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8-14 07:26:49標題: 塑膠公約草案刪減產條文 環團痛心
新聞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938035
聯合報 特派記者楊惠琪/日內瓦報導
塑膠公約談判倒數,大會昨台灣時間晚間緊急召開第二次會員大會,並公布「全球塑膠公
約」最新草案。根據最新草案內容,各界高度關注的原條約第六條「塑膠減產」條文刪除
,也就是新版草案將不會限制塑膠生產,引發各界譁然。
大會主席瓦迪維索(Luis Vayas Valdivieso )表示,草案是在聯絡小組共同主席共同努
力完成,強調此版本反映對「平衡成果」的願景,審慎考量各代表團所表達的底線、敏感
點、抱負與目標,以服務共同利益為旨歸,同時尊重各國的需求與利益。
綠色和平塑膠公約談判團團長福布斯(Graham Forbes)批評,「主席的新文本是送給石
化產業的一份禮物,也是對人類的背叛」。他指出,新的草案文本完全沒有處理塑膠生產
或有害化學物質的問題,反而美化產業謊言,認為可以靠回收擺脫這場塑膠危機,卻忽視
塑膠生產擴張的真正危機。綠色和平呼籲目前在日內瓦的各國部長,必須拒絕這份軟弱的
草案。
第六條攸關設定全球塑膠生產控制目標,是本屆談判最大爭議條文。在正式與非正式會議
的討論中,雄心派國家主張必須將減產納入條約核心,才能從源頭遏止汙染;以石油國為
主的低野心陣營則試圖將焦點轉向廢棄物管理。
瓦迪維索前天參與觀察員會議,坦承對進度感到擔憂,但仍盼「今天能達成一份有效終結
塑膠汙染的文本」,呼籲各國觀察員「與我們合作,共同找到過渡立場」。
上百名各國部長及副部長陸續抵達日內瓦,前天起舉行非正式圓桌會議,探討在全球塑膠
公約背景下循環經濟的投資機會。而在非正式會議登場前,數十名來自不同族群的人權與
環境捍衛者在會場外舉行靜默抗議,高舉標語要求各國展現政治勇氣。
───────────────────────────────────────
全球減塑談判 僵局難解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8937980
經濟日報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
全球塑膠公約的最後一輪談判預定十四日落幕,但能否制定有法律約束力的公約,仍在未
定之天。減少塑膠生產等爭議性議題,讓各國代表陷入僵局。
英國獨立報報導,去年南韓釜山的會議破局後,這次談判五日在瑞士日內瓦登場、為期十
天,意在把三年來的談判,化成涵蓋整個塑膠生命周期的公約,也就是從塑膠生產到廢棄
。
由環境與衛生組織組成的聯盟表示,在首周的會議後,各國「行動速度過慢」,那些「出
聲阻撓的國家」可能迫使談判走向「最低限度共識」的結果。他們警告,若無法迅速妥協
,本次談判成果,將無法因應塑膠造成的龐大危害。
最大的歧異點,出在針對主要塑膠聚合物供應的第六條條款,兩大陣營爭執是否應強制規
範塑膠減產:雄心勃勃的減塑國聯盟 (High Ambition Countries),正在推動制定具法
律約束力的強力條款,公衛倡議人士也說,必須限產塑膠,從源頭解決塑膠的汙染危害;
然而,石化品生產大國與盟邦,則主張應該聚焦於廢棄塑膠的管理與回收。
綠色和平全球減塑專案負責人福布斯說,癥結點就是塑膠生產,「如果你想要終結塑膠汙
染,就必須停止生產這麼多塑膠。就是這麼簡單。」「化石燃料產業是全球數一數二強大
的企業利益,業者眼看運輸與能源需求滑落,便為了短期利益加碼增產塑膠,代價卻是由
世人承受。」
民間團體指控,塑膠業界企圖以推廣「循環性」來取代減產,藉此削弱條約內容,並推廣
爭議性的「化學回收」技術;環保人士形容這些技術會造成汙染。所謂循環性,是指透過
重複使用與回收,盡可能延長使用時間;但批評者指出,這個概念正被濫用,為維持塑膠
的高生產量辯護,卻不去解決問題根源。
───────────────────────────────────────
塑膠禁用清單 130國支持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935382
聯合報 特派記者楊惠琪/日內瓦報導
全球塑膠公約談判最後倒數,其中,爭議焦點之一的第三條「塑膠禁用清單」,由瑞士與
墨西哥提出的提案獲得一三○國支持;另有一二八國支持在條約中增設「健康專章」,正
式將塑膠汙染列為重大健康議題。
在主席文本草案中,第三條針對「一次性、短壽命及含特定有害化學品的塑膠製品」提出
禁用清單,各國需協商具體淘汰時程。依據瑞士與墨西哥的提案,全球將禁止生產與貿易
