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怎麼有農民整天在上 政論節目 ??????

作者: chosenone (獲選者)   2019-03-12 09:25:01
※ 引述《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之銘言:
這篇講到很多重點。
之前政府有推一個小佃農大地主,就是農民老了種不動,或地太少成本不符,
等等之類的,把地租出去,讓有能力種的年輕人或是農企業租去種。
結果呢?
台灣農業很大的問題就是農業人口老化,還有土地零碎化。
美國澳洲那種大量運用農機具,一兩個人顧一大片的種植方式在台灣無法實現。
農機具貴要一定的規模的農民才養得起,而且土地太小塊大型農機具不好施展。
台灣課本會跟你說美國那種單位產量比較少,其實現在早就不是那樣了。
人家國外搞到可以用GPS監控各區塊土地的用水、施肥、用藥,
針對不同區塊的地理、土質、肥度等等去做微調。
這樣省水又可以節約肥料農藥用量(用太多也是流走變成污染),
連收成都可以丟上期貨市場去交易,東西還沒收成就已經賣出去了。
現在人家總產量大,單位成本低,單位產量也沒比東亞集約農業少多少,
所以台灣農業才會怕國外怕得要死。
然後農民人口老化心態就會保守,人家叫他怎麼改他都當耳邊風。
年輕人熱血有理想想去務農,但是問題是沒有地。
農地一買就是幾分幾甲在算,沒人用坪在賣的,
每坪單價雖然低但一次買個幾分乘起來就變幾百萬幾千萬,
你年輕人有幾百萬幾千萬能創業的是有多少,這還只是土地成本。
你說用租的,
老農沒種也有休耕補助可拿,租出去就沒了補助,換成拿租金。
家裡有出租房子就知道,出租也有風險,遇到惡房客很難搞,
既然我不租出去也有補助,錢不會差多少,出租又有風險,我幹嘛租?
所以很多老農要嘛自己隨便種,要嘛不種領補助,出租意願很低落。
電視新聞常常會報一些很勵志的,回鄉種田發大財的年輕人,
鄉民看的時候先看看他田是哪來的?很多都嘛父母留下給他的。
作者: Carmelo3 ( 六甲おろし)   2019-03-12 09:27:00
華人有土斯有財觀念根深蒂固我外公也很怕他走後土地被賣光光 但後輩全都不住鄉下一堆鄉下地主全都住在大都市然後幾公頃的農地 一年也收沒幾萬
作者: downtoearth (東方耳號:)   2019-03-12 09:41:00
這是馬英九時代的政策 結果是 當時農業縣市議員民意代表 沒有積極配合政策說明 加上 農地補助加上 地主怕到時收不回來有糾紛 所以本來很好的政策 因為沒有 隨著處理中間執行細節遇到的困難就 成效不好..
作者: MVPGGYY (MVP)   2019-03-12 11:04:00
我媽娘家算是頭份農地大地主,後來就配合變更賺一大票,剩下的農地都沒在用或租出去當別的用途了,現在年輕人沒人要務農了,甚至家裡有大片農地的也一樣甚至也不要說到年輕人,我媽兄長那輩的也沒人要幹,我外婆掛掉後就沒人去動農地了,要不然就是轉租出去當其他用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