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8-29 14:31:35標題: 伊朗禁核查員入核設施 英法德擬重啟聯國制裁
新聞來源: https://is.gd/22MUD3
【明報專訊】
英國傳媒報道,英、法、德3國準備周四(28日)宣布啟動「回彈機制」(snapback)程
序,恢復對伊朗實施聯合國制裁,因德黑蘭未允許聯合國核查員重新進入所有核設施。此
舉將加劇西方與伊朗之間的緊張關係。
英、法、德外長上月在伊斯坦布爾與伊朗官員會晤時表示,若德黑蘭8月底前重啟與美國
政府的談判,並恢復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合作,他們願意延長聯合國制裁的最後期
限。英、法、德官員周二與伊朗代表會談,路透社引述歐洲外交官報道,該談判未能從伊
朗獲得足夠具體的承諾,3國已決定最快周四啟動「回彈機制」程序。根據2015年伊朗與
中俄英法德美簽署的核協議,當中包括「回彈機制」,若周四啟動該程序,將在30天後重
新實施聯合國制裁,除非其間出現重大外交突破。
今年6月以色列與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時,IAEA核查員曾撤離。IAEA格羅西表示,本周伊
朗允許IAEA核查員重返,但不准進入福爾多、納坦茲及伊斯法罕3處主要被炸的核設施。
對伊朗的聯合國制裁涵蓋金融、銀行、石油及國防等範疇,一旦恢復制裁,將對伊朗帶來
經濟及政治衝擊。伊朗已警告,如果重新啟動制裁,將採取嚴厲回應。
(金融時報、路透社、衛報)
───────────────────────────────────────
歐洲重啟伊朗核制裁程序 美以齊聲支持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8/29/n14583516.htm
大紀元 記者陳霆 綜合報導
英國、法國和德國週四(8月28日)正式啟動為期30天的程序,準備恢復聯合國對伊朗的
制裁。這一舉動發生在以色列與美國6月轟炸伊朗核設施兩個月後,可能加劇圍繞伊朗核
計劃的緊張局勢。
英法德致函聯合國安理會,指控伊朗違反2015年核協議中對濃縮鈾活動的限制,且未能展
現簽署新協議的誠意,因此決定啟動《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下的「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snapback mechanism),恢復聯合國對伊朗的制裁。
法國外長巴羅(Jean-Noel Barrot)強調,這項決定「並不意味著外交的終結」。德國外
長瓦德富(Johann Wadephul)則呼籲伊朗「全面配合國際原子能機構」,並在接下來的
一個月內承諾與美國展開直接會談。
盧比奧:伊朗永不得擁有核武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隨後發表聲明(鏈接),對歐洲三國(E3)的行動表
示支持。他指出,E3已明確指出伊朗持續存在「嚴重未履行」核承諾的情況,為啟動快速
恢復機制提供了「有力依據」。
他表示,自2019年以來,E3本可在任何時候啟動快速恢復機制,但選擇先展開深入的外交
接觸,為伊朗提供了一個外交解決途徑。
盧比奧在聲明中說:「美國感謝E3盟友在這一行動中的領導作用。在未來幾週內,我們將
與他們及其它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合作成功地快速恢復對伊朗國際制裁和限制。」
「美國仍然隨時準備與伊朗直接接觸」,盧比奧強調,「『快速恢復機制』並不違背我們
真誠的外交意願,反而將強化它。」
盧比奧呼籲伊朗領導人「立即採取必要措施,確保永不獲得核武器,走上和平之路,促進
伊朗人民的繁榮」。
以色列外長:這一決定不可避免
以色列外長薩爾(Gideon Saar)則表示,這一決定是「不可避免的」,並稱其為「在外
交戰役中對抗伊朗政權核野心的重要一步」。
與此同時,作為伊朗的戰略盟友,中國與俄羅斯也在安理會推動另一項提案,建議將2015
年核協議延長六個月,並呼籲各方立即重啟談判,但目前尚未提出表決。
伊朗方面也迅速作出回應。一名高級官員批評歐洲三國的決定「非法且令人遺憾」,並稱
「這一舉動是對外交的打擊,而不是機會」。
該官員表示,德黑蘭仍為外交接觸保留空間,但強調「伊朗不會在壓力下讓步」。
伊朗外長致函歐盟 重申準備重啟公平談判
在歐洲宣布啟動「快速恢復機制」數小時後,伊朗外長阿拉格奇(Abbas Araqchi)也致
函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拉斯(Kaja Kallas),在信中重申伊朗「準備好重啟公平而平
衡的外交談判」,前提是西方展現善意與誠意,並避免採取損害談判成功可能性的行動。
在此之前,伊朗已多次警告,若制裁恢復,將作出「嚴厲回應」,甚至考慮退出《核不擴
