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寬限期前極限施壓 川普:徵日韓25%關稅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7-08 11:20:25
標題: 寬限期前極限施壓 川普:徵日韓25%關稅
新聞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124373/8856942
聯合報 編譯盧思綸、高詣軒、記者黃婉婷/綜合報導
美國對等關稅寬限期即將屆滿,白宮對貿易夥伴採取極限施壓,要求在九日期限前迅速達
成協議,同時又釋出可能延長談判訊號。美國總統川普說,將在美東時間七月七日中午十
二時(台灣時間八日零時)起,陸續發函各國通知關稅稅率或協議內容。
川普六日對記者表示,未來幾天將會是「信件與協議並行」。他說,最多十五封針對主要
貿易夥伴的信件將分別於七日、八日與九日寄出。
台美談關稅 我奮戰到最後一刻
我方官員表示,台美談判進入最後階段,行政院談判團隊六月底自美國結束二輪實體談判
;據了解,近期雙方持續就關稅議題溝通磋商,政院也沙盤推演後續因應作為。官員強調
,會奮戰到最後一刻,盼爭取最佳談判結果。
美國總統川普七日表示,八月一日起將對日本和南韓商品徵收廿五%關稅,並在信中強調
,若日韓報復將提高關稅,美國將回報累加到廿五%之上。
川普說:「任何支持金磚國家反美政策國家,都將被加徵百分之十關稅。這項政策不會有
任何例外。」
貝森特:非最後通牒 歡迎協商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七日接受美媒CNBC訪問說,美國將在未來四十八小時做出數項貿
易相關宣布。他說,「很多人」已在談判上改變語調,「所以昨晚我的收件匣又滿是大量
新提議」,因此「未來幾天將很忙」。貝森特還透露,美方寄出的「關稅信」未必是最後
通牒,只是告訴對方「謝謝你想和美國貿易。我們歡迎你來當貿易夥伴,這裡附上(輸美
商品關稅)稅率」;想改變稅率,就要「回來並試圖協商」。
美將會陸官員 印歐傳正面訊息
貝森特還說,他將在未來幾周會晤中國大陸的對口官員,「若中國想要,我們有幾件事可
一起進行,所以我們將討論能否從貿易向外推展到其他領域」。有關短影音平台TikTok在
美國尋找新買家問題,是否將與貿易會談連結,貝森特婉拒回應。
貝森特六日對CNN說,尚未與美方達成協議的國家將從八月起面臨高關稅,回升至四月
二日宣布的對等關稅稅率。另美方也會向約「一百個」與美貿易量較小國家寄發信函,對
其商品設定百分之十關稅。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倫透露,若各國秉持誠意談判並讓步,有可能延長寬限期。米
倫六日說,與歐洲與印度的談判「傳來正面訊息」。
───────────────────────────────────────
川普首批關稅通知函寄出!「日韓徵25%」14國關稅一次看
https://udn.com/news/story/124373/8857068
聯合報 記者陳熙文/華盛頓報導
川普政府7日起向未能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寄送關稅通知函,美國總統川普公布首批14國
的內容,擬8月起課徵新的關稅稅率,最高關稅達40%;川普7日也簽署行政命令延長對等
關稅寬限期至8月1日。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川普政府將在48小時內做出宣布幾項宣布
,並表示,接下來幾天將會非常忙碌。
美國對等關稅90天寬限期預計於7月9日到期,川普日前預告7日中午將陸續針對未達成貿
易協議的國家起寄出關稅通知函,決定未來的關稅稅率,並表示,沒有與美國達成貿易協
議的國家恐回到「解放日」的高關稅稅率。
川普7日在社群網路「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先是公布對日本和南韓的關稅通知
函,內容指出,美國預計8月1日起向兩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徵收25%的關稅。
