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新冠肺炎檢測讓政治權貴現形,卻也促成菲

作者: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20-04-01 21:29:56
新冠肺炎檢測讓政治權貴現形,卻也促成菲律賓科學家們攜手抗疫
在菲律賓對於武漢肺炎的防疫政策中,最受到矚目的是整個呂宋島的「加強型社區隔離」,以及其造成的各種影響。不過,在防疫政策中還有另一個重要面向,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菲律賓政府在應對疫情時出現的各種問題,那就是關於武漢肺炎的檢測。事實上,武漢肺炎的檢測在每個國家都是一個複雜的政治議題,這些議題不只牽涉到在地的政治情勢,也和許多技術性的基礎建設有關。
緩慢的檢驗流程
就菲律賓的情況而言,菲律賓政府在一開始時發佈的武漢肺炎資訊時,和台灣或者其他國家的都不太相同,通常有三個數字:一個是確診人數;一個是死亡人數;第三個數字則是是監測中待檢測確診的人數,英文叫做Person Uunder Investigation(PUI)這個數字通常都遠遠超過確診人數,例如底下的這張圖表,是來自菲律賓衛生部的每日更新資訊,在這個2月11日的圖表中,有266個PUIs,但是沒有任何一個確診病患。
https://image5.thenewslens.com/2020/3/jghvkpivsly8wbzpv20vln17cpqdhm.jpg
會出現這種奇特的現象,是因為菲律賓在疫情開始初期的檢驗程序十分費時,當血液和呼吸道樣本採樣完成後,會先檢測是不是屬於33種常見的病毒或細菌,如果不是,就會進行一種「冠狀病毒」檢測 (Pan-Coronavirus),如果檢測發現是陽性,那還會先檢測是不是SARS或者MERS,如果都不是,那就需要經過安排之後,把檢體送到澳洲的實驗室,進一步檢測確認是否是造成武漢肺炎的冠狀病毒。有時光是最後這個跨國送檢,整個過程就得要花上一週的時間。
這個緩慢的確診程序當然也造成許多決策和判斷上的失誤,重要的是,影響到的不只是菲律賓本地的決策,也包括其他國家政府的決策。例如,台灣政府在疫情初期一直沒有管制從菲律賓前往台灣的班機,因為當時菲律賓的確診數字有兩個月的時間都只有個位數字。
國民驕傲:本土研發的快篩試劑
隨著疫情升溫,菲律賓政府也試著提昇國內的檢驗設備,其中,在疫情持續蔓延、菲律賓政府持續讓人民失望的時刻,唯一一件讓菲律賓人能夠感到驕傲的事,就是由菲律賓大學科學家發展出來的快篩試劑,從採樣到獲得結果只需要90分鐘。
快篩試劑的研發確實讓菲律賓人終於覺得自己的國家有能力對病毒做出一些反擊;更重要的是,這組快篩試劑的成本是從國外購買檢驗套件的6分之1,大約只有新台幣9百元,也因此將大幅降低檢測成本。
但是,快篩試劑在今年2月4日宣佈研發成功後,其實還需要很多驗證的過程,來確認快篩試劑是否真的有效而且準確,才能獲得菲律賓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的許可合法上市。3月初時,快篩試劑已經通過實驗室測試,3月中左右開始,快篩試劑開始在菲律賓各地四個醫院進行實地測試,3月二29日FDA正式批准了,目前的計畫是希望4月份正式量產。
如果拿其他國家的例子來比較,中研院研發的15分鐘快篩試劑,最快在6月份可以量產;南韓在2月4日時批准第一種快篩試劑上市,到了2月底之前,共有4種試劑在國內量產上市,這也是南韓得以大規模篩檢的重要基礎。
國內醫療基礎建設的擴張與仰賴國外的援助
換句話說,「檢測」不只是一個單純的技術性事務,也反映了國家整體科學發展作為國家基礎建設的強度,以及國內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階段。事實上,在疫情開始之初,菲律賓只有位於熱帶醫學研究中心(Research Institute for Tropical Medicine,RITM)的一家實驗室有能力進行檢驗,檢驗試劑也多數仰賴其他國家的協助,除了從日本進口了一些檢測設備,世界衛生組織、南韓和中國政府及民間都陸續捐助了一些檢驗試劑,不過,最近中國捐贈的檢驗試劑也因為準確度可能有問題又引起更多爭議。
同時,除了等待本土快篩試劑正式量產上市,也慢慢有更多實驗室接受認證、可以進行檢驗程序。在3月中之前,菲律賓還是只有兩個實驗室有能力檢驗COVID-19病毒,從3月下旬開始,陸續會有5家經過 WHO 認證的實驗室投入檢驗工作;目前,菲律賓最大的實驗室RITM一天可以檢驗的檢體數量,已經從原先的每天300個檢體擴增到1000個檢體。根據菲律賓政府的估計,4月初,所有的實驗室加起來應該可以達到一天檢驗2千個檢體的量能。
來自民間的壓力和科學家的動員
