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德國反中情緒成形 梅克爾明秋卸任後親中政策料劇變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8-03 23:58:41
標題: 德國反中情緒成形 梅克爾明秋卸任後親中政策料劇變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248605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
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的歐洲網站3日刊登的評論指出,全球民主國家正組成對抗中國
的陣線,美國和澳洲率先發難後,英國、印度和加拿大隨後跟上,唯獨德國宛如局外人。
然而,德國的反中情緒已成形,總理梅克爾明年秋天一卸任,親中政策將出現劇變。
文中指出,過去1年來,德國不同政治光譜的人士,對中國的看法逐漸強硬,明秋梅克爾
卸任、執政聯盟重組後,反中立場儼然無法避免。與梅克爾所屬的保守執政聯盟立場一致
的國會下議院聯邦議院(Bundestag)一名官員直言:「梅克爾走後,你很快就會看到轉
變,且可能會非常全面。」
德國產業界一名大老認同上述觀點,指儘管企業不斷遊說政府保持兩國和諧,但政壇和社
會輿論的反中情緒,已沒有人可以阻擋,「這股趨勢是單向的,一路往對中強硬前進。」
梅克爾強調對話、避免對立,並視德企利益為優先的對中策略,已出現眾多裂痕。雖然梅
克爾仍希望向外界展示,中國可以做為歐洲夥伴,而非僅是競爭者和制度對手,但「北京
顯然拒絕配合」。梅克爾的歐中投資、氣候政策、非洲發展等希望逐一落空,現在連習近
平與歐盟領袖9月中旬在萊比錫的峰會,也無限期延期。
不僅北京不願「配合演出」,就連內閣及聯邦議院的廣大聯盟,也拒絕聽從梅克爾,包括
同屬基民黨(CDU)的外交委員會主席洛特根(Norbert Rottgen)為首的議員,以及共同
執政的社會民主黨(SPD),還有綠黨議員。據悉,這個跨黨派的反中聯盟有把握今年再
給梅克爾一記重擊,阻撓其允許華為參與德國5G建設的計畫。
隨著英、法、義和大部分東歐和北歐國家準備剔除華為,一直強調歐洲必須在5G建設上立
場一致的梅克爾,也很難把德國帶往不同方向。此外,一旦川普在11月大選中敗北,由拜
登執掌美國政府,對梅克爾也更加不利,因為拜登已暗示,他準備在中國政策上與所有盟
邦合作,屆時德國將很難自作主張。
另一個值得留意的地方是,明秋的國會大選後,近年對中國態度最兇悍的綠黨,有很大機
會加入執政聯盟。綠黨向來主張人權外交,與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的德國汽車業也關係冷淡
。綠黨成為執政一員後,勢必會把德中經濟利益的順序更往後推。
───────────────────────────────────────
瑞士德國轉硬 組反中歐洲隊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390825
〔編譯茅毅、孫宇青/綜合報導〕
瑞士外交部長凱西斯(Ignazio Cassis)在瑞士《星期展望》(SonntagsBlick)週報二
日的專訪中指出,中國至今經濟自由化的程度,與其政治自由化的程度並不相稱,侵害人
權的案例愈來愈多,「我們正看到中國偏離(對外)開放之路」,呼籲若北京當局一意孤
行,西方國家必須更果斷地做出回應。
德國外交部主管歐洲事務的國務部長羅斯(Michael Roth),也在德國《明鏡週刊》(
Der Spiegel)同日刊出的評論中,敦促歐盟各國組成「歐洲隊」(Team Europe),「以
同一個聲音」對北京說話,以免遭中國分化。
凱西斯說,中國正背離開放道路,這代表瑞士也必須藉由加強國際法與多邊體系等方式,
更強健地捍衛本國利益及價值。他指出,瑞士和中國建交即將滿七十年,法治和人權狀況
「向來」是瑞中對話的一環,但瑞士現在才明白,情況比想像中還要動盪不安;中國侵犯
人權的事例愈來愈多,「我們希望保護這些權利」。就香港而言,若中國摒棄「一國兩制
」原則,也會對目前在香港投資的許多瑞士企業造成影響。
羅斯則警告,中國在香港強推「港區國安法」後,歐洲和中國「不會一切照舊」,呼籲歐
盟成員國在人權、安全及科技等棘手議題上與北京力爭。羅斯直指,中國是不是一個可靠
的國際夥伴,香港將是其可信度的真正考驗。他也質疑歐盟國家仰賴中國華為公司的技術
,認為應該優先考慮由歐洲企業提供第五代行動通訊(5G)設備。若個別國家為了據稱
與中國有利可圖的雙邊交易,而準備損害歐洲的人權政策,將會連累歐盟的信用,並削弱
所有成員國。
羅斯指出,中國是「威權的一黨制國家」,也是歐洲的「體制對手」,挑戰歐洲的價值基
礎,「這種國家的領導高層,從來不會錯過挑撥歐盟國家,並削弱它們的良機」。他宣示
,德國做為今年歐盟部長理事會輪值主席國的優先要務之一,就是使各成員國對外採取團
結一致的「歐洲隊政策」。
───────────────────────────────────────
歐盟制裁「軟弱無力」仍惹怒中國 德媒評論︰習近平容不下任何批評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8-03/444978
楊清緣 綜合報導
中國不顧香港民意強行實施「港版國安法」引起國際關注。更引發英美等國強烈反制,但
德國政府反應卻相對溫和,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始終避談是否對中國實施
制裁,而在一個月後,德國也和歐盟成員國推出制裁措施向中國表達不滿,歐洲傳媒評論
認為,相對於英、美,歐盟的制裁措施可以說是「蒼白無力」,儘管如此北京仍然怒不可
遏,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日前還喊話說,任何國家、任何人都不能阻擋中國。評論認為這顯
示「習近平的世界裏已經容不下任何批評」,又呼籲歐洲國家不要過度依賴中國,以免受
其牽制。
德媒《法蘭克福匯報》發表題為「中國的憤怒毫無道理」的評論,內容提到:「中國推行
『香港國安法』違反了中英協定,僅憑這一點就足以說明中國所謂香港事務純屬『內政』
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而對於違反國際協定的事情,歐盟也完全有權利作出作應。」
該評論接著指出,歐盟的措施即使顯得軟弱無力,也比不制裁好。在目前形勢下,作出一
些象徵姿態也非常重要,以便讓中國知道,歐洲人並不認同中國的做法。雖然就連中國政
府也不認為歐盟的反制措施會對中國造成沉重打擊,但對北京來說,制裁措施是否嚴厲本
身並不重要,無論措辭多麼溫和,習近平的世界裏已經容不下任何批評。
而在德國《商報》所刊出題為「歐盟不應讓中國牽着鼻子走」的評論中,則抨擊歐盟軟弱
無力,直言歐盟和德國政府內部在香港問題上未能共同採取強而有力的行動,只會令中國
政府從中得益。該評論強調,中國很清楚德國汽車工業已經對中國市場產生了極其危險的
依賴關係,中國也很擅長利用這種依賴性,但其實中國同樣依賴德國企業,因為德國企業
擁有中國企業所不具備的專業知識,而這些專業知識對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
《商報》進一步表示,歐盟和德國政府猶豫不決的做法,對德國企業毫無益處。德國不應
被汽車企業在中國獲得的成功所迷惑,畢竟還有很多企業無法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政府在
開放市場方面的進度也遠遠低於在那些在中國經營的德國企業所期望。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