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米缸沒米 林智堅從臨時上陣到力拼重建

作者: zxc9299 (原來真的有小天使)   2018-09-05 12:00:54
專訪/不被路過!米缸沒米 林智堅從臨時上陣到力拼重建
ETToday
過去想到新竹市,大多數人會先想到竹科,其他文化特色似乎不太顯著,不過 「我們真的
是一個非常驕傲的城市」,新竹市長林智堅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時自信表示,新竹
市有很多指標都是全台第一,但過去因為施政者的建設停滯,讓新竹變成一個被「路過」的
城市,在他上任後這幾年,努力改造新竹市的環境,不講求大建設,而是先從市民的小需要
開始,林智堅自信地說,「每一個完成的政績都是最好的!」
百年車站蒙塵!啟動改造讓市民有感
在組織永續成功管理的範疇裡,管理大師Peter Drucker有句名言:Do the right thing (
做對的事情)、Do the thing right (把事情做好)。對於任內做得最對的事,林智堅說,對
於新竹市民來講,有個建設改變後,讓市民對團隊效率跟信賴度改變非常明顯,「就是新竹
車站」,新竹車站是目前服役車站歷史最久的,從1913年興建到現在,但火車站前後站的地
下道50年沒有整理過,裡面昏暗潮濕惡臭,車站內甚至沒有無障礙設施,身障朋友沒辦法通
過,年輕的媽媽們如果推娃娃車也是寸步難行。
林智堅說,當時他啟動新竹車站改造計畫,向中央爭取經費,把後站加設人行步道、種樹,
現在成為附近居民生活中的大公園,而前後站地下道,市府也大尺度翻新,現在很多民眾遇
到他會問,「你冷氣放在哪,我們怎麼都看不到冷氣?」林智堅笑稱,事實上裡面當然沒有
裝冷氣,但因為環境變造後,地下道變得很明亮舒適,民眾進到裡面覺得很舒服,還以為有
裝冷氣。
「火車站就像我們家裡的客廳、門戶一樣」,林智堅說,過去新竹車站旅客一下來要跟汽機
車爭道,前面的腳踏車停置也非常雜亂,還有一個非常醜陋的花台,更重要的是,走廊都是
鐵皮式的,還有非常大的違建,所以啟動計畫把該拆的都拆了,做了小廣場,旅客下來後可
以在這輕鬆等待家人來接送,鐵皮拆掉後改成玻璃式的,光線穿透後,也達到了遮風避雨的
效果,更重要的是,「百年車站的風華終於再現了,本來都被奇怪的東西遮住了,經過改造
後,它又重新被看見!」
米缸沒米!開源節流成首要工作
「新竹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城市,也該是個驕傲的城市」,林智堅指出,新竹去年44萬人口繳
的稅超過1261億,是全台灣第6名,去年市民平均稅額高達28.6萬,台北市是27.1萬,新竹
是全台第一,新竹市的家庭可支配所得,去年也是第一,但一個這麼驕傲的城市,過去因為
財政規模實在太小,加上人口少、土地小,統籌分配稅款分配回來地方時金額很少,甚至都
是倒數的,「可是我一上任就告訴同仁,與其在這怨天尤人,不如改變問題」。
林智堅回憶剛上任時,他建議市府開始做競爭型的計畫,跟中央爭取經費,剛開始他覺得很
訝異,問同仁「你們怎麼好像沒有經驗的樣子」,同仁也坦言,因為以前從來沒參與過這種
計畫,代表新竹市以往都吃老本,過去施政的人對財政惡化也沒有想法,建設因此停滯了,
市民不再有光榮感,他上任後最困難的是「米缸裡面沒米了」,一個持家的人一定要想辦法
開源節流,所以開源的辦法就是跟中央爭取經費,4年爭取到超過100億,不僅讓新竹能建設
、改變新竹,財政紀律也愈來愈好,這幾年還能還債,「困難的問題一定都有,要如何解決
問題,是一個地方首長一定要去面對的。」
雖然上任時面臨困難,但林智堅自信地說,自己是無可救藥的樂天,「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是
