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5-26 13:01:45標題: 東協峰會登場 聚焦川普關稅、區域議題
新聞來源: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251054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
撰稿編輯:吳寧康 (央廣)
法新社報導,東南亞領袖今天(26日)將集會,舉行自從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關
稅政策顛覆全球經濟規範以來的首次峰會,這些仰賴貿易的國家預料將發表一項聯合聲明
,對美國近來的行動表達高度關切。
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也將處理迫切的區域議題,試圖對緬甸軍政府擴大施壓,並解決
東帝汶申請加入東協的剩餘問題。
這些領袖27日也將在吉隆坡和中國與波斯灣國家代表舉行會議,尋求團結多元的經濟聯盟
來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川普4月宣布對華盛頓的貿易夥伴實施範圍廣泛的關稅,導致國際市場陷入混亂,他隨後
同意對大多數國家暫緩實施90天。
擔任東協輪值主席的馬來西亞在峰會登場前表示,東協成員國和華盛頓的雙邊會談正在取
得進展,但東協仍必須展現出團結立場。
馬來西亞貿易部長東姑扎夫魯(Zafrul Aziz)25日在記者會說,「我們相信持續與美國進
行對話是重要的」。
然而,他表示,去支持一個以法規為基礎、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核心的全球貿易秩序
下的多邊主義原則是至關重要的事。
根據法新社看到的聲明草案,東協將對「單方面徵收關稅的措施表達深切關切」,表示此
舉對東協「構成了複雜且多方面」的挑戰。
然而,東協年今年稍早表示,不會對美國課徵報復性關稅。東姑扎夫魯說,東協正考慮擴
大和包括歐盟在內的其他貿易集團的合作範圍,並強化成員國之間的貿易。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以及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出席27日的峰
會,就強調了這一點。
波斯灣合作理事會是由巴林、科威特、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組
成。
馬來亞大學專家邱穎慧表示,「這不只是拍張大合照而已。它實際上展現了東協如何試圖
與各集團的戰略性接觸,一項我們可以稱為多向結盟(multi-alignment)外交的戰略」。
相較之下,馬來西亞外長穆罕默德哈山(Mohamad Hasan)25日表示,美國尚未回應一項在
今年召開特別東協-美國(ASEAN-US)峰會的請求信函。
───────────────────────────────────────
大馬外長:東帝汶可能在10月加入東協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251024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
撰稿編輯:張子清 (央廣)
馬來西亞外交部長穆罕默德哈山(Mohamad Hasan)今天(25日)表示,東帝汶(East Timor)
距離實現加入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的長期目標又接近了一步,並可能在10月成為東協
第11個成員國。
穆罕默德哈山在吉隆坡召開的東南亞國家協會峰會前夕表示,東帝汶在實現加入東協的「
路線圖」方面,「取得了有意義的進展」。
東帝汶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外界對於該國是否能夠有意義地參與東協的發展議程
,仍存在一些擔憂。
然而,穆罕默德哈山在記者會上以東帝汶的葡萄牙語名稱Timor-Leste表示,東協各國外
交部長「強烈支持東帝汶成為東協正式成員國,特別是支持其滿足其餘的標準」。
馬來西亞外長並未透露尚待解決問題的其餘細節,但在今年10月由馬來西亞主持的東協下
一次區域會議上,東帝汶可能會獲得正式成員資格。
穆罕默德哈山表示,東協成員國「現在將開始各自的國內法律程序,希望能夠在10月舉行
的第47屆東協峰會及相關峰會之前,完成東帝汶的入盟進程」。
東帝汶是東南亞最年輕的國家,在歷經印尼24年的佔領後,東帝汶於2002年脫離印尼獲得
獨立。
東帝汶總統霍塔(Jose Ramos-Horta)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爭取加入東協,這個擁有約130
萬人口的前葡萄牙殖民地,於2011年首次提交了加入東協的申請。
狄力(Dili,東帝汶首都)於2022年獲得東協觀察員地位,但是因為仍面臨各種挑戰,其正
式成員的地位仍遭到推遲。
東帝汶正在努力解決嚴重的不平等、營養不良和失業問題,並且仍然嚴重依賴石油生產,
