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經商環境惡化、全球供應鏈重組韓企

作者: adagiox (adagio)   2022-06-21 12:31:55
1.新聞網址︰
※ 網址超過一行 請縮網址 ※
https://www.voachinese.com/a/6625982.html
2.新聞來源︰
美國之音
3.完整新聞標題
※ 請完整轉載標題 請勿修改與編排 ※
中國經商環境惡化、全球供應鏈重組韓企加速棄中投美
4.完整新聞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
2022年6月21日09:04
葛靜怡
首爾—?
隨著中國經商環境的惡化、全球供應鏈重組,韓國企業去中國化、投資美國的趨勢日趨明
顯。數據顯示,過去10年間,韓國對中國投資額僅增長不到60%,而對美國投資額卻猛增
將近370%。
專家指出,目前世界經濟正處於從全球化向去全球化過渡的時期,不同意識形態陣營和區
塊內部構建供應鏈已成為大勢所趨,今後韓企對中國投資或將進一步放緩。
韓企調整業務佈局去中投美趨勢明顯
韓國進出口銀行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至2021年,韓國對中國投資額從42.63億美元增
至66.68億美元,增幅為56.4%;同期韓國對美國投資額則從58.99億美元猛增至275.9億美
元,增幅高達367.7%。
從新增法人數量來看,過去10年間韓國在中國新設立的法人持續減少,去年為261家;而
在美國則呈現出持續增多的趨勢,去年達到了617家。
韓國大企業的行動驗證了這一數據。綜合韓國媒體和彭博社的報導,樂天集團計劃今年上
半年內關閉位於上海的中國法人,相關人員已全部撤離,僅剩下法人註銷等流程;目前有
關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樂天集團位於瀋陽的主題公園大型項目也在出售中。該項目於20
16年薩德事件發生後被中國政府喊停,2019年重新獲批開工,但是因新冠疫情再次中斷。
另外,中國網上流傳著現代汽車重慶工廠即將關閉的消息和給員工的賠償方案。據《第一
財經》援引接近北京現代的人士的話報導,重慶工廠確實處於停工狀態,但並未收到關閉
通知。現代汽車此前表示,停工只是暫時措施,但也承認該公司在中國的產能已達到需求
的約2倍。現代在中國共有5家工廠,其中北京第一工廠去年出售,20餘名管理人員也被撤
離。
其他主要大企業也先後縮減中國業務。SK集團去年出售了北京SK大廈和汽車租賃業務。LG
於2020年出售了北京LG雙子座大廈,並關閉了崑山、天津、瀋陽等地的法人。三星電子撤
離中國的步伐更早,2019年、2020年先後關閉了位於惠州的最後一家智能手機工廠和位於
蘇州的最後一家電腦工廠。
相比在中國的節節後退,韓國大企業在美國卻表現出了非常強的進攻性。在上月底的美韓
首腦會談期間,現代汽車公佈了105億美元的對美投資計劃,包括電動汽車及電池、機器
人技術、城市空中交通、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等領域。
在此之前,三星電子斥資170億美元在得克薩斯州泰勒市投建生產用於人工智能、5G等的
尖端芯片代工廠,本月內有望正式動工。
另外,SK集團自2020年以來對美國半導體、車載電池領域的投資額達到156億美元,其中
包括與福特汽車的合資項目。LG能源解決方案也在美國俄亥俄、田納西、密西根斥資116
億美元建設車載電池工廠,與通用汽車合資的俄亥俄工廠已於上月竣工。彭博社還報導稱
,LG能源解決方案和日本本田正考慮在俄亥俄新建電池工廠。
經商環境惡化導致中國對韓企吸引力下滑
事實上,韓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較以往有所下滑。根據韓國企業數據研究機構“CE
O SCORE”的分析,從2016年到2020年,韓國500強企業的320家中國法人的銷售額減少了2
7.5%。
除了本土競爭的加劇,這與中國經商環境的惡化也不無關係。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去年
底對在華經營的韓企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八成的企業認為中國經商環境較10年前惡化,
其中政府風險是最大原因;70.2%的企業認為,中國政府為實現共同富裕所採取的各種管
制措施造成了負面影響。
韓國建國大學經濟系教授崔培根向美國之音指出,“從中國政府的政策來看,政治邏輯高
於經濟邏輯,這將不可避免地削弱市場的確定性。在中國的人力成本等優勢逐步減少的情
況下,過於強調政治邏輯會促使外資企業因這種不確定性規避中國市場”。
對外資企業的歧視待遇和美中貿易爭端加劇等因素也導致中國經商環境變得糟糕。超過80
%的韓企認為,中國在審批流程、營業規制等方面存在對外資企業的歧視待遇。
韓國仁川國立大學商學院教授洪起用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指出,中國在數十年的時間裡
從開放逐漸走向封閉,表現出了“即使不與外部世界一起發展,靠內需也能夠支撐”的想
法,保護本國企業的傾向非常強烈。“需要確保穩定供應鏈的跨國企業意識到了中國存在
的風險,使中國作為一個長期投資對象失去了魅力”。
專家:去全球化時代來臨韓企對中投資前景更黯淡
需要指出的是,韓國企業的行動目前尚未對韓中貿易關係造成顯著影響。
從出口來看,雖然韓國對中國的出口依賴度自2018年後有所下滑,但去年仍達到25.3%,
在主要國家中最高。在進口方面,韓國的工業原材料等關鍵物資更是極度依賴中國。數據
顯示,在韓國228種需要進行重點管理的關鍵進口物資中,中國產品多達172種、佔比75.5
%,遠遠高於日本(32種,14%)和美國產品(24種,10.5%)。若中國產品的供應出現差
池,影響面將覆蓋韓國整體工業。
這種緊密關係決定了當前中國業務對韓國企業的重要性。全國經濟人聯合會上月底實施的
一項調查顯示,儘管上海等多地的封城措施對韓國企業造成了負面影響,但87.3%的企業
表示將維持在中國的業務。
然而專家並不看好韓企對中國投資的前景。
韓國HI投資證券研究部部長李尚憲在採訪中向美國之音指出,目前全球供應鏈正處於“從
全球化向去全球化過渡的範式轉換期”。這意味著今後比起純粹的效率和利益,將更注重
同一個陣營、一個區塊內穩定、順暢的供應。“韓國和美國是盟友,因此將不得不向民主
主義陣營進行更多的投資”,換言之,“韓國企業去中國化、投資美國是為了在民主主義
陣營中建立一個穩定的供應鏈”。
韓國建國大學經濟系教授崔培根認為,由於尹錫悅政府全面倒向美國,未來韓企對中國的
投資極有可能從目前的增長放緩轉換為減少。“當外交、政治和安全的方向都已經確定,
企業只能將之默認為一個基本條件,可做的選擇非常有限”。
不過他亦對這種趨勢表示擔憂,“美中之間的競爭並不正確,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徹底
壓倒另一個國家,這是一個彼此都會受損的遊戲”。只有國家安全和經濟分離,企業家才
能在具有確定性的環境下經商。若認識不到這一點,“韓中雙方的利益只會繼續蒙受損失
”。
5.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 「Live」、「新聞」、「轉錄」此類文章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
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
鬼島反美賤種:
不要投資美國,美國是在卡油,
誰投資美國誰就出賣歹丸。
韓國投資美國爽爽爽,台灣不要智障,哈哈哈。
台灣智障反美賤種 柯憐啊~~~
作者: holysong (猴力送)   2022-06-21 12:41:00
所以是換總統有差?還是賠痛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