川普後來也公布對馬來西亞(25%)、哈薩克(25%)、突尼西亞(25%)、南非(30%)、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30%)、印尼(32%)、孟加拉(35%)、賽爾維亞(35%)、柬埔
寨(36%)、泰國(36%)、寮國(40%)、緬甸(40%)等國的關稅通知函,其中最高課徵
40%的關稅。
川普在關稅通知函中提醒各國,如果他們到美國生產製造,將不會被課徵關稅,同時川普
也在函中表示,如果各國決定提出報復性關稅,美國將在現在的關稅基礎之上再課徵對等
的關稅。
美國至今已與英國、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的框架,並持續與中國大陸進行談判;至於未來,
還會不會與其他國家達成貿易協議,川普日前表示,印度的可能性很高,貝森特7日指出
,很多國家在最後一刻提出新的貿易條件,他的信箱在短時間內被塞滿了;貝森特也表示
,美國預計在接下來的48小時內有幾項重大宣布。
白宮7日舉行記者會,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指出,川普7日簽署行政
命令,延長7月9日的期限至8月1日,以決定各國會被課徵原本的對等關稅,還是被課徵新
的關稅,或者達成貿易協議。
李維特說,各國持續與美國談判,美方看到很多正面的發展,但川普和貿易團隊希望為美
國人民達成最好的協議。
川普公布14國關稅 新稅率自8月1日起適用
國家/地區 4月公布 新稅率 變化(百分點)
稅率
日本 24 25 +1%
南韓 25 25 0%
馬來西亞 24 25 +1%
哈薩克 27 25 -2%
突尼西亞 28 25 -3%
南非 30 30 0%
波士尼亞與 35 30 -5%
赫塞哥維納
印尼 32 32 0%
孟加拉 37 35 -2%
塞爾維亞 37 35 -2%
泰國 36 36 0%
柬埔寨 49 36 -13%
緬甸 44 40 -4%
寮國 48 40 -8%
製表/記者雷光涵 來源/日本經濟新聞
───────────────────────────────────────
川普:結盟金磚反美國家 加徵10%關稅
https://udn.com/news/story/124373/8856949
聯合報
編譯盧思綸、高詣軒、記者陳宥菘、江睿智、余弦妙、邱琮皓、黃婉婷/綜合報導
路透報導,美國對等關稅寬限期將在九日屆滿,美國總統川普六日發文表示,任何與金磚
國家(BRICS)「反美政策」結盟的國家,都將被加徵額外百分之十關稅。金磚國家
六日則發布巴西里約熱內盧峰會聯合聲明,間接批評川普的「無差別」進口關稅和美國、
以色列六月襲擊金磚成員國伊朗。
川普在社群媒體寫道:「任何與金磚國家反美政策結盟的國家,將被加徵額外百分之十關
稅。這項政策不會有任何例外。」但他未進一步說明「反美政策」具體內容,也未點名哪
些國家會被加徵百分之十關稅。
金磚國家最初由巴西、俄羅斯、印度與中國於二○○九年首屆峰會組成,之後加入南非,
近年又納入埃及、衣索比亞、印尼、伊朗、沙烏地阿拉伯與阿聯等成員。
法新社和美聯社七日報導,金磚國家峰會聲明說,他們嚴肅關切「單邊關稅措施興起」,
指這些關稅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還說這類限制「恐將減少國際貿易、打亂全球供應
鏈並引起不確定性」。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十二年來首度缺席金磚峰會,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六日出席金磚
國家峰會時表示,面對國際規則被破壞、霸凌行徑增多,要主持公道、伸張正義,推動以
和平手段化解爭端。李強這番表態,被認為北京試圖團結金磚國家,共同抗擊川普政府發
出的關稅脅迫。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回應,金磚機制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合作的重要平台,倡議
