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欠錢不還,更翻臉併吞債主國!30年前伊拉克揮兵入侵科威特,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8-02 18:46:16
標題: 欠錢不還,更翻臉併吞債主國!30年前伊拉克揮兵入侵科威特,成自取滅亡的開端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2907052
蔡娪嫣 2020-08-02 16:00
https://i.imgur.com/h4Je6wO.jpg
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聯軍攻入科威特。(AP)
1990年8月2日凌晨2時,伊拉克總統海珊下令10萬大軍對鄰國科威特發動進攻,短短3小時
,這個石油資源豐富的君主制小國首都淪陷,元首賈比爾三世逃往沙烏地阿拉伯。6天後
,科威特宣告滅亡,伊拉克正式將科威特併吞為第19個行省。
如此迅速的閃電作戰,就連緊盯中東動態的歐美國家都反應不過來。1991年1月17日,由
聯合國所授權組成的34國聯軍執行「沙漠風暴行動(Operation Desert Storm)」,才成
功讓伊拉克將軍隊撤出科威特,結束近7個月的軍事佔領。
但30年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陰霾仍然籠罩著中東地區,儘管科威特已恢復昔日富裕榮
景,但許多人認為當年戰爭種下該地區破壞的種子。伊拉克前將領塔菲克(Subhi Tawfiq
)接受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訪問指出:「那天早上聽到(入侵)消息時,痛苦和絕
望淹沒了我。對於兩個波斯灣國家來說,都是可怕的一天;對伊拉克而言,這絕對是走向
盡頭的開端,自此一切都變了。」
為什麼入侵?海珊無止盡的貪婪野心
位於伊拉克東南方的小國科威特,一個彈丸之地卻擁有1040億桶石油探明儲量,豐饒但毫
無招架之力,使它成為第一次波灣戰爭(1990年8月2日–1991年2月28日)的引爆點。
伊拉克與科威特在兩伊戰爭(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期間結為盟友,科威特義
氣相挺,出借140億美元(新台幣4350億元)急需資金給伊拉克,但是在兩伊戰爭結束後
,經濟衰微且背負巨額債務的伊拉克需要更多的財政援助,它的野心望向科威特龐大的石
油資源,並期望科威特可以減輕其債務負擔。
1990年8月2日,科威特拒絕免除伊拉克債務的幾周後,伊拉克時任總統海珊(Saddam Hu-
ssein)下令發動攻勢吞併科威特,僅花2天即擊潰科威特三軍,8月8日宣布科威特成為伊
拉克的第19個省。
華盛頓智庫「海灣國際論壇」主任塔弗(Dania al-Thafer)指出:「從科威特的角度來
看,伊拉克一直對科威特懷有擴張計畫,其入侵舉動也符合這計畫。許多科威特人還覺得
,伊拉克很想控制科威特豐足的石油儲備,入侵很大程度上是因其野心所致。」
事實上,科威特在1961年6月19日即脫離英國獨立建國,但伊拉克始終沒有承認科威特獨
立。海珊政府在國內的政治宣傳主張,科威特自古以來都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只是十九世
紀時遭大英帝國分割,而佔據科威特則是伊拉克建立大阿拉伯聯盟的第一步。
欠錢不還,反攻佔債主國 伊拉克遭國際聯軍擊潰
入侵舉動立刻遭到國際社會譴責,各國開始尋求在政治和經濟領域上懲罰伊拉克。1990年
8月6日,聯合國安理會(UNSC)要求伊拉克「立即無條件撤離在科威特的部隊」,安理會
還對巴格達實施貿易金融制裁和軍事禁運。
隔天,美國時任總統老布希(George H.W. Bush)為保護美國在中東利益,宣布執行「沙
漠之盾行動」(Operation Desert Shield):派遣1萬5000名美軍、32艘驅逐艦、100架
直升機與戰鬥機前往沙烏地阿拉伯,防範沙國遭伊拉克入侵。同時,老布希政府也透過外
交手腕,促成美國、英國、法國、南韓等35國組成對抗伊拉克的聯軍。
直到同年11月底,伊拉克仍藐視國際壓力。在美國運籌帷幄下,聯合國安理會於11月29日
通過第678號決議,向伊拉克軍隊發出「1991年1月15日之前無條件撤出科威特」的最後通
牒,否則將允許各國「動用一切手段」迫使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第678號決議也成為國
際聯軍攻入科威特的依據。
直到最後期限屆滿,海珊果然硬撐著不撤軍,忍耐已久的美國等35國聯軍於1991年1月17
日發起沙漠風暴行動,對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內軍事目標進行猛烈轟炸,連續42天內出動空
軍飛行逾10萬架次,投下8萬8500公噸的炸彈。2月24日,聯軍兵分三路發動地面進攻,僅
花100小時就擊潰伊拉克軍隊,迫使海珊宣布科威特獲得解放。聯軍2月27日停火,為期43
天的行動結束。
亡國之痛凝聚科威特民族團結
經過近7個月的佔領,伊拉克在遭受數萬官兵和平民傷亡,以及基礎設施被破壞殆盡之後
,終於接受聯合國所有決議。科威特作為主要戰場也損失慘重,全國社區幾近全毀,數百
名科威特人民遭殺害或慘受酷刑,伊拉克軍隊在撤出之前,將科威特賴以為生的大部分油
井引燃。
科威特復國後,科威特埃米爾(Emir of Kuwait,科威特國家元首)賈比爾三世(Jaber
Al-Ahmad Al-Sabah)返國重建故土。半島電視台引述專家說法指出,科威特至今都未恢
復戰前的富裕狀態,不過海灣小國還是找回部分和諧與繁榮,僅有一些科威特人民仍對當
年的亡國恨耿耿於懷,也對美國的暴力轟炸行動、戰爭期間棄國逃亡的人感到不滿。
波斯灣情勢專家、倫敦政經學院(LSE)中東研究所研究員弗里爾(Courtney Freer)解
釋說,科威特除了戰後重建有成以外,還保留了國際名譽與地位,尤其是在1992年恢復國
會選舉之後。他補充表示,經歷了亡國之痛也使科威特民族主義更加團結,也對埃米爾家
族更為效忠。
