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捷關係:達賴喇嘛主義和經濟實用主義之間的博弈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9-05 23:30:28
標題: 中捷關係:達賴喇嘛主義和經濟實用主義之間的博弈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p.dw.com/p/3i2lV
作者:魯曉迅
在過去的十五年中,捷克與中國的關係可以總結為「達賴喇嘛主義」和經濟實用主義之間
的博弈。一面是以人權為導向的對華政策;另一面則是一些捷克政客與商人把捷克親中的
立場作為商品雙手奉上,換取在中國的大行其道和巨額利潤。
(德國之聲中文網)
達賴喇嘛主義,是捷克前總理內卡斯(Petr Necas)提出的,用來形容捷克以人權為導向
的對華政策。從1993年起,捷克的政界領導人每每在西藏、台灣以及人權問題上進行表態
之後,就會導致捷中關係進入冷淡期。而在領導人變動之後,也往往會主動向中國遞上橄
欖枝,希望能夠在經濟上獲益,直到再一次捷克內部有支持台灣或者西藏的聲音出現,兩
國關係就會再次冷卻。
而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捷克也並不是北京在歐洲外交重點關注的對象:捷中貿易額體量
很小,而捷克在歐洲的發言權也顯然不及德國和法國等歐洲的經濟和人口大國。除去首都
布拉格被中國遊客認為是歐洲必去的景點之外,這個被德國、奧地利、波蘭所包圍的中歐
小國在中國人的印象中是一個概念模糊的遙遠國度,也幾乎從來沒有在中國媒體的報導中
出現過。
直到2012年,捷克成為中國17+1合作機制中的一員,中國與捷克的互動才逐漸熱絡起來
,捷克高層訪華的新聞也開始頻繁登上中國官媒。與此同時,捷克內部也在考慮與北京相
處的策略。
閉嘴帶來經濟回報?
提出「達賴喇嘛主義」的時任總理內卡斯,認為捷克過去20年以價值觀為上的對華政策是
無益的,是表演性質的。2013年3月,澤曼(Milos Zeman)正式出任總統,中捷關係開始
全面升溫,外長扎奧拉萊克(Lubomir Zaoralek)在2014年4月訪華並和中方召開了聯合
發布會;2015年9月,澤曼作為在場唯一的歐盟國家元首,登上了天安門城樓,參加了紀
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隨後,兩國在11月簽署了一帶一路備忘錄;而中捷關係發展在
2016年3月習近平訪華訪華後達到了高潮。
兩國簽訂了大大小小共23個投資和出口協定,總價達到120億歐元。而總統澤曼表示,這
僅僅是個開始,到2020年中方將在捷克投資超過2千億捷剋剋朗。
而直到今天,這個數額龐大的承諾依然沒有兌現,中國在歐洲的投資在過去5年間大幅上
升,但中東歐對於中國的吸引力依然遠遠不及西歐,因此在捷克開花落地的項目更是少之
又少。人們開始對中國畫的大餅產生質疑,更具體的說,是對中國在捷克的代言人——總
統澤曼及其利益集團產生質疑。對中國馬首是瞻,在西藏和台灣問題上閉嘴真的能夠為捷
克帶來經濟回報麼?
