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國打造「世界一流軍隊」(2):遠征能力仍為明顯短板
新聞來源: https://is.gd/bHZFvl
盛頓 —
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兩年前下令,要求到本世紀中葉把中國軍隊建成「世
界一流軍隊」。但是,美國的中國軍事專家指出,雖然中國軍隊的遠征能力近年來得到顯
著提升,但是,中國軍隊的遠征作戰能力卻不能滿足日漸擴張的中國海外利益的需求。中
國軍隊保護海外利益的能力目前仍處於明顯的「赤字」狀態,中國軍隊甚至還不能「遠征
」台灣。
中國軍隊加強遠征作戰能力
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 6月20日舉行題為「世界一流軍隊:
評估中國的全球軍事雄心」的聽證會。聽證會有一個部分專門談「中國軍隊的使命、現代
化和海外基地」。
在聽證會上,來自美國海軍陸戰隊大學的亞洲研究學者克里斯托弗‧楊(Christopher
Yung)說, 中國軍隊朝著「世界一流軍隊」的發展方向邁出了大步。他說,中國軍隊為
加強遠征作戰能力所做的努力很好地展示了這一點。
克里斯托弗‧楊說,從建造「遼寧號」航空母艦開始,中國海軍就開始為遠征能力作準備
。他說,到2025年,中國可能會擁有四艘航空母艦,而且中國正在建造類似美國「黃蜂級
」兩棲攻擊艦的075型大型兩棲攻擊艦, 通過這些平台,中國海軍的遠程投送能力將得到
大大的加強。
空軍方面,中國空軍不僅在發展遠程投送能力,同時,其空中打擊部隊也在通過雙邊和多
邊合作訓練發展。2019年,中國將擁有全球最大的軍用運輸機安-225。
陸軍目前雖然仍然是一支國土防禦型力量,但是,陸軍也在提升自己的遠征能力。陸軍已
經基本上實現機械化,近年來,陸軍還加強了兩棲作戰能力的培訓。克里斯托弗‧楊說,
陸軍整編縮減,並將師改成旅,就是為了提升陸軍的機動和遠征能力。
克里斯托弗‧楊說,中國海軍陸戰隊重新得到重視最能體現中國軍隊現代化和遠征能力加
強的關係。根據美國智庫詹姆斯頓基金會2月份的《中國簡報》,2017年之前,中國海軍
僅有2個陸戰旅,約1萬人,改組後海軍陸戰隊成立指揮部,升格為軍級單位。到2020年時
,中國海軍陸戰隊將會擴編為8個旅,超過3萬名官兵。海軍陸戰隊將成為中國軍隊海外執
行遠征作戰任務的核心。
2017年,中國在吉布提設立首個後勤補給基地更是被外界認為是中國針對未來海外利益組
建的遠征軍的基礎。
什麼是一支軍隊的遠征能力?
