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加碼援助烏克蘭!歐洲峰會宣布4共識 組抗俄聯盟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3-03 07:12:32
標題: 加碼援助烏克蘭!歐洲峰會宣布4共識 組抗俄聯盟
新聞來源: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967507
自由時報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2日在國際峰會後宣布四點計畫,聯合烏克蘭終結俄烏
戰爭並抵禦俄羅斯威脅。他提出組成「意願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由英
國、法國領軍,加碼援助烏克蘭,並力邀美國參與。這場由18國領袖出席的峰會,展現歐
洲團結反制的決心,強調和平須以實力為基礎。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施凱爾在記者會上指出,當前局勢位處「歷史十字路口」,
各國須果斷行動。峰會以歐洲國家為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親自與會。
與會者達成四項共識:一是持續軍援烏克蘭並加大對俄經濟制裁,削弱其侵略能力;二是
確保和平協議優先保障烏克蘭主權與安全,並由烏方平等參與談判;三是協助烏克蘭強化
防禦工事,建立長效嚇阻屏障;四是組成「意願聯盟」,捍衛和平協議,確保區域穩定。
為展現決心,施凱爾宣布英國追加16億英鎊(約新台幣662億元)出口融資,供烏克蘭採
購逾5000枚先進防空飛彈;另提供22億英鎊(約新台幣910億元)貸款,資金來自凍結的
俄羅斯資產收益,用於擴大軍援。他強調:「和平若無實力支撐,俄羅斯將輕易撕毀協議
。」英國將派遣地面部隊與戰機,具體履行聯盟承諾。
施凱爾未明示哪些國家已加入聯盟,僅透露承諾國將立即展開密集規劃,凸顯行動緊迫性
。他坦言,歐洲須承擔主要責任,但計畫成功仍仰賴美國支持。對於和平協議,他表示俄
羅斯可參與談判,但不得主導條款。談及美國總統川普的角色,施凱爾說:「上週爭執令
人遺憾,但我仍視美國為盟友。我們與川普目標一致,盼實現持久和平。」
峰會參與國涵蓋法國、波蘭、瑞典、土耳其、挪威、捷克、丹麥、德國、荷蘭、羅馬尼亞
、芬蘭、義大利、西班牙及加拿大。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
警告,歐洲正面臨「重新武裝」的迫切需求。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則表示,歐
洲正「加緊步伐」,確保烏克蘭資源充足,維持戰力。
澤倫斯基近期積極展開外交,卻在華盛頓與川普及副總統范斯發生摩擦。川普批評澤倫斯
基「拿第三次世界大戰冒險」,甚至指烏克蘭挑起戰端,無視俄羅斯總統普廷2022年2月
24日發動全面入侵的事實。
───────────────────────────────────────
倫敦峰會加強援烏克蘭 歐領袖調停美紛爭
東道主英揆施紀賢警告「歐安全關鍵時刻」
新聞來源: https://is.gd/mRMxWg
【明報專訊】
近20名西方領袖周日(2日)在英國倫敦舉行安全峰會,討論歐洲加強援烏。在烏克蘭總
統澤連斯基上周五在白宮跟美國總統特朗普爆發罵戰不歡而散後,令這場峰會更顯重要。