而且很少向其他領域進行多元化發展。
此外,東帝汶也面臨著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力資源能力的挑戰,並且這些對於有效參與東協
經濟共同體至關重要。
───────────────────────────────────────
大馬首相安華致函川普:邀與東協開峰會談關稅!盼阻保護主義復燃
https://udn.com/news/story/6813/8764439
經濟日報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表示,已親自致函美國總統川普,想安排他會晤東南亞國家領袖,此舉
源於對川普加徵關稅的擔憂。
安華周一在吉隆坡舉行的東南亞國協峰會開幕致詞中指出:「美國近期實施單邊關稅,顯
示地緣政治秩序正在經歷轉型,全球貿易體系承受更大壓力。在我們目睹多邊主義分崩離
析之際,保護主義正捲土重來。」
以馬來西亞為輪值主席國的東協十國集團,啟動了今年兩場系列峰會中的首場會議。安華
說他致函川普,是基於各國外長在今年稍早時達成的共識。
───────────────────────────────────────
印尼總統會李強 喊話加速「南海行為準則」磋商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8763991
聯合報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
赴印尼國事訪問的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昨與印尼總統普拉伯沃舉行會談時表示,中方願同
印尼推動兩國政治互信和戰略協作邁向更高水平,攜手應對風險挑戰,並指中方願同印尼
等廣大發展中國家一道,堅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堅定維護自身共同利益。
據雅加達環球報消息,會談後,中印尼共簽署了十二項合作文件,其中在貨幣領域上,將
在雙邊貿易中促進本幣交易,這意味著兩國正在推進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今年二月,大陸
與印尼央行才續簽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規模達四千億元人民幣。
新華社報導,印尼總統普拉伯沃昨天為到訪的李強舉行歡迎儀式,兩人隨後舉行會談。李
強表示,中印尼是好鄰居、好夥伴。中方願同印尼加強團結協作,並加強發展戰略對接,
深化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特別是做優做強標誌性項目,進一步擦亮雅萬高鐵「
金字招牌」,推進「區域綜合經濟走廊」和「兩國雙園」建設。雙方要加強市場聯通與產
業協作,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
普拉伯沃表示,印尼願深化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推動中印尼命運共同體建設。印尼願
學習借鏡大陸在減貧、農村發展等方面有益經驗,深化農業、金融、基礎建設等領域合作
,並歡迎陸企到印尼投資興業。
李強強調,當前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嚴重衝擊國際經貿秩序,「面對風險挑戰
,團結合作才是正確出路」。普拉伯沃則說,印尼期待與中方密切在東協、金磚國家等多
邊平台溝通協作,堅定支持多邊主義,反對保護主義,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攜手應
對全球性挑戰。
雙方並談及南海議題,普拉伯沃表示,印尼願同中方落實海上共同開發共識,推動加速「
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據報導,普拉伯沃在會談後表示,此次雙邊會談「富有成效」,並在許多方面達成了合作
協議,「我們相信這將極大地造福兩國。」
大陸正加強與東南亞周邊國家互動。李強廿四日乘包機抵達印尼,這是他今年首度出訪。
李強廿六日至廿八日將出席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東協—中國—海合會峰會」。
───────────────────────────────────────
第46屆東盟峰會在馬來西亞開幕
https://is.gd/vca8lV
新華社 記者謝棟風、吳夏 吉隆坡電
第46屆東盟峰會26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開幕。今年峰會的主題為「包容性和可持續性
」,將聚焦加強區域一體化和提升抵禦貿易風險的能力。
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總理安華在開幕致辭中説,東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取決於開放
、包容、有章可循的國際秩序,以及貿易、資本和人員的自由流動。