截至3月27日為止,菲律賓總共只完成了2287個檢測,遠遠落後其他東南亞國家,根據 Oxford Our World in Data的資料,如果考慮每個國家的人口數量,菲律賓平均每百萬人的檢測人數只有11.6個人,和印尼差不多,但是遠遠落後於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等國。
https://image6.thenewslens.com/2020/3/kodo00athazjixr23jirghjlgq95ws.png
於是,「大規模檢測」(Mass Testing)也逐漸成為民間社會對菲律賓政府的最重要訴求。這來自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在疫情初期,當一般民眾甚至醫療人員都苦於無處檢測之時,卻經常有媒體報導某些菲律賓國會議員和政府官員的檢測結果,有一個菲律賓國會議員,甚至還在自己的辦公室,和檢驗人員一起自拍檢測結果後放到臉書上,結果引起各界非常多反彈,最終,衛生部長甚至承認,確實有所謂的「貴賓」(VIP)直接跟RITM實驗室聯繫要求檢驗,成為一個大醜聞,而「反特權檢測」也在社群媒體上透過 #NOtoVIPTesting這個主題標籤成為民意匯集的訴求。
相對應於「反特權檢測」的,則是「大規模檢測」這個更重要的訴求。最一開始,這是某
些菲律賓人在Change這個網站上發起的連署,這個連署目前還在繼續,截至上週六為止已
經累積了約24萬人支持。後來,「大規模檢測」這個訴求又透過#MassTestingNowPH這個主
題標籤,更廣泛流傳在社群媒體上並且集結了更多支持。某個程度上,「大規模篩檢」也
逐漸變成菲律賓民間社會對於菲律賓府防疫政策改革最核心的訴求之一。值得注意的是,
在這個訴求中,Mass Testing的「Mass」 代表的不只是「大規模」的篩檢,更重要的是其具有的政治意含,Mass 代表的是同時是「大眾」,相對應於那些傳聞中透過特權而獲得優先篩檢的政府官員和議員們。換句話說,Mass Testing 同時訴求的是,檢測那些需要醫療照護的大眾,而不是有權有勢的階級。
科學家的自主動員
隨著#MassTestingNowPH這個訴求的出現,菲律賓的科學家們也開始動起來了,不只有科學
家在媒體上公開呼籲和支持大規模檢測,一些菲律賓科學家也組成了一個聯盟,叫做
Scientists Unite Against Covid-19,這個聯盟成立的主要目標就是希望透過科學界的力
量推動武漢肺炎的大規模檢測,並且推動更多、更廣泛和去中心化的檢測策略,目前也開
始在募集實驗室、志工和檢驗經費。這個剛剛成立不久的聯盟已迅速獲得許多民間團體和
政府單位的支持,甚至連RITM(菲律賓熱帶醫學研究所)上週末都在他們的臉書上公佈了
一個「成立分子生物學檢測實驗室」的指引規範。他們的計畫是否能夠成功、成為一個新的典範,值得持續追蹤和了解!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20/3/yvppz6m9daohiz9275a7wscor91nts.jpg
民間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多頭馬車
除了科學家之外,有些地方政府也意圖在自己的區域內擴大檢測數量,但是馬上就遭遇到這次菲律賓政府防疫政策上最主要的問題之一,也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矛盾和衝突。例如,菲律賓都會區內的馬利金納市,為了回應檢測需求,因此透過自己的力量建立了一個實驗室,希望在市內進行大規模檢測,但是這個計畫遭到衛生部的反對,中央政府主導防疫政策的跨部會小組甚至因此發布了一個決議,規定所有地方政府,都必須在和衛生部協調後才能發展自己的檢測計畫。
結語
總結而言,從菲律賓的經驗可以看見許多圍繞著「檢測」所開展出來的各種政治議題,也需要持續更多的關注。
新聞來源:How patients are tested for new coronavirus(CNN Philippines)
Sterling work(Inquirer.net)
Philippines lags behind Southeast Asian peers in COVID-19 tests done(GMA NEWS ONLINE)
Marikina to DOH: Don't just impose rules, be local government's partner(Rappler)
Filipino scientists call on government to conduct mass testing for coronavirus(Rappler)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3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