根據美國陸軍的定義,遠征能力指的是「在世界範圍內迅速部署戰鬥部隊,並在到達後執
行行動的能力」。根據美國海軍陸戰對的定義,遠征能力指的是「武裝部隊在外國完成特
別目標的軍事行動」。這些目標包括在災難時提供人道援助、幫助建立和維持當地的和平
、保護在外國的美國公民和商業利益、對外國利益團體的過激行動進行報復、在戰鬥行動
中擊敗敵對政府的作戰部隊,並摧毀這個政府。美國海軍陸戰隊大學的克里斯托弗‧楊說
,考慮到中國的戰略和政治目標,以及不通過戰爭手段達到目標的需求,中國的遠征能力
應該更接近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定義。
克里斯托弗‧楊在聽證會的書面證詞中寫道,中國已經成功地獲得了支持海外利益以及台
灣利益行動所需的平台、武器系統以及相關的民用資產, 甚至也為在非激烈衝突環境與
和平時期執行遠征任務奠定了基礎,但是中國軍隊距離真正的遠征能力還有相當的差距,
特別是在激烈衝突的環境中。
中國海外利益在增長,軍隊保護海外利益的遠征能力處於「赤字」水平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副教授,中國海事研究所的伊薩克‧卡頓 (Isaac Kardon)也說,中
國打造「世界一流軍隊」的努力正在順利進行中,但是軍隊在保護海外利益的能力方面「
明顯處於赤字」狀態。他說,中國海外人力、資本和資源迅速增長的需求超過了中國能提
供的安全保障供應。
他以吉布提海外基地為例, 他說,吉布提後勤補給設施的建立是中國解放軍向在海外執
行地面、海上以及空中任務邁出的巨大一步,但是,鑑於這個孤立的基地並沒有得到其他
基地的相互支持和供應,中國解放軍在中國近海之外的地方執行大型任務的能力在可遇見
的將來繼續受限。
卡頓說,中國國營公司在世界各地擁有經營權或者佔有股份的港口應該也不能被用作秘密
的情報和軍事行動,一旦被發現,不僅會影響那個項目的利益,也會影響中國與所在東道
主國的關係,從而影響其他中國項目。
正是因為這樣,中國解放軍的海外任務只能侷限於「保護海外利益」,而不是發展海外的
重大戰鬥能力。
卡頓說,自1993年中國成為一個原油淨進口國以來,隨著江澤民時代的「走出去」戰略,
到胡景濤的「新歷史使命」到習近平的「一帶一路」戰略,中國公司尋求海外市場和資源
以及建立海外港口的速度和規模一天天在擴大,但是中國軍隊提供安全保障的能力卻一直
滯後於這個發展趨勢。他說,習近平的「一帶一路」的發展更是讓解放軍在20年來面臨的
挑戰越發變得嚴峻。
中國軍隊甚至還不具備"遠征"台灣的能力
海軍陸戰隊大學的亞洲研究學者克里斯托弗‧楊(Christopher Yung) 說,中國軍隊在
攻打台灣的能力方面也存在差距。
他說,技術上,中國已經擁有的攻打台灣的所有硬件元素,登陸艇、兩棲攻擊車、登陸艦
、水面作戰人員、兩棲訓練的陸軍、保障飛機,但是,中國軍隊缺乏遠征作戰的跨軍種無
縫連接經驗。這些無縫連接需要負責的指揮和控制、訓練有素的跨軍種協調以及考慮周全
的軍事原則等。解放軍遠征作戰最值得一提的事例只是參與亞丁灣的打擊海盜行動。
美國國防大學中國軍事研究中心主任菲力普‧桑德斯(Phillip C. Saunders)在談到中
國軍隊成為 「世界一流軍隊」的最大障礙時也曾表示,人的因素是中國要成為世界一流
軍隊的最大限制。中國軍隊極度缺乏聯合作戰的複合型指揮人才。
不過,美國國防部2019年向國會提交的報告指出,中國在硬件上也不具備攻打台灣的能力
。報告指出,中國海軍最缺乏的就是兩棲攻擊作戰力量,特別是在台海作戰與南中國海島
礁作戰中。
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5月20日發表美國軍事安全評論員凱爾‧溝上 (Kyle
Mizokami)的文章說,中國的很多艦艇並不適合遠征作戰。
他說,中國海軍擁有300艘軍艦,包括航母、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和兩棲艦,超過了美
國海軍的287艘,但是,溝上說,中國海軍力量主要體現在水面艦艇方面,其中很多艦艇
並不適合遠征作戰。
他說,056型護衛艦僅適用於顯示軍事力量和驅趕進入中國沿海及附近海域的潛艇。054A
型護衛艦體積稍大一些,但它不具備防禦航母戰鬥群或遠程打擊的能力。這兩種軍艦就佔
了中國軍艦的三分之一。
溝上還說,中國缺少海軍執行遠程作戰行動必備的大型力量投射平台。中國目前只有一艘
航母,沒有兩棲攻擊艦,也沒有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