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馬克思在歷史的定位以及評價如何?

作者: coober   2019-11-27 14:43:07
※ 引述《jeanvanjohn (尚市長)》之銘言:
: ※ 引述《eunhailoveu (銀河盒)》之銘言:
: : 馬克思在歷史的定位以及評價如何
: : 感恩
: 馬克思理論的重點其實在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辯證。
: 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個程度的時候,生產關係就會產生變化,
: 生產關係變則上層結構變,從而整個社會產生改變。
: 但是為什麼生產關係要改變呢?
其實這一段的說法是真正的至理名言
但列寧共產黨的問題 是打著馬克思的名號
卻做出完全違反的事情
蘇聯成立之後 生產力又沒有改變
但列寧共產黨無視生產力不變
就沒辦法改變生產關係
進而也無拉改變上層的這個真理
強行的把各種曲解的教條加上去
完全無視現實的狀況 搞到餓死人
還自稱唯物論 簡直笑死人
用一個簡單例子來說
部落結構的社會 大家生產力有限
可能只能養酋長 巫醫 (不用從事生產)
戰士得是兼職的軍人
如果強行把國家的架構套上去
要一個國王 宰相 還有一群官僚
再外帶幾個將軍 軍官 職業軍人
那這種部落的生產力是絕對養不起的
可能200-300人生產 養2-300人
那這政權必然得採取
極其殘酷的手段才能維持住
: 馬克思年輕的時候受到黑格爾哲學的影響,他認為必須改變的原因,
: 是人遭到了"異化"。
: 簡單說,人在工作中變成了零件的一部分,變得不再是自己;
: 比方說我們有時候,為了生活必須接一些不想接的工作,
: 做得不開心也得做,甚至到最後變成為工作而工作,
: 有時候回家還要加班,都沒有自己的空間...
: 生產關係的"變",就是要把人從這種異化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 所以重點不在階級鬥爭,而在"人要活得像人",
: 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吸引人的地方,他要把"人"從資本主義的壓迫下解救出來。
: 但是後來列寧的布爾什維克主義又變成一種壓迫手段,
: 這就不是馬克思所能看見的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