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8-22 09:00:00標題: 俄外長:對烏安全保證 俄要參與且有軍事行動否決權
新聞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122663/8954940
聯合報 編譯周辰陽、茅毅、記者顏伶如/綜合報導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廿日說,莫斯科一定要參與對烏克蘭的安全保證。紐約時報同日報導
,可能的俄烏終戰談判仍存在巨大鴻溝,他這番話是至今最明顯的跡象。
拉夫羅夫在莫斯科和約旦外長沙法迪會談後表明,「若將俄國排除在外,卻嚴肅討論安全
保證問題,這純屬烏托邦,行不通;我們無法同意,如今有人提出要在俄國缺席下解決集
體安全問題,行不通」。
稱集體安全保證 應包含中國
拉夫羅夫強調,莫斯科不會接受任何在沒有俄國參與下談成的集體安全保證,「俄方能接
受的前提,是對烏克蘭的安全保證必須在平等基礎上提供,還要包括中美英法等國參與」
。
克里姆林宮長期聲稱,就外國提出對烏克蘭的安全保證持開放態度,但前提是俄國應成為
保證國之一,且西方國家軍隊不得駐烏。
俄態度轉硬 談判退回三年前
拉夫羅夫指出,這些前提仍存在,俄國能接受的烏克蘭安全保證模式,就是俄烏於二○二
二年開戰初期舉行和談時討論的方案。
當時俄烏和談的草約禁止烏克蘭加入北約(NATO)等軍事同盟,也不許外國軍隊駐紮
,並規定一旦烏克蘭又再遭攻擊,要由英國、中國大陸、美國、法國與俄國等保證國集體
防禦。但和談最終破裂,未能敲定和約。俄國談判代表當時甚至要求加入一項條款,即除
非包含俄國的所有保證國一致同意,這些保證國才能在烏克蘭遭攻擊時進行軍事干預。這
實際上將讓莫斯科又一次入侵烏克蘭,並擁有對一切軍事干預烏克蘭行動的否決權。
拉夫羅夫廿日重申,達成烏戰和平協議後,俄國對任何協助烏克蘭的行動應擁有否決權,
也淡化俄烏領袖會談很快將舉行的可能性。他廿一日則指稱,普亭準備與澤倫斯基會面,
但必須先解決全部問題,而澤倫斯基連簽和平協議的權限都存在疑問。
烏:俄若不談 盼美強烈反應
另外,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說,若俄羅斯總統普亭不願與他坐下來舉行雙邊會談,烏克蘭
希望美國對此做出強烈反應。澤倫斯基表示,自己立即回應舉行「普澤會」的提議,「我
們準備好了,但要是俄國還沒準備好怎麼辦?要是俄國還沒準備好,我們希望看到來自美
國的強烈反應」。
澤倫斯基還說,尚不清楚莫斯科願在領土相關問題上做出什麼讓步,以結束這場戰爭,「
為了討論烏克蘭願意做什麼,讓我們先聽聽俄國願意做什麼」;烏克蘭還不知道俄國願意
做什麼。
───────────────────────────────────────
美副總統范斯:對烏安全保證 歐洲負責
https://udn.com/news/story/122663/8954943
聯合報 編譯梁采蘩、周辰陽/綜合報導
美國副總統范斯廿日表明,歐洲國家必須承擔對烏克蘭安全保證的大部分責任,「那是他
們的大陸」。
范斯在美國福斯新聞節目說,「我認為,我們不該承受這個負擔。若有必要阻止戰爭和殺
戮,我認為,我們應提供幫助,但我們應該預期、總統當然也預期,歐洲在此發揮主導作
用」。
范斯直言,「無論採何種形式,歐洲人都必須承擔大部分責任。那是他們的大陸、他們的
安全,總統已非常明確表示,他們必須在這方面出力」。
范斯還說,俄烏終戰的談判重點,在於對烏克蘭的安全保證以及俄羅斯希望控制的烏克蘭
領土,包括俄軍尚未占領的區域。
范斯對主持人殷格拉漢表示,的確有兩個懸而未決的重要問題,某些方面很簡單,但某些
方面又很複雜。
范斯提到,第一個是烏克蘭想確認不會又遭俄國入侵,希望確認領土完整能長久獲得保證
。俄國則希望控制某些領土,其中大多已占領,有些則還沒有。
范斯認為,俄國總統普亭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談,可能有助推動俄烏就各自目標的談
判取得進展;談判的關鍵就在此,烏方想要安全保證,俄方想要特定領土。
另外,美國國務卿兼白宮國安顧問魯比歐承擔起草對烏克蘭安全保證的棘手任務,廿一日
將與歐洲外長及國安顧問會談。美國官員說,這場會談將確定安全保證的具體內容。
───────────────────────────────────────
意倡輕量版北約烏安全保證方案
https://is.gd/15p8ow
【明報專訊】
彭博社周三(20日)報道,歐洲領袖正商討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推動的「輕量版北約」方案
,在烏克蘭加入北約無望前提下為該國提供安全保證:一旦烏再遭俄羅斯攻擊,其歐洲盟
