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氣候變遷威脅糧食安全,研究:暖化與 CO上升稻米砷含量更高

作者: hihihihehehe (遠離塵囂)   2025-04-18 22:33:27
標題:氣候變遷威脅糧食安全,研究:暖化與 CO上升稻米砷含量更高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科技新報
https://reurl.cc/EVjYMK
作者 黃 嬿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8 日 10:35 |

許多國人餐餐都吃米飯,米飯也是地球數十億人的主食。但《《刺胳針星球健康》期刊最
近一篇新研究發現,隨著大氣變暖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水稻的砷毒性將越來越高,可
能使數十億人面臨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風險。
米是地球最重要的主糧作物,全球種植數十億人每天食用米。但米的種植方式及其高度多
孔的結構,代表它能夠吸收異常高濃度的砷。砷是一種已知的致癌元素,天然存在於土壤
和地下水,工業活動也會產生無機砷,包括煤礦開採、農業使用的殺蟲劑,建築業使用油
漆和木材防腐劑等等。
為什麼稻子要種在水田裡,原因是避免雜草干預作物生長,由於稻子比起其他作物有個優
勢,它在水中生長良好,因此,農民養好幼苗後就把它們種在濕潤的土壤中,然後在田裡
澆水,這樣可以抑制雜草,但讓水稻得以茂盛生長,世界上大多數的水稻都是用這種方式
種植的。
一個問題是,米很容易吸收水分和所有物質,因此土壤有含砷,都很容易被水稻吸收,
20 多年前人們就發現全球大米有砷污染,米的砷含量比以不同方式種植的其他穀物高十
倍,且無論是否為有機大米,情況都是如此。
暖化與 CO讓稻米更毒
科學家研究暖化是否會影響米的營養水平時,意外發現米的砷含量在增加。研究水稻 30
多年的哥倫比亞大學植物生理學家與中國和美國的研究人員合作進行一項開創性的研究,
觀察一系列水稻品種如何應對氣溫和二氧化碳的升高。
他們發現,當溫度與二氧化碳都增加,正如氣候科學家所預測的那樣,米粒砷和無機砷含
量也會增加。作者表示,由於土壤複雜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當溫度和二氧化碳升高時,
水稻無機砷也會升高,無機砷才是對健康最大的威脅。
亞洲國家風險最高
接觸無機砷與嬰兒的皮膚癌、膀胱癌、肺癌、心臟病和神經系統疾病有關,世界大米消費
量較高的地區,無機砷會增加罹癌的風險。研究根據亞洲七個米消費國的人均消費數據,
預測越南、印尼、中國、孟加拉、菲律賓、緬甸和印度這七個國家的疾病風險全面上升

作者指出,「我們知道溫度本身會增加污染物濃度,二氧化碳濃度也會略微升高。但當我
們把兩者結合起來時,哇,這真是出乎意料。你看到的是每天有十億人食用的農作物主食
,任何毒性變化都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最近密西根州立大學也在《風險分析》期刊發表的研究發現糙米砷含量更高,因為這種毒
素往往儲存在白米兩層外層。作者同時強調除非大量攝取糙米,否則正常飲食下攝取量不
至於造成危害,主要是建議嬰幼兒應該盡量減少攝取量。
然而隨著氣候變遷與二氧化碳兩大風險因素增加稻米的砷含量,研究作者之一約翰霍普金
斯大學教授呼籲政府需要採取干預措施,限制人們接觸大米無機砷,包括培育吸收率較低
的水稻品種,以及教育消費者了解大米替代品種,並盡一切努力減緩氣候變遷。
After years of warnings, brown rice still contains this toxic metal. Why it’
s there—and how harmful it is
Half the World’s People Depend on Rice. New Research Says Climate Change
Will Make it Toxic
(首圖來源:Pixabay)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