歐洲領袖一方面試圖修補美烏關係,另一方面亦要極力應對日益增加的援烏壓力。峰會東
道主英國首相施紀賢會前表示,將跟法國領導制訂和平計劃並與美方討論,之後會提出集
體派地面部隊赴烏捍衛停火。他在峰會開場白警告當下對歐洲安全而言是「世代罕見時刻
」,指為烏克蘭爭取到好結果「不止涉及是非黑白」,更攸關在座每個國家以至不少其他
國家的安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峰會後表示,歐洲急需重整軍備。
倫敦峰會3焦點討論 援烏制俄
上述歐洲安全峰會以「保障我們的未來」為口號,出席者包括澤連斯基、法、德、意等多
個歐洲國家領袖;北約秘書長呂特;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土耳其派外長費丹與會;
另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也有到場。英國首相府前晚發新聞公告,指峰會會聚焦3點討論:
(1)以持續軍援烏克蘭及增加對俄經濟施壓,加強烏克蘭的地位與實力;
(2)尋求保障烏克蘭永久和平的強大持久協議,保障其有能力防止並抵禦未來俄羅斯攻
擊;
(3)強大安全保證的下一步計劃。
施紀賢昨天於會前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將跟法國以及一兩個其他國家,跟烏克
蘭制訂中止戰鬥的計劃,然後與美國討論;歐洲領袖同意對烏安全保證需經「自願聯盟」
(coalition of the willing,歐盟、英國和挪威研建中、旨在擴大防衛能力的機制)領
導並集體提供支持,指靠每個國家各自推進最終步伐只會太慢。他強調雖然歐洲國家要為
烏安全保證付出更多,但自己一直表明需要美國作為「後盾」(backstop),指過去周末
跟特、澤二人分別通了數次電話,在緩和美烏緊張關係及推動兩國礦產協議方面「取得重
要進展」,西方傳媒此前報道,施紀賢計劃在峰會上呼籲歐洲國家承諾把國防開支預算目
標從現時的GDP 2.3%增至2.5%,以配合美國期望未來由歐洲主導協防烏克蘭。
施紀賢:不認為澤連斯基有錯
施紀賢又在訪問中稱,不認為澤連斯基在會見特朗普期間有做錯事。
澤連斯基上周六從美國抵英後跟施紀賢會面長達75分鐘,雙方簽訂22.6億英鎊(約221億
港元)貸款協議,澤連斯基稱該筆從凍結俄羅斯資產而來的款項將用於生產烏克蘭武器,
同時亦在網上發文強調特朗普的支持仍「至關重要」。他周日除出席上述峰會外,亦會見
了英王查理斯三世。施紀賢則指無論多久,英國都將繼續與烏克蘭站在同一陣線。
此外,馬克龍上周六在愛麗舍宮見記者時,表示自己分別跟特、澤二人通過電話,表示澤
連斯基告訴他有意恢復美烏對話,馬克龍則指各方都應重回冷靜與尊重。他又提議英、法
兩個歐洲核武國跟其他區內國家展開戰略對話,向它們提供核保護傘,指後者無法再依賴
美國的核保護。立陶宛總統瑙塞達昨呼籲美烏返回談判桌,並讓歐洲加入和談。
魯比奧:白宮爭執後未與澤連斯基對話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昨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節目中表示,自特朗普與澤
連斯基上周五在白宮爭執以來,他未有與澤連斯基和烏克蘭外長西比哈對話,並表示「當
他們準備好達成和平時,我們也將準備好重新接觸」。另外,白宮國安顧問華爾茲(
Mike Waltz)昨在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的節目表示,美國需要一名願與俄羅斯達成
