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孔子學院:防範與爭議中改頭換面的中國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0-07-12 17:42:24
標題:孔子學院:防範與爭議中改頭換面的中國文化機構
新聞來源: https://is.gd/sQTvKS
在國際間引發爭議,被不少外國大學關閉的孔子學院,近期有了一次重大的「改革」。
原本由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漢辦)統轄的孔子學院,現在改由「
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負責。
按照中國官方的說法,這一中文教育基金會是由多家高校和企業發起成立的「民間公益組
織」,將「全面負責運行全球孔子學院品牌」。
如此一來,原本隸屬中國教育部的「孔子學院」,被改變成為民間公益組織運營,在中國
民政部註冊,屬民間公益教育機構,從而淡化了其受到外界質疑的官方背景色彩。
與此同時,中國教育部設立了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該中心因此成為中國官方替代「漢
辦」負責國際中文教育的機構。
國際爭議
孔子學院脫離中國政府的架構,應該與最近幾年孔子學院在國際間所引發的諸多爭議不無
關係。
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在2019年關於中國的報告中說:「孔
子學院是中國政府的延伸,它以政治理由審查課程材料中的某些主題和觀點,並在招聘中
考慮政治忠誠。」
孔子學院被指向主辦大學施壓,要求它們對北京認為有爭議的話題保持沉默或審查談話內
容。例如,2014年在葡萄牙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國家漢辦主任許琳在會議宣傳冊被分發給
與會者之前,要求工作人員撕掉了有關蔣經國基金會的專頁。
2018年,美國薩凡納州立大學(Savannah State University)的一位主講人在該校孔子
學院聯席主任的要求下,刪除了她簡歷中有關台灣的內容。
但是中國一直表示,孔子學院是「加強中國與世界友誼的橋樑」,但是批評者認為,這是
一個由中國政府經營,旨在擴大中國軟實力,同時也被利用為中國宣傳工具的機構,有干
涉校園言論自由甚至監視學生的嫌疑。
中共黨報《環球時報》報導引述分析人士的話稱,這一改變旨在「打消西方對這一機構被
用作中國意識形態宣傳工具的誤解」。
不過,《環球時報》同時也提及某些觀察人士的看法認為,孔子學院的這一「改革」 可
能對那些反華情緒高漲的國家作用有限。
此前,中文網絡上曾流傳一張「教育部關於孔子學院總部更名為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
中心的通知」截圖。 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中都沒有提及教育部的這一通知,分析認為,
這應該也是淡化孔子學院官方背景努力的一部分。
https://is.gd/pgtKVo
孔子學院的擴張
中國軟實力
中國首個孔子學院於2004年在韓國開放。根據官方數據,中國目前在全球162個國家和地
區共有540所孔子學院,以及在中小學運作的1154個孔子課堂。
孔子學院向公眾開放,在推廣中文的同時開設文化課程,從書法、烹飪到太極拳。他們贊
助教育交流,並舉辦公共活動和講座。
中國此次推出管理孔子學院的基金會,也是效仿很多外國機構的做法,如俄羅斯世界基金
會、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希臘文化基金會、法國文化協會(法語聯盟)、英國文化協會
、以及推廣西班牙語言和文化的塞萬提斯學院和德國歌德學院,等等。
孔子學院在海外影響力之大,已經引起了美國政界的高度重視。在美國與中國不斷升級的
對抗中,孔子學院也成為美國與中國在貿易、外交、科技、媒體等領域之外的文化抗衡新
戰線。
美國參議院6月10日一致通過了《對各國資助美國大學校園機構的關切法案》。此法案被
簡稱為「孔子法案」。
該法案由參議院約翰‧肯尼迪(John Kennedy)在2019年8月提出,目前提交到美國眾議
院審議。
該法案要求美國接受聯邦資助的高等教育機構,與孔子學院簽署合同或者協議時,必須確
保合同和協議中清楚規定對學術自由的保護、禁止在校園內使用外國法,同時對教學計畫
、教學活動、研究撥款和聘請決定有完全的管理權。
另外一個《孔子學院透明法案》(Transparency For Confucius Institutes) 在今年3
月提出後,目前也在美國參議院的審議當中。這一法案要求,任何美國高等學府與孔子學
院合作,則孔子學院教學內容必須與該高等學府本身的中文教育、中國歷史課程、中國文
化課程等分開進行;另外對孔子學院的員工和教授要展開背景調查,等等。
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趙靈山向中國官方媒體表示:各海外孔院獲得的資源只會
增加不會減少。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