一份列有害塑膠產品的清單,並強調須在全球層面採取一致行動,同時保留未來擴大禁令
範圍的彈性。
在第五條「產品設計」部分,英國與智利的提案獲得一一一國支持,承認「再利用」在產
品設計中的關鍵地位,並為設定再生料含量目標預留時間。然而,全球焚化爐替代聯盟(
GAIA)指出,該提案仍有加強空間,必須設定強制性再利用目標,刪除「依國情與能力」
等模糊條款,並明確將「再利用」置於「回收」之前。
此外,有一二八國支持在條約中增設「健康專章」,正式將塑膠汙染列為重大健康議題,
並推動更多防範人體暴露的措施。
───────────────────────────────────────
倒數二天!塑膠公約談判陷膠著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932641
聯合報 特派記者楊惠琪/日內瓦報導
全球塑膠公約談判會議進入倒數二天,談判進度依舊緩慢,多數條文仍懸而未決,括號文
字不減反增。大會主席團指出,這些分歧只是談判過程的一部分,呼籲各成員國加快協商
步伐,同時強調,一份具約束力且雄心可期的條約仍在掌握之中。
儘管外界對談判進度感到憂心,聯合國環境署(UNEP)執行長安德森在國際記者會上
仍樂觀表示,雖然現行草案選項繁多,但這是任何重大國際談判的常態。她以自身逾四十
年環境談判經驗喊話:「帶著這份條約離開日內瓦的機會之窗依然敞開。」
大會主席瓦迪維索則強調,談判並非停滯不前,目前已有兩項條文送交法律起草小組,部
分條文也達成高度共識,「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針對爭議最大的塑膠減產條文,他將
親自參與小組非正式協商,尋找各方都能接受的「協商落點」。他也表示,今天將再度召
開全體會議,爭取將更多「乾淨文本」送交法律起草小組。
本周起,多國環境部長將陸續抵達日內瓦,雖然本次會議未安排「部長級會議」,但部長
們的非正式參與被視為推動政治意願的關鍵。安德森指出,未來數天將是決定性的關鍵時
刻,全世界正密切關注各國能否在有限時間內「穿透迷霧,為終結全球塑膠汙染危機邁出
歷史性的一步」。
───────────────────────────────────────
塑膠公約閉幕前夕聚焦減產條文 主席團喊話「周五醒來值得慶祝」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7/8937286
世界日報 特派記者楊惠琪/瑞士日內瓦即時報導
為期10天的「全球塑膠公約》(INC-5.2)談判會議將於明(14)日落幕,昨進入倒數關
鍵階段,工作小組首度聚焦討論核心的第六條「塑膠減產」條文,場內爭辯激烈。儘管減
產派與石油輸出國派立場對立,大會主席團仍多次釋出樂觀訊號,強調「明晚不會熬夜,
周五當我們醒來的時候,我們會慶祝」,暗示本屆有望拍板。
第六條攸關設定全球塑膠生產控制目標,是本屆談判最大爭議條文。昨在正式與非正式會
議的討論中,雄心派國家主張必須將減產納入條約核心,才能從源頭遏止汙染;以石油國
為主的低野心陣營則試圖將焦點轉向廢棄物管理。
大會主席瓦迪維索(Luis Vayas Valdivieso)昨參與觀察員會議,坦承對進度感到擔憂
,但仍盼「周四能達成一份有效終結塑膠汙染的文本」,呼籲各國觀察員「與我們合作,
共同找到過渡立場」。
「周五,當我們醒來的時候,我們會慶祝」,INC執行秘書喬蒂‧馬圖爾菲利普(Jyoti
Mathur-Filipp)兩度強調,明天將不會熬夜開會,而且周五絕對有慶祝的理由。對明天
完成所有條文充滿信心。
上百名各國部長及副部長陸續抵達日內瓦,昨起舉行非正式圓桌會議,探討在全球塑膠公
約背景下循環經濟的投資機會。而在非正式會議登場前,數十名來自不同族群的人權與環
境捍衛者在會場外舉行靜默抗議,高舉標語要求各國展現政治勇氣,不再躲在「共識」的
幌子下迴避行動。
距離閉幕全體會議不到30小時,部分代表憂心時間所剩無幾、文本進展有限。聯絡小組報
告指出,不少非正式會議仍停留在立場重申,缺乏針對條文的實質談判。也有代表穿梭在
各個會議室間,氣喘吁吁的說:「我覺得自己就像馬戲團裡的小丑」,對缺乏效率的會議
表示擔憂。
場邊活動部分,「有效塑膠公約科學家聯盟」昨舉行記者會重申,塑膠汙染危害人類與環
境,「我們已掌握足夠知識,有理由立即行動。無視科學只會加劇影響。」綠色和平昨也
發布一項研究,證實日內瓦室內外空氣普遍含有聚酯、尼龍、聚乙烯、乙烯基共聚物及醋
酸纖維素等微塑膠,呼籲制定具體可行的條約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