持久和平的烏克蘭領袖,目前尚不清楚澤連斯基是否已準備好這樣做。
(英國政府網站、金融時報、BBC)
美官員歸咎澤連斯基「不按劇本」 指特朗普仍想達協議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上周五到訪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以吵架收場。有美媒報道,
有特朗普政府官員歸咎澤連斯基「沒按劇本演」、堅持要談安全保障而搞砸事情。政治新
聞網站Politico前天報道,挺澤連斯基的美國國會議員瘋狂試圖挽救局面,而兩名白宮高
級官員表示,特朗普在白宮會晤後說等澤連斯基「準備好迎接和平時,再回來談」,態度
是認真的,特朗普仍希望能達成協議。
Politico一篇專欄指出,澤連斯基似乎忘記與特朗普打交道的第一條守則:奉承是打入特
朗普圈子的入場券,而在公開場合出言侮辱,就會迅速出局。澤連斯基在進入白宮前才與
聯邦參議員私下會晤,而一名知情人士表示,「每個人都給他同樣的建議,那就是完成協
議,不要耍把戲,要非常感激特朗普及美國政府所做的一切。議員建議澤連斯基以『感謝
你所做的一切』開頭,然後敲定協議,但結果卻是大家昨天看到的那樣。」
《衛報》則引述知情人士報道,美方在會談前已明確告知烏克蘭官員,特朗普此次訪談的
重點是簽署礦產協議,而安全保證問題將留待後續討論。然而,澤連斯基在會上強調烏克
蘭需要更明確的安全承諾,並質疑萬斯的和平談判觀點,引發美方強烈不滿。
被形容為扮演「主攻手」的萬斯,讓這場原本平和的會議急轉直下。萬斯被視為特朗普外
交政策理念的闡釋者,主張將美國資源優先用於國內而非無條件支持基輔。特朗普的幕僚
認為,萬斯的憤怒反應突顯他對烏克蘭問題的個人看法,並使得會談變得更加緊張。BBC
指出,這次罵戰顯示萬斯的影響力正超越特朗普的副手身分,逐步展現出更獨立的政治角
色。
普京「感滿意」 甚於打勝仗
英國《觀察家報》昨報道,雖然俄羅斯總統普京迄今對這場爭吵保持沉默,但俄羅斯政界
人士與媒體對烏克蘭領導人遭「突襲」幸災樂禍,歡欣鼓舞。一名熟悉克宮內部想法的消
息人士表示,「現在普京根本不需要多說什麼。很明顯,他對這場戲感到相當滿意,並且
現在相信自己可以在烏克蘭問題上提出更大的要求。這場會面對普京來說,比戰爭開始以
來的任何一場軍事勝利都更具價值。」
(衛報、Politico、BBC)
FT:前特務推重新營運北溪管道 換美撤對俄制裁
英國《金融時報》(FT)周日(2日)引述多名消息人士報道,一名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私
交甚篤的前東德特務,正推動烏戰期間被襲擊損毁的供歐「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重新營
運,並通過美國投資者尋求特朗普政府的支持,以換取美方撤銷對俄制裁。
與普京私交甚篤
報道指上述交易涉及現年69歲的德國商人瓦爾尼格(Matthias Warnig),他計劃透過美
國商人接觸特朗普團隊,尋求恢復營運北溪2號(Nord Stream 2)管道,作為協調終結烏
戰的幕後渠道,並加深美俄經濟聯繫。有特朗普主要官員留意到並歡迎相關計劃,其中一
支由美企領導的商團提交的計劃書包括後制裁時代跟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
Gazprom)作交易。
北溪2號兩條輸氣管道中的其中一條2022年9月被攻擊破壞,另一條完好的管道則從未啟用
