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端木雲觀點》捲土重來的桑德斯 能為美國總

作者: OusakaMegumu (逢坂恵夢)   2020-02-27 13:18:00
端木雲觀點》捲土重來的桑德斯 能為美國總統大選掀起一場價值革命嗎?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2-26/372935
美國總統大選開打,尋求連任的川普好整以暇,連前幾天出訪印度都搞得像在海外競選。在野的民主黨黨內初選則進入白熱化,在前三站的愛荷華州、新罕布夏州和內華達州初選中,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 )在內華達一役,成功甩開在愛荷華拔得頭籌的前印第安納州南本德市長布塔朱吉(Pete Buttigieg),目前三戰兩勝,領先包括前副總統拜登 (Joe Biden) 在內的主要候選人。
本週末的南卡羅來納州初選後,緊接著就是3月3日眾所矚目的「超級星期二」(Super Tuesday),屆時共有14個州會同時舉行初選投票或黨團會議,擁有高達1,338個黨代表席次。缺席前4站初選的億萬富翁、前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投入超過4億美元資金,全部投注在「超級星期二」。但有愈來愈多跡象顯示,捲土重來、高齡78歲的左翼進步派健將桑德斯,極有可能贏得民主黨總統初選,挑戰共和黨總統川普。
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無黨派的桑德斯以「民主社會主義者」(Democratic socialist)自居,參與民主黨黨內初選,引發「左翼復興」的進步風潮,讓許多年輕選民趨之若鶩。雖然他擔任參議員多年,但特異獨行的他和當時的川普都高舉「反建制派」(Anti-establishment) 旗幟。可是也因為桑德斯的政見包括全民健保、提高富人稅與公司稅、上調基本薪資、大學免學費等,具高度爭議性,讓民主黨內的「中間溫和派」將他冠上「社會主義」的帽子,最後由希拉蕊 (Hillary Clinton) 勝出。
這次拜民主黨內缺乏具全國性支持度和威望的參選人之賜,再度參戰的桑德斯在前幾場初選打出不一樣的氣勢。他代表的「左翼風」固然讓部分民主黨「反桑德斯派」依然聞之色變、避之唯恐不及,但他的風潮不但未有消褪,甚至還有主導黨內選戰輿論之勢。有評論者就將內華達州初選比喻為全美國縮影,該州人口結構多元,拉丁裔占三分之一,桑德斯不但能夠贏得過半拉丁裔選民青睞,也在勞工階層、年輕人及高學歷白人女性等選民大有斬穫。桑德斯的勝利意味著,民主黨選民傾向讓政府擴大對經濟的介入與影響。
儘管如此,民主黨內主流派仍然擔心桑德斯即使能夠贏得初選、拿下提名,他在大選將面
臨選票無法擴大的弱點。不少選舉專家仔細分析前三場初選的投票族群,發現幾項不利桑
德斯的數據。例如,在愛荷華和新州的投票率都不如2016年高,前三戰初選的年輕選民投
票率也不若上次熱情。尤有甚者,桑德斯在教育程度較高、居住在郊區的中產階級支持度
也不如2018年國會期中選舉時,民主黨拿下的選票。即使是共和黨內不滿川普的中間選民
,也不願轉投桑德斯。最後,3年前桑德斯獲得許多年輕「首投族」的力挺,但這次初選受
到38歲的出櫃同志市長布塔朱吉「分票」的影響,他的魅力似乎有所退化。
但無論如何,桑德斯迄今能夠在非白人、拉丁裔和年輕選民鞏固支持,顯示他標榜要打一
場價值取向的選戰,很可能與川普的右翼保守意識型態,產生激烈的衝撞。因此,與其質疑桑德斯「左傾」的社會主義立場,不如將這場美國總統大選聚焦在保守與進步價值的辯論。
根據數份民調,多數美國人並不希望出現一位社會主義總統。但一來基於對川普執政的不
滿,桑德斯主張全民健保制度、高等教育免費等,的確吸引了許多對既有政治體制不滿的
選民,尤其是年輕世代、非白人與拉丁族裔。這些選民心中在乎的其實並非社會主義制度
,而是公平正義。換言之,桑德斯並沒有要顛覆資本主義的生產和分配,而是對資本主義
所造成「不正義」表達憤怒,桑德斯提供包括健保與教育等政見,正好抓住許多弱勢選民
的心。桑德斯宣稱自己是「民主社會主義者」,但其實他更偏向「社會民主主義」,前者
不相信改革能夠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出現,必須顛覆整個經濟體系,此番主張當然不得大企業與華爾街資本主義派的喜好。但加上現階段他領先的氣勢,以及他立場從不搖擺的一致性,讓桑德斯得以在全國性民調的支持度,還略為超前川普。
但川普豈是等閒之輩,他早就鎖定桑德斯為目標,進行選戰與話語權的設定。在2月初發布的《國情咨文》中,川普特別藉由譴責委內瑞拉馬杜羅政府的「暴政」,提醒美國民眾要對社會主義有所警戒,並強調美國「永不會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精於算計的川普已經開始將民主黨與桑德斯打成同一意識型態的陣營,凸顯「民主黨日益崇尚福利政策的左傾意向與委內瑞拉無異」。
川普最擅長的就是用簡單的選舉語言與二分法來區隔自我和對手。可以預見,如果民主黨最後真的是桑德斯出線,共和黨肯定傾全力將桑德斯和民主黨貼上社會主義的標籤。而這場2020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也將成為右翼保守主義與左翼進步浪潮之爭。
受到時代潮流演變與選民的世代交替,以及2016年初選的實驗,社會主義(又或者是桑德斯主張的「民主社會主義」)對部分美國人而言,已非昔日般的「毒蛇猛獸」。反而這股著重公共福利、追求均富的平等精神,逐步讓民主黨選民產生共鳴。當時桑德斯雖然在初選中敗給希拉蕊,卻成功在民主黨內播下了「左翼因子」,成為民主黨抗衡川普操作保守主主義的新武器。
尤其川普上任以來後推動及倡議多項保守政策,例如廢除歐巴馬的醫改、在邊境加建圍牆防堵墨西哥人偷渡、制訂更嚴厲的移民政策、退出「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自由貿易協定和巴黎氣候協議都引發爭議,川普的行事風格與用人模式也多次引起輿論的批判。
但川普畢竟是川普,成功擺脫彈劾案的困擾,又面對一個分裂的民主黨,再加上執政優勢與美國經濟與失業率良好等利多,他可以以逸待勞的等待被民主黨黨內同志追殺得傷痕累累的桑德斯出線。川普和桑德斯都有煽動群眾的魅力,但最後決定誰能贏得2020美國總統大選的關鍵,將會是保守與進步價值的爭奪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