散條約》(NPT)。
研究機構警告 伊朗可能正在清理核武證據
週三,獨立研究機構「科學與國際安全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ce and Interna-
tional Security)指出,伊朗正加緊清理德黑蘭北部一處遭以色列空襲的核設施。
該研究所分析衛星圖像後表示,伊朗迅速拆除並清理受損建築,似乎是為了「清理任何涉
及核武器研發活動的不利證據」。
該設施為「莫杰」(Mojdeh)站點,又稱「拉維桑二號」(Lavisan II),曾與伊朗早期
的「阿瑪德計劃」(AMAD Plan)有直接聯繫,被認為涉及核武器研發。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格羅西(Rafael Grossi)也警告,伊朗「在法律上有義
務允許恢復核查」,並呼籲檢查包括福爾多(Fordow)、納坦茲(Natanz)和伊斯法罕(
Isfahan)在內的主要核設施,以及清點伊朗超過400公斤、接近武器級純度的濃縮鈾庫存
。
責任編輯:李沐恩
───────────────────────────────────────
啟動制裁「回彈機制」或將加劇伊朗核危機
https://is.gd/Yebgpt
作者:阿里・哈爾布 (半島電視台)
專家表示,歐洲國家對伊朗實施制裁「回彈機制」的決定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國際緊張局勢
,因為人們擔心中東地區爆發地區戰爭。
周四,歐洲最大的幾個經濟體——德國、法國和英國——啟動了為期30天的制裁程序,以
伊朗所謂的「嚴重」違反2015年限制伊朗核計劃協議的行為為由重新實施制裁。
美國伊朗裔全國委員會(NIAC)政策主管瑞安・科斯特洛表示:「我們正面臨一種制裁回
彈機制的局面,即伊朗重新受到制裁,而伊朗可能會以某種無益的方式進行報復。」
今年早些時候以色列襲擊伊朗後,緊張局勢可能升級為新的暴力沖突。「這就像一張多米
諾骨牌,在六月戰爭重燃的道路上又倒下了一張,」科斯特洛說。
美國對歐洲國家的舉動表示歡迎。作為以色列襲擊伊朗行動的一部分,美國於六月轟炸了
伊朗的三處核設施。
但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政府也為與伊朗進行談判敞開了大門。
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始終願意與伊朗直接接觸,以促進
伊朗核問題的和平、持久解決。『回彈機制』計劃並不違背我們真誠的外交準備,反而會
增強這種準備。」
然而,科斯特洛強調,在以色列發動為期12天的戰爭之前,伊朗就已經參與談判了。
美國和伊朗官員原定於6月15日舉行一輪核談判。但以色列在談判開始前兩天開始向德黑
蘭發動轟炸,導致談判無限期推遲。
科斯特洛表示,為了重返核談判,美國和歐洲首先必須重建與伊朗的信任。
他告訴半島電視台:「伊朗國內普遍的看法是,那些談判都是詭計——無論伊朗在談判桌
上做什麽,以色列都會在某種程度上在美國的支持下攻擊伊朗。因此,歐洲和美國都必須
認清這一現實。」
什麽是「回彈機制」?
當前的危機可以追溯到特朗普在2018年第一任期內決定退出2015年伊朗核協議。
2015年達成的協議——正式名稱為《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CPOA)——迫使伊朗削減其
核計劃,以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對其經濟的制裁。
但為了確保伊朗在違反協議時能夠迅速受到懲罰,該協議包括一項「回彈機制」,以重新
實施一系列聯合國制裁。
該機制賦予該協議的任何簽署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或中國——啟動恢
復聯合國安理會六項制裁決議的權力。
而且,「回彈機制」具有不可否決權,這意味著伊朗的盟友俄羅斯和中國無法阻止恢復制
裁。
2020年,美國試圖啟動伊核協議的「回彈機制」條款,但由於華盛頓不再是該協議的締約
方,這一努力失敗了。
自2018年美國退出以來,伊朗一直在逐步升級其核計劃,但伊朗官員堅稱該國並不尋求核
武器。
周四聯合國決定重新對伊朗實施制裁,似乎正值「回彈機制」條款於10月到期之際,屆時
將是伊核協議生效10周年。
專家表示,巴黎、倫敦和柏林政府實際上是在援引一項早已被廢棄的協議中的條款,以確
保聯合國對伊朗實施制裁。
國際政策中心高級研究員西娜・托西表示,制裁「回彈機制」措施被納入伊核協議是為了
確保各方遵守協議,但歐洲大國正在利用它來進一步向伊朗施壓。
托西告訴半島電視台:「美國和歐洲對伊朗的總體態度就是蠻力——就像強權就是公理。
任何有關法律聯繫、歷史和國際規範的事情都不重要。他們只想利用這一工具單方面重新
對伊朗實施制裁。」
歐洲想要什麽?
