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國大選】吳作棟宣布退出政壇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6-25 18:32:07
標題: 【新國大選】吳作棟宣布退出政壇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international/2020/06/25/348232
(新加坡25日訊)
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宣佈退出政壇,不參加本屆大選,新國總理兼人人民行動黨秘
書長李顯龍,已接受他的決定。
據報導,吳作棟在寫給李顯龍的信中指出,他即將年滿八旬,精力將大不如前,因此應該
趁健康良好的時候引退,讓接班人陳詩龍能順利接棒。
吳作東是新加坡第二任總理,他35歲從政,1976年獲人民行動黨推薦參選馬林百列選區國
會議員並當選,1977年入選內閣,出任財政部資深部長。其後,他在1979年成為新加坡人
民行動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先後出任過新國貿工部長、衛生部長和國防部長,並於
1985年任第一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1990年新國建國總理李光耀卸任後,全體閣員投票決定由吳作棟接任總理,但李光耀依然
擔任內閣資政。1992年12月,吳作棟接任人民行動黨秘書長,帶領該黨贏得1997年、2001
年兩次大選勝利。
2003年末,吳作棟宣佈最快將在2004年中辭去總理一職。2004年8月12日,吳作棟正式請
辭,由副總理李顯龍接任總理大位,而他本人則轉任國務資政,並與內閣資政李光耀共同
履行輔助政府決策的義務。2011年新加坡大選結束後一星期,他與李光耀同時宣佈辭去資
政職務。
───────────────────────────────────────
李顯揚加入反對黨 觀察家:對李顯龍領導失望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006250165.aspx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新加坡25日專電)
新加坡大選逼近,總理李顯龍胞弟李顯揚加入在野的新加坡前進黨,受外界關注,有觀察
家分析,李顯揚加入在野陣營不足為奇,代表對執政黨與李顯龍領導感到寒心和失望。
新加坡國會23日解散,30日是大選提名日,7月10日投票。各政黨積極布局,李顯揚加入
反對黨新加坡前進黨,還與新加坡前進黨成員在中峇魯巴剎(Tiong Bahru Market)共進
早餐。
自新加坡1965年獨立以來,人民行動黨一直都是執政黨。李顯揚2019年曾表示,人民行動
黨已「失去方向」,也表達支持由前人民行動黨國會議員陳清木籌組的新加坡前進黨。
長期觀察當地政治發展的社會運動人士范國瀚(Jolovan Wham)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62
歲的李顯揚加入反對黨有個人因素,目前雖未提到是否參選,但與新加坡前進黨現身選區
,對選民來說具有象徵意義。
他說,大選將近,反對黨積極推出參選人,但從新加坡政治運作與執政黨掌握媒體、工會
與基層組織等行政優勢來看,反對黨想要全面勝選的機會很低。
范國瀚說,這次大選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不僅經濟下滑,裁員與
失業率相對攀升,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對於移工等疫情危機處理能力不佳,始終被冠上較負
面的形象。
他認為,即使選民感覺執政黨防疫成效不佳,也同意反對黨進入國會監督有利國家發展,
但仍擔心反對黨沒有經驗,問政表現不佳,最終票仍會投給執政黨。
范國瀚分析,面對危機下大選,選民投票行為多半保守,多數人會擔心前途未卜,因此不
願冒險,基於安全感等心理因素而票投執政黨的可能性仍是存在的。他認為,執政黨如果
沒意外應會勝選,繼續執政,整體得票率可能會受疫情危機處理不彰影響,可能不會超過
2015年大選得票率69.86%。
另外,對於大選劃分14個單選區、17個集選區,朝野共競逐93席,范國瀚說,反對黨要相
互整合協商,避免同一選區發生多組參選人與執政黨競爭局面,才能結合反對黨力量與執
政黨參選人對決,力拚勝選。
2019冠狀病毒疾病全球大流行,新加坡選舉局最近制定的提名與投票規則,投票站從880
個增加到1100個,不僅分散人潮,也分散投票時段,讓選民在指定的2小時內投票。
7月10日國會大選,符合資格的選民265萬3942人。這場大選受疫情影響,禁止各政黨於大
選期間舉辦實體的群眾造勢大會,將以電視廣播與網路直播取代競選活動,但候選人可走
訪選民,爭取支持。
(編輯:郭中翰)
───────────────────────────────────────
新加坡疫情下「超前改選」 意在卡在野黨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4657308
2020-06-24 14:59 世界日報 / 編譯張佑生/綜合23日電
儘管在野黨一再反對,新加坡政府依然在23日宣布解散國會,7月10日大選投票。澳洲梅
鐸大學新加坡研究權威李廷文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在總理李顯龍全國電視談話之前,已
有五位部長,包括國家發展部的黃循財、國安部的張志賢、貿工部的陳振聲、社會政策統
籌的尚達曼,以及被視為李顯龍接班人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杰,輪番發表電視演說,
做精神建設。換言之,新加坡的防疫封城措施在6月初結束後,改選國會的聲浪就愈來愈
高。
這屆政府五年任期明年才屆滿,國會大選明年4月之前舉行即可,為何趕在這個時候辦?
