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都更容積獎勵

作者: moondark92 (明星黯月)   2018-02-17 19:45:22
與其說容積是公共財,不如說居住人口數才是真正的公共財,
假設現在台北市的居民數目不變,房屋全部變兩倍高,所有人的使用容積都變兩倍,
交通擁擠程度,教育資源基本上都不會有變化,只有雲梯車等高空救援設備需要增加,
總的來說公共資源消耗並不會增加多少...
容積增加可能會增加入住台北的人口,
但事實上容積不增加,也是有很多人將房屋隔成多間小套房,
在容積沒增加的狀況下增加了居住人口,各種公共資源消耗照樣增加
如果真的要限制公共財消耗,管制人口數遠比管制容積更直接有效
但問題來了,當以往大學以分數當門檻來排擠低分的學生進入就讀時,
政府是否該以財富門檻來排擠低端人口入住台北市?
還是應該用抽籤決定誰能入住台北市?
然後嚴格執行戶口調查,沒抽到籤或沒買到居住配額而有居住事實的抓到嚴懲?
在我國當今民主文化下,這幾乎是不可能執行的天方夜譚,
也就是說公共財消耗註定是不可能減少,容積限制只是讓住民住的很不爽很不安全,
難以減少多少願住人口進入台北市居住
既然如此,何不大幅開放容積率,特別是既有捷運運量尚未飽和的站點周邊優先開放,
然後把房屋稅降到0,少掉的財政收入全部從地價稅調高那邊補回來,
同樣容積低層樓的屋主將會負擔比高層樓的屋主多倍的地方稅,自然會增加都更誘因,
當然考量高樓消防救援能力,還是可以限制樓房最高容許高度
話說回來,
國人即便知道安全帽與安全帶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發生後的死傷機率,
如果沒有罰則很多人可能都會存有僥倖心態
即便現在有罰則,在一些執法密度較低的地區也是很多人違規
地震震垮房屋的機率相較於交通事故發生機率如何?
都更期間的不方便程度又遠遠超過騎車戴安全帽,搭車繫安全帶,
如果沒有誘因與有效懲罰,最好是有人會有高度意願進行都更,
當然政府應該也要有成本效益分析,
各種強度地震發生機率如何? 房屋被震垮機率如何? 震垮後死傷機率如何?
全面都更的各種社會成本如何? 不是只有政府預算才值得成本效益分析
如果社會成本效益值得,政府要嘛全額補助要嘛提高誘因到讓都更使命必達
如果社會成本效益不足,政府可採取差額補助,讓願意花更多錢住更安全的人都更
至於有人可能會說人命無價? 鐵路平交道造成的死傷屢見不鮮,是否該全面高架地下化?
搞不好救回的人命比同樣的錢花在都更上救回的人更多?
當然沒有經過精算在下也不知道確切答案就是了 XD
作者: BLABLA007 (異度空間型男)   2018-02-17 19:48:00
你講的是關說文化 亂用民主文化? 獨裁就有的關說文化
作者: evangelew (uwe)   2018-02-17 20:04:00
推一個
作者: Desperato (Farewell)   2018-02-17 20:11:00
同樣先推我認為應該改成「剩餘可居住人口」才是公共財 就像硬碟容量還剩多少才是重點然後雖然容積和人口不成正比 但仍然有正向關係 大幅開放容積之後 教育或醫療資源還是跟不上 跟蓋在捷運旁或願不願意都更無關台北如果有移入壓力 短期內仍然是提高租金+新北多蓋會比較好 長期來說其他公共資源也要上去 貿然提高容積只會弄的跟內湖一樣還有一點 隔間經常是違建 柯有同時在拆違建和要屋主吐空屋了 雖然這治標不治本啦後半基本同意 罰則很重要鐵路是政府全出 比起一部分為民間出的都更貴多了
作者: Riya520 (GO!!!!!!)   2018-02-17 20:27:00
大幅開放容積率? 你認真的嗎?
