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馬皇台北市長當那麼爛,為何總統狂贏

作者: Kevin1103 (再研究看看......)   2015-12-25 00:23:46
※ 引述《cutepatrick (派派派派派大星)》之銘言:
: 到2007年時,其實馬皇在台北市都沒做什麼
: 算蠻爛的,只是長的人模人樣,也長的比較帥
: 為何總統能狂贏
: 台灣人是選長相的嗎
: 當時怎這麼多人頭殼壞掉投馬
: 當年我媽逼我投馬時,我說謝長廷比較好吧
: 她瞬間發飆
: 當年投他的人到底主要原因是
: 1.阿扁太爛
: 2.馬台北市做太好
: 3.馬好帥
這事說來話長, 嚴格來說, 要從李登輝當總統時代開始說起
而關鍵因素, 在於兩點, 一是媒體生態, 二是台灣的經濟實力.
台灣的經濟實力
李登輝當總統時代, 台灣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是12%
當時台灣對中國的經濟政策是戒急用忍
而一般社會新鮮人普遍的起薪大概是30000上下
到了扁政府時
對中國的經濟政策改為積極開放, 有效管理
到了扁任期結束, 對中的貿易依存度躍升到了46%
這時一般社會新鮮人普遍的起薪只剩下26000上下
(這也是為什麼當時KMT的廣告會用只領26000這點來幹扁政府的原因)
到了馬狗當政的時候, 對中的經濟政策變成門戶全面洞開
傳說中的22K就出現了
根本的因素就在於經濟自由化導致的勞工薪資連通管效應
(目前中國沿海省份的勞工薪資成本, 算一算跟台灣差不多了)
======
到底扁的對中政策是鎖國還是賣國???
先說扁的部份
基本上藍蛆的邏輯很奇怪,
當他們在檢討扁政府八年的時候, 很喜歡罵陳水扁鎖國
導致台灣經濟衰敗(這部份延續了李登輝當政時期的戒急用忍政策)
但是當他們面對綠營質疑馬英九的經濟政策賣國時
又很喜歡拿扁政府時期, 對中貿易依存度大幅增加
(意思是指賣國是從扁開始, 不是從馬開始)
這點來為馬英九開脫
所以問題來了, 究竟扁是鎖國??還是賣國??
答案其實就在藍軍長期掌握了國會多數, 以及媒體優勢這點
======
在李登輝當政的時期, 由於李掌握了國民黨的黨機器
台灣政壇最大的勢力是以李登輝勢力為馬首是瞻
當時雖然也是有對中開放投資的聲音, 但在李登輝的強人意志之下
不論是國會(可以決定法案), 還是以老三台為主的媒體(可以掌握輿論)
基本上仍然維持了戒急用忍的框架
而戒急用忍的政策, 相當程度保持了台灣的經濟實力
(新鮮人月薪30000起跳)
但這樣的情況到了陳水扁當政的時候, 發生了扭轉
根本的原因在於, 陳水扁相較於李登輝
他在國會跟媒體這兩部份, 都是屬於少數劣勢的一方
於是在媒體不斷鼓吹對中開放,
以及藍軍以國會優勢不斷通過法案解除管制的情況下
陳水扁當政的時代, 台灣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節節升高
一直升到46%, 社會新鮮人的起薪也掉到了26000左右
所以當時, 馬英九要選總統,
才會做了一支廣告嘲笑扁的26K政績
至於為什麼扁時代會掉到只剩26K???
這不是一般社會大眾有能力思考的
回到剛剛的問題, 究竟扁是鎖國, 還是賣國???
我認為扁就算不是賣國, 但扁對於中國經濟威脅的過份輕忽是難辭其咎的
而賣國的始終是藍軍那些孫明賢們......
這些人自從連戰建立國共平台, 確立了聯共制台獨的路線之後
就開始無所不用其極的賣國, 而其心態說穿了
就是寧贈外人, 不予家奴!!
======
2008年馬英九競選總統, 以秋風掃落葉之姿當選總統
根本的原因, 我認為有二個
一是扁執政的八年, 台灣經濟相對於李登輝時代弱化,
加上媒體不斷的宣傳因為陳水扁鎖國, 所以台灣經濟不景氣云云
吸飽了民怨
二是媒體對馬英九的過度包裝, 造神
而這兩點, 對於當時一般的台灣民眾而言, 是沒有能力判斷的
一般人只會感受台灣的經濟, 相較於九零年代, 甚至更早前八零年代的風光
的確是弱化了, 但是原因為何?? 說不上來
媒體給的解釋是, 因為陳水扁鎖國, 所以台灣喪失了對中國投資的機會
(既然是鎖國, 那為什麼貿易依存度節節升高??)
加之當時的輿論(媒體主導)不斷的宣傳對中開放
一些商科的學生, 也不明究裡, 僅憑從課本上學來的一點比較利益理論
就輕率的認定對中開放有益台灣經濟發展, 就下了結論
導致西進派的理論全面勝出的結果!!
