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印軍增兵 防長:實控線長官可自由採取行動捍衛國家利益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6-23 07:30:20
標題: 印軍增兵 防長:實控線長官可自由採取行動捍衛國家利益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is.gd/LmLQjW
作者:弗林
印度國防部長拉格納特・辛格(Rajnath Singh)在出訪俄羅斯前,於周日與印軍高層進
行了一個小時的會談。他在會談中強調,印度不尋求與中國升級衝突,但將堅定地回應中
方威脅性的行動。他重申,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的印軍長官擁有採取必要措施,捍衛印度
國家利益的完全權利。
《印度斯坦時報》6月22日報道稱,辛格周日在其官邸與國防參謀長拉瓦特(Bipin Rawat
)和三名陸軍參謀長舉行了印軍高層會議。他並聽取了對印軍的戰備情況和印方準備好回
應任何來自中國軍方挑釁的介紹。辛格按計畫會於周一出發對俄羅斯展開為期三天的訪問
,除了會參加將於周三舉行的勝利日遊行外,印度國防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還
介紹稱,印方正在考慮敦促俄羅斯加快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交付。據認為,由於冠狀病
毒的持續流行,莫斯科計畫將交貨推遲至2021年12月。
報導稱,訪俄期間辛格還會與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Sergei Shoigu )會面。
二人預計將會就中印邊境近日發生的衝突進行討論。辛格另在此次印軍高層會議中向與會
將領表示,印度不會尋求與中國就邊境衝突升級,但將堅定地回應(中方的)威脅性行動
。他並重申,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的印軍長官擁有採取必要措施,捍衛印度國家利益的完
全權利。印度總理莫迪19日在參加「中印邊界問題全國黨派大會」時率先作出了這一表態

報導指,莫迪政府對印軍一線長官的這一授權也很大改變了通常的交戰程序。印軍在實際
控制線的長官們將不會受到禁止使用火器的禁令約束,並擁有在回應特殊情況時採用「手
上一切資源」的權利。該報還在當天介紹指,印軍已向長達3488公里的中印實際控制線最
新調派了善於在高海拔作戰的山地部隊,與解放軍對峙。印方增援的地區包括拉達克、北
阿坎德邦、錫金和阿魯納恰爾邦。
《印度時報》援引軍事消息人士的信息在20日報道稱,印度向東拉達克派遣攻擊直升機和
戰鬥機。包括裝備地獄火導彈的阿帕奇攻擊型直升機,可以吊運M777型重炮的CH-47支奴
乾重型直升機,蘇-30戰機,升級的米-29戰機,美洲豹攻擊機,C-17銀河運輸機,C-130
運輸機,還有安32型運輸機和傘兵部隊等。印度媒體亦報道指,解放軍近日也採取了相應
的軍隊調動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周二將於俄羅斯召開由俄方做東的俄中印三國外長會議,屆時中印雙方希
望能藉此機會為邊境地區的緊張態勢降溫。印度媒體報導指,過去數周內俄方加強了與印
度的外交溝通和聯繫。克林姆林宮發言人稱,「印度和中國都是俄羅斯的緊密夥伴和盟友
」,並「都擁有非常緊密和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礎上的互利關係」。
───────────────────────────────────────
龍象之爭,高原喋血,美國扮演中、印之間關鍵第三者
https://www.storm.mg/article/2788871
閻紀宇 2020-06-23 06:10
https://i.imgur.com/sGoSR5k.jpg
2020年6月18日,印度艾哈邁達巴德舉行反中示威,抗議者當場燒毀習近平照片與人像。
(美聯社)
當一個人口14億的大國與另一個人口13億的大國爆發軍事衝突,會是什麼光景?6月15日
,中國與印度在兩國交界地區做了一場「試驗」,結果出了人命,雙方數十名官兵陣亡,
是1975年以來首見,全世界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中印兩國除了擁有超過全球3分之1的
人口,還擁有能讓大量人口灰飛煙滅的核武。
中印邊界可能是全世界最複雜、爭議最多的陸地國界,領土糾紛區域超過12萬平方公里,
涉及西段、中段和東段三個部分,堪與南海的「九段線」爭議相比擬。70年來兩國打打談
談,勉強畫出一條「實際控制線」(Line of Actual Control,LAC),但是兩國就連對
這條線都無法達成共識:照印方的畫法是4056公里,中方卻只承認約2000公里。
https://i.imgur.com/txv4UBY.png
印度與中國之間的領土爭端(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此次鬧出人命的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位於西段,鄰近印度管轄的喀什米爾(Ka-
shmir)拉達克(Ladakh)與中國控制的阿克賽欽(Aksai Chin),兩國1962年就在此地
打過一仗。之後的數十年,中印兩國有一個不成文的默契:邊界部隊巡邏時槍械備而不用
,要動手只能拳腳或石塊、棍棒相向;這彷彿是提前應驗了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對「第四次世界大戰」的預言。
加勒萬河谷海拔超過4000公尺、地型險惡、天候酷寒,因此衝突型態非常特殊,除了不動
槍動砲以降低傷亡與戰爭風險,同樣重要的是,由於當地與世隔絕,部隊之外了無人煙,