布達佩斯科維努斯大學助理教授馬圖拉(Tamas Matura)認為,中國對捷克的許諾是被人
為誇大了的。而這枚現實與藍圖之間的放大鏡,更多則是由捷克內部的利益集團打造和安
插的。
總統在捷克的政治系統當中,理論上並沒有太多的實權,也無法從根本上左右捷克的外交
關係走向和政策路線。但由於現任巴比什(Andrej Babis)所領導的政府是獲共產黨支持
的少數派政府,而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與澤曼過從甚密,因此澤曼在很大程度可以決定
巴比什的去留。另一方面,澤曼總統通過推行某種超越了公共外交邊界的私人外交,與捷
克政治圈內的親中團體以及對中國有訴求的商界人士形成了一個具有共同利益的聯盟,從
而得以在捷克政壇中施加遠高於總統這一象徵性職位的龐大影響力。
中捷關係回暖的最大受益者
澤曼身邊的親信,總統辦公室主任邁納爾(Vratislav Mynar)與派富集團(PPF Group
NV)關係密切,而派富集團的子公司捷信集團 (Home Credit Group)恰恰是中捷關係回
暖的最大受益者。
根據捷克一家專注於中國的研究機構——解析中國(Sinopsis)的調查,捷信集團通過與
中國高層政治人物的互動,使旗下的捷信金融在2014年起成為首個具有在全中國範圍內發
放現金貸的全外資公司,並在隨後的幾年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根據公司的財報,在2018年
鼎盛時期,捷信集團淨利潤達到39億人民幣,其中,捷信消費金融淨利潤達到了13.96億
人民幣。根據2019年3月的數據,中國市場為捷信集團貢獻的貸款余額佔比高達近64%。
與此同時,捷信金融因為超過中國監管機構規定的「超高利息」、「暴力催賬」以及「惡
意推銷」等原因屢屢被媒體曝光,並被稱為「高利貸之王」、「中國唯一合法的高利貸」
等。根據《南方週末》的報導,捷信在全球有電話代理和實地催收代理23000人,擁有全
中國乃至全世界人數最多的催賬團隊。在第三方投訴平台上,捷信金融的投訴量也總在前
十名內,不少借貸人自殺,家破人亡的案例也赫然在列。
儘管中國媒體和受害人不斷追問,一家外企是如何成為中國消費金融借貸領域的開山鼻祖
以及行業老大,涉高利貸依然置身事外的,捷信金融在中國高層的保駕護航下,一直到
2019年,業務都開展得順風順水。
作為回報,以澤曼總統為中心的捷克友中利益集團也不遺餘力的幫助中國擴大在捷克的影
響力。自2015年起,中國華信能源(CEFC)通過一系列的收購,高調進入了公眾和媒體的
視野。除去房地產之外,還包括一家啤酒廠、一家足球隊、一家銀行的多數股權以及一家
媒體公司 - Empresa。根據捷克研究機構布拉格國際事務協會的調查結果, Empresa旗下
的兩家媒體巴蘭多夫電視台(TV Barrandov)和Tyden週刊,關於中國報導的角度在被華
信收購之後有明顯的變化,幾乎是清一色的贊譽。在內容方面,尤其是巴蘭多夫電視台開
始大量報導中國的「一帶一路」,同時還開設了特別的「中國時間」,播放由中國製作的
紀錄片等節目。而巴蘭多夫電視台的特色節目之一,是每週與總統澤曼的訪談。在節目中
,澤曼也往往會對中國進行褒獎。
華信在捷克的動作,無疑與澤曼總統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前捷克國防部長德沃吉克(Ja-
roslav Tvrdik)在澤曼2103年成為總統後就開始擔任澤曼的中國事務顧問,但同時也受
聘於華信,管理在捷克的業務。而總統府禮賓處處長史克力奈(Miroslav Sklenar)也曾
在2015年辭去政府職務,轉而為華信工作,但在2016年底又重返總統府。
捷信集團也親自操刀幫助講好「中國故事」,其中包括通過公關公司,設立了一家名為
Sinoskop的智庫,目的是「平衡在捷克關於中國的討論」。這家智庫在成立之初,對於自
身的定位是關於中國的,一個理性中立的聲音。根據解析中國的研究員吉魯斯(Filip
Jirous)介紹,Sinoskop的創始人沃伊塔(Vit Vojta),也是總統澤曼的中文翻譯,以
中國專家的身份代表Sinoskop接受了多家媒體的採訪,在中國問題上發表觀點和意見,直
到2019年年底被捷克媒體《簡明新聞》曝光,Sinoskop是通過捷信集團出資雇傭公關公司
建立的,沃伊塔出現在主流捷克媒體上的頻率才大大降低。
蜜月期結束
