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舊聞] 疑美論是美國「戰略模糊」的副作用,不

作者: hankwtc (hankkong)   2023-10-15 06:41:57
這篇文章只有點出部分問題。
誠然,戰略模糊是部分台灣人懷疑美國的一個原因,但實際上美國會造成台灣人懷疑的因
素,其實遠大於此,因為戰略模糊行之已久,可以說台灣人早就習慣,而更嚴重的原因如
下:
1, 對台灣的刻意打壓: 簡單講,台美關係的跌宕起伏,始終與中美關係掛勾,中美緊密
,台灣就被打壓; 中美疏遠、緊張,台美似乎就可多喘一口氣。但是長此以往,台灣人就
是會懷疑,你美國所謂的"挺台灣"根本是口惠而實不至,甚且只是把台灣當作對抗中國的
一個棋子! 而且,台灣人也心知肚明,美國就真的只是如此對待台灣! 舉例而言,馬政府
時期,元旦在雙橡園"內"升起國旗,竟然被美國國務院警告,這對台灣是何等羞辱? 甚且
,事後還放出消息,表示是不願讓台灣政府(人)以為"take for granted"(視為理所當然)
,台灣人在美國升旗,原來是不能理所當然的! 對比美國所謂的"挺台灣",如何諷刺、又
如何顯示美國的歧視及虛偽。
2, 軍武: 台灣地理位置是西太平洋島鍊第一線的中心點,隨著中國經營南海、軍武的佈
署從點已經擴展到面,而台灣島位處南海的正北方,扼控南海北邊出口,戰略位置極其重
要,可以說美國丟台灣,不僅第一島鍊斷鍊,更可以說南海失守,西太平洋也就急急可危
。但是美國售與台灣的武器,大部分都是次等或退役貨,而且部分還是台灣自己有研發成
功了,美國才願意出售同等級軍武。如果美國真的挺台灣,台灣直接面對獨裁中國,極其
兇險,但即使如此,美國仍然不願提供更多先進軍事武器,台灣人當然會對美國的態度存
疑。
3, 台灣國際地位: 美國每次都宣稱贊成台灣加入非以國家為加入主體的國際組織,但實
際上做了什麼? 有什麼實際行為? 每次都只有口惠而實不至的口號。我個人不會妄想一下
就可以加入聯合國,但是如果連拿台灣護照進入聯合國都被阻攔,而美國卻是漠不作聲、
毫不在意,就可想而知,美國實際上是完全不在意台灣外交地位之艱難、形同國際孤兒之
處境,每每思之如此,個人就會覺得倒不如台灣獨立才有可能突破此困境。
說實在,台灣人真的不要對美國有不切實際幻想,他真的不是把台灣視為盟友,只是一個
隨時拿來戳中國的針、或是控制、圍堵中國的棋子,一旦有一天,台灣沒有利用價值了,
丟之棄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台灣就只能自立自強,利用中美對抗期間,儘量發展軍武
、購買更多買的到的武器,讓中國不致蠢動,才是保命之道。
※ 引述《Sinreigensou (神靈幻想)》之銘言:
: ※ 超出三日之新聞/社群、社論轉錄 ※
:
: 1.網址︰
: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4584
: 2.來源︰
: 關鍵評論網
: 3.完整轉錄標題
: 疑美論是美國「戰略模糊」的副作用,不能都推說是中國惡意離間與宣傳
: 4.完整轉錄內容︰
: 近年來疑美論受到許多討論,特別是台灣內部的親中派,不斷質疑台灣如果遭到攻擊,

: 是否會出兵協防。由於目前正值美、中新冷戰的開端,美國正全力鞏固美、台關係,強

: 灣防衛能力,因此這樣的疑美論,被視為是親中派蓄意破壞美、台同盟的惡意宣傳,但

: 真的是如此嗎?
: 事實上,疑美論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國自己,讓台灣懷疑美國是否會在台海衝突中出兵,

: 國戰略模糊的重要一環。美國不清楚承諾是否會出兵保衛台灣,在過去可阻止國民黨政

: 的反攻大陸,在今天則避免民進黨政府立刻走向法理獨立。但所有的政策都有正反兩面

: 戰略模糊的副作用,就是疑美論。
: 美國的戰略模糊政策是好是壞,這見仁見智,但認同的一方,覺得這樣的政策確保了台

: 和平。在過數十年來,同時嚇阻了海岸兩岸,中國在不確定美國是否會出兵援台下,不

: 然武力犯台,台灣則無法濫用美國的保證,將美國捲入戰爭之中。即使美、中關係走到

: ,已處於破裂邊緣,許多長年關注兩岸情勢的美國智庫學者與政治人物,仍主張不可輕

: 棄戰略模糊。
: 拜登多次口頭保證如果台灣遭到中國攻擊,將會出兵介入,但隨後美國政策都會立刻澄

: 保證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雖然說美軍介入台灣衝突與美國政府的一中政策,兩者