開放包容,合作共贏,不搞陣營對抗,不針對任何國家。她重申,中方一貫反對關稅戰、
貿易戰,反對以關稅作為脅迫施壓的工具,肆意加徵關稅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外媒報導認為,金磚國家在許多議題意見分歧,抨擊川普和其關稅戰成為該集團今年共同
點之一。
巴西總統魯拉在峰會開場演說批評北約組織六月決定在二○三五年前,將國防開支增至國
內生產毛額(GDP)百分之五;金磚這次聲明也反映魯拉的批評。金磚領袖並對加薩人
道問題表達嚴峻關切。
BBC分析:表面服從川普 亞洲經濟體另闢蹊徑求生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大刀,亞洲經濟體首當其衝,目
前正另闢蹊徑求生,並重整對美國和中國大陸的貿易關係。專家認為,多個國家將選擇表
面服從美國,在貿易戰中穩住自身經濟安全。這場貿易海嘯不僅撼動既有秩序,也讓中國
有機可乘,逐步崛起為「國際貿易秩序守門人」角色。
川普四月二日宣布對貿易夥伴開徵對等關稅,部分亞洲經濟體稅率尤其嚴苛。亞洲主要經
濟體除了中國以外,僅有越南與華府談成初步貿易協議。日本與南韓都積極與美方協商中
,日本車商將首當其衝,半導體、紡織、汽車等依賴亞洲密集供應鏈的產業也正加速搶單
、壓價與轉向新市場。
東南亞國家二○二四年占全球GDP達百分之七點二,高關稅可能對區域造成長遠衝擊。
馬來西亞的紡織、橡膠、家具等勞力密集產業恐受重創。印尼與泰國選擇主動安撫美方,
表態願擴大自美進口並降低關稅,以換取關稅豁免。其他經濟實力更有限的貧窮國家,面
臨高稅率卻無力以增加採購換取讓步,處境尤為艱難。
波士頓顧問公司常務董事巴拉德瓦傑說,各國企業正重新思考緩衝策略,提升庫存與交貨
彈性,以因應市場高度波動,「不確定性已成為新常態」。
新加坡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杜特表示,「亞洲經濟體同時依賴中國與美國,它們
基本上位於全球供應鏈的核心位置。一旦全球供應鏈或貿易模式出現變化,對這些國家而
言,情勢將變得更加艱困」。
川普關稅政策不只衝擊亞洲生產國,也推高美國企業在亞洲的營運成本。長年在越南、印
尼設廠的Nike等服飾品牌,已表明關稅導致進口成本上升將轉嫁給消費者。
專家指出,外資可能從關稅較高的國家轉向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較低稅率市場,
同時尋求歐盟、中東、拉美等地區新市場。
美國晶片製造商格羅方德新加坡分公司總經理陳耀剛說,「現在我們已經不再是全球化,
而是區域化。未來企業將找個安全的地方,尋求維持供應。消費者以後也要習慣東西不會
再像現在便宜」。
隨著亞洲貿易聯盟重組,美國也逐漸成為一個不可靠的夥伴。杜特指出,「這反而給了中
國一個大好機會,崛起為世界貿易秩序守門人」。
巴拉德瓦傑說,當美國等國家更加擁抱保護主義,亞洲正在朝反方向前進,更加開放貿易
與扶植企業,「關稅正在加速兩大趨勢:一是中國與西方貿易放緩,二是中國與新興亞洲
國家的貿易擴大」。
川普政策引發的貿易動盪可能重塑全球經濟秩序,但美國最終未必能成為贏家。杜特說,
亞洲因應川普貿易政策,將會是「表面服從,實際獨行其是」。
CNN:川普關稅四大目標 互相矛盾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寬限期九日到期。美媒報導,川普關稅有重振美國製造業等四大目標
,但這些目標常相互矛盾。關稅威脅帶來的不確定性,也似乎正拖慢美國投資和就業,可
能反而不利川普振興當地工廠活動的計畫。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七日報導,川普首先希望用關稅恢復美國製造業實力,認
為關稅能創造國內就業、讓企業在美設廠;部分企業已宣布將投資在美國的工廠。其次,
川普想用關稅增加稅收,以推動為美國人減稅;他曾說關稅將足夠讓美國削減所有所得稅

川普也想平衡美國對外貿易,指控其他國家用貿易障礙敲詐美國。四月二日宣布的對等關
稅稅率,似乎就是將美國與對方的貿易逆差,除以對方對美出口總額再除二。最後,川普
也想用關稅施壓外國採取有利美國的政策;加拿大最近就取消對美國企業課數位服務稅。