李廷文表示,有跡象顯示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其實早在今年3、4月間就想提前改選,沒這麼
做的原因是移工宿舍疫情大爆發,內閣焦頭爛額,只能等疫情略緩後再辦,在野黨也因此
多了些準備時間。
李廷文指出,這個時候辦大選,當然是人民行動黨想要充分利用疫情看似已獲得控制的印
象,讓得票率極大化。事實上,現在投票絕對無法保證安全,但這是人民行動黨可以好好
利用的機會之窗。
新加坡的競選時間向來不長,大概都是落在九至十天,這次是九天,感覺會更短,因為防
疫規定不允許公眾集會,所有候選人只能透過網路發表政見,或者預先安排好的時段在全
國電視曝光。這對反對黨尤其不利,因為人民行動黨的新人都被安排在「集選區」,可以
母雞帶小雞,由現任者領銜拉拔。
新加坡的集選區選舉制度是選民僅能選擇整組候選人,即得票最多的該組候選人全數當選
,在先天上就對執政黨比較有利。
李廷文表示,在野黨麻煩的地方在於要讓新人曝光非常困難,無法街頭造勢,只能靠網路
媒體和挨家挨戶拜票。他會建議在野黨應該集中火力在現任議員或知名度本來就夠高的候
選人身上,喚醒選民的意識。
至於李顯龍先前表明將在2022年70歲之際交棒,李廷文認為,李顯龍這次仍會參選,但是
五年總理任期不會做滿,也許在任期過半前就會交棒給副總理王瑞杰,自己仍擔任國會議
員,也可能轉任國務資政,跟當年吳作棟交棒給李顯龍的情況類似。
───────────────────────────────────────
新加坡大選震撼彈 工人黨老將劉程強不參選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006250219.aspx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新加坡25日專電)
新加坡大選逼近,這次大選不僅對執政黨領導人有世代交替意涵,反對黨也積極備戰,國
會中唯一反對黨工人黨今天表示,曾率工人黨開疆闢土的老將劉程強將不參與大選。
新加坡國會23日解散,30日是大選提名日,7月10日投票。朝野政黨連日來介紹並推出新
面孔參與大選。
工人黨是國會最大反對黨,也是唯一擁有議席的反對黨。黨魁畢丹星(Pritam Singh)今
天宣布,劉程強、方榮發與陳碩茂等3位議員不參與大選,主要關鍵是工人黨的世代更替
,確保持續與時俱進。他們並非退休或退出政壇。
新加坡人對劉程強、方榮發與陳碩茂不陌生,3人在2015年大選中為在野陣營成功堅守阿
裕尼集選區與後港單選區,國會中擁有6席的工人黨成為在野陣營在國會中唯一發聲管道
,前工人黨黨魁劉程強更是靈魂人物之一。
曾代表工人黨參選的陳家喜今天以劉程強(Low Thia Khiang)為例,說明他率工人黨團
隊於2011年大選在阿裕尼集選區拿下勝利,擊敗當時外交部長楊榮文的團隊,首度成功插
旗集選區。這不僅是劉程強參選以來對在野陣營最大貢獻,也促進新加坡民主政治發展有
多元的制衡力量。
他說,曾任黨魁的劉程強決定不再參選,也是因為相信下一代領導團隊有能力捍衛阿裕尼
集選區與後港單選區的灘頭堡,再持續擴大政治版圖。
陳家喜認為,這不僅代表工人黨的傳承,讓年輕參選世代有服務選民機會,也說明工人黨
不是一人政黨,進退之間都依照政黨組織與紀律,而非以個人政治利益為主要考量,「拿
得起放得下,知所進退」是主要政治人物的特質。
劉程強2018年卸下黨魁,迄今仍是工人黨靈魂人物之一。他今年4月30日在家中跌倒受傷
,不少網友透過臉書(Facebook)表達關懷,住院休養期間由其他議員代行職務,當時就
傳出是否影響阿裕尼集選區團隊部署的聲音。
63歲的劉程強是國會老將,他1988年首次代表工人黨參選,征戰中峇魯集選區議員敗北,
1991年到2011年擔任後港單選區議員,2011年到2020年擔任阿裕尼集選區議員。
劉程強在競選群眾造勢場合的激情演說,往往獲得如雷掌聲,尤其他以流利的潮州話與選
民互動,讓人印象深刻。
主要反對黨工人黨今天決定征戰阿裕尼集選區、馬林百列集選區、東海岸集選區與盛港集
選區,以及後港和榜鵝西的2個單選區,總共競逐21個席位。
這場大選也攸關執政黨人民行動黨「世代交替」,第3代領導人總理李顯龍將會交棒給第4
代領導人,由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杰接下重擔。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宣布退出政壇不參
與大選。
(編輯:郭中翰)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