然而,法國、德國和英國提出了三項條件,將「回彈機制」推遲六個月。
這些要求包括:伊朗恢復與美國的直接談判,恢復與聯合國核監督機構的全面合作,並在
美國和以色列的襲擊後披露其高濃縮鈾的新地點。
一些美國報告暗示鈾庫存被埋在現已受損的核設施下,但伊朗可能也在美國轟炸其核設施
之前轉移了這些鈾材料。
分析人士表示,盡管歐洲的條件表面上看似合理,但對於伊朗領導層來說卻很難同意。
歐洲大國希望德黑蘭重新致力於與華盛頓的談判,但美國和以色列不能保證他們不會再次
發動襲擊。
由於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未對美國和以色列的襲擊事件予以譴責,並稱其違反了國際
法,德黑蘭方面已暫停與該機構的全面合作。
本月早些時候,伊朗允許部分國際原子能機構檢查人員返回該國,但該聯合國機構仍未進
入伊朗鈾濃縮設施進行檢查或評估其受損情況。
至於鈾,伊朗擔心披露庫存位置只會招致以色列或美國的轟炸。
科斯特洛告訴半島電視台:「如果他們向包括美國和以色列在內的全世界公開濃縮鈾的存
放地點,那麽美國或以色列就會立即對這些設施進行打擊,進一步阻礙伊朗的核計劃。」
「因此,由於這種可能性沒有被排除,伊朗達成這樣的協議就變得非常困難。」
「回彈機制」的影響
但歐洲三國認為,這些要求是必要的,因為伊朗核計劃構成了「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明顯
威脅」。
上述各國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如今,伊朗明顯且蓄意不遵守《聯合全面行動計劃》,伊
朗境內存在重大核擴散隱患的場所不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控範圍內。伊朗沒有任何民事
理由儲存高濃縮鈾……國際原子能機構也沒有對此作出說明。」
德黑蘭方面駁斥了這一說法,稱歐洲大國接受美國2018年恢復對伊朗經濟實施二級制裁的
決定,首先違反了2015年的協議。
全球大多數國家和企業出於害怕受到制裁而執行美國的制裁。
伊朗經濟已因美國的嚴厲制裁而陷入困境,並產生全球影響。
但聯合國的制裁——包括武器禁運——可能導致其他國家實施單邊制裁。這些制裁還可能
進一步削弱人們對伊朗經濟的信任。周四的制裁聲明發布後,伊朗里亞爾已大幅下跌。
托西表示:「由於『回彈機制』,貨幣進一步貶值;這對經濟來說是又一次心理衝擊。」
歐洲轉為強硬派
自21世紀以來,歐洲國家一直被視為對華盛頓對伊朗強硬態度的緩和因素。
盡管遵守美國的制裁,歐洲領導人還是在2018年公開反對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
但自特朗普1月份重返白宮以來,法國、德國和英國似乎對德黑蘭採取了更強硬的立場。
今年6月,歐洲列強不僅沒有譴責以色列對伊朗發動的無端戰爭,反而似乎對其表示支持
。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甚至暗示德國和西方國家正在從此次襲擊中獲益。
他說:「這是以色列為我們大家做的臟活。」
致力於外交的智庫昆西研究所執行副總裁特里塔・帕爾西表示,歐洲對伊朗的新姿態與其
與美國的更廣泛關係有關。
帕爾西說,伊朗被指控向俄羅斯提供無人機用於其對烏克蘭的戰爭,因此現在歐洲將德黑
蘭視為威脅。
他還指出,歐洲與伊朗之間的幾乎所有貿易都因美國的制裁而遭到破壞。
他在接受半島電視台電視採訪時表示:「伊朗對歐洲人來說根本就沒那麽重要。」
「因此,我認為,採取一些措施讓歐洲受到特朗普政府強硬派的青睞,這在歐洲被視為很
有價值的事情……考慮到目前跨大西洋關係極其緊張。」
目前,核緊張局勢持續發酵。美國繼續要求伊朗放棄其核計劃,而德黑蘭則堅持在國內維
持鈾濃縮活動。
托西表示,整個事件具有諷刺意味:歐洲三大國援引了《聯合全面行動計劃》中賦予伊朗
鈾濃縮權利的條款,但他們卻利用它來滿足美國不再進行鈾濃縮的要求。
他說:「這一切中充滿了虛偽和矛盾。」
───────────────────────────────────────
伊朗:將對英法德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作適當回應
https://is.gd/e4XECb
新華社 記者陳霄、沙達提 德黑蘭電
據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28日報道,伊朗外長阿拉格齊當天表示,伊朗將對英國、法國和德
國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作出適當回應。
報道説,英法德三國外長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當天與阿拉格齊通電話,向伊朗
通報,歐洲方面當天將正式通知聯合國安理會,即日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恢復對
伊制裁的程序需要30天,英法德願在這30天期限內通過外交途徑尋求解決方案,以免安理
會對伊制裁決議重新生效。
阿拉格齊強調,英法德三國的行為毫無正當理由,是非法的,缺乏任何法律依據。
他説,伊朗始終秉持負責任和善意的態度,致力於通過外交方式化解伊朗核問題相關爭議
。伊朗將為維護自身合法權利和國家利益,對三國的這一非法、不當舉動作出適當回應。
阿拉格齊還説,伊朗將依照國際法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堅決捍衛自身權益。希望三國
採取負責任態度,認清現實,在今後幾天內糾正這一錯誤舉動。
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播電視台27日報道,伊朗副外長加里巴巴迪在參加26日與英法德三
國在瑞士日內瓦的會談後警告説,若歐洲方面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伊朗將關閉與
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通道,並不再就伊朗核問題與歐洲進行任何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