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帶著孩子去健行-三生步道

作者: toiletmei (傲笑年)   2016-03-31 00:53:27
http://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393257830
日期:2015年11月14日
年齡:2歲7個月
  孩子,當你長大成人後,要記得這片土地曾經帶給你的歡愉。那是與爸爸媽媽在山
林中行走時,無可取代的歸屬感。爸媽來自海邊,心卻嚮往著山林,自你三個月大開始,
便帶著你走遍台灣各地,在你的記憶深處,有著來自北海岸的風和山林裡的綠,還有那從
不停歇的烏叫蟲嗚,以及精彩無比的林相花叢。
  三芝,一個還不算太多人知曉的地方,很多人聽過但從沒去過。因為地緣關係,假日
只要天氣不錯,我們不是往陽明山跑,就是從三芝、石門一帶去。三芝區的經濟發展以農
業為主,由於境內多丘陵,因此開闢了許多梯田,加上有大屯溪、八連溪等溪水灌注,得
以生產許多農作物,其中茭白筍、山藥、西瓜、樹梅等作物為當地之特產。「三芝」地名
由清代「芝蘭三堡」而來,清治時期淡水、三芝和石門同屬「芝蘭三堡」,日治時期在當
地設「庄(相當於現在的「鄉」),取「芝蘭三堡」其中二字為「三芝庄」,三芝之名沿
用至今。
  三芝有許多古道:內柑宅古道、圓柳古道、竿尾崙古道、八連古道,好像怎麼走都走
不完似的,但這些古道對子台來說實在是難度太高,愛冒險的我忍住短期內把北部古道一
一走完的壯志,決定先訓練子台走一般的步道。上次挑戰坡度幾乎為零、長度僅1.6公里
的二子坪步道成功,這次則是挑戰同樣平坦到不行,但長度長一點點(2公里)的「三生
步道」。
  三生步道離三芝市區不遠,入口在台二線約18.5公里處轉進舊台二線(北13鄉道)二
百公尺後右手邊,步道沿著大坑溪而建。三生步道的「三生」指的是「生產」、「生活」
和「生態」,而非前世、今生和來生(笑)。大坑溪兩旁為大片農田,附近山坡也闢有梯
田,種植許多農作物,如:茭白筍、芋頭、山藥、楊梅等,具有「生產」功能;農家屋舍
錯落其間,這條步道亦是當地居民運送農產品的道路,是為「生活」面貌;而大坑溪經經
濟部水利局整治,溪中建有魚梯以供幼魚溯溪而上,可觀「生態」之樂。
  除此之外,三芝的櫻花在1996年至1999年間,由鄉長花村祥大量種植,當時已高達
9000多株,目前境內已有16,000棵櫻花樹!每次櫻花季總吸引不少人潮,不過較為人熟知
的是總長70公里的「櫻花大道」,其實三生步道也植有數百棵的櫻花,且因品種不同,所
以花季也不同,因此自一月底便有櫻花可賞,最早的是本土種台灣山櫻(緋寒櫻)開跑,
接下來是二月中的重瓣緋寒櫻(八重櫻),接著吉野櫻也在三月接棒,為櫻花季畫下美好
的句點。
  十一月的三生步道,並沒有花季時的人潮,只有遊客三三兩兩,更多是當地農民在此
穿梭。子台一下車便興奮的衝向步道,我想他已經很習慣在太陽出來打招呼時跟著爸媽健
行了。三生步道全長僅有兩公里,以溪岸的十七號橋為始、大坑橋為終,前段鋪設安山岩
作為步道路面,平坦好走,後段則是水泥磚面,推嬰兒車來也沒有問題(如果是推嬰兒車
來的朋友,可以用導航開到「EZi森活」咖啡館,然後從三生步道的終點開始走,會比較
平坦好行)。
  大坑溪在2000年時受到象神颱風的重創,土石流在現今大坑頭路附近爆發,堵塞了溪
流的上游處,也造成下游處的新庄子大淹水。而後經濟部水利局開始整治大坑溪,除了建
攔沙壩以外,也以生態工法興建魚梯。雖然河床多了許多人工味,但步道旁有溪流相伴總
是更為愜意。我們沿著溪岸步道向上游處中,途中經過一座水泥拱橋可通往溪的左岸,拱