但CNN說長遠來看,川普關稅可能無法同時實現前述所有目標。若關稅是施壓手段,那
麼一旦各國讓步,關稅就須取消,不能用來恢復貿易平衡;若關稅用來促進美國製造業,
也就無法同時彌補赤字。
紐約時報七日報導也說,川普去年十一月當選以來,在美國建廠的開支不增反減,在工廠
就業的美國人也自去年起減少。近幾個月,美國製造業者裁減數千份工作。許多企業說關
稅威脅造成很大擾亂,目前經濟數據也少有證據顯示關稅正提供美國製造業者廣泛幫助。
就算是已達成協議的國家,關稅仍非常高,這對美國消費者和進口商造成稅務壓力,經濟
學者預料這將拖累經濟活動。
對等關稅將揭曉 郭智輝:台美還在談判中
美國對等關稅即將揭曉,政府經貿團隊嚴陣以待,但對外發言仍低調審慎。經濟部長郭智
輝昨以「還在談判中」五字回應;政院官員則說,雙方持續就關稅議題溝通磋商。
市場觀望美國對等關稅最終稅率,有外媒點名台灣,若未能達成貿易協議,將恢復到最初
「解放日」川普所宣布的高稅率(即百分之卅二)。
郭智輝昨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備詢,在記者包圍下,被問及美國對等關稅談判進度時,他
僅回應,「還在談判中」,並未多加透露談判進展。
行政院在美方「掀底牌」前同樣三緘其口,昨日僅回應,台美雙方持續就關稅議題溝通磋
商。據了解,由於這幾天就是關鍵期,在最終稅率出爐前,政府經貿團隊挑燈夜戰,持續
緊盯華府動態,並備妥方案隨時因應。
對於談判結果是樂觀或悲觀,政院未有進一步說法。有知情官員坦言,若對等關稅稅率不
符預期,因對等關稅實際生效日是八月一日,還有一段時間可以談判,政府在策略上將比
照南韓,爭取延長談判,希望爭取更低的稅率。
台灣自美國拋出對等關稅以來已釋出不少善意,例如早在對等關稅公布前,台積電已宣布
在美國加碼投資一千億美元;政府承諾擴大採購美國天然氣,並提高國防預算;針對美國
關注的洗產地,也強化防線、力求遏止。
在種種善意下,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日前率團赴美實體磋商後,表示雙方取得建設性進展
,但未提及細節。學界、產業界近日對於台灣最終稅率有不少揣測,整體偏向悲觀,行政
院前副院長施俊吉指出,談判觸礁可能是因美豬、美牛及汽車關稅等議題。
各界預期,台美談判過程中,我方為保住農業、恐會調降工業產品關稅,其中,調降美國
進口汽車關稅,備受產業界關注。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則說,談判過程會守住最敏感的產
品。外界關注,農業是否是雙方談判卡關的癥結點。
知情人士分析,美豬、美牛「食安標示」確實是美方在意的非貿易壁壘,另外,美方對台
灣保健食品關稅也多次表達關切,若台灣談判小組在這個階段提出的方案不被美方接受,
確實很可能無法得到期盼中的對等關稅稅率。
───────────────────────────────────────
轉運定義模糊 越與美關稅協議好壞難料
https://is.gd/Dr8Z8E
【明報專訊】
美國和越南上周已達成貿易協議,惟被視為針對中國及所謂「洗產地」的40%轉運稅率,
適用定義尚未明確。滙豐銀行首席亞洲經濟師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上周五(4日
)向美媒CNBC指出,如該項關稅僅適用於純粹轉運,只涵蓋中國經越南港口直接轉運到美
國、未在越南組裝的貨物,對越南的影響相對有限,但如果轉運稅適用於所有含中國等外
國零部件的越南貨品,越南將面臨重大衝擊。
CNBC分析,落實轉運稅對河內會是艱難挑戰,尤其是需要定義何謂「越南製造」和「轉運
」。越南今年5月起推動由工貿部統一審查原產地證明,採取實質認證標準,加強掌握貨
品製造源頭。惟中央社昨質疑,隨着越南政府推動縮減部門與人力,加上自動化審核系統
仍未普及,實際執行會有困難。
料執行困難 衝擊薄利產業
協力商業顧問(Dezan Shira & Associates)駐河內國際商務顧問馬丁(Dan Martin)向
《衛報》表示,中國已跟全球供應鏈全面交織,如企業須證明所有貨物的原產地,紡織業
等利潤較薄的產業所受壓力恐百上加斤。《衛報》形容越南主要依賴用以製造鞋、家俬、
