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歐盟與中國:既是對手也是夥伴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6-25 17:33:05
標題: 歐盟與中國:既是對手也是夥伴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p.dw.com/p/3eGVF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歐美關係不斷降溫,而與此同時,歐盟同中國的關係則顯得愈加
重要。然而,北京政權畢竟是一個制度性競爭對手,如何同北京專制政權打交道,對歐盟
來說,一直是一個極為棘手的問題。那麼,在對華關係問題上,德國又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呢?
(德國之聲中文網)
中國有句老話說:寧可讓人嫉妒,不要讓人同情。無論是柏林,還是布魯塞爾都很清楚,
要想讓亞洲強國對歐洲少一點同情,多一點敬重,有一點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歐盟27個
國家不要各自為政,而是要團結一致,發出共同的聲音來。
基民盟總理候選人呂特根(Norbert Rottgen)在接受德國電視一台採訪時曾表示:「我
們歐盟內部總是不大能統一意見,這是我們的一個軟肋。」柏林自由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
桑德施耐德(Eberhard Sandschneider)也批評說,北京對歐盟採取的是「分化瓦解,各
個擊破」的策略,而且是屢試不爽,頻頻奏效。「每個國家都為了得到自己的一點好處而
對北京點頭哈腰,義大利是這樣,匈牙利是這樣,德國有時候也會這樣。」
中國人已經來了!
希臘港口比雷埃弗斯已經被中國人掌控。德國汽車工業原本就高度依賴亞洲市場,而新冠
疫情更使依賴度急劇攀升。匈牙利則在中國人的幫助下,修建連接布達佩斯和貝爾格萊德
的鐵路。
桑德施耐德強調說:「如果有人說,中國人要來了,這種說法也許有問題,因為中國已經
到了。」桑德施耐德認為,中國步步為營進軍歐洲,而川普領導下的美國則同歐洲漸行漸
遠,鑑於這一事實,歐盟必須要改變思維方式。
不同的價值觀
有鑑於此,歐洲應該如何同中國打交道呢?又如何發出鏗鏘有力的共同聲音呢?比如,敦
促中國尊重人權,譴責中國政府對香港民主運動的打壓等等。基民盟負責外交事務的政治
家呂特根表示:「我不主張以強硬立場應對中國,而是要對中國表明態度。我們應當開誠
布公地向中國闡明我們相互間的區別所在,即不同的價值觀體系。我們政治制度的基礎是
民主和法治。」
但是,即便如此,歐盟也還是仍然不能對中國發出共同的聲音。前不久,瑞典要求制裁中
國,而其他大多數成員國都並不看好制裁行動。
那麼,即便對中國發出措辭強硬的呼籲,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中國問題專家桑德施耐德
認為:「這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當香港民眾鼓出勇氣走上街頭的時候,我們會在這兒高
談闊論,但香港卻可能會有人付出生命代價。我們除了高談闊論,還能做什麼呢?難道要
出動聯邦國防軍嗎?簡直是開玩笑。」
中國作為「戰略夥伴」
但是,歐盟和德國都很清楚,在中美就世界霸主地位展開的爭奪中,歐盟和德國都會避免
替中國月台。但另一方面,在歐盟和德國看來,同中國這個「戰略夥伴」的合作空間仍相
當廣闊。
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我主張同中國開展開誠布公的對話,和中國就簽署投資協定、推
進環保以及在非洲開展歐中合作等重要議題展開合作。」
中國的復雜性也注定了歐盟對華政策的難度:中國既是重要的銷售市場,但同時又是一個
自信滿滿的競爭對手。中國一方面打壓言論自由和踐踏人權,但同時又是全球氣候保護努
力中不可或缺的夥伴。簡言之,中國是一個對抗性的夥伴。因此,無論是對布魯塞爾、柏
林,還是布達佩斯,中國都是一個棘手的夥伴。而只有歐盟各國採取共同立場,和中國打
交道才能得心應手。
───────────────────────────────────────
歐洲議會叫不醒裝睡的歐盟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90111
吳奕軍 2020年06月25日 07:00:00
歐洲議會於6月19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案,強烈譴責北京強推「港版國安法」違背《
中英聯合聲明》以及《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破壞香港法治與自由,以
及一國兩制原則,倘若中共實施港版國安法,將會要求歐盟當局向海牙國際法庭控告中國
