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3-02 17:00:41標題: 重返政壇起手式 葛謨宣布參選紐約市長 批「紐約正處於危機」
新聞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6813/8580321
世界日報 記者范航瑜/紐約報導
經過數月選情試探後,紐約州前州長葛謨(Andrew Cuomo)1日宣布競選紐約市長,試圖
重返政壇。葛謨當日成立競選網站,並發布競選影片,強調「紐約市正處於危機」,呼籲
採取大膽行動,扭轉困局。
在長達17分半的影片中,葛謨形容紐約市正面臨安全與社會秩序挑戰:「當你走在街頭,
試圖避免與精神不穩的遊民對視,或在進入地鐵時感到心中不安,這種危機感無所不在。
」他提及商店關閉、塗鴉、移民潮與隨機暴力,認為紐約市「給人失控、充滿威脅的感覺
」,強調「現在是時候採取大膽行動,拯救我們的城市」。
在2011至2021年擔任紐約州長期間,葛謨推動紐約州同性婚姻合法化,並將「羅訴韋德案
」(Roe v. Wade)墮胎權納入州法。他也主導多項大型基建計畫,包括興建新塔潘澤大
橋(Tappan Zee Bridge),並以他父親、前紐約州州長的名字命名為葛謨大橋(Gov.
Mario Cuomo Bridge)。他還主導翻新拉瓜迪亞機場(LaGuardia Airport),該機場在
2023年獲機場服務質量獎(ASQ)評為「北美最佳中型機場」。
然而葛謨的政治生涯卻因醜聞戛然而止。包括其前幕僚在內的多名女性指控他性騷擾。
2021年8月,州檢察長詹樂霞(Letitia James)發布調查報告,指控他騷擾11名女性,迫
使他辭職。葛謨否認指控,稱報告出於政治動機,因詹樂霞曾短暫參選州長。此外,他領
導的州府也曾被指隱瞞新冠疫情初期養老院死亡數據,並因動用州府資源撰寫疫情回憶錄
獲得500萬元稿酬,引發道德爭議。
葛謨出生於皇后區,現年67歲。自1990年代起,他便未在紐約市內居住。去年,葛謨將選
民登記地址改至曼哈頓的一處公寓,引發參選市長的猜測。
葛謨加入市長選戰,使民主黨的初選競爭更趨激烈。他將挑戰現任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及多名黨內左派競爭者。葛謨在擔任州長期間曾與時任總統川普關係緊張,新冠
疫情初期,兩人常互相挑釁。在亞當斯領導的市府配合川普政府抓捕無證移民後,市長選
舉或將成為一場挺川和反川陣營的對決。
市議會主議長歐德思(Adrienne Adams)26日向市競選財務委員會(Campaign Finance
Board)提交文件,成立競選委員會,表達參選意向。據消息人士透露,州檢察長詹樂霞
被視為促成歐德思參選的關鍵人物,試圖阻止葛謨重返政壇,並尋找更具競爭力的候選人
與之對抗。
───────────────────────────────────────
葛謨競選市長 華社憂強勢市長交織強勢企業恐壓縮社區利益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82/8580424
世界日報 記者劉梓祁/紐約報導
前紐約州長葛謨(Andrew Cuomo)3月1日宣布參選紐約市長,計畫在歷經性騷擾指控後重
啟政治生涯;盡管如此,多位民主黨領袖計畫阻止其回歸,華埠代表也擔心其會壓縮社區
利益。
葛謨自1982年協助他的父親競選紐約州長以來,已在政壇活躍逾40年,被視為作風強硬的
官員。據政治新聞媒體「Politico」,他預計在近日舉行大規模造勢,並已陸續公布背書
名單。
在已有多人參與的市長選舉中,葛謨有較高知名度與募款能力。然而,一個成立不久的反
葛謨行動委員會(Super PAC)已聘請曾為前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和前副
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工作的幕僚希特(Lauren Hitt),批評葛謨的執政紀錄與
管理手段。
葛謨的發言人阿佐帕迪(Rich Azzopardi),則強調他的政績,包括基礎建設完工、支持
墮胎權以及嚴格的槍械管制法,並表示不擔心來自左翼的攻擊。此前,葛謨於2021年在遭
州檢察長辦公室指控性騷擾11名女性後宣布辭職,但他始終否認相關指控,不到四年後,
有原告撤回訴訟,且多名檢察官決定不提出刑事指控。
然而,目前公開的民調結果顯示,雖然許多選民對葛謨仍抱持好感,但同時也有較高的負
面觀感,相較之下其他參選人雖知名度不如葛謨,但負面評價較少。與此同時,市議長歐
德思(Adrienne Adams)也在近日加入選戰,被視為動搖葛謨的選民基礎。
對此,華埠民主黨65D區領袖于金山認為,葛謨參選市長屬意料之中,藉由曾在新冠疫情
期間以每日談話穩定民心的光環再次捲土重來,但在市政動蕩、民眾渴望穩定之際,或會
因強勢風格弱化社區福祉。他說,「與強勢市長相對的是弱勢社區,而強勢的市長有強勢
的企業交織,將很容易的壓縮社區的利益。市內的利益集團,已快速向葛謨集中,他以雷
霆萬鈞之勢,邁向市長之位,恐非紐約市民之福。」
華埠市議員馬泰(Chris Marte)則說,目前仍持觀望態度,期待葛謨和歐德思公布更多
政綱。他表示,葛謨擔任州長時期的履歷無法用以參考市長,因此需等待更清晰的市政藍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