電子產品的中國進口原材料。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上周四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正評估美越貿易協議的影響,表明
堅決反對犧牲中方利益達成交易。她強調如有這樣情况,中方將堅決反制,維護自身正當
權益。
(CNBC、衛報、中央社、中國商務部網站)
───────────────────────────────────────
川普關稅大限將至!最後關頭會「TACO」嗎?各國談判進度一次看
https://www.nownews.com/news/6704314
今日新聞 國際中心顏得智/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寬限期,將在7月9日到期,川普表示將自美東時間7日中午
12時起(台灣時間8日凌晨0時)開始,陸續向全球貿易夥伴寄出關稅通知信,告知8月1日
起將開徵新關稅稅率。各國關稅談判進度也加緊腳步。
關稅將於8月1日生效,被視為川普再次延後的寬限期,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明確指出8
月1日將作為新關稅正式生效的最後期限。全球市場投資人也對是否又會「TACO」(川普永
遠都會臨陣退縮,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持續觀望;路透提到,紐約資產管理公司
路博邁集團(Neuberger Berman)公司共同投資長布拉澤克(Jeff Blazek)表示,市場
對於關稅消息已變得更加坦然與自在,因為市場認為關稅截止日期仍有足夠的彈性空間。
根據法新社報導,川普表示,他已簽署 12 封信函,通知不同國家加徵關稅。各有不同金
額和不同關稅,以下為各國目前關稅談判進度。
歐盟:「已準備好」達成協議
歐盟表示已「準備好與華盛頓達成協議」,歐盟的貿易首席代表週四與美方官員會晤。歐
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的目標是在7月9日的初步截止日期前達成一項「原
則性協議」。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歐盟在起步緩慢後「正在取得非常好的進展」。若未達成協議
,美國對歐盟商品的關稅將從「基準」10%關稅翻倍至20%,而川普先前曾威脅要將其提高
至50%。
越南:充滿不確定性的協議
美國與越南週三高調宣布一項貿易協議,但細節有限,此協議使越南得以避開川普最初提
出的46%關稅。
根據協議,越南商品將面臨最低20%的關稅,而其他地區製造的產品則需繳納40%關稅,此
條款目的在限制中國企業進行的「轉運行為」。然而,目前仍有諸多疑問存在,例如對使
用外國零件的產品,該如何適用更高的關稅。法新社引述分析人士說法稱,北京可能會採
取報復性措施。
日本:稻米、汽車成焦點
儘管是美國的親密盟友,且是外資的主要來源之一,日本仍未必能逃過川普提高關稅的計
劃。日本貿易代表赤澤亮正,多次前往華府。但川普近日批評日本對於進一步開放美國稻
米與汽車出口的態度不積極,甚至表示「我不確定我們是否能達成協議」;川普補充說日
本可能需繳納「30%、35%或我們決定的任何數字」的關稅。
印度:處於有利位置
印度的製造商與出口商希望他們能夠避開26%的關稅。雙方的談判已持續數週並進展順利
,川普本人於六月底暗示,一項「非常重大的協議」即將到來。
印度出口組織聯合會總幹事薩哈伊(Ajay Sahai)表示,他收到的回饋表明正面進展,但他
也表示局勢仍不穩定;印度財政部長施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強調,農業與乳製品
仍是「非常明確的紅線」
韓國:樂觀情緒低落
韓國目前已因美國對鋼鐵與汽車的關稅而受創,現在希望避免對其他出口商品施加25%更
廣泛得關稅。造船領域的合作可能成為談判籌碼,但新任總統李在明表示,目前雙方仍未
明確界定彼此的具體需求,坦言無法有信心地說出能在7月8日前完成所有談判。
印尼、泰國、台灣等待機會
其他亞洲經濟體,包括印尼、泰國以及關稅高達49%的柬埔寨,也正屏息以待。印尼已表
