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改善低薪困境 學者:推動產業轉型應適度擇優汰劣

作者: AAAB   2023-01-04 00:18:59
1.新聞網址︰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301020046.aspx
2.新聞來源︰中央
3.完整新聞標題改善低薪困境 學者:推動產業轉型應適度擇優汰劣
4.完整新聞內容︰
政府努力推動產業轉型,改善低薪環境,但勞工分享到的經濟果實愈來愈少,又面對物價
、房價高漲等問題。學者直言,政府應讓市場適度發揮擇優汰劣功能,如果逆勢而為,想
要照顧所有產業,只會讓轉型進程牛步化。
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國民所得統計顯示,2021年經濟成長率高達6.53%,企業的營業盈餘
在國內生產毛額(GDP)所占比例達到36.53%,創下歷史新高,但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
卻降至43.03%,為史上最低。
企業盈餘占比創新高和受僱人員報酬探底,意味經濟果實大多落進企業主口袋,導致景氣
大好,民眾依舊無感。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認為,從近期選舉結果可以看出年輕世代對社會的不滿益發強
烈,原因就是高房價、高物價、低薪等問題改善的腳步太慢。
對於低薪問題,政府其實一直在做努力。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高仙桂指出,政府二路並
進,一方面推動產業高值化,讓企業賺更多,把餅做大,才有能力將獲利分配給員工,同
時,政府在制度面從提高基本工資、薪資透明化及鼓勵企業加薪等方向著手。
高仙桂以數位發展部推動的台灣雲市集為例指出,不只製造業需要高值化,服務業同樣需
要轉型升級。
邱俊榮認同政府政策確實朝產業高值化的方向努力,從五大創新產業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都是希望打造高薪產業環境,方向是對的,不過「目的和手段有點不一致」。
邱俊榮指出,政府想把握新興產業商機,低軌衛星、太空產業、人工智慧(AI)、5G都不
放過,但舊的產業也不願意放棄,導致資源競逐非常激烈,廠商都在搶水、搶電甚至搶人
才,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難以聚焦於重點發展產業。
放眼國外的產業政策,邱俊榮直言,日本、德國、荷蘭、瑞士等產業政策思維相當明確,
日本將資源集中在最尖端的部分,其他產業轉至國外生產,不占用國內資源;德國強調高
技術性產業,雖然面臨缺工,但缺的是技術工,與台灣缺藍領、缺外籍移工的情況大不相
同;至於荷蘭,廠商要拿政府補助,得有技術含量才行。
邱俊榮指出,改善低薪的同時要兼顧弱勢產業,其實有點矛盾;如果政府持續透過紓困、
補助等各種資源持續不斷提供支持,讓低薪產業得以存活,市場汰弱留強的機制無法彰顯
,產業轉型自然會牛步化。
他說,「我們不是要消滅傳產或是中小企業,但要讓這些企業有創新、差異化的能力,才
能在市場生存」。他指出,產業高值化很好,但不是所有公司都有能力走向高值化,政府
及社會大眾必須體認產業轉型一定會有陣痛期,適度讓沒有競爭力的產業透過整併、外移
等機制退場,使產業環境獲得改善,才有辦法帶動薪資提升,進而讓分配不均的問題出現
改善的契機。
5.附註、心得、想法︰臺灣有不少公司的董事們曾表明,業界已開出高薪仍缺工,年輕人
「拒絕成為被剝削的奴隸」的價值觀,最後可能會導致國家產業經濟發展問題
作者: AMDMARSHAL (你知道鳥為什麼會飛嗎)   2023-01-04 00:19:00
喊產業轉型喊幾十年了然後又縮回去炒房
作者: Sinreigensou (神靈幻想)   2023-01-04 00:19:00
我覺得應該放棄補助 讓產業自己淘汰
作者: AMDMARSHAL (你知道鳥為什麼會飛嗎)   2023-01-04 00:20:00
勞工轉沒半個 只有拿補助的資方炒房炒很爽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3-01-04 00:23:00
最慘的其實是服務業啊
作者: xxx60133 (這下糗了)   2023-01-04 00:27:00
工業4.0 去哪裡了
作者: fakinsky   2023-01-04 01:05:00
改善什麼 不都說是自己不爭氣 通通去台積電就好啊經濟20年來最好 股市萬四
作者: a810086 (乂佛手乂)   2023-01-04 02:10:00
轉個懶覺,全部都在顧左右而言他,基本勞權保障好,成立工會,最低工資每年10%起跳調漲,台灣最低薪資早就超過韓國了歐洲還不是一堆傳產,怎麼人家沒有一堆低薪勞工,難道法國那些葡萄酒莊園都科技業嗎?笑死
作者: bryant99 (Eason WEI)   2023-01-04 03:40:00
學者只會說一些理想的空話
作者: cocoi (俗哩吧(男))   2023-01-04 08:00:00
學者都有在合作,爽爽賺就好,一次太多案會很累...到時又被比價比效率,會很慘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