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花蓮市歷史人文觀光指南:延平王廟.忠烈祠

作者: k4851118 (高望)   2020-07-12 19:37:04
花蓮市歷史人文觀光指南:延平王廟.忠烈祠
巴哈姆特小屋圖文版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846783
上篇簡單介紹花蓮市的歷史,本篇開始介紹花蓮市的人文景點,首先從花蓮市最早的漢人
信仰中心,位於十六股的延平王廟,與日治時期的宗教信仰中心,後來由國民政府改建的
忠烈祠開始。
十六股、延平王廟
十六股又稱復興庄,與延平王廟位於今天花蓮車站的北方,雖然距離花蓮市中心的鬧區有
一段距離,看起來只是普通的社區與廟宇,但其實該地在清末是花蓮市最早且最大的漢人
墾地與信仰中心。
1851年出身於台北劍潭的黃阿鳳,曾招募台北人至今天的花蓮市開墾,當時有16個人出資
,因此被開墾的本地稱為十六股,但後來不敵當時的原住民而敗走,田園也歸於荒廢。
1876年出身宜蘭的林倉安招募移民再度在此開墾,移來居民漸多,周圍建有土牆以防備原
住民,官方也有撫墾局在此駐點,並與周圍原住民部落進行貿易,而成為清末漢人最大的
聚落。
延平王廟是當地的信仰中心,也是花蓮市境內最早的漢人廟宇,是黃阿鳳從台南雕刻鄭成
功的雕像送到此地祭祀,但寺院曾因原住民的襲擊而毀滅,直到林倉安招募漢人開墾後再
度將寺院重建。現在的延平王廟是近年的1984年將原本的小寺院增建成3層樓的大廟,於
1996年全部完工。
延平王廟在外面的招牌在中央路上,不過由於路口狹小所以不太容易看到。從十六股進去
後很快就可看到廟宇門口,門口立有該廟的歷史的碑文,進入之後便可看到包含鄭成功等
神像,不過該廟也有供奉關聖帝君、復興庄先賢等,目前已有歷史文物團隊針對該廟的神
像進行科學檢測,了解該廟供奉神像的年代與來源。
爬上2、3階除了看到其他供奉神像外,另外也有該廟的收藏與介紹,其中包含鄭成功的畫
像、沈葆楨的奏疏與十六股的區域圖等。鄭成功所建的鄭氏王朝遭到清朝覆滅後,民間雖
然有祭祀鄭成功的舉動但相當低調,直到沈葆楨來台後,上疏朝廷讚揚鄭成功的事蹟並主
張建祠後,祭祀鄭成功的廟宇如今已散布全台各地。
廟的樓上還可以看到前方十六股的景觀,過去曾經的土牆早已不存,看起來是相當寧靜的
社區。延平王廟裡面對於該廟與十六股的解說還算相當詳細,加上近期將其收藏古物交給
專業人士鑑定,可以了解該廟對於文化保存的用心,相當值得鼓勵前來參拜。
忠烈祠(前花蓮港神社)
忠烈祠位於美崙山的山腳,隔者美崙溪與花蓮市區相連。1909年花蓮港街成為花蓮廳的行
政中心後,由於日本移民漸多。因此便有興建神社的計畫,1916年便選定今天忠烈祠的位
置興建神社,供奉天照大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與開拓三神等,與當時許多在台各地神社
相同。
日本統治結束後,國民政府在此地改為忠烈祠,改供奉鄭成功、丘逢甲等在台功績人士,
1980年花費巨資將此地大幅改建成今天中國宮殿式的建築,以往的神社建築今已不再存在

忠烈祠從林森路通過橫跨美崙溪的尚志橋即到,從門口的牌樓到後方的大殿都是華麗的中
國宮殿建築,雖然可以看的東西不多,但從大殿的平台可以看到花蓮市區。日治時期政府
重視的神社往往都建於市區旁的山坡上,由山坡上便可看到遠方的市區,花蓮港神社也不
例外,戰後許多忠烈祠只是方便而繼承了神社的土地並改建而已。
雖然神社建築都已不存在,但牌樓停車場卻可看到銅馬,由於銅馬是日本神社才有的雕塑
,因此該銅馬很可能就是唯一花蓮港神社留下的物品,不過銅馬的旁邊塗有國民黨的黨徽
。據研究指出日本神社的銅馬通常都有刻上花紋,戰後國民政府多會把花紋塗掉或抹掉,
這銅馬也經過類似的處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