他強調,東盟必須維護多邊體系,以經受住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為地區和人民創造「更
加包容和可持續的未來」。
本次峰會在美國近來對多國頻繁揮舞關稅「大棒」,引發全球貿易秩序紊亂,嚴重破壞多
邊貿易體制的背景下舉行。
峰會將通過《東盟共同體願景2045》並發表「吉隆坡宣言」,為東盟未來20年發展提供指
導性意見和規劃。
東盟成立於1967年,現成員國包括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
、越南、老撾、柬埔寨和緬甸10國。
───────────────────────────────────────
東協秘書長: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將與RCEP互補共促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50526001687-260409
旺報 吳泓勳
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談判日前全面完成。東協秘書長高金洪25日表示,中國—東協自
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將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形成互補機制,為區域內
企業提供相互促進的發展路徑。
據中新網報導,高金洪是在2025年RCEP區域發展媒體智庫論壇影片致詞時作上述表示。他
指出,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將推動該協定更加現代化、更具前瞻性並更好
地應對當前商業環境變化。同時,還將在數位經濟、綠色經濟和供應鏈互聯互通等新興領
域創造新機遇,通過提升創新力、生產力和競爭力,重新定義東協與中國之間的經濟聯繫
。
高金洪說,RCEP生效實施以來,已成為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和增長的基石。在全球貿易環
境迅速演變的背景下,RCEP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關鍵支柱,東協高度重視RCEP,發揮中國
—東協自貿區的作用,將強化RCEP的實施效果,並鞏固和提升東協與中國的創新力、生產
力和競爭力。
他還表示,當前世界經濟面臨保護主義抬頭和貿易摩擦加劇帶來的重大挑戰,所有RCEP締
約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必要在RCEP框架下,維護一個基於規則、開放、可預測的貿易
體系。
高金洪強調,中小微企業對於充分釋放RCEP潛力所發揮的作用。他說,中小微企業占RCEP
成員國和東協企業總數的90%以上,這些企業通常資源有限,難以應對複雜的貿易規則,
缺乏開拓海外市場的管道,在擴大經營規模和獲取融資方面面臨諸多制約。
他呼籲説明中小微企業融入區域價值鏈,把握數位貿易機遇,有效拓展商業模式。
───────────────────────────────────────
2045東盟願景 世界重組經濟先行
https://is.gd/mpAmqp
當前國際地緣政治矛盾激化導致世界格局進入重組,即將召開的第46屆東盟峰會以及系列
戰略夥伴會議因此備受矚目。學者認為,當今世界格局急劇變化,尤其地緣政治矛盾不斷
加劇,大國之間運用地緣經濟工具開展競爭,造成更多不確定性,作為新興國家集團最具
活力的地區之一,東盟未來的發展方向將給世界其他地區帶來至關重要的影響。
作者:曼谷特約記者 江楓(法廣)
綜合東南亞媒體報道:周五最新由馬來西亞主辦並召開的東盟高級經濟官員籌備會議,為
2025年5月26-27日即將登場的東盟峰會以及系列戰略夥伴會議拉開了序幕。東盟各國高級
官員、東帝汶代表和東盟秘書處官員齊聚一堂,針對區域重大課題,在東盟首腦會議召開
前統一立場。預料此次峰會將聚焦地緣經濟課題,如何應對全球動蕩、美國關稅、解決緬
甸危機、包括落實《2045年東盟共同體願景》、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以及推動東盟在新興
領域及供應鏈的領導地位。
隨着目前已進入2025年東盟共同體願景的收官階段。今年東盟峰會將簽署並啟動一個未來
20年的發展願景,即:2045年東盟共同體願景(ACV 2045),側重提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
指南,引導東盟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站穩腳跟,內容將從政治安全、經濟、社會文化及區
域整合四大領域制定新戰略,推動在2045年打造出具有韌性、創新性、活力和以人為本的
東盟共同體。
據透露,東盟政治安全共同體 (Political-Security Community) 被視為在全球地緣政治
潮流中的政治安全支柱。當前東盟面臨中美戰略競爭以及域外干預給東盟核心地位造成的