友須在24小時內決定是否對烏提供軍事援助。美媒報道,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將負責起草對
烏安全保證方案的專責小組。不過,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道,美國國防部政策次
長科爾比周二告訴盟友,美方僅會在烏安全保證中發揮極小作用。
彭博社報道,梅洛尼提出的方案雖無法給予烏克蘭正式的北約成員資格,卻被視為「輕量
版北約」(NATO-light)集體防衛條款。根據知情人士,這機制將要求與烏克蘭簽署雙邊
安全協議的國家,在遭遇攻擊時迅速磋商應對,包括防衛軍事支援、經濟援助、加強烏軍
及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等。
初步尚未明確列出歐洲各國是否會派兵進駐烏克蘭,相關細節仍待商討落實。意大利政府
官員強調,這一方案可作為北約第5條以外的「次佳選擇」,目的是在無法實現烏克蘭加
入北約的情况下,仍能實現集體協防。
WSJ:魯比奧領導美歐烏北約工作小組
美國《華爾街日報》(WSJ)周一晚報道,魯比奧將領導由美、歐、烏國安顧問和北約官
員組成的工作組,草擬對烏安全保證的內容,並引述歐洲官員透露,安全保證將聚焦四大
元素:
1.外國駐軍;
2.防空;
3.武裝烏克蘭;
4.監督中止或結束戰鬥。
一名知情人士告訴《紐時》,專責小組計劃周四開會。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周三在基輔見記者時表示,希望在7至10天內對安全保證架構有清晰
了解,然後舉行烏俄雙邊峰會以至烏美俄三方峰會。他又稱中國不應參與烏克蘭的安全保
證,指控北京在俄軍侵略後「並沒對烏提供幫助」。
Politico報道,美國國防部政策事務次長科爾比(Elbridge Colby)稱美方擬在對烏安全
保證中僅發揮極小作用,意味歐洲將要承擔烏克蘭持久和平的主要責任。美國副總統萬斯
周三在霍士新聞中表明,歐洲國家必須為烏克蘭安全保證承擔「最大責任」,美方「在弄
清楚需要採取哪些必要措施結束戰爭之前,不會作出任何承諾」。
特朗普:只守不攻難勝仗 普京「3堅持」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四在旗下社交平台Truth Social稱,烏克蘭很難在只守不攻情况下贏得
戰爭,又稱當初倘是他執政就絕不會發生俄烏戰爭。他寫道:「很難不對侵略者發動攻擊
以贏得戰爭……」他批評前任美國總統拜登「不讓烏克蘭反擊,只准其防衛」。
另外,路透社周四引述3名熟悉克里姆林宮高層思路的消息人士報道,俄總統普京要求烏
克蘭放棄整個東部頓巴斯(Donbas)地區、放棄加入北約意圖和維持中立,並禁止西方軍
隊駐紮,作為結束俄烏戰爭的基本條件。
(彭博社、華爾街日報、Axios、路透社、Politico)
北溪管道爆炸案 烏男疑犯意國落網
德國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周四(21日)表示,一名涉嫌策動2022年9月26日俄輸歐北溪(
Nord Stream)天然氣管道爆炸案的烏克蘭男子,日前於意大利東北部里米尼省被意大利
國家憲兵卡賓槍騎兵拘捕。檢方指出,49歲的Serhii K.伙同他人從德國羅斯托克租用遊
艇,駛往丹麥博恩霍爾姆島附近,並在水底放置爆炸裝置,租船時曾用偽造身分證明及中
間人協助。Serhii K.正面臨合謀製造爆炸、反憲法蓄意破壞、破壞重大設施等控罪,將
被引渡至德國受審。德國當局重申,初步未有確鑿證據顯示烏克蘭、俄羅斯或其他國家直
接涉案。
(BBC、德國聯邦檢察官辦公室網站)
───────────────────────────────────────
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實際上意味著什麼?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x2x4130y2eo/trad
弗蘭克・加德納(Frank Gardner)
BBC安全事務記者
在歷史性的白宮會談之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烏克蘭及
其盟友「已開始著手制定安全保障的具體內容」。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爵士主持了一場綫上會議,與那些準備在和平協議後協
助確保烏克蘭安全的國家進行討論——這個組織被稱為所謂的「志願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
英國也派遣國防參謀長托尼·拉達金(Tony Radakin)上將前往華盛頓,與美方商討如何
提供協助。各方明顯已開始行動。
但「安全保障」在實際操作中究竟意味著什麼?