達出增加美國能源、農業與商品進口的意願。孟加拉則提議購買波音飛機,並加強進口美
國農產品。
對台灣而言,華府是重要的安全夥伴,若未簽訂協議,將面臨32%的關稅。儘管雙方在談
判過程中曾遇到波折,台灣副總統蕭美琴表示,雙方談判代表正努力工作,尋求前進之路

瑞士:希望能延後決定
美方已承認瑞士是在「本著誠意」行事,預期其關稅在7月9日仍將維持在10%,並持續進
行談判。但截至六月底,總統尚未做出決定,瑞士並未排除其關稅最終仍可能上升至31%
的可能性。
──────────────────────────────────────
美媒:川普關稅政策目標彼此矛盾 恐難完全實現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7080026.aspx
中央社 記者張欣瑜 舊金山專電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針對多個國家宣布新一波關稅稅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
,川普關稅政策初期已取得一些政治和經濟上的勝利;但從長遠來看,期盼達成的目標彼
此間相互矛盾,恐無法靠關稅完全實現。
報導指出,川普(Donald Trump)整體關稅政策希望達成4大目標:振興美國製造業、增
加美國政府收入、平衡美國貿易逆差,以及迫使貿易夥伴制定有利於美國的政策。
川普上任後頭幾個月已透過關稅取得進展。部分企業宣布在美投資設廠,每個月有數百億
美元關稅收入流入美國,美國4月貿易赤字減半,許多國家與美國展開談判。
不過,報導指出,這些成功跡象,可能只是經濟體系在面對高額美國關稅的現實下,企業
、消費者和商界快速調整的初期反應,而非真正的長期成效。
就振興製造業來看,川普主張以對國內減稅、對進口商品課徵更高關稅來促進就業。
報導分析,蘋果公司(Apple)、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等企業確實相繼宣布在美
國投資設廠。但許多企業表示,投資決策早在川普宣布加徵關稅之前就已制定。
另外,美國面臨製造業勞工不足的重大挑戰。美國勞工部5月報告指出,製造業出現41.4
萬個職缺,但美國國內缺乏願意從事這類工作及符合技術能力條件的勞工。美國勞工成本
也高於其他國家,一些產業專家估計,iPhone改在美國生產,售價將飆升。
與此同時,美國製造業的就業並未因此蓬勃發展。事實上,情況剛好相反。
川普上任後的2個月,美國新增9000個製造業職位;但之後的2個月,製造業就業人數每月
流失約7000人,「目前美國製造業總就業人數比川普剛上任時還要少」。
報導指出,關稅最終或許能在某些領域實現美國製造,但川普表示,若企業在美生產,就
不用繳納關稅;這代表企業一旦真的都回到美國生產,美國政府就收不到關稅。
在增加美國政府收入方面,川普主張關稅能為美國創造數兆美元收入。
川普曾表示:「我們會賺很多錢,然後我們會為美國人民減稅。」
報導分析,目前美國政府每年從所得稅獲得約3兆美元(約新台幣87兆)收入,同時,美
國每年約進口3兆美元商品。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首席經濟學家史洛克(
Torsten Slok)指出,這意味若要用關稅收入完全取代所得稅,對所有進口商品的關稅至
少要達到100%。
不過,隨著商品價格上漲,消費需求會下降。因此,史洛克估計,若真要用關稅取代所得
稅收入,關稅稅率可能需要提高到200%。目前關稅收入遠遠達不到那樣的規模。
平衡美國貿易逆差上,報導指出,川普常將貿易逆差稱為一種「損失」,經濟學家則普遍
認為,貿易逆差不等於經濟虧損,反而可能是強勁內需的表現。如果貿易赤字持續縮減,
反倒可能是一項訊號,即美國的消費能力正在下降。
川普今天針對多個國家宣布新一波關稅稅率,8月1日上路。報導分析,這項最後期限,可
能是為讓這些國家有更多時間來談判,但這種做法並不總是奏效。
再者,一旦貿易夥伴妥協,關稅恐得取消,這也將削弱美國政府透過關稅來增加財政收入
的目標。川普要實現所有目標,似乎根本不可能。(編輯:陳妍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