所以衝突期間,不會有戰地記者也不會有公民記者,兩國政府可以完全掌控資訊流動,官
方說法幾乎是唯二說法。
唯二說法當然是南轅北轍,兩國相互指責部隊越界、挑起事端之餘,也各自重申領土主權
,譴責對方擴建道路與機場等基礎設施、增設軍事據點,企圖以蠶食方式造成既定事實、
從而改變現狀。但是對其他國家而言,中印兩國的是非曲直無關宏旨,衝突緩解(de-es-
calation)機制行之有年,爆發更激烈戰事、甚至全面開戰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真正值
得關注的是反而是另一個國家──美國扮演的角色。
近年美國大力提倡「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區域」(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戰略,印度的參與本來就是關鍵。中美貿易戰升高之後,華府鷹派打鐵趁熱,新冷戰(
New Cold War)與新圍堵(New Containment)之論甚囂塵上,與中國關係既有近憂更有
遠慮的印度,角色也益發重要。印度已經與美國、日本、澳洲組成「四方安全對話」(
Quad)。川普總統今年5月底提議擴充「七國集團」(G7)的陣容,增加4個國家,其中也
包括印度。
今年中國社會、經濟遭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但北京當局對外強硬姿態不改,在南海與馬來
西亞、越南、印尼等國頻生磨擦,再度釋出設置「南海防空識別區」(ADIZ)的風聲;在
東海派船艦密集巡弋釣魚台海域;對台灣祭出軍機軍艦繞台的騷擾與威脅;對香港祭出「
港版國安法」以捍衛「中國模式」。
至於印度,早在中印邊境衝突爆發之前,印度就感受到中國積極在其鄰國──巴基斯坦、
尼泊爾、不丹、孟加拉、斯里蘭卡──擴張影響力。從一帶一路計劃(BRI)到《區域全
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新德里當局都拒絕參與,戒慎恐懼可見一斑。
此外,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可說是數十年來新德里最親美的領導人,其民族
主義、民粹主義傾向與川普氣味相投,甚至被形容為「印度川普」。川普在疫情爆發前最
後一次出訪,就是對印度進行國是訪問,雙方並簽下35億美元(新台幣1050億元)軍售大
單。
中國的強硬、壓迫與挑釁,對美國而言正是重建與強化印太盟邦體系的契機,除了軍事與
安全議題,「後新冠肺炎時期」全球產業供應鏈重組也是重要考量。然而川普是一個短線
操作、個人政治利益掛帥的領導者,向來欠缺戰略思維,對中國也不例外;更何況今年適
逢美國總統大選,目前川普選情並不樂觀。
是故,莫迪儘管深知印度與中國在國力上的不對稱,但顯然還不急著像布魯京斯研究院(
Brookings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瑪丹(Tanvi Madan)所說的「把印度所有的雞蛋放在
美國的籃子裡」,更何況中印還有每年近千億美元的雙邊貿易。2017年夏天,中印在鄰近
不丹的洞朗(Doklam)地區對峙73天,翌年4月,莫迪造訪武漢,與習近平相見歡。
───────────────────────────────────────
中印邊境衝突:印度反華情緒高漲中國官方為何冷處理
https://is.gd/NyoTlk
作者:Samuel Yang
正值中印正式建交70週年之際,兩國間發生了過去幾十年以來最血腥的一次暴力交鋒,印
度方面稱導致至少20人死亡。
隨後兩國領導人均在不同程度上試圖為本次沖突降溫,並且同意盡快召開軍長級會晤協商
。但民間情緒似乎高漲。
在印度,多個城市和地區發生了一定規模的反華示威遊行。
「完全是野蠻行為」
上週發生流血衝突的拉達克位於中印西段邊境,介於印度管轄的克什米爾部分地帶和中國
實際控制的阿克賽欽地帶之間。
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停火後,邊境衝突時有發生,但不少學者表示本次發生的傷亡規模實
屬罕見。
前印度陸軍上校阿賈伊·舒克拉(Ajai Shukla)在早先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採
訪中提到「中國人在當地表現出侵略性」。
「週一晚上(6月15日),20名印度士兵被殺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但另一個方面是他們
是如何被殺死的。他們被扔出懸崖,被棍棒打死,」他告訴ABC 。
這位前上校批評印度莫迪政府對沖突的處理方式,稱其試圖使用綏靖政策但失敗了。他說
,印度政府現在可能意識到了形勢的嚴峻。
據印度媒體報導,莫迪試圖為本次流血衝突降溫。他上週五公開表示中國士兵並未進入印
度邊境,也未佔據印度哨所。
上週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連發八條推文說明中方在此衝突中的立場和具體細節。
他表示,多年來,中國邊防部隊一直在此正常巡邏執勤。
「6月15日晚,印方一線邊防部隊公然打破雙方軍長級會晤達成的共識,在加勒萬河谷現
地局勢已經趨緩情況下,再次跨越實控線蓄意挑釁,甚至暴力攻擊中方前往現地交涉的官
兵,進而引發激烈肢體衝突,造成人員傷亡,」他寫道。
在上週五的中國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趙立堅還表示,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同印度外
長蘇杰生於6月17日通過電話後,雙方同意公正處理加勒萬河谷衝突引發的嚴重事態,共
同遵守雙方軍長級會晤達成的共識,盡快使現地局勢降溫,並根據兩國迄今達成的協議,
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印度為何反華情緒高漲?