政府,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並且呼籲聯合國派遣特使專責處理香港問題。
海牙國際法庭是聯合國最高司法機構。根據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非政府組織(NGO)「香
港觀察」(Hong Kong Watch)指出,歐洲議會通過此「歐盟捍衛香港高度自治必要性」
決議案,有565票贊成、34票反對、62票棄權。歐洲議會於6月15日提出本案,主要呼籲歐
盟領袖應該對中共當局更加強硬。
歐洲議會支持香港高度自治
「香港觀察」主席羅傑斯(Benedict Rogers)敦促歐盟委員會應該對此決議案重要結果
採取支持措施,以確保國際社會支持香港,不致冷眼旁觀。
此決議案強調,中共當局應該停止勒索歐洲企業表態支持港版國安法,敦促歐盟支持組織
國際團隊參與監督香港局勢,要求歐盟為香港人民提供國際庇護等救援機制,並且要求歐
盟與國際夥伴合作制裁侵犯香港人權的中港官員,包括依據《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
》(Magnitsky Act)原則,凍結涉案官員海外資產;此外,歐盟未來與中國簽署投資協
議必須附加人權條款。
歐洲議會的決議案對歐盟執委會和27個成員國並沒有法律約束力,但其懸殊表決結果所傳
達的政治訊息,可向歐盟當局施壓以及提供磋商籌碼,例如在即將舉行的歐中領袖視訊峰
會,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
rles Michel)應藉此向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達歐洲議會捍衛香港權益的強烈訴求。
近年歐盟當局對中共態度親疏搖擺不定,主因來自中國龐大市場利益誘惑,以及多年來中
共對歐盟各國進行不同程度的「功課」,讓歐盟即使清楚中共政權迥異於西方先進國家的
意識形態與民主法治體系,在應對中國問題上尚難成為美國的堅實盟友。半年來即便歐洲
各國淪為武漢肺炎重災區,歐盟對中共的咎責竟仍難以一致,顯得疲弱無力。
歐洲議會敦促歐盟高峰會(European Council)以及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相當
於歐盟外交與安全部長)波瑞爾(Josep Borrell),應在歐中領袖視訊峰會上將港版國
安法列為首要議題,並且應該討論新疆維吾爾人權議題。波瑞爾對此表示,歐盟與中國的
關係基於互相尊重和信任,中共突然制定港版國安法,令人懷疑中國信守國際承諾的意願
,將持續對中共表達歐盟的質疑立場。
歐盟當局不想制裁中國
然而波瑞爾卻也重申,目前適逢美中衝突過程,歐盟有歐盟自己的方法,不會站在美國一
邊,並且認為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並非解決中國問題的辦法。
香港《南華早報》日前也引述,歐盟外交高層官員表示「我們與中國的關係太重要了」,
歐盟無意跟隨美國對中國進行貿易制裁。由此也許可見,歐盟持續覬覦美國等各國加速撤
離中國所留下的市場大餅,寧可忽視中國山雨欲來的經濟風暴甚至系統性金融風險。
尤其歐盟龍頭老大德國,十多年來在總理梅克爾的領導下,幾乎奉中共為散財天使,將大
量德國製造業「國本」導向中國市場大賺人民幣,對中共在歐洲處心積慮地滲透分化置若
罔聞。如今更有甚者,竟無視武漢肺炎肆虐,仍然冀望中共在原訂今年9月舉辦的德國萊
比錫歐中峰會,能夠獨厚歐盟,擴大開放市場,送來一紙漂亮的投資協議。
德國將於7月輪值歐盟主席國,德國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5月29日表示「香港高度
自治不能受到削弱,我們期待香港人民自由和權利受到香港基本法和一國兩制原則保障。
」似乎對香港迫在眉睫的危殆處境傳達些許同情。
然而馬斯更特別強調「不要激怒中共」的「重要性」,表示「維護歐洲與中國的對話十分
重要,強硬措施會導致對話受阻,長期而言是不明智的。」「歐盟會在與中國對話過程中
非常團結地凸顯議題和原則,然後看看能帶來什麼結果?」
德國梅克爾政府偏重經濟利益的態度與措施,多年來已令歐盟嚴重扭曲對中國實況之判斷
。如今,德國輿論、德國國會乃至歐洲議會已經一再挑明質疑,除了金錢利益,德國政府
與歐盟當局對於中共究竟還「想要看什麼結果?」更何況中國經濟急速萎縮以及武漢肺炎
肆虐之下,猶如以往鉅額規模的金錢利益,恐怕已如沙丘城堡,隨時可能坍塌。
歐洲近年逐漸有許多媒體、智庫、學者專家、政治人士對中共政權的無聲入侵提出警告,
雖然引起社會關注,然而許多既得利益盤根錯節的執政當局不是視而不見,就是在糾葛當
中身不由己,難以形成防禦陣線。如今中共急推港版國安法衝擊歐洲現實利益,無異敲響
警鐘,驚醒歐洲議會,也讓歐盟多國國會以及主流媒體強化戒備,歐盟趁此危機「亡羊補
牢」是否來得及?仍待運氣、勇氣、洞見,以及時間的重重考驗。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