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世界糧食計劃署:新冠病毒威脅將數百萬人推向飢餓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6-18 14:44:44
標題: 世界糧食計劃署:新冠病毒威脅將數百萬人推向飢餓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0/06/1060072
2020 年 6 月 17 日
人道主義援助
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主任比斯利(David Beasley)6月16日在《外交事務》雜誌發表署名
文章指出,新型冠狀病毒使公共衛生系統難以招架,對世界各地的經濟造成強烈衝擊。現
在,它也有可能引發一場全球飢餓危機。在消除貧困和飢餓的鬥爭取得了幾十年的進展之
後,由這種流行病引起的失業、供應鏈中斷和其他經濟混亂有可能將數百萬人從糧食安全
狀態推向不安全的狀態,甚至走向徹底的飢餓。國際機構及其成員國必須採取果斷行動,
防止出現這種結果。否則,他們就有可能開啟一個代價高昂、混亂不堪、飢餓和貧困不斷
加劇的時代。
比斯利表示,在過去30年裡,世界的極端貧困率下降了一半以上,從1990年的大約20億人
下降到2015年的大約7億人,這要歸功於私營部門推動的增長和更強大的社會安全網以及
其他因素。在同一時期,飢餓人口減少了25%。但是在過去的四年裡,面臨長期飢餓的人
數——也就是每天晚上餓著肚子上床睡覺的人——已經從7.96億上升到8.21億。極度飢餓
的人的數量也是如此——那些以前通常有足夠食物的人現在突然發現自己已處於飢餓邊緣
。在過去的四年裡,急性飢餓人口增長了近70%,從8000萬增加到1.35億。今天,近10億
人遭受長期或急性飢餓。
比斯利指出,推動最近飢餓人口上升的最大因素是衝突。60%的飢餓人口生活在飽受戰爭
蹂躪的國家。同時氣候變化也在促使某些人口陷入飢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極端氣候加
上現有的衝突加劇了糧食不安全狀態。
他表示,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加劇了現有的危機。估計表明,到年底,遭受嚴重飢餓的
人數可能會增加近一倍,達到2.65億人。根據全球改善營養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Improved Nutrition)的估計,另外3億人將會陷入營養不良狀態——飲食中缺乏足夠的
維生素和礦物質來保持健康。
比斯利指出,冠狀病毒擾亂了全球和國家經濟,加劇了飢餓問題。低收入國家將感受到最
嚴重的損害,它們最無力應對這一疾病大流行的後果。受打擊最大的是依賴原材料出口的
國家和依賴旅遊業的國家。國家封鎖使大量移民的收入銳減,影響到了他們寄往家鄉的匯
款。
比斯利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下降2.8%,而2009年金融危
機期間的降幅為0.1%。全球經濟如此大規模的收縮將對世界各地的窮人造成損害。聯合國
大學世界發展經濟學研究所指出,國內生產總值下降5%將使另外8500萬人陷入極端貧困(
定義為每天生活費不到1.9美元),不可避免地導致更多的糧食不安全和飢餓。10%的下降
將使1.8億人陷入極端貧困之中。
他指出,飢荒通常不是由食物短缺引起的,而是由惡性通貨膨脹的價格上漲或供應鏈崩潰
引起,這使得食物無法抵達某些地方。新冠大流行破壞了國家之間和國家內部的食品和其
他重要商品的供應鏈。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供應鏈也一直在運轉。但是現在,把
一個國家生產的產品運輸到另一個國家並不容易。這可能對撒哈拉以南非洲造成毀滅性打
擊,該地區每年從世界各地進口約4000萬噸穀物,以填補當地糧食生產的缺口。
比斯利說,從短期來看,人道主義者最擔心的是給那些處於飢餓危險中的人提供食物。在
包括敘利亞、也門和剛果民主共和國在內的十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上百萬人處於飢餓邊
緣。從長遠來看,新冠大流行可能導致多達35個國家出現飢荒。
比斯利表示,近1億人得到世界糧食計劃署的幫助——其中大約有3000萬人依靠糧食計劃
