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華郵:特朗普視關稅如「外交萬用刀」攫利益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8-11 13:29:42
標題: 華郵:特朗普視關稅如「外交萬用刀」攫利益
新聞來源: https://is.gd/5G6Zdp
【明報專訊】
《華盛頓郵報》上周六(9日)援引美政府內部文件報道,總統特朗普把關稅當作「外交
瑞士軍刀」,把國安、盟友防務與個別企業訴求納入貿易談判,官員把貿易談判視為達成
遠超「縮減美國慢性貿易逆差」目標的契機。
文件指國務卿魯比奧曾獲呈草擬備忘,考慮要求美方貿易伙伴在國際海事組織(IMO)10
月表決時,投票反對限制大型貨櫃船溫室氣體排放的「淨零框架」,並把此議題「植入」
與新加坡等海洋國家的談判中。
文件又指美方在同步與18個伙伴展開談判前,擬把軍事基地、艦艇停靠及採購美製裝備等
納入協議要點。
藉談判遏華影響 另施壓個別企業
為遏止中國影響,美方打算以關稅威脅推動多項安排:對柬埔寨揚言徵49%關稅,換取美
海軍定期停靠與演訓,並要求禁止中方在雲壤基地部署;促以色列移除中國資本在海法港
的經營權;敦促澳洲就中國背景企業營運達爾文港「發出將重議安排的信號」,總理阿爾
巴尼斯競選時曾承諾收回本地所有權。東非方面,要求馬達加斯加拒絕中方建軍事基地,
毛里求斯評估剔除華為、中興、海康威視設備;阿根廷則被建議對中方太空設施加強「民
用限定」管控。
在一份長8頁的「補充談判目標」清單中,美方官員承認潛在協議將涵蓋「傳統上不屬於
貿易協議」的議題,包括軍事駐紮。官員也討論向他國施壓,以為個別企業如能源公司雪
佛龍(Chevron)、馬斯克的星鏈(Starlink)等取讓步。
多名觀察者指做法罕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總裁卡特勒說:「這是我首次見到把此類
要求寫入貿易協議。」一名國務院員工稱文件「在政府內部引發震盪」。華府智庫戰略與
國際研究中心(CSIS)經濟項目主管拉克指出,多國未報復加徵關稅,或因擔心美方把競
爭升級到退出北約或調整駐軍層面。
(華盛頓郵報)
───────────────────────────────────────
川普藉關稅強化國安 遏制中國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719611
自由時報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
敦促中國周邊國家 與美建立更緊密國防關係
「華盛頓郵報」九日披露美國政府內部文件指出,總統川普利用關稅大棒的範圍,可能比
外界所知更為廣泛,除了將美國企業利益納入與各國的貿易談判,主要是敦促中國周邊國
家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國防關係,包括要求南韓支持駐韓美軍協助抗中、敦促柬埔寨限制
中國海軍的活動範圍,以及希望台灣、印度和印尼等國增加國防開支,或採購更多美國軍
備,以遏制中國戰略影響力,達成美國國家安全目標。
「經濟國安與美一致 即可降低關稅門檻」
報導指出,美國政府將貿易談判視為實現目標的機會,這些目標遠遠超出川普多次重申的
減少美國一.二兆美元長期貿易逆差,還包括國安意圖。在川普四月九日宣布暫緩對等關
稅、與各國展開談判的最初幾週,美國官員便已制定計畫,敦促中國周邊國家與美國建立
更緊密的國防關係,包括採購美國軍備和允許美軍訪問港口。事實上,川普早在行政命令
中闡明,「在經濟和國安問題上與美國充分一致」的國家,即可降低關稅門檻。
在美國與十八個主要貿易夥伴進行談判之際,美國政府各部門的「談判建議」紛至沓來。
例如,根據美國與南韓的初步協議草案,華府要求首爾同意有關駐韓美軍的一項新要求,
「南韓將發表政治聲明,支持駐韓美軍保持靈活性,俾便在嚇阻北韓之際,也能遏阻中國
」。美方也希望首爾將國防預算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從去年的二.六%提
高到三.八%,並提撥逾十億美元,支付二.八五萬名駐韓美軍的年度費用。
說服柬埔寨允美軍 進入雲壤海軍基地
美方也設想利用貿易談判來削弱中國戰略影響力。例如,川普威脅對柬埔寨徵收四十九%
關稅,旨在說服金邊當局允許美國海軍在可直接進入南海的「雲壤海軍基地」,進行年度