這個概念涵蓋範圍廣泛,從被過度使用的「地面部隊」到對俄羅斯石油出口施加毀滅性經
濟制裁的威脅。
先談談烏克蘭希望獲得但短期內不可能實現的目標——那就是加入北約。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已明確排除這一可能,其他一些北約成員國也默
默反對,例如斯洛伐克,主要理由是擔心這會大幅提高這個跨大西洋聯盟被捲入與俄羅斯
戰爭的風險。
顯然,在達成和平協議後,烏克蘭將需要強而有力的安全保障,以防俄羅斯再次發動攻擊
。
這也是施紀賢爵士與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共同推動「自願聯盟」的原因
,目的是在和平協議簽署後,為烏克蘭提供國際上的安全承諾。
監控烏克蘭領空是其中一個可能的選項。這可以透過在鄰近的波蘭或羅馬尼亞現有空軍基
地部署飛機來實現,美方亦會參與其中。
但若要超越象徵性意義,仍需明確且堅定的交戰規則。
換句話說,飛行員必須知道,如果俄羅斯違反和平協議,例如向烏克蘭城市發射巡弋飛彈
,他們是否可以還擊。
黑海也是西方安全保障可能發揮作用的區域,可協助遏制俄羅斯艦隊,並確保如敖德薩等
港口的商船自由航行。
在陸地上,情況則更為棘手。烏克蘭幅員遼闊,前線目前綿延超過600英里(約1000公里
)。
即使俄羅斯總統普京同意(儘管他不會),「自願聯盟」也不可能集結足夠兵力來守護這
條接觸線。
克里姆林宮已重申,無論以何種名義,絕不接受任何北約部隊駐紮烏克蘭。因此,軍事支
援更可能集中在訓練、情報與後勤支援方面,協助烏克蘭重建受創的軍隊,並持續提供武
器與彈藥。
然而,俄羅斯願意接受哪些安全保障仍是一個很大的問號。許多在網上的評論認為,莫斯
科根本不應有任何發言權。
但「自願聯盟」中的國家都不願派兵進入烏克蘭。沒有人想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曾任英國駐莫斯科軍事武官、長期關注此衝突的約翰・福爾曼(John Foreman)告訴我:
「俄羅斯可能會接受美國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作為交換條件,要求正式承認其佔領區,
實質上是長期分割烏克蘭,並且不允許北約(軍隊)進入烏克蘭,也不允許烏克蘭加入北
約……無論如何,自願聯盟都無法取代美國的力量。」
美國會採取行動嗎?
許多軍事專家表示,未來由「自願聯盟」提供的任何保障力量,都必須有美國的參與。而
在上週阿拉斯加峰會之前,特朗普一直拒絕承諾參與。
他現在表示美國將會參與,但不會派遣地面部隊進入烏克蘭。
在理想情況下,烏克蘭及其盟友希望華盛頓不僅支持這支未來的軍事力量,更重要的是,
一旦俄羅斯違反和平協議並有重啟攻勢的跡象,美國能夠提供軍事支援——尤其是空中力
量——以支援歐洲盟友。
特朗普曾暗示美國將以某種形式提供空中支援,但考慮到他過去多次改變對戰爭結束方式
的立場,這樣的承諾令人難以放心。
曾任美國陸軍歐洲司令的退役中將本·霍奇斯(Ben Hodges)表示,他對「美國是否真正
認真看待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並提供超越口頭承諾的實質支援」持懷疑態度。
他補充說:「歐洲人不信任普京,他們也清楚誰才是這場戰爭的侵略者。他們擔心特朗普
無法或不願承認俄羅斯是侵略者。除非被迫,普京不會遵守任何協議。」
這也揭示了安全保障的根本矛盾:如何讓保障措施足夠強大,足以嚇阻俄羅斯再次攻擊烏
克蘭,但又不至於強硬到讓俄羅斯反對並威脅攻擊西方,若這些措施在未經莫斯科同意的
情況下實施。
前英國國防大臣華勒斯(Ben Wallace)認為,西方整體上對抗普京的態度不夠堅定。
他說:「大家似乎都不願面對或採取行動的現實是,普京沒有任何停止殺戮的跡象。」
「除非特朗普或歐洲,或兩者都準備採取行動,讓普京有改變的動機,否則不會有太多進
展。」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歐洲安全研究員艾德・阿諾德(Ed Arnold)
認為,「自願聯盟」「成功地提供了一種靈活的形式,既可以與特朗普進行建設性接觸,
又可以支持烏克蘭。」
但他也警告:「這仍然是一個政治願景,而非強化的軍事架構。接下來的幾個月將真正考
驗其決心與政治風險的承受力。」
───────────────────────────────────────
為何頓內茨克對烏克蘭防禦如此重要?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78zl7vwl6do/trad
帕特里克·傑克遜(Patrick Jackson)
BBC記者
阿拉斯加峰會的一項關鍵訊息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據報希望將烏克蘭戰爭凍結在目前的前
線位置,作為交換條件,要求烏方放棄頓內茨克地區(Donetsk)剩餘的領土。
經過十多年激烈戰鬥,俄羅斯目前控制了約70%的頓內茨克州,包括同名的州府。頓涅茨
克與鄰近的盧甘斯克(Luhansk)一直是這場衝突的核心地帶。
若俄羅斯成功奪取整個頓內茨克,不僅將鞏固其未獲國際承認的領土主張,也可避免進一
步的重大軍事損失。
而若烏克蘭撤出西部頓內茨克,將不只是失去土地,還可能引發新一波難民潮,更意味著
失去一道防禦俄軍進一步推進的屏障。
以下我們將探討這片土地為何如此重要。
烏克蘭仍然控制著什麼?