而中國與捷克自2013年以來的蜜月期,也在2019年底開始逐漸轉涼。其實在2018年,布拉
格的權利掮客——華信董事長葉簡明被調查,以及隨後華信的全面倒台導致許多通過華信
進行佈局的中捷合作項目和來自中國的投資被迫中斷都已經給中捷關係蒙上了陰影。即使
後來中信集團(CITIC)接手了華信在捷克的資產,這場被國際媒體稱為「龐氏騙局」的
鬧劇也已經對中國在捷克塑造的形象造成了相當程度的破壞,而捷克政界對於來自中國巨
額投資的期望也隨之破滅,反之,來自捷克內部反中集團的聲音則越來越響。
今年年初,捷克參議院前議長庫貝拉(Jaroslav Kubera)訪問台灣的計劃引起了北京的
高度警惕,曾通過總統澤曼以及中國駐布拉格大使館進行警告和阻撓。而庫貝拉在出行前
突發心臟病猝死以及與之死亡有關的一系列猜測也讓中捷雙邊關係達到自2013年恢復高層
互訪以來最緊張的時刻。
幾乎是在同一時段,捷信在中國的業務也開始遭遇危機:從2019年底,捷信金融首次被地
方法院判定為高利貸開始,頻頻在「借款合同糾紛」中敗訴。根據捷信金融的財報,2019
年捷信淨利潤同比下降了18.34%。
而如今的新冠疫情重創中國線下消費金融行業,導致2020年第一季度捷信金融第一季度淨
利潤僅為0.9億元人民幣,同比暴跌近90%。
在過去的一週,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在中國重壓之下率領90多人的代表團高調訪問
台灣。維斯特奇爾在台灣立法院發表演講,並用普通話話說出了「我是台灣人」,彼時台
下掌聲雷動,賓主盡歡。
捷克的列儂牆
在後社會主義的捷克,對於台灣、香港以及西藏的支持,一直是其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
分。尤其是西藏流亡宗教領袖達賴喇嘛,在捷克擁有大量的民眾支持。與澤曼親中親俄的
立場完全不同,澤曼的前任、捷克首任民選總統和前蘇聯異議人士哈維爾是受到北京封殺
的達賴喇嘛的好友,並在1990年正式邀請達賴喇嘛訪問捷克,成為第一個正式接見達賴喇
嘛的國家領導人。
在今天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標誌性建築——代表自由平等的列儂牆上,星星點點的寫著支持
香港的標語:「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願榮光歸香港」。而在牆體最上方,用醒目的
黑色大字寫著:「愛大於恨,偽重於誠」。譯自哈維爾的名言:「Truth and love must
prevail over lies and hatred」。
查爾斯大學學者荷貝克(Martin Hribek)在他的書中這樣分析在捷克的「達賴喇嘛主義
」:雖然對西藏的支持似乎在更廣泛的捷克政治視野中是一個邊緣問題,但西藏通過與哈
維爾的種種關聯,已經成為後社會主義的捷克關於自身民族鬥爭在遙遠東方的一個投影;
而這種對於自由和獨立嚮往的同理心,通過這個投影體現在捷克民族認同中的一部分,有
助於賦予捷克人更強烈的民族認同。因此,他認為,這種與民族核心抱負以及世界普世價
值緊密相關的元素,是不會屈服於務實的利益的。也就是說,「達賴喇嘛主義」在與經濟
實用主義在捷克的博弈當中,終將勝出一籌。
───────────────────────────────────────
美國步步進逼 一中紅線危矣
https://is.gd/P9TWA5
【明報社評】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訪台,不僅嚴重衝擊了中捷兩國關係,更影響了中國與歐盟之
間的關係,在其訪台行程中,還特別出席了「美國在台協會」舉辦的論壇,這突顯了其訪
台背後的美國因素。在他訪台期間,美國助理國務卿史達偉公開承認,美台接觸正進行「
重大調整」,並將列根時代的對台「六項保證」,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台灣關係法》
並列,標誌着美國對台政策的重大調整,是朝向拋棄「一個中國」政策、外交上承認台灣
方向推進。近期,美國和國際上種種發展顯示,一中紅線已頻遭踐踏,而北京雖然口氣仍
硬,但實際應對辦法不多,有進退失據之勢。
作為一個只有千萬人口的中歐小國,捷克參議長訪台在中歐關係掀起波瀾,既有內因又有
外因。內因是捷克國內的政爭,維斯特奇爾所屬的公民民主黨,與曾經留學台灣的首都布
