能落後於中國新創電動車
企業。
當美國不讓中國電動車進入美國市場,自己以為關起門來就能夠復興美國汽車產業的同時
,美國政府萬萬沒想到自己的汽車產業很可能在未來幾年內,被國際市場所淘汰。因為傳
統汽車產業培養出來的技能,不適用於電動車。
更重要的是,中國在電動車領域的主導地位也推動了其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儘管美國在機
器人創新方面取得了早期領先,但在大規模生產方面卻落後,目前還沒有美國公司能夠大
量生產工業機器人,更不用談在美國製造的人形機器人成本一定高上許多。
福特執行長深深知道,在這一場電動車戰爭中,美國落後太多。其無論美國政府是否支持
電動車產業,其必須構思出一種新的戰略來尋求突破。雖然這一策略不一定會奏效,但是
什麼事情都不做,美國汽車產業絕對會被淘汰。畢竟,全球其他企業仍不會小看美國在創
新能力的實力,因為電動車技術的發展仍有許多未知數。只要創新運用得當,美國仍有一
搏的機會。
心得:
國以國家政策為後盾,結合強大的製造能力與成本優勢,建立起完整的電動車生態系與垂
直整合體系,讓比亞迪、蔚來、小米等品牌能以驚人速度創新與擴張;反觀美國,即使擁
有特斯拉這樣的創新標竿,整體汽車產業仍深陷傳統架構與思維難以轉型。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