署的援助生存。糧食計劃署的分析人員認為,如果沒有這種援助,他們擔心在未來的三個
月裡,全世界每天會有30萬人餓死,其中大部分是在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
比斯利指出,像衝突一樣,糧食危機滋生不穩定。難民越過邊境,在某些情況下,將已經
脆弱的地區變成潛在的動亂爆發點。我們的研究表明,在一個特定的國家,飢餓人口每增
加1%的,就會有2%的人口向外移民。
他表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從未經歷過如此規模的全球危機,數千萬條生命危
在旦夕。這一大流行病有可能摧毀數十年來使數百萬人擺脫極端貧困的進步。他強調,發
達國家可以也應該做得更多,其中許多國家已經用數万億美元的刺激計劃提振了本國經濟
。但是幫助還應該來自更多的地方,而不僅僅是國際組織通常的主要捐助者。
比斯利指出,抵禦一場飢餓大流行和幫助消除貧窮和飢餓不僅需要對社會保護進行公共投
資,還需要私營企業通過直接投資和農業等部門的公私伙伴關係採取更多行動。
比斯利表示,雖然各國會適當地首先考慮本國人民的利益,但一個沒有共同目標的世界將
會引發許多問題。我們的共同目標應該是戰勝這一病毒,防止它造成飢餓大流行,並在過
去30年大部分時間裡戰勝貧困和飢餓的基礎上再接再厲。
───────────────────────────────────────
新冠大流行今年可能使拉美和加勒比1600萬人陷入極端貧困和飢餓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0/06/1059982
2020 年 6 月 16 日
健康及衛生
由於2019冠狀病毒大流行引發的危機,2020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的
人口可能達到8340萬人。這是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和糧食及農業組織今天
發布的一份報告的主要結論。
根據這份報告,在經歷了七年的緩慢增長之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在
2020年可能會出現一個世紀以來的最大降幅(-5.3%),這將使該地區的赤貧人口在去年
的基礎上增加1600萬,達到8340萬人。同時,在2016-2018年間,拉丁美洲已經有5370萬
人處於嚴重的糧食不安全狀況,新冠大流行對飢餓問題的影響也將非常顯著。
在拉美和加勒比,新冠危機的影響已經在食品系統中體現出來:根據消費者物價指數,工
人的脆弱性加大,國內食品價格的上漲幅度超過基本消費籃子中其他產品的價格。由於失
業增加和收入下降,數以百萬計的人無法購買足夠的食物,還有很多人被迫選擇營養價值
較低的便宜食物。
為弱勢群體提供抗飢餓補助,為生產者提供信貸
拉加經委會執行秘書巴爾賽娜(Alicia Barcena)說:「我們面前的主要任務是防止健康
危機演變成糧食危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提議通過提供抗飢餓補助金,補充緊急基本收入
的原因。」
糧農組織區域代表朱利奧‧貝德格(Julio Berdegue)表示:「在拉丁美洲,我們在抗擊
飢餓的鬥爭中可能會遇到歷史性的挫折。在短短幾個月內,我們可能會失去十五年來取得
的成就。數以百萬計的人可能最終會忍受飢餓。這就是當前問題的嚴重性。」
報告建議,抗飢餓補助金可以採取現金轉移、食品籃子或代金券的形式,向所有極端貧困
人口提供為期六個月的補貼,金額相當於該地區極端貧困線的70%,約合47美元。如果僅
向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的65歲及以上人口提供補助,其成本將佔該區域國內生產總值的0.06
%;如果將覆蓋範圍擴大到所有極端貧困人口,則成本將佔國內生產總值的0.45%。拉加
經委會和糧農組織建議採用後一種辦法,估計總費用為235億美元。
對於糧食系統的生產者,這兩個聯合國組織建議在過去三年平均信貸組合的水平上至少增
加20%,這將增加約55億美元。此外,對於貧困的家庭農場,可以在區域範圍內以17億美
元的成本提供每個價值250美元的基本投資工具包。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