或兩年一次的艦艇訪問和軍事演練。華府對中國海軍在該基地的活動早已高度警惕,現在
更希望金邊當局禁止共軍「在雲壤以外部署」。
中國國企營運港口 美方促以色列取消
此外,美方也敦促以色列取消中國國有「上海國際港務集團」在以國北部海法市新港口的
營運權,因為美國海軍艦艇經常停靠在附近的以國海軍基地。
中國嵐橋集團二○一五年取得澳洲北部達爾文港九十九年租約,負責營運該港口一事,也
被納入美國與澳洲的貿易談判中。鑑於美軍在該港口輪調部署約兩千五百名陸戰隊隊員,
美方希望坎培拉當局重審中企對該港口的營運權。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先前已承諾,會將達
爾文港收歸本國營運。
在東非,美方希望馬達加斯加拒絕中國建立軍事基地並擴大軍事合作,並要求模里西斯研
究如何在國家電信和監控網路中,排除中國華為、中興和海康威視等公司製造的設備。在
南美洲,美方希望阿根廷與美國專家討論,如何對該國境內的中國太空監測設施進行「管
控」,以確保該設施「純屬民用」。
───────────────────────────────────────
印度砸5千萬仍換50%重稅 墨西哥如何讓川普點頭延關稅?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50810002163-260408?chdtv
中時新聞網 吳映璠
全球數十國砸錢僱用遊說團,試圖說服美國川普政府調降關稅,但效果不一,例如印度、
加拿大投入不少經費、資源,卻仍被川普課徵50%、35%高關稅,墨西哥只僱用一家遊說
公司,但靠著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直接與川普談判,獲得談判期
限延後90天的機會。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自去(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以來,全球至少30國已僱
用與川普有聯繫的新遊說團,包含南韓、日本等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也包括波士尼亞、厄
瓜多等較小型的國家。今年以來,這些國家已對遊說團體砸數千萬美元,以期延緩關稅對
經濟帶來的衝擊,不過成效不一,部分國家獲得15%關稅,其餘國家被課徵10%至50%不
等稅率。
傳統華府常見的遊說策略,似乎對川普政府影響有限。遊說團體「美印戰略夥伴關係論壇
」(US-India Strategic Partnership Forum)主席阿吉(Mukesh Aghi)評論,現在華
府的領導層似乎正在顛覆傳統的行事方式,不只是商業層面,也包含與外國打交道的方式
,「我認為試圖施展影響力的舊模式似乎沒用了」。
例如印度4月與川普的長期顧問米勒(Jason Miller)簽署了一紙180萬美元(約新台幣
5377萬元)的一年合約,以換取戰略諮詢、策略規劃、政府關係協助、形象管理、公共關
係等層面的服務,但是過去2周,印度持續受到川普的猛烈批評,不僅未和美國達成貿易
協議,川普還將關稅提高至50%。
加拿大的例子更明顯,多個省份僱用遊說團與美國共和黨籍議員、州長會晤,甚至花費
8.5萬美元(約新台幣254萬元),聘請遊說公司安排加國貿易代表團前往白宮,與白宮副
幕僚長布萊爾(James Blair)、總統人事辦公室主任戈爾(Sergio Gor)會晤;加拿大
駐美大使館還請來公關公司針對右翼媒體訊息進行速成課程。不過川普仍將加拿大的稅率
,從25%調高至35%。
相較之下,墨西哥只聘請一間遊說公司,為貿易問題提供法律服務。值得注意的是,儘管
比起加拿大,墨西哥在美國類鴉片藥物芬太尼廣泛流通問題上扮演更直接的角色,川普對
墨西哥的關稅仍維持現行25%,談判展延90天。
墨西哥能維持較低稅率,似乎得益於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與川普之間的私人關係,專注於
南韓貿易的顧問公司DGA Group Government合夥人歐佛拜(Tami Overby)表示,在他看
來,遊說川普的最佳方式就是元首面對面遊說他,「川普總統似乎總是在談論他與其他領
袖之間的關係」,「我們與一國的關係是否良好,取決於他是否覺得自己與該國關係良好
」。