馬英九的勝出,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 理所當然的結果.
關鍵的原因, 其實一直都在經濟這點
試想, 如果今天台灣的新鮮人起薪是40000, 甚至50000起跳
國民黨今天的選情, 肯定是另一番結果.
======
回到媒體宣傳的這個部份
這點, 對於大部份人而言, 其實是沒有能力判斷的.
我舉個例子就好
扁執政時, 當年我在學校唸書
同寢室有個學弟很喜歡看全民大悶鍋(以醜化扁政府為樂)
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因為很好笑......
但是他對於全民大悶鍋裡面充滿了意識形態的潛移默化有沒有判斷能力
這點雖然我沒問他, 但我心裡其實是悲觀的
======
不到黃河心不死 不見棺材不掉淚
馬英九的執政, 雖然代表了西進派(賣國統派)的全面勝出
但卻改變不了一個根本事實
賣國統派的西進理論,
只會造成台灣經濟的不斷弱化, 與民不聊生這個結果
所以22K出現了, 而一般人民也會覺得
靠北, 怎麼工作越來越難找, 薪水他媽的一個開得比一個低
這樣的疑問一直累積一直累積的同時,
馬政府還一天到晚在宣傳要對中開放對中開放,
直到半分忠的服貿30秒事件, 有人開了一槍, 最終演成太陽花學運...
我認為太陽花學運有個重要的意義
那就是, 一般民眾終於認清, 所謂的對中開放, 全面西進
非但不是台灣經濟的解藥, 反而是一帖毒到不行的毒藥
對一般普羅大眾而言是有害的,
能夠從中得利的, 不過是那些叛國統派, 所謂的孫明賢們
但這是台灣人民以血淚為代價換來的
當年那些如同我學弟一樣, 看著悶鍋嘲笑扁政府,
一心以為馬英狗是救星的學生...
在馬狗當政的時代, 真正面臨到了22K的洗禮後
禍及己身, 才開始真正思考, 這些叛國統派所造成的危害
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
再說到媒體生態的部份
除了新舊媒體之爭外, 有一點, 我認為是一直被大家所忽略的
是那些第一線的媒體生產者, 也就是所謂的記者
在過去的時代, 由於黨國對媒體的高度控制
大部份的記者來源, 主要都是那些藍色背景出身
如周玉蔻, 黃光芹這類...
其實大家可以發現她們差不多都有類似的出身背景
以記者而言, 雖然他們的文章素質, 本職學能相對較高
但也隱含了一定程度相似的意識形態, 價值觀
但是
台灣經濟的不景氣, 除了反應在一般社會經濟力的喪失外
相當程度而言, 不可免的也反應在傳播媒體這個行業
相較於工時而言, 記者變成一種低薪的行業
記者的低薪, 造成了以下的影響
其一, 因為低薪, 所以無法吸引人才投入, 記者的水準普遍下降
抄新聞變成一種普遍的現象.
領22K的薪水, 能夠冀望有什麼優質的工作內容??
在每天固定配額制的新聞工作要求下,
上網抄新聞變成一種普遍的現象, 就像這些人學生時代上網抄報告一樣
其二, 因為低薪, 所以記者本身也深受經濟不景氣的害處
有意無意的, 當關係到自身利害時,
這些人不再像過去一樣, 由於自身成長環境的意識形態(一些老記者為代表)
扮演為黨國喉舌的角色
反而更多的, 以幹樵馬狗為出發, 生產批判政府的文章
這些文章, 無形中都會散布在各種角落中, 形成一種常態
進而削弱了叛國統派在媒體輿論戰的傳統優勢
說到底, 其實結論就是,
你所看到的一切, 其實都是叛國統派傾中的經濟政策,
導致台灣全面的低薪化, 到最後反蝕自身的後果罷了!!!
作者: airbear (airbear)   2015-12-25 00:26:00
事實 朱立倫還說啥完全開放 不就馬2.0
作者: sading7 (sading7)   2015-12-25 00:40:00
台灣就一堆愚民才造就禍台馬狗
作者: Kazimir (Kazimir)   2015-12-25 02:09:00
變量有兩個 一個是大陸的吸引力,一個是台灣設下的位壘只要錢進中國有賺大錢的可能性 商人根本不會屌你什麼政策
作者: OneShadow   2015-12-25 02:36:00
馬本來就是靠包裝出來的垃圾 沒有政績只會跑步作秀但我以前老師也很吃這套 還在課堂上捧馬英九怎樣受婦女歡迎
作者: apple00 (冒號三)   2015-12-25 03:19:00
08年投過馬 罵過扁 這個孽一輩子都還不清了
作者: jiunnyow   2015-12-25 08:28:00
外表光鮮亮麗,殊不知腦袋........
作者: eric8260 (小陳)   2015-12-25 10:28:00
我從小到大從來沒投過Km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