。消息人士向FT表示,上述計劃將令美國獲得對歐洲能源供應的重大話語權,但要實現仍
將面臨以下挑戰:美方會否真的應俄方要求撤銷制裁;俄方會否恢復向歐洲出售天然氣;
柏林會否同意經德國向歐洲買家輸氣。
瓦爾尼格冷戰時期曾於東德秘密警察組織史塔西(Stasi)任職,1990年代在俄羅斯聖彼
得堡成立銀行時認識在當地任官的普京,二人繼而成為密友。瓦爾尼格其後成為北溪2號
瑞士母公司的行政總裁直至2023年,他2022年被美國拜登政府制裁。他回應FT報道稱,並
未跟任何美國政客或商人磋商,強調「恪守美方制裁」。
(金融時報)
───────────────────────────────────────
白宮設局? 美官員數落澤倫斯基
https://udn.com/news/story/122663/8581445
聯合報 編譯茅毅、盧思綸、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副總統范斯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白宮激烈爭執,不歡而散,也未按原
定計畫簽礦產合約,一些川普批評者在沒證據情況下暗示是川普和范斯有預謀的陷阱,想
一次摧毀美烏聯盟。川普國安顧問沃茲受訪強調設局之說是「完全錯誤的說法」。
這項指控激怒負責安排這場會面的白宮幕僚;熟識川普的人士表示,公開羞辱澤倫斯基不
符川普性格及川普喜歡做交易的事實。
沃茲一日接受福斯新聞網視訊採訪,澄清當天絕非任何「埋伏」,「當天我們在白宮東廳
布置了美麗的場地,兩位領袖原本應該在那裡簽署協議,這將使美國和烏克蘭締造經濟連
結,涉及美國需要的關鍵礦物資源和烏克蘭所需的經濟投資。」
沃茲說,原本在美烏簽署之前,英國首相施凱爾和法國總統馬克宏將表態準備好派遣部隊
,而川普和北約秘書長呂特才剛討論過更廣泛的安全保證,「澤倫斯基讓川普感覺到他並
非真心想停戰,這讓川普很沮喪且氣憤」。
沃茲指出,儘管澤倫斯基已被警告,他仍然決心「在全世界面前討論一切」,直到川普和
范斯出言喊「夠了」,「我必須說,這是錯誤的做法,錯誤的歷史時刻,顯然也是錯誤的
總統來做這件事。」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已要求澤倫斯基公開道歉。一名白宮官員告訴Politico,澤倫斯基竟在
白宮「搖頭翻白眼」,美方想幫忙卻在自家受到冷嘲熱諷,不知澤倫斯基可做些什麼來修
補關係。另名匿名官員則說,白宮上下都覺得完全沒受到尊重,這場會議是很多人花了許
多小時促成的,澤倫斯基的表現卻是如此。
澤倫斯基前往白宮前,美國參議員在私人聚會建議他照劇本走,要非常感激川普,但最後
會面卻失控,支持澤倫斯基的議員正拚命想辦法收拾殘局,白宮官員認為共和黨聯邦參議
員葛理漢將扮演重要角色,看看協議還有沒有挽救餘地。
另外,澤倫斯基的穿著被認為可能是導火線之一。俄烏戰爭開打後,澤倫斯基一直選擇軍
裝風格顯示和前線軍人同在,與世界領袖會面、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也是如此,但不滿他
的美國右派一直認為這種穿著不夠尊重,當天他在白宮下車時,川普指著穿軍服式黑色運
動衫的他說「你今天穿得很正式」。
澤倫斯基和川普在白宮橢圓辦公室會談時原本氣氛還算融洽,直到保守派媒體真美國之聲
記者葛倫質疑澤倫斯基為何不穿西裝,抨擊穿著不尊重場合,「為什麼不穿西裝?你在這
個國家最高權力中心卻拒絕穿西裝?我只是想知道你有西裝嗎」?澤倫斯基開始不悅,反
問「你有什麼意見?」
葛倫回覆「很多美國人對你不尊重這個辦公室有意見」,澤倫斯基說「戰爭結束後,我會