另一名專注於川普關稅問題的共和黨說客表示,若想要與川普的談判取得進展,就需要改
變思考方式,他直言部分國家認為有權利維持現狀,對於川普要求改變現狀感到冒犯,相
較之下墨西哥總統成功說服川普,該名說客認為,比起對川普採取強硬立場,更好的方式
是從川普的角度看事情,尤其川普現在希望重新定義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這是他的目
標,你必須在這些條件上與他打交道」。
───────────────────────────────────────
川普把關稅當武器!曾欲施壓多國提高軍費、買美軍武 台灣也在內
https://www.nownews.com/news/6717872
今日新聞 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
據華盛頓郵報取得的政府內部文件顯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肆意使用關稅做
為美國權力工具的程度,可能比公眾所知的更為廣泛,這包括曾經打算施壓台灣等多個政
府增加國防開支或購買更多美國軍事裝備等,遠超消除美國長期貿易逆差的目標。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在一份八頁的「補充談判目標」清單中,美國官員承認,潛在協議
將涵蓋包括軍事基地設置等「通常不屬於貿易協議」的議題。
據文件顯示,美國國務院官員曾考慮要求美國貿易夥伴,在一項旨在減少遠洋貨櫃船溫室
氣體排放的國際倡議中投下反對票;美國政府官員曾討論擴大與十多個國家的貿易談判,
包括要求以色列剝奪一家中國公司對關鍵港口的控制權,以及要求韓國公開支持部署美軍
以遏制中國及其傳統對手北韓。
美國政府官員將貿易談判視為實現遠超川普常掛在嘴邊「縮減美國長期貿易逆差」目標的
契機,在4月暫緩對等關稅之後便擬定了計劃,準備敦促中國周邊國家加強防務合作,包
括購買美國裝備及安排軍艦訪問港口。
這份文件標記的日期為5月1日。除此之外,官員們還討論敦促其他國家向特定公司提供讓
步,包括全球十大石油生產商之一的雪佛龍(Chevron)以及馬斯克的星鏈(Starlink)
計畫。
現階段尚不清楚美國與各國進行談判期間是否談及這些項目。川普已宣布與歐盟、日本、
越南等達成數項框架性貿易協議,但政府尚未公布正式文本。
曾在美國貿易代表署任職超過25年、現任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副院長的卡特勒(Wendy
Cutler)表示,「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在貿易協議中提出這類要求。當你坐在談判桌前時,
通常不會談到這些東西。」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拒絕置評。不過一名國務院僱員透露,「這份文件在政府內部引
起了震撼。這通常不是這樣運作的。」
川普將關稅視為「外交界的瑞士刀」,過去多次公開將貿易與不相關的議題混為一談。包
括對哥倫比亞施壓,要求其接收被遣返的移民;上月川普因為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而揚言對巴西進口商品徵收50%關稅。
據他的行政命令,對那些「在經濟及國安事務上與美國立場一致」的國家,關稅可予以降
低。據華郵取得談判文件顯示,川普政府官員曾打算施壓台灣、印度與印尼等國,增加國
防支出或增加對美國的軍購。
據美韓協議的早期草案,韓國政府應曾被美方敦促調整駐韓美軍部署,目標之一包括「韓
國發表聲明支持駐韓美軍靈活調動,以確保遏制中國,同時抵禦北韓」。另外,美國還希
望韓國提高軍費,由2024年占GDP的2.6%增加至占3.8%,並每年增加駐韓美軍基地分擔費
用。
曾在拜登政府擔任國務院副首席經濟學家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經濟計劃主任勒
克(Phil Luck)表示,這類國安考量可能解釋了為何大多數國家並未以對美國商品加徵
關稅報復。
勒克表示,「他們不認為這只是經濟競爭。他們擔心我們會升高到超越那個層次,甚至退
出北約,或調整駐軍部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