https://i.imgur.com/T8AzxdA.png
根據路透社的估算,烏克蘭目前仍控制頓內茨克約6,600平方公里(2,548平方英里)的領
土。
當地官員近日表示,約有25萬人仍居住在該地區。
主要城市包括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斯拉維揚斯克(Slovyansk)、康斯坦丁
尼夫卡(Kostyantynivka)和德魯日基夫卡(Druzhkivka)。
這片地區是烏克蘭主要工業區——頓巴斯(Donbas,頓涅茨盆地)的一部分,然而其經濟
已因戰爭而遭受重創。
「事實是,因為地雷的存在,這些資源可能至少十年內都無法被利用......」牛津大學俄
羅斯與東歐政治系講師瑪妮·豪列特博士(Dr Marnie Howlett)對路透社表示。
「這些土地已被徹底摧毀,這些城市也幾乎被夷為平地。」
這片領土的軍事價值在哪裡?
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 ISW)最近的一份報告指
出,烏克蘭在頓涅茨克西部建立了一條長達50公里(31英里)的「堡壘帶」。
報告寫道:「過去11年,烏克蘭投入大量時間、資金與人力,強化這條防線,並建立重要
的國防工業與防禦基礎設施。」
來自當地的報告稱,該地區有戰壕、掩體、雷區、反坦克障礙物和鐵絲網。
戰爭研究所認為,俄軍正朝波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方向發動攻勢,「這場攻勢可能
需要數年才能完成」。
除了防禦工事,地形也是烏克蘭防禦的一部分。
英國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陸戰研究員尼克·雷諾茲(Nick Reynolds)向BBC新聞
表示:「這片地形相對容易防守,尤其是恰西夫亞爾(Chasiv Yar)高地,一直是烏軍防
線的支撐點。」
但他也補充道:「如果你看整個頓巴斯地區,甚至整個烏克蘭東部的地形,整體而言並不
利於烏克蘭。」
「頓內茨克市位於高地,往西都是下坡,這對烏軍進行防禦作戰來說並不理想。」
「這不只是近距離作戰或上下坡的困難,更關乎觀察能力,進而影響砲火支援與協調能力
,尤其是在無法使用無人機的情況下。」
「同樣地,高地對於無線電波的傳播也更有利,有助於無人機的協調。」
他指出,恰西夫亞爾是烏軍目前控制的最後幾個高地之一,而俄軍最近宣稱已奪取該地。
雷諾茲補充說,衛星影像情報——無論是由烏克蘭的國際盟友提供,或是商業來源——雖
然重要,但「仍無法取代直接協調戰術行動的能力」。
俄羅斯軍方是否需要整個頓涅茨克?
西部頓內茨克只是長達約1,100公里的前線中的一小段,但今年夏天卻成為俄軍攻勢最猛
烈的地區之一。
然而,即使莫斯科將地面部隊轉向其他方向,也難以取得更大進展。
「在南部,札波羅熱(Zaporizhzhia)的前線現在與頓巴斯非常相似,所以這也只是在廣
泛的防禦陣地上進行戰鬥。」雷諾茲指出。
「俄軍在北部也面臨同樣的困境,想要突破並不容易,他們不是在推開一扇敞開的門。」
烏克蘭是否能在更西邊重建防線?
理論上,若達成和平協議,烏克蘭可以將防線向更西邊撤退。
但這將面臨地形不利的問題,即使有民間承包商協助、無需在炮火下施工,建造深層防禦
工事仍需時間。
然而,理論是一回事,英國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的陸戰研究員認為,烏軍不太可能在未經
激戰的情況下放棄頓內茨克西部。
「即使特朗普政府試圖以持續的美國援助或安全保證作為談判籌碼,」雷諾茲說,「根據
俄方過去的行為,以及美國政府明確的交易式外交方式,很難想像烏克蘭政府會願意放棄
這片領土。」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曾表示,烏方將拒絕任何俄方提出以放棄頓巴斯地區換取停火的提議
,理由是該地可能成為未來攻擊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