拉格市長赫日布所屬海盜黨,為在野右翼政黨,但控制了參議院多數議席,與左翼的總統
澤曼為敵。6年前,澤曼有意利用中方資助,實現捷克「歐洲交通樞紐」的夢想,惟後來
實施並不順利。去年中捷雙邊貿易總額為293億美元,捷克逆差高達243億美元。經濟反映
在政治上,右翼在選舉中大勝,促成布拉格市撕毀與北京市的姊妹協議,改與台北市締盟
。下月捷克又有參議院選舉,維斯特奇爾訪台,相信亦與選舉有關。
外因就是美國因素,維斯特奇爾訪台前夕,蓬佩奧曾到訪捷克,曾專程到參議院演講,公
開力挺維斯特奇爾訪台,點名稱讚。捷克副總理、社會民主黨主席哈馬切克就直指維斯特
奇爾訪台,成為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試驗品」;捷克眾議院副議長、有日本血統的岡村
富夫更指摘維斯特奇爾「超越權限」,是為美國利益服務。
捷議長訪台內外有因 成美國對台「試驗品」
在對台灣問題上,美國不僅拉幫結伙,自己更身先士卒。上周一(8月31日),助理國務
卿史達偉在公開演講中,承認美台接觸正進行「重大調整」,並罕見地特意強調「六項保
證」,將之與中美三個公報和《台灣關係法》並列。
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180國,均承認或尊重北京的立場,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1979年中美建交公報中,美國對於「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
立場,英文版為「acknowledge」,中文版為「承認」,雖然有人認為acknowledge應譯為
「認知」,但中美當時在中英文版本上都是簽了字的。1982年在中美發表的「八一七公報
」中,美方就對台售武問題亦作出明確的承諾,即逐步減少對台灣的武器出售,「經過一
段時間最終得到解決」。
所謂對台「六項保證」,是「八一七公報」發表前,由時任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
事處長李潔明向台灣總統蔣經國口頭作出的說明:一,美國未確定終止對台軍售日期;二
,美國未同意與北京事先磋商對台軍售;三,美國未同意在海峽兩岸間擔任調解人;第四
,美國未同意修改《台灣關係法》;第五,美國未同意在對台灣主權採取立場;第六,美
國永遠不逼台北與北京談判。以往,美國官員談到對台政策時,會偶爾提及「六項保證」
,但像史達偉般正式搬出38年前的外交電文,對「六項保證」加以強調,尚屬首次。
美一中僭建六項保證 溫水煮蛙京投鼠忌器
美國口中的「一中政策」,是僭建了《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的,甚至有凌駕三個
公報的趨勢,與北京的「一中」原則相去甚遠。如果說「六項保證」只是美國作出不會出
賣台灣的承諾,對兩岸對立、談判不持立場的話,則今天美國對台灣的所作所為,已是鼓
動分裂,遠超「六項保證」。
今年以來,美國挑戰一中底線的舉動不斷,繼月前衛生部長訪台後,美方近日又主動提出
設立新的「台美經濟與商業對話」平台,由國務院「第三把手」、次卿克拉奇親自率團赴
台,如果成事,將是國務院訪台的最高級官員。
台灣問題一直被視為中方核心利益,一中原則也被視為中方的紅線。但近期美國採取溫水
煮蛙的切香腸式手法,漸進式踐踏紅線,特別是慫恿教唆一些小國試探中方的底線,令北
京在回應時投鼠忌器,面臨困難。1981年,荷蘭批准為台灣建造兩艘潛艇,北京果斷將兩
國關係降至代辦級;1992年法國批准對台出售幻影戰機,北京立即關閉法國駐廣州總領事
館,並撤銷廣州地鐵、大亞灣核電站二期工程等大型中法合作項目。但今天,中方對第三
國在一中問題上的挑釁舉動,除表示堅決反對外,往往辦法不多,重則擔心中了美國離間
之計,輕則引得更多小國政客紛起效尤。長此下去,則一中紅線形同虛設。
美國對台灣的正式外交承認,已是一張未被捅破的窗戶紙,史達偉的發言是危險信號,若
美方有朝一日拋棄「一中政策」,北京須有最壞的準備。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作者: ctw01 (0000)   2020-09-06 23:14:00
第一篇錯字有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