: 相同,但在某種程度上,美國這種看起來互相矛盾的立場,其實也是另一種的戰略模糊

: 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社會當然會出現疑美論,甚至中國藉力使力,利用美國的戰略模糊

: 煽動台灣民心,離間美、台關係,也在意料之中。而疑美論會在台灣有市場,最簡單的

: ,是台灣人民見多了美國政治人物,在戰略模糊策略下曖昧不清的發言,雖然說這的確

: 阻止了台灣走向法理獨立,但另一方面也讓台灣人埋下了對美國的懷疑。
: 再加上近年來美國出兵海外的幾場戰事,最後並沒有好的結果,在阿富汗的倉惶撤軍,

: 人聯想到越戰時美國的失敗。疑美論從過去的內心臆測,直接躍上檯面,成為社會討論

: 點,並不令人特別意外。
: 特別是烏克蘭的戰事,更讓台灣人感同身受,因為兩國同樣受到強權威脅,若烏克蘭沒

: 住俄羅斯,中國很有可能挺而走險,利用國際社會分身乏術之時,趁機武力犯台。由於

: 最後並沒有出兵烏克蘭,更讓親中派有不斷渲染疑美論的空間,指控美國現在可以拋棄

: 蘭,未來就有可能拋棄台灣,讓台灣淪為第二個烏克蘭。
: 這其實是非常有效的耳語,畢竟烏克蘭戰事正持續中,戰場的慘況透過媒體,傳到世界

: 角落。雖然美國不願意出兵烏克蘭,在於烏克蘭並非美國的傳統盟邦,美國的確曾經派

: 訓,但從來沒有防衛承諾。同時不願出兵的最大原因,就是要避免兩面作戰,不要讓中

: 武力犯台的可趁之機,但多數台灣人並不瞭解這背後的差異與考量。
: 而接下來的問題是,美國本身是否想要消除台灣內部的疑美論?這聽起來似乎是個不是

: 的問題,美國為什麼要助長台灣的疑美論?但千萬不要忘了,戰略模糊的重要目標之一

: 是要防止台灣突然走向法理獨立,引發台海戰爭。
: 如果美國接下來提出百分之百的協防保證,很有可能會助長台灣獨立的浪聲,甚至進一

: 釁中國,讓中國得到出兵的藉口,這也是美國必需考慮的問題。許多美國智庫學者與政

: 物,到今天仍然反對美國走向戰略清晰的關鍵原因就在這裡。可以說美國現在陷入了兩

: 處境,不講清楚無法消除疑美論,但講清楚又可能讓自己陷入困境之中。
: 或許比較兩全其美的方法,是美國提出「有條件的協防承諾」,清楚地負面表列在何種

: 下,美國不會介入台灣衝突,如台灣片面宣布法理獨立,或主動武力攻擊中國,美國將

: 協防台灣,若台灣方面沒有主動挑釁,中國卻毫無理由的武力犯台,美國就一定會出兵

: 台灣。
: 這樣的承諾可以像過去美國政府的六項保證一樣,先從口頭承諾,變成白紙黑字的國會

: ,最後形成具有約束性的法案。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化解疑美論的擴散,卻又可以防

: 向戰略清晰可能出現的問題,是目前這個階段的權宜之計。
: 當然,這種「有條件的協防承諾」並不是完全沒有缺點,首先美國必需揹負起干涉民族

: 的罵名,畢竟這是一種普世價值,過去美國即使不贊成,甚至暗中阻撓,卻從不公開反

: 只表明美國不支持。
: 未來美國如果公開表示,若台灣走向法理獨立而遭到中國攻擊,美國將不會出兵協防,

: 引發後續的一連串政治效應,包括台灣傾向獨立的部份民意,會轉而批評美國,親中派

: 會趁機宣傳這是北京勝利,宣傳中國已達成美、中共管台海問題的共識,要聯手扼止台

: 立運動。因此要如何在文字上拿捏,也是一個難題。但這樣的新政策或許可以扭轉長期

: 戰略模糊政策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 當然,繼續放任疑美論繼續下去,也是一種選項,畢竟戰略模糊政策仍然受到不少支持

: 目前也還發揮著殘餘的影響力。但美國政府這幾年逐步調整戰略模糊政策,甚至許多人

: 呼美國應該立刻走向戰略清晰,因為這種曖昧政策的負面問題,已經隨著美、中、台三

: 係的質變,而越來越明顯。
: 當一個政策的副作用,開始超越正面的利益,調整就是不得不然的結果。美國不能假裝

: 的戰略模糊政策沒有造成任何問題,把疑美論都推給中國的離間與宣傳,這是不負責任

: 美國正在積極強化第一島鏈的防線,但只有提供武器是不夠的,錯誤或過時的政策其實

: 致命,有必要通盤檢討。
: 5.附註、心得、想法︰
: 看到有人突然提疑美論我就想到這篇
: 沒錯,美國戰略模糊正是疑美論最大推手
: 美國肯保證,那就不會有人疑美
: 可惜美國每次都講得不清不楚
: 拜登那段就最明顯了吧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