印度國內為身亡的士兵舉行了葬禮,在人們哀悼的同時印度民間反華情緒也高漲。多個城
市和地區出現遊行示威,包括焚燒中國領導人畫像、砸爛和抵制中國製造的產品等。
悉尼大學國際安全研究中心的副教授袁勁東一直從事中印關係的研究。他表示,本次反華
情緒並非偶然,而是歷史、兩國發展差異、貿易逆差等的綜合產物。
「62年(中印)戰爭被印度認為是一種不能抹去一個恥辱,」他說。「在中國改革開放之
初,中國的整體經濟能量、人均收入各方面還不如印度。那麼40年之後,中國國民生產總
值已經是印度四、五倍,中國隨著各方面的崛起,在國際上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那麼這
一點就是印度老百姓都看在眼裡......中國的崛起,而印度的落後,造成了印度的一
種失落感。」
袁勁東副教授認為,中印貿易不平衡,大量中國產品湧入印度市場,而印度對華投資規模
相對很小,印度對華貿易赤字居高不下,這些也是印度民眾對華反感的原因之一。
袁勁東還表示,印度媒體的「渲染」也是助長了這一情緒。「印度這次沖突中有大量人員
的傷亡......加上媒體的這種渲染報導,或者對他們來講說是比較詳細的這種報導,就會
更進一步激發對華的這種憤恨。」
中國官媒為何「冷」處理?
相比擁有新聞自由的印度媒體的詳盡、迅速的報導,中國媒體的報導似乎十分低調。除了
中國外交部和西部戰區發言人此前對此問題的表態,其他官媒如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的社
論出現真空。雖然民族主義小報《環球時報》和其主編胡錫進對此有做出評論,但總體上
顯得略有克制。
「老胡必須警告印度的民族主義者們,如果他們的軍隊連'打架'都打不過中國軍人的話,
槍支和其他軍械更幫不了他們的忙。因為中國的軍事力量要比印度的先進、強大得多,」
胡錫進在一篇評論文章中寫道。「中國不想與印度升級衝突,但我們有充裕能力擊退印軍
的任何挑釁。」
對此,袁勁東表示,中國官媒做出的低調處理是有意而為。「因為中國外交在疫情之後,
實際上在全世界就有很多對中國有批評之聲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無意再擴大中印邊界
事態,」他說。「(中國媒體)不渲染的目的也就是為了不引起中國國內民情的這種憤怒
、激憤......中國的克制實際上也是想表達通過外交途徑來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允許事態
的進一步的擴大,只會給中國政府本身帶來壓力。」雖然中方仍未透露具體傷亡數字,但
有印度媒體ANI報導稱中方有43人傷亡。
衝突升級是「戰狼外交」產物?
隨著中國近年來在國際事務上的話語權增加、軍力增強以及在南海的擴張,引起一些分析
人士的擔憂,稱中印邊境衝突是中國「戰狼外交」的結果。
上週五,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指責中方挑起事端。「中國人民解放軍加劇了與印度的邊境緊
張局勢,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它(中國)將南海軍事化,並非法聲稱在那
裡擁有更多領土,威脅到重要的海上航道,」他說。
袁勁東副教授也是亞太安全以及全球和區域核軍備控制和防止領域的學者,對此他認為,
中印邊界糾紛更多的是歷史遺留問題。他說,雖然該地區對於兩國而言有一定軍事和經濟
上的戰略地位,從原則上來講,中印邊界衝突實質是國家領土和主權的糾紛。
「在目前為止,升級的狀態有一定的管控,但是衝突本身(不會消失),由於邊界見沒有
定標,就是雙方歷來只是一個傳統線,沒有劃定邊界線,讓雙方對實際控制線本身的認識
也是不同的,」袁勁東說。「那麼接下來可能雙方邊境軍方高級官員還要進行一些會晤,
因為雙方都不願意看到事態的進一步的發展,特別是發展到動用武器的這種程度。」袁勁
東表示,雖然事態緊張,但目前仍沒有雙方要開戰的跡象。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