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聖誕島可回歸新加坡?

作者: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16-08-26 20:19:21
聖誕島可回歸新加坡?
http://www1.hkej.com/dailynews/commentary/article/1369894
沈旭暉
新加坡得到獨立以來的第一面奧運金牌,愛國主義空前高漲,連帶究竟「甚麼是新加坡自
古以來不可分割部分」這問題,也得到更多注意。這問題的答案本應十分直接,但翻查歷
史,原來在印度洋東部海域近,一個方圓僅得135平方公里(約為香港面積1/10)、常住
人口只有兩千的小島「聖誕島」,曾是新加坡一部份,只是不少新加坡新一代也不知道罷
了。
1643年聖誕節,英國東印度公司一名船長William Mynors發現這座島,並以聖誕日將之命
名。歐洲殖民者的大規模探索,則要到19世紀後期才開始,聖誕島由於富含硝酸鹽礦石,
成了東印度公司的鹽礦基地。當時聖誕島由「英國硝酸鹽委員會」官員(British
Phosphate Commissioners)和海峽殖民地官員共同管理,後者從新加坡、馬來亞、中國
引進大批勞工,從事酸鹽開採。1905年聖誕島人口統計報告顯示,當地一千多名常住居民
中,有900多人是華工,歐洲人僅得10名。
在20世紀早期,受澳紐殖民官員影響頗深的英國硝酸鹽委員會一度試圖以「整合英國本土
、澳洲、紐西蘭各地硝酸鹽供應鏈」為由,壟斷聖誕島硝酸鹽開採出售權,但與其他開採
公司商談未果。直至二戰爆發,聖誕島在1942年被日軍佔領,白人管治首次中止,「聖誕
島主權問題」才開始出現。二戰結束後,海峽殖民地解散,新加坡單獨成為英屬殖民地,
聖誕島就被劃歸於新加坡殖民官員治下,原因一來是距離問題,二來是人口問題,新加坡
都被認為是理想的聖誕島母體所在。但戰後聖誕島的硝酸鹽產量佔到世界10%,對澳洲而
言,聖誕島也是硝酸鹽產業的咽喉,紐西蘭亦試圖將聖誕島作為跳板,控制附近島嶼。於
是兩國政府繼續二戰前的密切合作,試圖與英國密商,爭取聖誕島的控制權。
與此同時,新加坡亦處於變天前夕,澳洲認為對聖誕島的行動,一定要趕在新加坡憲制大
變之前,這樣就只需要牽涉英國殖民政府,否則一旦新加坡獨立,再向新加坡政府索要聖
誕島,就難上加難。事實的確如此,在1954-1957年間,澳洲政府與英國就聖誕島主權轉
移一事,進行多次商談,新加坡本地社會反而無權過問。最終澳洲與英國在1957年達成協
議,英國將聖誕島主權直接「轉移」給澳洲,澳方付出兩千萬美元,作為對新加坡的「經
濟補償」。
那新加坡人有沒有反彈?這是很有趣的話題。根據當時報道,新加坡首席部長林有福對這
一安排頗有顧慮,擔憂聖誕島上的華人享有的各項權利因此受損,亦對新加坡失去來自聖
誕島的經濟利益感到不滿。但林有福及新加坡本地追求自治的官員們,正忙於與英國政府
就國家前途進行談判,無暇顧及聖誕島,這一決定最終由英國殖民政府和澳洲共同宣佈,
新加坡人也只有接受。
後來曾有新加坡議員在議會表示,聖誕島明明是新加坡治下土地,最終主權交給澳洲,讓
新加坡有售賣領土之嫌。而新加坡政府回應指新加坡1959年才完全實現自治、1965年才獨
立,對英澳兩國在1957年作出的決定,確實無法干預。
聖誕島今天的正式身份是「澳洲聯邦海外領地」,在人口組成上,有2/3是馬來華人,澳
洲人反而是少數,這是全世界除了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外,僅有的華人
主導的政治實體。今天新加坡社會對聖誕島的歷史記憶已日漸模糊,也未見有大規模「聖
誕島回歸」的呼聲。但假如新加坡軟實力持續上升,而聖誕島華人權益不被保護,這段歷
史被重挖出來,也不是天方夜譚。
小詞典: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
1826-1946年間,英國東印度公司和英國殖民部先後以「海峽殖民地」名義,作為對馬來
半島周邊島嶼的管治單位,最初包括新加坡、檳城、馬六甲,因此又稱「三州府」。1946
年,英國解散海峽殖民地,新加坡成為直屬殖民地,檳城、馬六甲則併入馬來亞聯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