穿正式服裝,可能是像你這套,也許是更好或更便宜的西裝」。這番交鋒後,話題開始觸
及澤倫斯基是否尊重、感謝美國,最終導致澤倫斯基和川普吵翻。
美國各地 爆烏克蘭支持者示威
【編譯羅方妤】美國各地一日爆發反對川普、支持烏克蘭的示威。有人披著藍黃烏克蘭國
旗聚在紐約時報廣場,在洛杉磯郡有群眾於馬斯克的Space X公司設施前集會,波士頓抗
議者要求「公正和平」,在佛蒙特州抗議者高舉「佛蒙特州和烏克蘭同在」標語,並表明
反對范斯和其家人到佛蒙特州滑雪。
華府智庫分析 美若斷軍援 烏數月內恐武器短缺
美媒報導,美烏領袖在白宮談崩後,川普政府擬切斷對烏軍援。華爾街日報及華府智庫戰
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文章指出,一旦沒了美國支持,烏克蘭就不得不靠國內和歐洲友邦的國
防生產,恐在幾個月內面臨武器短缺,而當前問題在於歐洲國家有無足夠火力及政治意願
協助烏克蘭抗俄。
官員與分析家表示,少了美方支持,烏軍幾個月內可能維持戰力,之後就會彈藥短缺,也
無法得到若干先進的美製武器。
美國前總統拜登卸任前從美軍現有庫存中調出武器,並與美國軍火商簽署供應彈藥、防空
飛彈及其他物資的合約,但尚不清楚川普政府是否會停止其中部分供應,一旦供應開始耗
盡,基輔將不可能在短期內替換美方提供的部分先進武器,像防空系統與地對地彈道飛彈
,因為歐洲友邦生產的數量不夠多,歐洲軍火庫規模也不如美國,這三年來又一直「輸血
」烏克蘭,使歐洲的武器庫存銳減。
歐洲官員直言,美烏領袖談崩凸顯加快援烏腳步急迫性。基輔經濟學院校長米洛瓦諾夫說
,歐洲有能力幫烏克蘭,包括可能採購美製武器移交基輔,但要是川普開始迫使歐洲領袖
從烏克蘭抽身,例如揚言中斷美歐情報共享,屆時歐洲領袖是否會繼續與烏同在,則沒有
人真的有把握。
另外,美國對烏所有軍援資金已做出承諾,但裝備交付處於不同階段,在美烏談崩後,川
普政府不太可能給予更多援助。
據澤倫斯基說法,二○二二年俄烏開戰以來,美國已提供近七百億美元(約台幣二點三兆
元)軍援,令其他友邦的援助相形見絀,但這三年來歐洲持續穩定加強支持,已給予逾五
百億美元軍援。歐洲官員更稱,歐盟、英國與挪威去年提供基輔約二百五十億美元軍援,
比美國還多。
烏官員提到,基輔大力擴充國內軍工業,去年生產一百五十萬架無人機,讓烏克蘭盡量減
少抗俄付出的人員傷亡,今年預估生產三千枚飛彈及三萬架長程無人機。
歐洲穿梭斡旋 英相籲澤倫斯基 修補與川普關係
美烏領袖二月廿八日在白宮公開爭辯後,英國首相施凱爾三月一日在首相府和來訪的烏克
蘭總統澤倫斯基會談。施凱爾當面呼籲澤倫斯基回到白宮並修補與美國總統川普的關係。
英國電訊報報導說,川、澤談崩當晚,施凱爾就在電話中試圖勸說澤倫斯基回白宮,接著
致電川普想舒緩美烏領袖間的火氣,美方對他直言若烏方想恢復協商,雙方火氣就需降溫

一位歐洲外交消息人士向該報說,美烏談崩後,嘗試替基輔與川普間「搭橋」的責任就落
在歐洲身上。為了鼓勵恢復歐美對話,施凱爾親自聯繫川普及法國總統馬克宏,將英國定
位為歐美的中間人。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施凱爾的盟友報導,他二日在歐洲峰會中將重申當前有關烏俄終戰的和
談只有一場最重要,那就是川普參與的談判。
除了施凱爾,北約(NATO)秘書長呂特一日也表示,已在通話時向澤倫斯基明言,要
尋覓修補烏美領袖關係之道。
呂特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說,「我認為(澤倫斯基)你得找到一種方法來修補和川