作者: Desperato (Farewell)   2018-02-17 20:28:00
他應該是認為 某些捷運站附近開發未滿 可以開那邊的我搞不太清楚房屋稅和地價稅的差別 聽說房屋稅降過了
作者: greedypeople (普通人)   2018-02-17 22:27:00
假如希望台北居住人口繼續增加 居住人口數才能叫做公共財 但這前提我想是有疑慮的
作者: Desperato (Farewell)   2018-02-17 22:51:00
嗯 你說的沒錯 有問題的就交通可是即使是少人的捷運站 他們要工作也通常會跑到熱門的嗯 你說的都對XD 捷運站旁邊可以蓋容積高的房子
作者: oversky0 (oversky0)   2018-02-17 23:59:00
捷運站旁有容積獎勵
作者: skyeyskald (skyeyskald)   2018-02-18 00:39:00
要提高內湖容積讓外地人住內湖?那內湖所有道路都要拓個幾倍寬才行吧 這你首先要先把路邊原民宅都拆掉做道路徵收 原住戶要搬去哪?就算屋主地主同意 徵收費也會是天價 絕對比南鐵高好幾倍 這裡是台北 人家鄉下台南鄉民都要一坪90萬了 雖然現在柯為了內湖交通的確有在拓寬內湖道路 但也只能選少數不影響居民有條件做的路拓寬 頂多多一個線道 也只能應付原有人口量 這還不講松機就在內湖旁邊的航高限制
作者: Desperato (Farewell)   2018-02-18 00:42:00
內湖也太多問題了吧 乾脆遷廠算了www
作者: skyeyskald (skyeyskald)   2018-02-18 00:55:00
https://i.imgur.com/GRz1eka.jpg假設增加容積 這張圖就撞上了
作者: Desperato (Farewell)   2018-02-18 02:30:00
不過這本身就是空難了吧
作者: skyeyskald (skyeyskald)   2018-02-18 02:55:00
高樓平均才十幾層當時目擊者說高度只ㄧ點 容積率提高蓋到二三十層再高一倍早撞上了 風向又會不同不過只要還是路寬 沒那個路寬也蓋不高
作者: oginome (荻野目洋子)   2018-02-18 03:45:00
樓上論述沒意見,不過你到過南鐵東移實地看過嗎?那不是鄉下,還是出了台北就是鄉下?
作者: skyeyskald (skyeyskald)   2018-02-18 04:12:00
潛意識南部都歸為鄉下 冒犯之處抱歉
作者: oginome (荻野目洋子)   2018-02-18 13:09:00
如果是模擬都市,你的方案看起來都可以一試,但現實上卻不是,有太多光靠北市府無法控制的選項要考慮。光是區段徵收,要花多少錢徵收?議會是否會通過這預算?被徵收的區段是否居民都能同意?重劃時要怎麼重劃才能公平?會不會有居民抓這點進行抗爭?或試圖分到更好的地段?會不會為此組自救會和政府進行抗爭?政府應不應妥協?容積率如何放寬?放寬多少?這次放寬,那下次要不要放寬?這個區段放寬,那別的區域是不是也要放寬?要放寬到甚麼時候?把老社區遷到大直,老社區居民是否同意?要如何說服搬遷?搬遷後如何安置?租房等補助費要如何計算?這筆預算多少?議會是否同意?光你講的這幾點,我都可以再提出至少30個問題,而且都不主導在台北市府手裡,光是市議會和居民就會幹死你如果能強制徵收、強制拆遷、強制通過預算,那你的方法看起來是OK的,但是台北市府也知道,馬也知道,郝也知道就是太多因素沒法掌握,所以才難,柯連拓寬成功橋都戰戰競競,又怕打擾居民等等,就是困難,馬郝才會裝傻不理,就是考慮因素太多,別人都不處理只有柯要碰....。
作者: skyeyskald (skyeyskald)   2018-02-18 17:13:00
前提是道路要先拓寬 但臨路老房子一樓都是可以做生意賺現金流或租金的的 不認為有多少人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