入侵科威特,是伊拉克自取滅亡的開端
對伊拉克而言,入侵科威特為該國開啟數十年破壞動盪的大門。波斯灣戰爭結束後,伊拉
克沒有如願獲得科威特的石油儲備,也沒有成為中東強權,反而成為國際社會認為的流氓
國家。2003年3月20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展開為期8年的伊拉克戰爭,推翻海珊長達
24年的獨裁政權。
但是美國不體面的入侵行動留下矛盾種子,其扶植的伊拉克親美政府主要由什葉派穆斯林
組成,但那是海珊執政期間長期遭到鎮壓的派別,也因此伊拉克陷入血腥的宗派衝突至今
。「海灣國際論壇」主任塔弗解釋:「戰爭使伊拉克在經濟、政治、軍事上更加脆弱。此
外鄰近的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CC)和伊朗發展出對立關係,使伊拉克在該地區處於政治
孤立狀態。」
儘管近年伊斯蘭國(IS)覆滅、原油產量創新高,伊拉克仍擺脫不了衝突暴力、貪汙腐敗
、經濟蕭條、公共服務破敗等問題。儘管伊拉克石油儲量居全球第四,但人民受到聯合國
嚴厲制裁和多年禁運之苦,2014年該國4000萬人口中,竟有22.5%每天收入不到1.9美元
(新台幣60元),1/6家戶三餐不繼,失業率也高達17%。
伊拉克退役陸軍上將塔菲克回憶說:「制裁和孤立使伊拉克屈服。戰爭結束後,我就算花
掉全部月薪(當時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也不能給自己買一包香煙。那次入侵摧毀了伊拉克
。情況只有變得越來越糟。」
波斯灣戰爭的唯一勝者:美國
「波斯灣戰爭為擴大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存在,並鞏固其作為超級大國的地位,提供了
地緣戰略機會。」── 波斯灣局勢專家塔弗
第一次波灣戰爭以聯軍全面勝利收場,聯軍一共派出逾95萬軍人,包括70萬美軍,伊拉克
則有65萬軍力,但雙方死亡人數懸殊,伊拉克至少有2萬5000人喪命,聯軍僅有292人陣亡
。波灣戰爭是美國自越戰慘敗之後,發動最大規模的戰爭,透過國際媒體不間斷直播報導
,這場戰爭不僅重振美軍在世界上的聲威,也讓老布希支持率大增。
半島電視台指出,波斯灣戰爭的主要長期影響是,為美國在該地區增強軍事實力鋪平了道
路。儘管當初是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海灣國家擔憂伊拉克擴張行動,才要求美方提供軍事
援助,但不可否認,華府當局參戰可以得到明確利益。
「海灣國際論壇」主任塔弗解析:「老布希擔心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海灣國家可能成為下
一個目標,這將導致石油生產中斷,從而對全球經濟造成連鎖衝擊。此外波斯灣戰爭為擴
大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存在,並鞏固其作為超級大國的地位,提供了地緣戰略機會。」
「在波斯灣地區拓展安全角色後,美國獲得了經濟利益。隨著美國開始與海灣國家進行更
多軍事合作,雙邊國防和軍事貿易也有所增加。」塔弗表示。倫敦政經學院(LSE)中東
研究所研究員弗里爾贊同其看法:「戰爭可以說合理化了,美國在阿拉伯半島擴大軍事足
跡的現象。美軍如今在科威特、卡達設有大型基地,在巴林也有海軍基地。」
這也為美國2003年入侵伊拉克奠定了基礎,毫不意外,在行動開始之前,成千上萬美軍在
科威特集結,科威特成為美軍占領伊拉克的橋頭堡。弗里爾還指出,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大
獲全勝之後,增強了美國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念頭,「因為美國(1991年)介入並沒有
導致伊拉克政權更迭,因此產生一種任務未完成的感覺,這是老布希政府第一任期內想要
達成,但沒有強行做到的。」
https://i.imgur.com/SvOAQ30.jpg
曾淪為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據點的伊拉克大城市摩蘇爾。(AP)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作者: Severine (賽非茵)   2020-08-02 19:20:00
所以我說那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藏在伊拉克哪裡?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8-02 19:42:00
他們也不一定敢公開吧...
作者: Iamidiots (我是白癡)   2020-08-02 20:41:00
誰還在乎伊拉克有沒有毀滅性武器呀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20-08-03 12:48:00
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干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屁事?
作者: Severine (賽非茵)   2020-08-03 13:39:00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全世界譴責反觀美國為了尋找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入侵伊拉克 最後??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0-08-03 17:23:00
海珊就是WMD,第一次撥灣戰爭老布希沒消滅的餘孽
作者: kpier2 (條漢子)   2020-08-04 19:33:00
說到餘孽、中南海裡也有個紅衛兵餘孽阿,你美國敢動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