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聞] 疑美論是美國「戰略模糊」的副作用,不

作者: Sinreigensou (神靈幻想)   2023-10-15 05:54:21
※ 超出三日之新聞/社群、社論轉錄 ※
1.網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4584
2.來源︰
關鍵評論網
3.完整轉錄標題
疑美論是美國「戰略模糊」的副作用,不能都推說是中國惡意離間與宣傳
4.完整轉錄內容︰
近年來疑美論受到許多討論,特別是台灣內部的親中派,不斷質疑台灣如果遭到攻擊,美國
是否會出兵協防。由於目前正值美、中新冷戰的開端,美國正全力鞏固美、台關係,強化台
灣防衛能力,因此這樣的疑美論,被視為是親中派蓄意破壞美、台同盟的惡意宣傳,但實情
真的是如此嗎?
事實上,疑美論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國自己,讓台灣懷疑美國是否會在台海衝突中出兵,是美
國戰略模糊的重要一環。美國不清楚承諾是否會出兵保衛台灣,在過去可阻止國民黨政府真
的反攻大陸,在今天則避免民進黨政府立刻走向法理獨立。但所有的政策都有正反兩面,而
戰略模糊的副作用,就是疑美論。
美國的戰略模糊政策是好是壞,這見仁見智,但認同的一方,覺得這樣的政策確保了台海的
和平。在過數十年來,同時嚇阻了海岸兩岸,中國在不確定美國是否會出兵援台下,不敢冒
然武力犯台,台灣則無法濫用美國的保證,將美國捲入戰爭之中。即使美、中關係走到今日
,已處於破裂邊緣,許多長年關注兩岸情勢的美國智庫學者與政治人物,仍主張不可輕易揚
棄戰略模糊。
拜登多次口頭保證如果台灣遭到中國攻擊,將會出兵介入,但隨後美國政策都會立刻澄清,
保證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雖然說美軍介入台灣衝突與美國政府的一中政策,兩者並不
相同,但在某種程度上,美國這種看起來互相矛盾的立場,其實也是另一種的戰略模糊。
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社會當然會出現疑美論,甚至中國藉力使力,利用美國的戰略模糊,來
煽動台灣民心,離間美、台關係,也在意料之中。而疑美論會在台灣有市場,最簡單的原因
,是台灣人民見多了美國政治人物,在戰略模糊策略下曖昧不清的發言,雖然說這的確成功
阻止了台灣走向法理獨立,但另一方面也讓台灣人埋下了對美國的懷疑。
再加上近年來美國出兵海外的幾場戰事,最後並沒有好的結果,在阿富汗的倉惶撤軍,更讓
人聯想到越戰時美國的失敗。疑美論從過去的內心臆測,直接躍上檯面,成為社會討論的焦
點,並不令人特別意外。
特別是烏克蘭的戰事,更讓台灣人感同身受,因為兩國同樣受到強權威脅,若烏克蘭沒有擋
住俄羅斯,中國很有可能挺而走險,利用國際社會分身乏術之時,趁機武力犯台。由於美國
最後並沒有出兵烏克蘭,更讓親中派有不斷渲染疑美論的空間,指控美國現在可以拋棄烏克
蘭,未來就有可能拋棄台灣,讓台灣淪為第二個烏克蘭。
這其實是非常有效的耳語,畢竟烏克蘭戰事正持續中,戰場的慘況透過媒體,傳到世界各個
角落。雖然美國不願意出兵烏克蘭,在於烏克蘭並非美國的傳統盟邦,美國的確曾經派兵協
訓,但從來沒有防衛承諾。同時不願出兵的最大原因,就是要避免兩面作戰,不要讓中國有
武力犯台的可趁之機,但多數台灣人並不瞭解這背後的差異與考量。
而接下來的問題是,美國本身是否想要消除台灣內部的疑美論?這聽起來似乎是個不是問題
的問題,美國為什麼要助長台灣的疑美論?但千萬不要忘了,戰略模糊的重要目標之一,就
是要防止台灣突然走向法理獨立,引發台海戰爭。
如果美國接下來提出百分之百的協防保證,很有可能會助長台灣獨立的浪聲,甚至進一步挑
釁中國,讓中國得到出兵的藉口,這也是美國必需考慮的問題。許多美國智庫學者與政治人
物,到今天仍然反對美國走向戰略清晰的關鍵原因就在這裡。可以說美國現在陷入了兩難的
處境,不講清楚無法消除疑美論,但講清楚又可能讓自己陷入困境之中。
或許比較兩全其美的方法,是美國提出「有條件的協防承諾」,清楚地負面表列在何種情況
下,美國不會介入台灣衝突,如台灣片面宣布法理獨立,或主動武力攻擊中國,美國將不會
協防台灣,若台灣方面沒有主動挑釁,中國卻毫無理由的武力犯台,美國就一定會出兵馳援
台灣。
這樣的承諾可以像過去美國政府的六項保證一樣,先從口頭承諾,變成白紙黑字的國會意見
,最後形成具有約束性的法案。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化解疑美論的擴散,卻又可以防止走
向戰略清晰可能出現的問題,是目前這個階段的權宜之計。
當然,這種「有條件的協防承諾」並不是完全沒有缺點,首先美國必需揹負起干涉民族自決
的罵名,畢竟這是一種普世價值,過去美國即使不贊成,甚至暗中阻撓,卻從不公開反對,
只表明美國不支持。
未來美國如果公開表示,若台灣走向法理獨立而遭到中國攻擊,美國將不會出兵協防,可能
引發後續的一連串政治效應,包括台灣傾向獨立的部份民意,會轉而批評美國,親中派可能
會趁機宣傳這是北京勝利,宣傳中國已達成美、中共管台海問題的共識,要聯手扼止台灣獨
立運動。因此要如何在文字上拿捏,也是一個難題。但這樣的新政策或許可以扭轉長期以來
戰略模糊政策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當然,繼續放任疑美論繼續下去,也是一種選項,畢竟戰略模糊政策仍然受到不少支持,在
目前也還發揮著殘餘的影響力。但美國政府這幾年逐步調整戰略模糊政策,甚至許多人正疾
呼美國應該立刻走向戰略清晰,因為這種曖昧政策的負面問題,已經隨著美、中、台三方關
係的質變,而越來越明顯。
當一個政策的副作用,開始超越正面的利益,調整就是不得不然的結果。美國不能假裝長年
的戰略模糊政策沒有造成任何問題,把疑美論都推給中國的離間與宣傳,這是不負責任的。
美國正在積極強化第一島鏈的防線,但只有提供武器是不夠的,錯誤或過時的政策其實更為
致命,有必要通盤檢討。
5.附註、心得、想法︰
看到有人突然提疑美論我就想到這篇
沒錯,美國戰略模糊正是疑美論最大推手
美國肯保證,那就不會有人疑美
可惜美國每次都講得不清不楚
拜登那段就最明顯了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