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吳介民

作者: vikk33 (陳V)   2019-04-23 08:42:17
1.轉錄標題︰
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請寫名稱
吳介民
1.轉錄網址︰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www.facebook.com/wujiehmin/posts/2266933276891492
2.轉錄來源︰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 他板文章可免填※
fb
3.轉錄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從郭董參選看鴻海轉型問題(吳介民)
郭台銘宣布參選總統,鴻海股價一飛沖天。郭董乘勢對蔡政府展開民粹式攻擊,他的政治
語言結合了中國因素與老百姓發財願望──「民主不能當飯吃」──讓民進黨不知不覺捲
入「民主與經濟發展互斥」的詭論。
國際上,已經有太多權威研究指出:經濟發展要可持續並升級,依靠的是民主與法治。為
什麼?因為有民主法治,才能合理保障企業產權。不然,中國今天怎麼會出現「國進民退
」,由黨國資本加緊掌控國家經濟資源,壓迫私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問題?較低的水果摘
完後,要摘更高的水果,靠的不只是產業升級,還需要政治升級、民主法治升級。(參見
顏擇雅的專書論述。)
因此,輿論界不應該跟著郭董參選亂起鬨。我們更須從產業基本面來看一看鴻海在中國的
問題。
鴻海(富士康)是蘋果最大的系統組裝商,形成一個交錯複雜的龐大供應鏈體系。鴻海發
展的基礎,是台灣在模具、鐵件等方面的製造技術,它以此為基礎在中國擴展出以量取勝
的代工王國。若沒有台灣在前一個階段累積的製造業基礎、網絡式生產所培育的眾多技術
人才,鴻海王國便難以誕生。然而,鴻海依然是在蘋果控制的全球價值鏈霸權下,玩「求
生與追趕」的遊戲。換言之,鴻海能夠在中國組裝蘋果手機賺大錢,它的技術基礎是繼承
了台灣從1960年代以來,傳統產業培育出來的優異代工製造能力。
鴻海特別之處,是它採取垂直整合方式,將供應鏈的一大部分納入它的產權結構之中,採
取「層級式供應鏈治理結構」,而獲得更多攫取供應鏈價值的節點。它的毛利低(相較於
其他傳產),但以量取勝。
歸根究柢,鴻海能夠在中國採取以量取勝的戰略,乃是中國為鴻海提供了廉價的生產要素
,尤其是廉價的人力資源,如果沒有過去幾十年龐大民工隊伍貢獻勞動力,哪會製造出像
鴻海這種「高新科技業、但勞力密集」的龐然大物?
因此,勞動力的擠壓,成為關鍵因素。衍生出來的,便是超時加班的問題。
2010年深圳富士康發生員工連環自殺事件,鴻海因被稱為「血汗工廠」而形象大損。當時
,根據一位離職員工提供的薪資單,她們每個月經常加班超過100小時,遠遠超過中國法
令允許範圍。中國《勞動法》對加班規定相當嚴格: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特殊情況
下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且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以2008年4月為例,富士康薪資單上標明:標準薪資是每月950元(相當於最低工資);平
時加班時數65.50小時,加班費636元;周六日加班62小時,加班費877元。帳目上,加班
費超過了標準薪資。因為加班,工人必須簽署「自願加班確切書」,此為資方用來應付政
府的勞動檢查。工人自己不簽,主管還會幫忙簽,變成「被簽署、被志願加班」,而且連
請病假都相當困難。
然而,隨著中國人口紅利逐漸耗竭,近年廉價勞動力不再,鴻海勢必要轉型。但這麼龐大
的企業要轉型,談何容易?中國人說:船小好掉頭。但鴻海可是一部遍布中國各地的加工
大怪獸(一部分工廠分布在其他國家)。
鴻海轉型其中一步棋是,旗下富智康與新創公司合作取得諾基亞手機品牌經營權,大舉投
入資金,但手機品牌經營相當困難,砸了大錢卻未見成效,甚至進一步侵蝕鴻海富士康的
獲利表現,因此,「拿本業獲利補轉投資的洞,結果本業不振洞卻越來越大,雖然是掛牌
賣東西,掏空左手代工端,虧錢賣給右手品牌端」。(見《蘋果日報》2018/12/13)富智
康挖了這麼大的財務黑洞,鴻海如何處理?中國政府是否出手救援?也引起外界好奇。
鴻海經營手機品牌鎩羽而歸,再一次應驗了台灣代工系統,想要在全球價值鏈(GVC)向
上攀爬到品牌頂端的超高難度。台灣是全球鞋業製造王國,寶成如同鴻海,也曾經在中國
依靠低工資勞力供給獲龐大利益。但寶成自行經營品牌的企圖心,也在品牌(例如耐吉)
壓力下打退堂鼓。最後是以通路商身分,幫品牌在中國市場賣自己生產的鞋子。
我在《尋租中國》書中論證的一個主題,就是台商產業升級的策略思考。「代工」並非毫
無出路。相反地,台積電也是採取所謂代工模式,但它開拓出一條獨特的道路,以優異技
術獲得非常高的利潤,成為全球頂尖企業,並且在台灣形成了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台灣
半導體產業的成功,背後有累積幾十年的製造業文化因素,不是憑空而生。這也可以解釋
,為何中國砸下重金搞半導體製造,至今成果仍有限。從這個角度,我們也可較為持平地
評估「中國製造2025」的可行性與限制。
鴻海與台積電是在不同產業類別、不同技術檔次上的企業,無法以簡單量化數據做比較。
但兩者呈現出台灣在企業升級與轉型策略上的路線差異。台積電,還有無數不靠中國廉價
生產要素的中小企業,仍持續在台灣走出一條穩健可行的道路,背後一個重要因素是,30
年來台灣在民主法治上的進步,提供了安穩的產權與經營環境。
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作者
蘋果日報 火網評論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90422/38315972/
4.附註、心得、想法︰
就是別人嗆聲的
民主就是你不用把鴻海捐給共產黨
可是你就是不懂這套道理
只會靠山尋租
不知道
人家是吸光秩序資源的怪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