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擔心受貿易戰影響 美國一半導體業基金將總部搬往瑞士
新聞來源: https://is.gd/93uiu7
自華盛頓方面消息,隨着非營利組織RISC-V基金會的幾名外國成員,對美國潛在的貿易
限製表示擔憂之後,這個曾經在美國五角大樓支持並監督之下的半導體技術機構,即將把
總部遷移到中立國家瑞士。
RISC-V基金會的首席執行官雷蒙德(Calista Redmond)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介紹稱,有
會員對潛在的地緣政治衝擊感到擔憂。她說:“我們從世界各地聽到說如果基金會不在美
國,我們會感覺更放鬆一些。”但她不願具體透露是哪些會員提議將總部遷出美國。雷蒙
德還說,“RISC-V基金會此舉,是希望確保美國以外的大學、政府和公司可以繼續幫助其
開發開源芯片架構技術。”她並透露稱,該基金會在全球範圍內的合作迄今尚未遇到任何
限制。據悉,2015年成立的RISC-V基金會負責發布RISC-V指令集,廠商可以據此技術推出
採用RISC-V架構的芯片處理器,旨在為核心芯片架構設定標準,並授權誰可以在產品上使
用RISC-V商標,就像其他技術組織對Wi-Fi和Bluetooth芯片授權一樣。但他們不擁有或控
制該技術。
報道稱,RISC-V指令集技術源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後來又得到美國國防部國防高級研
究計畫局的資助,其開源架構允許任何人自由地用於任何目的,被認為有助於解決中國處
理器設計的問題。目前該機構擁有超過325家公司或其他實體,通過付款成為基金會的會
員,包括美國和歐洲的芯片供應商,例如高通公司、恩智浦半導體以及中國的阿里巴巴集
團和華為公司。
對於RISC-V 的營運及在中國的相關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計算機專家倪光南在近日媒
體採訪時表示,建議國內應加大對開源軟件的投入,包括投入開源基金會,或成立由中國
主導的開源基金會,從而加大中國在開源領域、開源規則、開源許可證等方面的話語權。
要擺脫外國在芯片領域掣肘,國內芯片行業應該注重開源芯片RISC-V的研發。未來RISC-V
很可能發展成為世界主流CPU之一,從而在CPU領域形成Intel、ARM、RISC-V三分天下的格
局。
另就該基金會總部將搬至瑞士的消息,曾在克林頓政府時期擔任美國商務部副部長的萊因
施(William Reinsch)則提出,這是對當局發出的一個信息。他說:“這個信息是,如
果你們施加的壓力過大,這樣的事就會發生。在一個全球性的供應鏈世界裡,公司有選擇
,其中之一就是遷到國外去。”此外,美國商務部長在發給路透社的一份聲明中稱,商務
部意在確保美國國家安全,及“一些不良行為者無法獲取傷害美國公民及利益的技術。”
亦有共和黨議員稱,他們擔心美國將失去對RISC-V芯片構架技術的影響,他們還警告,其
中國成員可能會影響這一技術,使中國公司受益。
報道指,RISC-V基金會負責人雷蒙德在後來回復路透社的另一封電子郵件中說,這一技術
是開源的,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她看不出基金會遷出美國會不符合美國利益。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