橋通往一座小公園,公園裡並沒有什麼設施,僅有不會轉動的水車一座,以及不知道用看
觀賞什麼的木製平台一方。
  續行,溪岸兩側皆有步道,溪的右岸是安山岩路面,左岸則為木棧道,我們走在木棧
道上,欣賞著四周的風景,沒多久,步道轉為彩色磚面,比木棧道更為廣闊,子台把磚縫
連成的線當成軌道,一邊沿著線低頭走,一邊發出火車的聲音。這孩子從小就愛軌道,凡
是有凹槽的東西都可以成為玩具小火車的軌道;搭捷運或火車時,臉一定貼著窗戶看著底
下的軌道;擁有許多玩具,但最愛的還是爸爸送他的Brio小火車軌道組。今年帶著他去彰
化溪湖糖廠搭五分仔車,他更是愛到不行,一直不肯離開。
  有時候,對某件事物的痴迷好似天生註定,那種痴狂似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溪右岸的步道過了大坑尾橋後,來到了盡頭,只剩左岸有步道。兩旁的植物除了櫻樹
外,還多了楊梅樹。淡水的傳統市場每到楊梅產季時,就會出現楊梅,當地人稱它為「樹
梅」,我一定會買一籃來製成水果酒,這些楊梅大多是從對岸的八里或是山另一側的三芝
來的,滋味酸甜,稍放一下就會發酵,因此只需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有楊梅酒可以喝
,如果再放久一點會轉成醋,這個時候就不適合直接喝,可以加些水當果醋飲用,也是不
錯的飲料喔!
  愈走入山裡,步道兩側的風景從農田轉為梯田,這一大片梯田應該是休耕中,並沒有
種植作物。幾間古厝錯落其中,為滿山綠意抹上點紅。對於古厝極為著迷的外子和我,總
想為這些古厝留些珍貴的照片。母親說他自小就是就住在土角厝,三合院就是她童年的回
憶,曾幾何時,傳統建築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消失中,當她回過神時,已經在故鄉遍尋
不著土角厝的蹤跡。
  陸續過了養浩橋和大坑口橋後,前方出現了一座有著綠色欄杆的石拱橋,石拱橋的另
外一側是座土地公廟,一棵大樹籠罩著廟的上方,夏天的時候應該是乘涼的好地方。外子
拿出背包裡的水果,坐在土地公廟旁的大石頭邊吃邊休息。而我則是四處看看,發現了一
件有趣的事。土地公廟裡,竟然還有一座小廟!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廟中廟」?不過仔細
一看,新建的遮雨棚只是圍住舊廟的前方,而不是真的把舊廟包在裡頭,但是從廟的前方
看,真的好像是「廟中廟」喔!不過繞到廟的後方一瞧,馬上就看到舊廟的原貌了,感覺
也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呢!
  天色有些晚了,我們還得趕往下一個行程呢!於是我們三人一起「跑」回步道起點,
雖然速度不快,但也不過幾分鐘就抵達了,十分有成就感呢!
  三生步道的斜對面有一條「公王路」,路口有「水口民主公王」的牌樓,我一直看成
「『口水』民主『王公』」,沿著公王路一直走,就可抵達「民主公王水車園區」,雖然
是小小的公園,卻有座兩層樓高的木製觀景臺,還有一座會轉的大水車,喜歡水車的子台
看得津津有味,一直唱著法文童謠「Meunier tu dors」,然後不停的轉動雙手,好似雙
手就是那座轉動個不停的水車。而我則看著另一側尚未播種的水田,夕陽把水面染成深邃
夢幻的紫色,那色調真是令人難忘。
作者: wwlan (hand in hand)   2016-03-31 09:22: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