普及美國政府的關係,這對未來(烏俄終戰和談)的進展很關鍵」;「我們(歐洲)真的
須尊重川普總統至今為烏克蘭做的一切」。
呂特並提醒澤倫斯基,川普第一任的二○一九年提供「標槍」反坦克飛彈給基輔,「才讓
烏軍在俄羅斯二○二二年入侵後能反擊」;「我完全相信美國希望為烏克蘭帶來持久和平
;很顯然,要實現這個目標,美方需確保(相關)各方都能共同做出努力」。
至於若川普政府真的切斷對烏軍援,北約盟邦能否填補此一巨大缺口?呂特只說,「我們
應更宏觀地看待這個問題,重要的是必須團結一致,美烏與歐洲一起讓烏克蘭實現和平。
這正是川普總統努力的目標,也是我們大家的」。
法國前總統歐蘭德:川普不再是盟友
法國前總統歐蘭德分析,美歐關係「深層斷裂」,無論是經濟貿易或意識形態皆是如此;
川普已不再是盟友,且他的真正目標是歐洲,而非他所宣稱的中國。
法國世界報二月廿八日刊出歐蘭德專訪,他認為,川普企圖打開地緣政治新頁,且只有美
國、俄羅斯和中國三大強權說了算,歐洲被拋到一邊。面對美國對北約組織盟友與俄羅斯
威脅的冷漠態度,法國、英國、德國這歐洲三大國必須建構「歐洲安全網」。
他表示,即使美國人民仍是歐洲友人,「但川普政府已不是我們的盟友」。美國已拋棄烏
克蘭,「明明是被入侵的盟友,川普卻說它被『獨裁者』治理」。川普想直接與被歐洲視
為「生存威脅」的俄羅斯總統普亭對話,美國還在聯合國與俄羅斯、北韓站在同一邊,反
對歐洲支持烏克蘭的決議案。
他說:「美國不是盟友,它和我們的敵人簽署協議。歐洲和美國一直都有分歧,然而如今
的差異是雙方在本質上已有所不同。這是美國第一次在聯合國聯手俄國、北韓,投票反對
歐洲和烏克蘭的決議案;美國公開支持歐洲極端政黨也是前所未聞,目的就是要徹底改變
我們的民主」。
俄讚川普 批歐欲延長戰爭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二日讚揚美國總統川普致力結束烏克蘭戰爭符合「常理」,並指
力挺烏克蘭的歐洲強國試圖延長俄烏衝突。路透報導,拉夫羅夫表示,美國仍希望自己是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俄政府意見不會永遠一致,但雙方同意在利益一致時採取務實態
度。
───────────────────────────────────────
基輔獨立報社論:川普不挺烏克蘭美國人挺 曝收大批美讀者致歉
https://udn.com/news/story/122663/8580643
聯合報 編譯盧思綸/即時報導
基輔獨立報3月1日發表社論,以「一位在橢圓辦公室侮辱美國民意的總統。並非澤倫斯基
」為題,直指美國政府在烏俄戰爭中已經轉向支持俄羅斯,而總統川普無視美國人民支持
烏克蘭的舉措,才是白宮會談中不尊重的行為,為此基輔獨立報收到大量美國讀者投書致
歉。
川普與副手范斯日前在白宮會見澤倫斯基爆發激烈口角,指責並要求澤倫斯基表達更多感
激之情。會後,澤倫斯基被下逐客令,成為有史以來首位被美國總統逐出白宮的國家領袖
,凸顯川普及其政府對烏克蘭的敵對態度,同時揭示川普與俄羅斯的親近關係。
這篇社論主張,儘管澤倫斯基多次感謝美國人民的支持,川普和范斯的要求卻超出常理。
他們希望澤倫斯基在他們面前屈膝低頭,而非僅僅表達感激之情。這樣的態度讓澤倫斯基
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若不反擊,可能顯得軟弱;另一方面,若反擊則可能被視為不尊重
美國。然而,「處於戰爭狀態的國家,不能示弱」。
社論質疑,川普和范斯是否會以相同的態度對待普亭?斥責普亭攻打烏克蘭?
