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海外捐贈困擾希拉蕊的總統競選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16-08-25 00:18:19
標題: 海外捐贈困擾希拉蕊的總統競選
新聞來源: http://goo.gl/s83l1W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捐了逾1000萬美元。一位前烏克蘭總統的女婿也通過一個基金會捐了款
,但這位總統領導的政府因腐敗和殺害新聞工作者而廣受指責。一名擁有廣泛商業利益的
黎巴嫩裔尼日利亞開發商的捐款最高可能達到500萬美元(約合3300萬元人民幣)。
多年來,「比爾、希拉蕊和切爾西·柯林頓基金會」(Bill, Hillary & Chelsea
Clinton Foundation)的繁榮發展主要依靠外國捐贈者,以及向這個跨國慈善機構捐贈數
億美元的個人的慷慨。但現在,隨著柯林頓尋求入主白宮,這個龐大的慈善機構的資金成
了她競選——如果她獲勝,可能還會成為她領導的政府——的「阿喀琉斯之踵」 。
面對柯林頓被指在擔任國務卿期間偏袒基金會的捐贈人的情況,前總統比爾·柯林頓
(Bill Clinton)週四對其員工表示,如果柯林頓在11月勝出,該基金會將不再接受外國和
企業的捐贈。
儘管此舉可能會讓比爾·柯林頓在妻子擔任總統期間在世界各地尋求資助這種尷尬情形得
以避免,但它並未解決一個更緊迫的問題:她領導的政府將如何對待那些向美國求助,或
可能與美國存在利益衝突的長期捐贈者。
在柯林頓擔任國務卿之前和之後,以及她任職期間,其基金會接受的捐款中,數千萬美元
來自因性別歧視和其他人權問題前科而受到國務院抨擊的國家。它們包括沙烏地阿拉伯、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塔爾、科威特、阿曼、汶萊和阿爾及利亞。
柯林頓競選活動的發言人布賴恩·法倫(Brian Fallon)表示,柯林頓一家和柯林頓基金會
一直對捐贈人持謹慎態度。「在希拉蕊·柯林頓擔任國務卿期間,約束基金會活動的原則
就已經遠遠超過了法律規定的要求,」他在一份聲明中說。「但當柯林頓宣佈競選總統時
,基金會所遵循的規範變得更加嚴格,如果她獲勝,基金會承諾將更進一步。」
如果當上總統,柯林頓的對手唐納德·J·川普(Donald J. Trump)可能也會面臨自己的難
題。他在海外有投資,還有數億美元的房地產債務。他的財務狀況可能會受到他在白宮採
取的舉措的影響。此外,保羅·馬納福特(Paul Manafort)週五辭任川普競選團隊的主席
。這在一定程度上因為有報導稱他代表親俄羅斯的烏克蘭政客進行了一些獲利豐厚的諮詢
工作。
但川普依然抓住了過去幾週爆出的柯林頓擔任國務卿期間的一些電子郵件。它們提到了幾
名捐贈者。川普憑藉一個電子郵件串攻擊柯林頓。該電郵串顯示,比爾·柯林頓的顧問道
格拉斯·J·班德(Douglas J. Band)試圖安排美國的一名政府高官和捐款金額在100萬到
500萬美元之間的黎巴嫩裔尼日利亞房地產開發商吉爾伯特·沙古裡(Gilbert Chagoury)
見面。沙古裡通過發言人解釋說,他只是想談談自己對黎巴嫩選舉的認識。
部分電子郵件和其他一些記錄顯示,一些捐贈者希望與國務院的官員見面,且其中一些人
如願以償。儘管沒有一封電子郵件顯示柯林頓做出了有利於任何捐贈者的決定,但她的盟
友擔心,可能還會出現更多電子郵件,給川普留下更多口實。
柯林頓基金會的發言人克雷格·米納西安(Craig Minassian)表示,放棄企業和外國捐款
的決定和相關電子郵件無關。該基金會將繼續通過美國的個人和慈善機構籌集資金。
「唯一的因素是如果她贏得總統職位,我們會消除那些人們在感覺上存在的問題,並確保
相關項目能繼續以某種方式幫助目前的受助者。」
米納西安表示,在沒有找到其他資金來源、不知道最終誰會當選的情況下停止海外資金募
集,可能會給一些項目帶來毫無必要的破壞,比如為非洲的兒童提供艾滋病藥物的項目。
柯林頓基金成立於1997年,迄今共籌集了約20億美元資金,由包括比爾·柯林頓及他們的
女兒切爾西在內的董事會監管。希拉蕊·柯林頓是在2015年結束國務卿任期後、還沒開啟
這次總統競選前加入基金會的。該機構的工作覆蓋180個國家,幫助超過3500個項目籌集
了資金。
結果證明,有一位前總統掌舵是非常有成效的,外國領導人和商界人士會向極其擅長社交
的比爾·柯林頓打開大門,同時也打開他們的錢包。
基金會在慈善領域的成就包括:由伊拉·C·馬加齊納(Ira C. Magaziner)負責運營的柯
林頓健康倡議項目(Clinton Health Access Initiative)。此人之前擔任過白宮幕僚,曾
參與希拉蕊·柯林頓在丈夫第一任期內進行的那場以失敗告終的醫療保健系統改革。這個
倡議項目重新商議了艾滋病藥物的價格,以便讓1150萬人負擔得起。據基金會統計,它幫
助美國超過3.1萬座學校獲得了更健康的膳食,還幫助東非10.5萬農民提高了農作物產量

2008年12月,就在希拉蕊·柯林頓當上美國國務卿前不久,比爾·柯林頓公佈了一個超過
20萬人的捐獻人名單,以打消外界有關存在利益衝突的猜測。
不久,希拉蕊·柯林頓同意將基金會事務與公務分開,包括承諾不經允許「不再親自實質
性參與任何對基金會有直接影響或預計會產生影響的事務」。歐巴馬政府尤其不喜歡該基
金會在海外組織的柯林頓全球倡議組織(Clinton Global Initiative)年會,這是一個世
界領導人、學界和商界領袖的聚會。在希拉蕊·柯林頓擔任國務卿期間,基金會將大會舉
辦地侷限在了美國國內。上週四,比爾·柯林頓又表示,今年9月計劃在紐約舉行的柯林
頓全球倡議組織年會將是基金會舉辦的最後一屆。
基金會和某些捐贈人之間的關係令人起疑,該年會的一位嘉賓很能說明這一點。
鋼鐵大亨維克多·平丘克(Victor Pinchuk)曾向該基金會捐贈1000至2500萬美元的資金。
他的岳父列昂尼德·庫奇馬(Leonid Kuchma)在1994-2005年間擔任過烏克蘭總統。平丘克
曾把自己的私人飛機借給柯林頓夫婦使用,還在2011年前往洛杉磯參加了眾星雲集的比爾
·柯林頓65歲生日會。
就算比爾·柯林頓退出基金會,一個有望成為總統的名字與一家國際基金會扯上關係,也
依然是十分棘手的。基金會的副主席切爾西·柯林頓將繼續擔任領導角色。
「很難想像,在柯林頓擔任總統期間,這個名叫柯林頓基金的組織何以能夠繼續存在,而
又不引發種種後果,」華盛頓的政府監察團體陽光基金會(Sunlight Foundation)的臨時
執行主任約翰·旺德利希(John Wonderlich)說。「他們宣佈的舉措所針對的只是最驚人
的潛在衝突。」
旺德利希說,鑑於該基金會的規模和工作範圍,很容易就能「說出一百種不同類型的衝突
」。
他還說,現實情況是,「當你成為總統,就沒有什麼利益衝突迴避可言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