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拉美的“中國模式”

作者: haijin   2014-09-05 23:27:09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8076
拉美的“中國模式”
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歐洲忽視並被美國瞧不起的拉美,在中國找到了追求者。渴求資源、對
風險極度容忍而且對社會和公共政策問題不做判斷的中國,已變成巴西、智利、秘魯、烏
拉圭、古巴和委內瑞拉的第一大或第二大出口市場。同樣的,中國已變成該地區多數國家
的主要貸款人(而且中國經常是那些國際投資者避之不及的國家的唯一貸款人,包括阿根
廷、委內瑞拉和古巴)。
然而,人們較少註意到該地區更具革命性的領導人中間盛行的一種時尚:在討論經濟繁榮
之路時援引“中國模式”。甚至在古巴——菲德爾‧卡斯特羅(Fidel Castro)曾經因鄧小
平的市場改革把他比作“希特勒的化身”——領導層現在也在歌頌中國的榜樣力量。
拉美多數極左國家資源豐富但規模相對較小,缺乏復制中國經濟增長奇跡所需的農業和製
造業實力——以及文化價值。但復制中國的政治模式是可能的。拉美領導人魅力下的民粹
主義(依賴個人崇拜、短期慷慨和短暫的多數地位)正顯示出衰落的跡象。民粹主義體制
很難做出必要但不受歡迎的長期決定,而且一旦他們富有魅力的偶像人物過世(就像委內
瑞拉那樣)或者他們的錢花光(就像阿根廷那樣),這種體制可能最終會癱瘓。
中國願意在不做價值判斷的情況下投資,這使得這些國家變得更像中國:霸權主義、一黨
專政、存在適度腐敗、但支持商業。一些國家正朝著這個方向前進,變成以市場為導向、
支持投資的警察國家,在這種國家,一個執政黨執政,而沒有競爭對手、獨立媒體或公民
社會的約束。
當外部融資容易獲取時,持續安撫選民就變得更為容易,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安撫
就變得不那麽重要了。通過黨內官僚、以及外國直接投資帶來的經濟增長鞏固權力,同時
削弱對執政黨權力的限制,一國總統(及其黨派)可能會呈現出永恆的光輝。接下來,民
粹主義可能會變成威權資本主義。過去10年,玻利維亞和厄瓜多爾利用技術手段繞開了總
統任期限制,而委內瑞拉和尼加拉瓜則徹底取消了這些限制。阿根廷總統克裡斯蒂娜‧費
爾南德斯(Cristina Fernández)似乎希望安插一位占位者作為她的繼任者,直到她能策
劃重返政壇,就像她已故的丈夫曾經對她所做的那樣。
厄瓜多爾和玻利維亞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最為成功也最為巧妙。盡管兩國公開譴責全球“帝
國主義”體制(因此仍有資格獲得委內瑞拉的石油和資金援助),但它們也持續推動著來
自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以及來自中國的投資,厄瓜多爾逾80%的石油出
口預先出售給了中國的國有企業),同時避免更具災難性的乾涉主義政策,這類政策破壞
了委內瑞拉和阿根廷的經濟穩定。
通過將貨幣政策外包給“帝國主義者”,厄瓜多爾的美元化經濟遏制了通脹風險,同時本
國企業不再享受使它們能以低價格參與全球競爭的稅收優惠。在玻利維亞,採礦投資的法
律框架在性質上與英國更為相似,而非實行保護主義的委內瑞拉。這一戰略帶來了不俗的
回報。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數據,拉美國家2013年的平均經濟增長率為2.4%,而
厄瓜多爾和玻利維亞的增速分別達到了4%和6.7%。
由於能夠“放開手腳”地獲得資金,這兩個國家的領導人逐漸成功鞏固了執政黨的權威:
削奪司法機構權力、修改憲法、指派選舉機關以及堅決限制國內媒體和反對派。
甚至在委內瑞拉這個拉美現代革命的源頭,烏戈‧查韋斯(Hugo Chávez)的繼承者們也一
直嘗試脫離查韋斯所代表的不可持續的家長制民粹主義(這個任務有點棘手)。尼古拉斯
‧馬杜羅(Nicolás Maduro)缺乏查韋斯那種魅力,來填補慷慨的“烏托邦式”承諾與相
對可憐的實際成果之間的真空,他改變了策略,謹慎地放出將致力於經濟連貫性的信號。
如果真正實施的話,這些承諾將包括統一委內瑞拉晦澀難懂的外匯制度、減少社會支出以
及削減石油補貼。這些會帶來痛苦的政策盡管能讓國內自由媒體的所有殘餘力量閉嘴,但
破壞了馬杜羅的形象,他的支持率現在徘徊在35%左右。對於一位民粹主義者而言,這個
數字低得有些危險,但對於一位“首席官僚”而言,其重要性應會小得多。
如果他能成功渡過這個階段,那麽他很有可能會為此感謝中國。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4-09-06 00:5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