獨立報強調,川普的行為不僅對烏克蘭造成傷害,也讓美國的全球形象和內部民意受到嚴
重損害。
獨立報表示,川普選擇支持俄羅斯,卻指責烏克蘭不願和談,這是危險的謊言。
文中寫道:「讓我們明確指出,世界上只有一股力量能單方面、隨時實現和平:俄羅斯。
普亭可以隨時命令軍隊撤出烏克蘭,結束這場戰爭。但普亭不想要和平,他想要併吞烏克
蘭。」
文中透露,基輔獨立報收到大量美國民眾去信,表達對川普行為的反感與道歉。「悲慘的
是,川普以數百萬美國人的名義做這一切,而一些美國人完全不同意這一作法,並對川普
的路線感到厭惡。」
獨立報呼籲美國民眾挺身而出,向政府表達支持烏克蘭、反對川普的立場。
社論最後寫下:美國總統或許已經選擇了歷史的一邊,但美國人民仍有權利,自由選擇自
己的立場。
獨立報於俄烏戰爭3周年2月24日邀請美國讀者分享對烏克蘭問題的看法,不到一天時間收
到400封電子信件。
來自華盛頓州的讀者利文斯頓(Tom Livingston)表示,對川普政府處理談判的方式極為
失望,「沒有烏克蘭在場,他們怎麼能談判?這太瘋狂了。」
密西根州讀者安卡拉(Josh Onkala)說:「關於川普團隊對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態度,我
和其他美國讀者有相同感受:厭惡、羞恥、憤怒、擔憂。烏克蘭人民不得不面對難以想像
的悲劇,卻仍然每天堅持不懈地戰鬥。」
加州讀者曼伊(Brian Mai)說:「和談的想法整體上是好的,但涉及烏克蘭必須放棄某
些東西的和談,都應納入烏克蘭。隨著川普言論越來越暴露親俄情緒,我為他未來四年擔
任總統感到羞愧。」
佛州伯格(Jeff Borger):「美國人素以民主燈塔自豪,我們長期渴望促進自由。看來
那些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
范斯幫腔批澤倫斯基 川普讚︰印象深刻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694516
自由時報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
在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口水戰中,美國副總統范斯對澤倫斯基的批判火
力不亞於川普,積極捍衛川普的外交戰略,事後受保守派盟友稱讚,甚至川普也私下透露
對范斯「印象深刻」,多次表示若當時在場的是前副總統彭斯,就不會這麼做。
保守派肯定「攻擊犬」角色
「華爾街日報」二日指出,在二月廿八日的白宮會談中,陪襯的范斯原先保持沉默長達廿
二分鐘,卻在記者提問川普為何與俄羅斯總統普廷接觸、並與烏克蘭保持距離後,開腔為
川普辯護,強調川普將回歸外交途徑解決衝突,隨即引發澤倫斯基反擊,導致會談演變為
公開爭執。事後,范斯受到保守派盟友讚揚,進一步鞏固他身為川普政府「攻擊犬」的角
色。
據了解,范斯上月出席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MSC)發表演說時,毫不留情抨擊歐洲
國家的移民和國防政策,在歐洲掀起滔天巨浪,卻獲得川普稱許言之有理。儘管川普上月
受訪時否認范斯即為其「接班人」,但官員透露,川普對范斯這次在會談中表現印象深刻
。自當天以來,川普已多次告訴白宮工作人員,與他關係疏遠的前副總統彭斯永遠不會這
麼做。
民主黨不滿川普、范斯作為
另一方面,民主黨和部分外交官員則嚴厲批評范斯和川普在橢圓形辦公室的表現,甚至指
責范斯「突襲」澤倫斯基,聲稱這是有預謀地破壞這次會談。亞利桑那州聯邦參議員凱利
(Mark Kelly)揶揄,「在我看來,范斯只是在說,『嘿,看看我能做什麼,(川普)爸
爸!』」。曾在歐巴馬政府任職的前美國駐俄國大使麥克弗爾(Michael McFaul)則說,
副總統打斷元首間的談話,還要求外國元首對美國致謝,並不恰當。
部分共和黨人也對川普和范斯的處理方式表示失望。紐約州聯邦眾議員勞勒(Mike Law-
ler)指出,在努力達成協議的過程中,兩人在美國和國際媒體面前進行這類交流,極其
短視。阿拉斯加州參議員穆考斯基(Lisa Murkowski)更直言「感到噁心」,因為川普政
府似乎正遠離盟友、親近俄國總統普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