最難的」,新竹是一個風的城市,一定是要有風,風箏才飛得高、飛得遠,而且一定要逆風
,順風就飛不起來了,所以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本來就是地方首長該做的事,「對我而言沒
有最困難的事,只有怎麼樣去解決問題。」
力拼托育!讓最年輕城市贏在起跑點
由於新竹市為全台最年輕城市,幼兒的出生率比起其他縣來得高。針對照顧兒童的政策,林
智堅說,新竹在這部份做得比其他縣市更前頭,例如他一上任就啟動投入22億元的新校園運
動,新竹孩子的出生率很高,各縣市在減班廢校時,新竹市還蓋了2間新學校,另外有22棟
的老舊校舍都打算打掉重建;另外也努力平衡公立、私立幼兒園的員額的比例。他指出,新
竹獨特的是,家長比較負擔得起,所以私立幼兒園員額成長速度遠比公立來得快,私立比例
一直提升,他上任後一直盤整閒置空間,這幾年增加930個公立幼兒園的員額,預計2020年
再增加450個員額,這樣可以有1千多個家庭受惠。
對於中央推出新的托育政策,林智堅認為,就新竹年輕城市來說,中央政策非常好,家長的
補貼增加了,幼保員的薪資增加了,服務品質也增加了,因為加入準公共化政府有門檻,會
讓業者顧慮到品質,針對外界紛擾,新竹則多做溝通,提出善意、補貼,讓私立托嬰中心及
合法保母來參加準公共化政策,這政策才是有辦法能落實照顧更多小孩跟家長。他說明,過
去大家認為地方應多增設公立的托嬰中心,可是公立的托嬰中心投入的成本非常高,換算成
能照顧孩子的比例實在太低,所以準公共化才是合理的作法。
不再只是路過!讓新竹重返榮耀
林智堅說,這幾年他一直在找回市民對這座城市的認同感、光榮感、幸福感,就他個人觀察
,很多政治工作者希望能做驚天動地、歷史留名的政策,往往會忽略小市民希望改變的初衷
,所以他從小事開始做,推動路平、公園再造、市容環境整潔等,城市治理也有短中長期的
規劃,中期也跟中央爭取前瞻建設計畫,包含棒球場重建、微笑水岸計畫、新竹市中心步行
城市計畫、大車站計畫等,新竹市目前有很多規劃都在走。
同時,他也啟動2050城市願景計畫,林智堅擔憂過去的學習、經歷不足,無法完全決定城市
未來,所以每週一召開重大工程會報,邀請不同領域專家學者來規劃城市未來,上述的計畫
都在會議中討論出來,「這樣不會讓我下錯決定,影響城市的發展」。
不過,從一個臨時上陣的候選人,到現在成為民進黨口中的典範,林智堅笑著表示,回想4
年前,當時只有100天的時間打贏選戰,那時對手一位是現任市長、一位是前市長,那時自
己就像是一個救援投手,一路不被看好,賽事看起來好像要輸了,被教練派下去上場,可是
他一路用穩健方式得到市民支持,「這個球賽我們已投了好幾句,只剩下一、兩局,我相信
在救援的過程中,都沒有失分」,他很謹慎地投出每一顆球,相信市民像球迷一樣,希望看
到救援投手把賽事比完,看到完勝的成果。
林智堅強調,從剛上任到現在,自己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就是讓新竹這座偉大的城市重返
榮耀」,新竹真的是一個非常驕傲的城市,有很多指標都是全台第一,甚至跟國際城市可並
列,但過去因為施政者的建設停滯,讓新竹變成一個被「路過」的城市,對於他這個在地的
新竹人來說非常不捨,所以他從傾聽市民的聲音開始。他也提到,過去這些來到台灣或新竹
開墾的拓荒者,他們不怕困難、勤奮努力、分享共好,可說是「台灣精神」,他也希望透過
找回台灣精神,讓新竹重返榮耀。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905/1251270.htm
支持阿堅,新竹市本來就是個有競爭力的城市,這幾年也是因為有林智堅努力才會變得更好
,還好當初不是許明財上,不然哪有今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