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2016年蔡英文的勞動政策六大主張

作者: mstory (m的故事)   2017-11-06 19:42:00
http://iing.tw/posts/337
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民主社會裡,勞動不只是一種勞工獲得薪資報酬的途徑,也是一種社
會參與和認同的機制。因此,勞工不應該只是被當成經濟生產要素之一來對待,而應該被
以一個完整的人,一位社會公民來對待。如果,一個國家的勞工薪資得到適足的保障,有
公平機會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這個社會必然是安定和諧進步的。
因此,在資本主義體系裡,政府不應該只是為了使企業、工人、消費者實現其各自的經濟
目的,而提供公共財與勞務的使能者(enablers)。政府進一步要扮演協助者(
assisters)的角色,保護企業與勞工,使之能在經濟景氣面臨嚴重困境時,得以渡過難
關。特別是針對處於相對弱勢的勞工。當然,這樣還不夠,政府也必須適時扮演管制者(
regulators)的角色,保護企業免於受制於市場不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免於受到傷害,
保護勞工免於受到剝削。
臺灣社會近十年以來的勞動情勢,由於國際經濟發展與資本移動的模式改變,我們看到多
數勞工面臨較以往更加嚴酷的挑戰。不僅在基本的勞動條件保障上降低,甚至在尋找工作
機會時,面臨重重困難,尤其是年輕人的失業與低薪問題更為嚴重,青年失業率在2014年
時已高達12.63%,而且有高達八成,每月薪資在3萬元以下。也因為這樣的經濟發展趨勢
與不利的勞動市場環境,工會的涵蓋率難以提升,公平的勞資關係難以實現。
面對當前的勞動情勢,我們認為必須提出一個新的勞動政策藍圖,這是一個以「公平成長
」為目標,全體勞工可以分享「經濟成長果實」的新勞動政策願景。在「公平成長」的新
勞動政策藍圖之中,我們將致力於:促使未來政府的施政更具有整體性視野,勞動政策更
能夠跨領域整合。核心的勞動政策目標是:建構更為完善的勞動市場相關法制,促進更為
健全的集體勞動與個別勞動關係體系,以保障所有勞工可以在「尊嚴勞動」的職場環境內
持續發展。
我們關切每一位勞工的就業,其要務是必須確立核心的勞動條件保障,提升尊嚴勞動的基
準;並且以「積極促進就業」為目標,整合「職涯諮詢體系」、「職業訓練體系」、「就
業服務體系」,以協助失業勞工快速找到合適的就業機會。對於每一個勞工來說,勞動基
準是最為切身的關注,我們認為建立基本工資制度,讓工資得以隨經濟成長而提高;年總
工時也應該逐年減少,長期以來工時過長的問題才能解決;以及建立整合的職災勞工保護
制度。同時,必須大幅改善現行勞資爭議紛爭解決機制,及勞動檢查行政體制。
為因應新時代的產業結構需要,現行的勞動市場政策必須隨之調整,在彈性化勞動市場之
下,非典型就業勞工的權益必須得到保障;在引進外籍勞動者的同時,對於不論藍領或白
領,長期或短期的外籍勞工,其基本權益與社會保障也必須改善;為了吸引更多國內所需
的白領專技人力,增加誘因配套是不可或缺的。很重要地,職業訓練更必須隨著產業發展
,與時俱進,我們要加速整合學校教育及專業的職業教育制度。
要實現公平進步的臺灣,必須強化對等的勞資關係,增加工會的涵蓋率。我們要支持勞工
的團結權,保護工會組織與發展的自由,建構以團體協商為中心的勞資對等法制,在鬆綁
不當爭議行為的行政管制的同時,提高有關不當勞動行為的懲罰制度的功能。
對於女性、中高齡、身心障礙勞工,及工作貧窮者,我們要投入更多資源,積極提升弱勢
勞工的就業能力,並以保護勞工為中心,建構及補強各項社會保險與社會救助制度,維護
勞工尊嚴的基本生活保障。面對新的勞動情勢與挑戰,我要提出具體的六大勞動政策主張

第一,縮短勞工的年總工時
我們要以減少年總工時為目標,讓勞工獲得更完整的休息權,讓工作、休閒與家庭生活,
獲得更好的平衡。在每週40工時制度實施後,除非有少數例外,勞工每週休假兩天,應參
考公務人員的經驗,全面落實。同時,勞工的特休假也要貫徹實施。對於勞工普遍加班、
延長工作時間的情況,我認為未來要提高加班工資,並且彼此相互配套。
遭到濫用的勞基法84條之1,也就是責任制工時,應修法限縮,並同步修定,針對社會公
眾生活正當需求的特殊工時型態的立法規範。我們要一步一步降低勞工的年總工時,維護
勞工的健康,減少因為疲倦、過勞產生的悲劇。同時,也能創造內需休閒觀光服務業的發
展。
第二,扭轉勞工低薪的趨勢
為因應受低薪化影響的低所得勞工,我們主張應定訂「最低工資法」,保障勞工及其家庭
的最低生活水準,立法改變目前基本工資審議程序,提高審議的議決位階,並將最低生活
所需,參考的社經指標入法,讓制度更為健全,穩定明確的調整最低工資,撐住勞工及其
家庭經濟生活。
我要在施政過程中看到年輕人的需要,青年的第一次就業,是生涯重要的起點,也是決定
薪資水準的關鍵。我們要讓青年的第一次工作,就擁有好的就業能力,政府必須提供青年
獲得有效聯結「職涯諮詢」與「訓用合一」的就業方案,讓青年從學校體系、職業訓練體
系,有效聯結到企業內學習獲得新技能,協助青年找到好品質的工作,並且真正提高薪資

