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將成伊朗的救命稻草?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8-02 18:42:53
標題: 中國將成伊朗的救命稻草?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p.dw.com/p/3gGVG
作者:Kersten Knipp
在美伊關係惡化後,伊朗和中國逐漸靠攏,雙邊即將通過大規模合作協議。專家指出,伊
朗視中國為防止經濟崩潰的救星,但是伊朗政府的「東向」政策也引起一些民眾不滿,這
項合作協議同樣充滿爭議。
(德國之聲中文網)
中國和伊朗未來將更緊密合作。伊朗外長扎里夫(Mohammed Dschawad Sarif)七月初對
議會表示,兩國正就一項「為期25年的戰略協議」進行談判。該項協議顯然已進入簽署階
段,《紐約時報》取得了波斯文版本的協議並做出詳細報導。協議內容包括價值數十億的
經濟合作以及緊密的軍事合作項目。
對中國而言,伊朗不僅是中國產品的龐大銷售市場,也是重要的石油供應商。伊朗則希望
通過中國投資以及對華出口,降低美國制裁所導致的經濟壓力。
美國的因素
德國科學與政治基金會(SWP)的政治學家阿齊茲(Hamidreza Azizi)在接受德國之聲採
訪時表示,德黑蘭向北京靠攏是對川普政府廢除《伊核協議》的回應;另一個原因則是歐
洲沒有遵守與伊朗達成的經濟協議。阿齊茲指出,只有中國和俄羅斯還與伊朗維持經濟關
係,因此伊朗政府認為增進與中俄的關係是唯一能防止伊朗經濟崩潰的出路。與此同時,
伊朗政治家愈發感覺到,在川普的領導下,美國的影響力及國際聲譽正在下滑。「因此他
們認為,維護伊朗長期利益的最佳辦法是與『非西方』勢力建立長期夥伴關係的框架。」
阿齊茲如是說。
合作計劃遭遇阻力
不過圖賓根大學中東與比較政治研究員、布魯金斯學會中東政策研究中心非本土研究員法
圖拉內賈德(Ali Fathollah-Nejad)認為,伊朗在談判中處於弱勢地位,因為伊朗政府
正面臨龐大經濟壓力。與此同時,與中國合作的計劃遭遇許多阻力。因為此舉與伊朗1979
年革命以來建立的自我形象背道而馳。法圖拉內賈德指出,伊朗的理念是要擁有不受東方
或西方制約的獨立性。
此外,中國在伊朗的形象一直比較負面。法圖拉內賈德稱,自歐洲礙於美國的壓力與伊朗
分道揚鑣後,中國便積極在伊朗活動。「對中國的抵觸包括不滿破壞當地產業發展的中國
廉價產品,以及伊朗新冠病毒爆發後的中國的角色。」法圖拉內賈德如此說道。根據英國
廣播電台BBC的調查,數個國家隊伊朗實施航班禁飛令後,伊朗馬漢航空二月和三月間仍
繼續運營往返伊朗和中國的100多個航班。
對內打壓的好夥伴
伊朗和中國都是威權體制。兩國都曾經被人權組織指控嚴重侵犯人權。例如國際特赦組織
就用類似的文字形容中國及伊朗政權對待異議人士的方式。該組織批評兩國的司法系統在
審理許多案件時不公及專斷。
與中國的合作是否將更強化伊朗強硬派的壓制政策?法圖拉內賈德指出:「在打壓方面,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中國都是重要推手,也是伊朗獨裁者的靈感來源。」
法圖拉內賈德認為,德黑蘭「東向」政策的最大支持者正是權力機構中最專制及支持國家
資本主義的一群人,這一現象並非偶然。「他們將中國視為大救星,能成為該國政權數年
以至數十年的經濟救生索,在政治和外交上還能與伊朗並肩反抗『西方帝國主義』。」
針對伊朗可能的內政走向,政治學者阿齊茲表示:「鑑於伊朗社會中普遍存在以西方為導
向的政治文化,與非民主勢力的長期夥伴關係可能擴大伊朗國家與社會間的分歧。」
地緣政治後果有限
伊朗與俄羅斯在敘利亞有密切的合作,而中國一直在聯合國安理會為兩國的行為背書。這
是否意味著伊朗和中國的靠攏也將對整個地區產生外交影響,例如威權政權獲得其他國家
的認可?
阿齊茲認為事態不會朝此方向發展,因為伊朗不需要這樣的認可。對西方勢力而言,中東
的重要性在於其地緣政治地位以及天然資源。「雖然世界大國要求該地區促進民主和人權
,但他們對地區政治領導人如何治理自己的國家不真的感興趣——至少在雙方能繼續維持
有利關係時是如此。」
阿齊茲以其他海灣國家為例:這些國家依舊保持君主專制。其外國夥伴永遠不會在該地區
建立民主政體或提倡人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無論外國夥伴的政治取向為何,這些政府
都已經專制到了極點。」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