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2-27 07:40:21標題: 裁軍事務高級代表中滿泉:《核不擴散條約》通過50年,仍是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支
柱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0/02/1051561
2020 年 2 月 26 日
和平與安全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第10次審議大會將於4月27日到5月22日在聯合國紐約總部舉行。在
會議召開之前,聯合國裁軍事務副秘書長兼裁軍事務廳高級代表中滿泉今天在安理會就核
不擴散問題進行通報表示,50年來,《核不擴散條約》為所有成員國提供了共同安全益處
。無論世界風云如何變化,它都是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支柱。
作為不擴散和裁軍領域最廣泛遵守的條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於1970年生效,擁有
190個締約方,是防止核武器進一步擴散、促進和平利用核能和推進核裁軍目標的全球努
力的核心。
中滿泉表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持續有效約束核武器擴散問題。該條約產生了重要的
建立信心和透明度的方法,包括實現全面消除核武器庫,以便實現核裁軍。
中滿泉表示,2020年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生效50週年,及其得以無限期延長25週年,
今年的審議大會將提供一個機會,確保該條約仍是裁軍和不擴散制度的關鍵,繼續加強各
締約國的安全。她敦促各成員國本著靈活的精神,參與對話,為會議取得成果創造環境。
挑戰
中滿泉指出,取得成功面臨諸多挑戰,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世界所處的環境與2015年有
所不同,更不用說2010年,那是審議會議最近一次產生前瞻性的成果文件。
她表示,締約國之間的關係,尤其是核武器締約國之間的關係出現破裂。所謂的“大國競
爭”是當今世界的秩序。分裂、不信任和缺乏對話逐漸成為常態。
她說,不受限制的核競爭自1970年以來首次籠罩世界。“我們正在目睹所謂的質量上的核
軍備競賽。區域衝突在核這一維度上越發惡化,核擴散造成的挑戰並未消退。”
措施
中滿泉希望,本次會議能夠針對這些問題開展富有建設性的討論,並推動其取得進展。
她認為,以下事項應成為任何共識的一部分:
首先,締約國最高級別領導人重申對《條約》及其應承擔的所有的義務的承諾。
第二,再次承諾反對使用核武器的準則,回歸到“核戰爭沒有贏家,也絕不能打響”的邏
輯。
第三,制定一攬子降低風險的措施,以幫助世界遠離核武器、走向核裁軍,這將是一項重
要的建立信任的措施。
第四,各國應認識到核不擴散面臨的挑戰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各國的政策也不能一成
不變。
第五,世界在不斷改變,這是不能迴避的事實。正如古特雷斯秘書長多次提到的,當今世
界需要新的裁軍、不擴散和軍備控制的願景。
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無核武器締約國承諾不製造或不以其他方式獲取核武器或其
他核爆炸裝置,而核武器締約國則承諾不以任何方式協助、鼓勵或誘使任何無核武器締約
國製造或以其他方式獲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裝置。條約下的核武器締約國的定義是在
1967年1月1日以前製造和爆炸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裝置的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法國、
俄羅斯、中國五個國家。
───────────────────────────────────────
16國外長要求核裁軍 核大國不在其內
https://p.dw.com/p/3YSxC
德國和其他15國的外長呼籲全球減少核武器數量。週二在柏舉行會晤的各國外長在共同發
表的一份聯合聲明中強調指出:「現在到了採取行動降低核風險的時刻。」「斯德哥爾摩
倡議」簽署國在聯合聲明中總共提出了22項核裁軍建議。
(德國之聲中文網)
「斯德哥爾摩倡議」簽署國包括幾乎各大洲的大國以及阿根廷、印度尼西亞和加拿大。大
概有9個核大國的外交部長沒有坐到談判桌旁。
近年來,冷戰結束後曾經一度緩和的核威脅再次增加。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等核大國正在
致力於核武器的現代化,提高了其使用功能。美國因退出與俄羅斯簽署的《中導條約》以
及與伊朗簽署的禁止核武器條約,令人擔心爆發新一輪核軍備競賽。
聯邦外長馬斯(Heiko Maas)說:「如果世界走上這條道路,我們將面臨核秩序解體,繼
而導致世界安全瓦解的風險。」馬斯強調指出:「我們必須共同扭轉這一發展趨勢。」
四月份將在紐約舉行的一次會議,旨在對50年前正式生效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進行審
核。該條約是遏制核武器擴散的一個基礎協議。
如今三分之二的聯合國成員國贊同制定《禁止核武器條約》,但是德國並未參與,所有擁
核國家表示反對是原因之一。
「斯德哥爾摩倡議」於2019年在瑞典創立,其目標是為了給核裁軍帶來新的動力。
李京慧/洪沙(德新社)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