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歐洲造船業陷困境? 法國海軍參謀長:應加速整併 提升競爭力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中時新聞網
https://reurl.cc/qGbZb3
18:09 2025/05/27 中時新聞網 張威翔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wsphoto/2025-05-27/1024/20250527004098.jpg
羅納克海軍上將級巡防艦-。(法國國防部)
https://youtu.be/gSefKMpxtqk?si=
法國海軍參謀長瓦喬爾(Nicolas Vaujour)上週在國會聽證會中直言,歐洲約有14家造
船廠「到處互搶訂單」,彼此競爭已不利於爭取出口訂單,呼籲業界應加速整併,理想狀
況是只保留3到4家具競爭力的主要廠商。
造船廠太多,互相競爭不利整合
美國《防務新聞》(Defense News)報導,瓦喬爾點名2020年成立的法義合資企業「
Naviris」未能達到整合歐洲造艦業的預期目標,他指出,歐洲軍艦造船廠數量過多、彼
此競爭,但歐洲各國缺乏統一造艦戰略,多數國家仍堅守本國利益,導致政治路徑無法推
動 整併。
他舉例,法國偏好扶植本國的中小造艦廠如Piriou、Socarenam與CMN;義大利則全力支持
自家龍頭Fincantieri,兩國對軍艦尺寸與戰略方向也存重大分歧。
目前法國主力新型護衛艦「FDI」噸位為4,500噸,設計上適合小型海軍使用與出口,僅需
少數人員操作。而義大利則偏好較大艦艇,包含7,000噸級PPA巡防艦與14,000噸級DDX驅
逐艦。
各國製造、出口策略也不同
此外,兩國的採購與出口模式也不同。義大利國內訂購大量軍艦後再轉售,有助迅速交貨
爭取國外訂單;法國則仍在評估預先訂製「空白艦體」的可行性——即先造船再尋找買家
,若無買家則納入法國海軍服役。
目前法國已向Naval Group訂購5艘FDI護衛艦,首艘「羅納克海軍上將號」(Amiral
Ronarc’h)剛完成海試;希臘海軍的首艘同型艦「基蒙號」(HS Kimon)也於5月21日在
洛里昂啟動海試。
船艦交付期程是關鍵
喬瓦爾強調,潛在買家最關心的是交期,包括挪威、瑞典與丹麥。「他們只問一件事:你
們什麼時候能交艦?」
目前Naval Group每年生產一艘FDI,若擴產可達年產兩艘。他表示,法國國防裝備總署已
認可「空白艦體」模式的潛力,但財政部仍有疑慮。
另方面,Naval Group近日與挪威康士伯(Kongsberg)簽署合作協議,外界普遍解讀為爭
取挪威皇家海軍訂單的前哨戰。喬瓦爾透露,FDI目前正與英、德、義三國軍艦設計競爭
,若法國勝出,預計將與康士伯展開分工合作。
文章來源:Europe is plagued by too many naval yards, French Navy chief says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