壓力。由於東盟成員國各自擁有不同的立場和國家利益,因此在趨向裂變的多極世界中,
如何平衡彼此之間或與超級大國的關係將是一項重大挑戰,這需要積極主動的外交和彼此
間的密切合作。此前美國向全球對貿國家祭出貿易關稅,東盟地區淪為重災區,但成員國
各自不同的對美表現,顯示該組織內部亟待深化與加強的外交溝通與合作。
關於海上安全和領土爭端議題。南海爭端仍然是一個可能導致地區緊張局勢升溫的敏感問
題,東盟成員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跟中國在這一地區存在領土
爭議,其中菲律賓與中國之間的矛盾與摩擦尤為激烈。根據《2025東南亞態勢報告》公布
調查結果,51.6%受訪者最關注南中國海緊張局勢,遠遠超過去年的39.9%,南海爭端儼
然成為東南亞最令人關注的地緣政治問題。此外,泰國與柬埔寨、緬甸和老撾之間也存在
邊界主權重疊的問題。因此,尋求基於國際法的和平解決方案並加強海上安全合作對所有
成員國都至關重要。然而現實是東盟支持並主張的《南中國海行為準則》談判逾10年仍進
展緩慢。
關於打擊跨國犯罪和恐怖主義威脅議題。這並不局限於任何一個國家,而是在區域和全球
層面上相互聯繫,無論是打擊毒品犯罪網絡、非法武器、人口販賣和違禁品走私,包括電
詐園區等,都需要成員國乃至包括非東盟國家在內的夥伴相互關聯、加強情報合作與執法
力度。但在日益互聯互通的世界中,網絡威脅 (Cybersecurity Threats) 成為影響經濟
和社會安全的新挑戰。完善國家和地區的網絡安全能力,建立應對威脅的合作機制同樣至
關重要。現狀下東盟地區的數字基礎設施發展尚且不一致,東盟秘書處以及各機構應對危
機與挑戰的效率亟待提高。緬甸危機自從2021年延續至今,東盟向緬甸軍方提出的“五點
共識”落實成果有限。
東盟經濟共同體(Economic Community)是在地緣經濟成為大國競爭工具前提下致力對抗
不確定性的另一大重要支柱。當前超級大國通過貿易保護主義手段互相攻擊,阻礙技術轉
讓,甚至可能演變成經濟戰爭。這給東南亞國家帶來了機遇與挑戰,為了降低地緣政治與
經濟衝突的風險,許多國家開始考慮實現供應鏈多樣化,或成為替代生產基地。但東盟各
成員國數字化發展水平存在差距,有利於貿易和投資的基礎設施和區域連通性亟待加強,
大國技術競爭同樣給東盟數字化經濟轉型帶來了挑戰,當前東盟課題是如何縮小數字鴻溝
並創建可持續、安全的數字生態系統。此外還有東盟成員國之間經濟不平等,同樣挑戰未
來創造包容性經濟增長以及創造平等的經濟機會和關愛弱勢群體的可能。另外是氣候變化
和環境問題,這是包括所有東盟國家在內的全球性挑戰,迫切需要向綠色經濟轉型並促進
落實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
東盟貿易一體化和市場准入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通過東盟自由貿易協定(AFTA)正式實現
區域一體化為起點,2015年成立了東盟經濟共同體,這一成功使所有成員國的經濟都得到
了飛速發展,未來堅持多邊主義原則(Multilateralism)是東盟的價值取向,也是支撐
東盟成為全球經濟共同體主力軍的重要因素。接下來需要繼續開放市場,創造機遇,並尋
求成員國內部和區域外的經濟合作,保持東盟在全球舞台上的競爭力。如今已生效並實施
三年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仍被視為促進東盟經濟共同體健康成長
的關鍵機制。
東盟還將社會文化共同體(Socio-Cultural Community)視為社區發展的核心。儘管各成
員國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不同,但尊重促進人權和基本自由是可持續、公平和打造公正社會
的基礎。其中包括人權和基本自由;教育和勞動力發展;公共衛生和大流行病防範;為所
有公民建立社會保障,關照弱勢群體,減少不平等,擴大社會保護範圍、促進文化保護與
交流,使欣賞文化多樣性成為東盟認同,通過文化和創意旅遊增強經濟實力。
關於跨領域和互聯互通問題(Cross-Pillar and Connectivity Issues)視為東盟區域整
合的基礎。諸如將傳統基礎設施(例如道路、鐵路、港口、機場、電力傳輸系統)和數字
互聯網基礎設施聯通發展,促進經濟和社會融合,通過強大的互聯互通降低貿易成本,促
進投資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包括緩解極端天氣、海平面上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氣候
與環境可持續性發展等影響,亟待東盟各個層面互聯互通並開展合作。創造可持續和包容
性社會文化保護和環境保護措施,打造可持續經濟增長機制並尋求成為長期穩定的堅實基
礎。
泰國東南亞問題學者指出,在全球形勢動蕩、地緣經濟競爭激烈的背景下,東南亞國家積
極應對不可避免的挑戰。通過對未來20年東盟主要議題的展望,了解東盟即將公布的四大
支柱,將成為掌握東盟發展方向的關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