我也要讓教育與就業的生涯歷程被翻轉,不必然都是讀完高中職就繼續讀大學,而可以透
過教育與勞動部門的誘因機制與轉銜設計,讓多元路徑出現,年輕人因此而能更了解自己
的性向,趁年輕提升生活能力、學習就業職能,奠定未來進入職場競爭的基本功夫。
第三,支持青年與中高齡就業
我們要推動就業與技術傳承的世代攜手合作。面對青年的高失業率,我要協助失業青年走
出彷徨,找到就業方向,整合「職涯輔導體系」、「就業媒合體系」、「職業訓練體系」
三大專業體系,並仿效日本的「工作卡」制度相互連結,協助失業青年就業。
中高齡就業在人口老化的趨勢下,越來越重要。我們要推動「中高齡就業專法」,建構友
善中高齡的就業環境,並提中高齡者的勞動參與,透過職務再設計,開發中高齡適合的工
作機會,提供有意二度就業的中高齡勞工獲得長期照顧體系的資源,協助中高齡勞工能夠
重返職場再就業,並且重新盤點各種組織及企業中,年長勞動者的經驗、技術與知識,珍
視並加以傳承,讓年輕世代與老年世代,一起攜手合作,共同提升臺灣的技術與薪資水準

第四,立法保護非典型勞動
我們看到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及社會變遷,非典型勞動人數持續增加,這些派遣、部分工時
及臨時性的勞工,不僅面臨低薪的就業情境,更是欠缺基本的勞動保障。我們要走向一個
進步的社會,就必須立法保護非典型的勞工。首先,定訂「派遣勞工專法」,讓他們與在
同一職場內從事相同職務或工作的正式員工,能夠同工同酬,並且可以銜接成為長期穩定
就業的勞工。目前公部門運用派遣勞工的問題,我認為應該漸進的減到最少,作法是必須
回歸政府相關的採購法令規範。
其次,有關部分工時勞工的平等待遇,我們認為必須定訂「部分工時勞工保護」相關立法
,改善勞動條件與社會安全不足的情況,依照工時、工資的比例,享有與全時勞工同樣待
遇,包括失業給付、生育給付、老年給付等。藉此,具體強化非典型勞工的保護體系。
第五,保障過勞與職災勞工
我們常看到勞工在不安全的工作環境下,發生工安事件,這個問題必須盡快改善。最重要
的是整合現行的相關法令,將職災保險單獨立法,建構預防、補償、重建體系,擴大被保
險人的範圍,讓更多從事危險工作的勞工加入;現在許多職業病未能及早發現,也要積極
改善並給予補償。
發生職業災害後,可能因此失能,失去部分或全部的工作能力,往往相當程度的影響勞工
及其家庭的生活,我們要建立部分失能年金給付,而且要協助職災勞工職能重建與復工,
讓遭受職災的勞工再站起來。
第六,公平的集體勞資關係
我們長期以來,支持勞工的團結權,認為公平的集體勞資關係,會讓社會公平的腳步向前
邁進。目前臺灣工會的涵蓋率相當低,我認為要逐漸提高工會的涵蓋率,修改工會法減少
不合時宜的限制,促進工會組織真正的自由化。
我們也認為推動勞工參與公司治理,有助於企業的經營績效,及強化企業體質,所以,要
建立企業內勞工參與管理的新模式,讓公平的集體勞資關係,為勞工與企業帶來更強的競
爭力。
=====================================
看蔡英文講的多好聽
結果做到了沒有?
讓勞工連上十二天班,然後還增加加班工時
光是第一點就自已打臉自已了
後面還用講嗎?
蔡英文改叫白賊蔡好了?
只會講謊話的空心菜
作者: ABA0525 (小火柴)   2017-11-06 19:47:00
叫背刺英
作者: U212212 (jimmy)   2017-11-06 19:50:00
作者: sincere77 (台灣會更好)   2017-11-06 20:12:00
作者: cloud7515 (殿)   2017-11-06 21:03:00
樓上XDDDDDDDD
作者: Kelvinchen ( Fair to fair)   2017-11-07 00:33:00
一個叫白賊蔡 另一個叫賴缺德 絕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